塑料静电分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259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静电分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静电分离的改进,尤其是混合塑料废物材料。该分离 尤其能实现再循环及再使用材料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使其他的电绝 缘材料相互分离,或分离其他电绝缘材料与导电材料如金属。
背景技术
废物塑料主要产生于垃圾或塑料消费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废物,有必要对 不同类型的塑料进行分离。静电分离,即根据塑料所带静电荷将其分离,是实 现这一理想分离的一种众所周知的方法。废物塑料先被砍成或切成相对较小的 粒子,然后在通过适当方式充电后被静电分离。
当功函不同的电绝缘材料(包括大部分塑料)相互接触时就会在该材料上 累积静电荷。假设材料A的功函小于材料B的功函,材料A和材料B的直接 物理接触会导致电子从A向B转移。材料就会因摩擦带电。材料A会带正电, 而材料B因获得了电子就会带负电。
只有在接触的两种材料的功函不同时才会产生摩擦带电。在极少情形下, 因为材料的晶体结构,材料晶体一点与同一晶体表面另一点的功函可能会有细 微的差别。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是相同的材料也可能会有细微的摩擦生电。
塑料材料以上述方式接触而获得电荷的不同情形可以作为通过电场分离混 合在一起的材料A和材料B的基础。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是提高材料中可累积的 摩擦带电量的范围,进而提高分离效率。
只有在电绝缘材料之间或金属与电绝缘材料之间才可使用摩擦生电。摩擦
生电不能被用于分离导电材料如两种金属。例如,如果把铜和镍接触,电荷就 会发生转移,因为镍的功函要比铜的功函大很多。然而,如果试图分离粒子, 电荷就会迅速流回其产生之处,结果就是分离后两种金属粒子全部变为中性。
授予Inculet等的5289922号美国专利披露了混合塑料废物的静电分离。 Inculet等披露了一种使绝缘材料粒子摩擦带电的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容纳粒 子的容器,该容器的材料的功函与容器中至少部分粒子的材料的功函不同。该 容器可旋转,装置包括一个可使容器绕旋转轴旋转的部件。旋转轴的定向为, 在装置运转时粒子之间相互碰撞或与容器壁碰撞,以此摩擦带电。
待分离的塑料材料混合物从容器的入口处被送入,从其出口处的管子被送 出。装置还包括一个部件,其可使通过容器的材料逐歩从入口处移至出口处; 装置的安排使得位于进出口之间的行进中的任何一处的材料可与他处的材料分离。
通过容器的粒子的行进方式为,粒子不普遍的混合,即其不与处于不同电 荷能级的粒子混合,而只与处于相同电荷能级的粒子混合。这样粒子在通过容 器的时候其电荷就能逐步增加,且不会被消耗。
容器最好是管状的,两端敞开,摩擦带电粒子从管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 出。管设置为可旋转的,其旋转轴相对与于水平面小角度倾斜,进口在上出口 在下。管的旋转速度和上述倾斜角度最好可调整。
管可包含至少一个与其材料相同的肋骨,该肋骨从管壁内表面呈放射状向 内延伸。肋骨沿着管轴长设置,因此管旋转时,肋骨就能翻动管子内的粒子混 合物。
分离装置还包括一个置于管末端的通道,该通道底部至少有一端开口 (如 拉长的狭槽,最好是锥形的,或很多小洞)以便粒子通过其像粒子帘一样下落,
通道两边设置高电压电极垂直向下延伸以分离粒子。
本结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擦生电的方法,与传统的流化床设备相比其可 高效运转并降低资金成本及能量消耗。尽管Inculet等披露的装置己经达到上述 目的,但该装置中仍然有一些缺点,本实用新型试图克服这些缺点。
因为在静电分离过程中,分离是基于荷质比,而荷质比会随着粒子大小的 降低线性增加,因此统一的粒子大小是决定混合塑料分离纯度和分离量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沉积物的堆积,带有强电荷的微粒会在电极上聚集进而 降低电场强度,从而降低分离效率。
在分离过程的一个阶段,如Inculet等所披露的,有一个置于管末端的通道, 该通道底部有很多开口或一个锥形狭槽以便粒子通过其像粒子帘一样下落。高 压电极以塔状形式垂直安置在通道两侧并沿其向下延伸分离粒子。该装置的缺 点是没有向操作者即时或持续反馈被分离的材料分配数量。
为了获得较好的分离率和较高的粒子通过率,从上述阶段开始需要一股排 成直线与电极平行的连续粒子流,因为分离区只在垂直于电极的方向运作。粒 子进入塔的最初速度也应保持一致并尽可能小。但前述技术均不足以达到这两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善混合塑料废物静电分离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有多种用途并易于操 作,与塑料再循环装置的其他方面兼容,且易于调整以满足不同的操作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包含一个用于容纳粒子的由金属材料
制成的旋转鼓形圆筒。该鼓形圆筒有一个进口,用于给材料充电, 一个出口, 用于给材料放电。装置还有使鼓形圆筒绕旋转轴旋转的部件,旋转轴的定向为, 在装置运转时粒子之间相互碰撞或与容器壁碰撞,以此摩擦带电。鼓形圆筒外 表面设有一个微粒滤除网筛部件,可将微粒从鼓形圆筒内部滤除。
鼓形圆筒方便地由两个单独的部分组成,并通过位于每一部分内表面的大 量混合棒连接在一起。该混合棒呈放射状隔开并沿鼓形圆筒内壁纵向排列。微 粒滤除网筛部件还部分被金属带包裹以增加其机械强度。
鼓形圆筒还包含一个流动空气流引导部件,其位于微粒滤除网筛部件附 近,以引导从网筛流出的气流,从而防止松散材料流入鼓形圆筒时阻塞网筛。
另外本实用新型塑料静电分检系统中的鼓形圆筒也可为一个用于容纳粒子 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旋转鼓形圆筒。该鼓形圆筒有一个进口,用于给材料充电, 一个出口,用于给材料放电。装置还有使鼓形圆筒绕旋转轴旋转的部件,旋转 轴的定向为,在装置运转时粒子之间相互碰撞或与容器壁碰撞,以此摩擦带电。 在接近出口处设有一个静电分离塔,其有锥形壁且塔壁两侧装有至少一对电极。 被放电的粒子落入塔中并在至少一对电极形成的电场中被分离。
装置最好还包含监测器,以便向操作者即时反馈塔中分离的废物数量。
监测器方便地包含一排激光器,该激光器置于塔的一侧壁上,激光器发出 的光穿过塔的下部,充分垂直于电极,并包含一排光电二极管,其与激光器的 排列类似但置于与激光器对应的塔的另一侧壁上。该光电二极管用来探测从激 光器发出到达光电二极管的激光的强度。监测器最好还包含一个放大、倒相和 转化工具,以放大、倒相和转化光电二极管输出, 一个多路传输工具,以记录 收集的数据和一台计算机,将记录数据输入该计算机且在显示器上显示。
装置最好还包含大量叶片,该叶片置于鼓形圆筒出口处并附着在其内壁
上,以平均通过出口流出鼓形圆筒的粒子流出物。
装置还方便地包含一个漏斗,该漏斗置于出口下方,出口和静电粗糙分离 塔之间,以引导粒子远离上述漏斗的中央位置。漏斗最好包含一个屋顶形状结 构,其置于漏斗的内部。屋顶形状结构方便地装有叶片以进一歩引导粒子远离 漏斗中央位置。漏斗还方便地包含一个装有活塞杆的出口通道,以确保粒子以 最低粒子速度流出出口通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静电方式对混合塑料废物进行分检在此基础的 再生回收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为了更清晰了解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 先实施例,并配有图画,其中
图1是混合塑料废物静电分离粒子分类装置的全面透视图; 图2是该装置的侧视图2a是管将粒子分配进入分配漏斗中的部分剖视图2b是装置的上部正面图3是装置的正面图4是鼓形圆筒的正面剖视图,见图2的线A—A; 图4a是鼓形圆筒的正面剖视图,见图2的线B — B; 图5是鼓形圆筒网筛区域的部分侧面剖视图5a是图5的近视图,显示了气体喷嘴和网筛;
图6是分离装置的监测系统的示意图表,且;
图7是说明瞬间粒子数量的矩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一7所示,图1至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大体指明了 一个混合塑料废物静电分离装置50。该装置包含一个带有一个入口 11和一个 出口 13的鼓形圆筒1。
鼓形圆筒倾斜放置且其入口高于出口,所以当鼓形圆筒旋转时,带电塑料 废物就从入口传送至出口。鼓形圆筒最好还有置于其外表面的纵向隔开放置的 支撑肋骨4。该支撑肋骨连有至少一个驱动轮7,最好由橡胶制成或被橡胶包裹 以增加摩擦。更方便地,为了增加鼓形圆筒1与驱动轮7之间的附着摩擦力, 一对驱动轮,其旋转轴与鼓形圆筒的旋转轴平行,分别被置于穿过鼓形圆筒中 心的垂直面的两侧。至少一个驱动轮被一个驱动装置8推进,例如一个电动马 达。鼓形圆筒最好分成几部分,如第一部分3和第二部分5。两部分由内部混 合棒16'连接,该混合棒排列开并支撑不同部分,同时还可混合废物。混合棒 呈放射状隔离开并沿鼓形圆筒内壁纵向排列,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至少有 三个混合棒合理排列并支撑鼓形圆筒各部分以形成一个连续变长的鼓形圆筒。 鼓形圆筒1最好置于一个框架9的顶部,以便足够升高鼓形圆筒距地面的高度。
紧靠两部分外面并在其中间装有一个网筛10,如图5和5a详细所示。网 筛宽度大约为5至10厘米。网筛的大小大约根据实际应用来选择,下文会更加 详细描述。金属带12由合理的紧固方式如螺丝、粘合或焊接固定于鼓形圆筒部 分的外表面。金属带可提供机械强度并防止刺穿网筛。鼓形圆筒上方紧挨网筛 部位装有一个气流引导装置14,例如气体喷嘴,与一个受压气源(未显示)相 连。气流被引导至网筛IO之上以防止流入鼓形圆筒的松散材料阻塞网筛。在本 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一个静电微粒分离塔20'置于鼓形圆筒正下方,用 来分离滤过网筛的细小材料,对于细小粒子其参数为最优化。或者,如果微粒 的数量使分离是不经济的,就将该微粒收集并丢弃。这可在任何合适的容器中 进行,如塑料容器或袋子等。
紧邻鼓形圆筒1出口 13处装有一个静电粗糙分离塔20。该静电粗糙分离 塔有至少一对电极24,在两电极中间可形成一个电场。落入电场的粒子6根据
其各自所带的电荷会进入不同的轨道。通过这种方式,粒子被分成不同的组, 每一组包含一种材料。这样就极大有助于废物塑料的再生回收和再使用。
在粒子流出旋转鼓形圆筒1后,为了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粒子6 "帘",一 系列叶片6,长度大约为10厘米数量最好为十个,附着在鼓形圆筒出口 13的 圆筒内表面上(见图2a和2b)。叶片可用来平均从出口流出的粒子流并沿电极 长度的方向分散粒子,如图2b所示。为了进一歩最小化粒子流出鼓形圆筒的速 度并以平行电极的直线分散粒子,在鼓形圆筒出口正下方装有一个漏斗30,其 位于出口和静电粗糙分离塔20之间。漏斗含有一个底部开口的流出通道33。 开口的大小最好为8-10毫米宽。开口尺寸根据输入的废物材料中被发现的最大 粒子大小确定,具体为该最大粒子大小的两倍。漏斗30的内部是一个屋顶形状 的构造34,其上面固定有小叶片32以引导粒子远离漏斗的中心位置,粒子沿 着与电极24平行的直线在与该中心位置对应处从鼓形圆筒流出。叶片的式样只 是说明性的,因为还有其他以想要的方式分配粒子的装置。 一个小杆36,大约 位于从漏斗至流出通道一半距离处,用以确保当粒子离开漏斗非直线下落时的 最小粒子速度。
为了获得对静电粗糙分离塔20操作的满意的即时反馈,图1和2以图解 说明了装置50的整个结构。为了演示粒子6下落通过静电粗糙分离塔20内静 电场时的分配情况,图6以图表形式显示了设计和建造的装置。静电场在至少 一对电极24之间形成。该电极位于塔相对应的两侧壁上。 一个最好含有一排激 光器22的监测装置位于一侧塔壁。激光器发出的光穿过塔的下部,充分垂直于 电极24。最好使用十六个单独的激光器,尽管实际的数量,除其他因素外还可 根据塔的体积确定。到达塔最远侧壁的光的强度由与激光器的排列类似但置于 与激光器相对应的塔的另一侧壁上的一排光电二极管23检测。光电二极管的输 出由一个控制装置放大、倒相和转化成八位数字。使用一个多路传输工具,以 记录数据,并将记录数据输入计算机且在显示器上显示,如图7矩形图所示。 方块的高度表示下落通过静电粗糙分离塔部分的材料数量,矩形图的形式也可 用来在连续基础之上评估分离效率。
微粒滤除网筛与之前的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因为是根据大小将材料分成 两部分,然后再静电分离,分离的质量和总量就会有所提高。再者,因为两部 分是在不同的静电塔中分离,可根据大小粒子分别优化电场,这样就能达到更 好的分离效果。因为微粒在进入静电粗糙分离塔20之前可被滤除,分离塔内电 极的污染就会降到最小。鼓形圆筒1出口 13处的叶片16可使材料持续流出鼓 形圆筒,不会突然出现大量材料的情形。漏斗的内部构造,其中的屋顶形内部 部分34可防止粒子从鼓形圆筒出口直接进入静电粗糙分离塔,降低了粒子进入 塔的速度。漏斗内部的叶片32可引导材料沿着与电极平行的线进入塔。因而, 提高了分离量并不会因大量粒子落入有限空间而降低装置性能,结果就是粒子 所带电荷可保护其附近粒子免受要求适当分离的整个电场的破坏。关于分离效 率的即时指示会反应给操作者,操作者可根据该指示判定装置是否在正常运行。 例如,对于两部分为50—50的混合物,会出现双峰式分布,而对于95 — 5的混 合物,会出现一边峰值较高的高斯分布。若显示的分布图背离应出现的分布图, 操作者就应寻找出现背离的原因。对成功分离特别混合物的分离模式进行存储 可使操作者想起该模式并与得到的当前模式比较以保证装置正在正常运转。这 一点对己分离完成一些材料后再分离特殊材料非常重要。激光束的变细与落入 激光器和检测器之间的材料数量成比例。因此,标刻度之后的矩形图可用于合 计被分离装置处理的材料的数量。进而,根据用于建立产品流的分离器位置就 可计算分离量。
在描述的分离过程中,粒子被送入一个略微倾斜的旋转鼓形圆筒。粒子互 相碰撞通过接触充电导致电荷转移。因为倾斜,粒子逐歩向鼓形圆筒末端出口 移动并全部带电。然后就垂直落入静电粗糙分离塔,其中的电场由高压电极形 成。进入电场后,粒子根据其所带电荷的极性就会相应向正负电极移动,并实 现根据材料类型分离。
1.粒子大小,粒子大小范围和微粒
分离过程取决于带电粒子被分离塔内的电力水平吸入的距离的能力。测量 显示荷质比越大,粒子被电场移动得就越远。 一个粒子可获得的电荷取决于表 面积即粒子大小的平方面积,而质量则取决于体积即粒子大小的体积。荷质比 会随着粒子大小的下降而增加。越小的粒子越容易被电力移动。
尤其,电压超过60千伏就很难维持。这就把实际电场限制到400千伏/米 而电极间隔为300毫米。因为塑料有密度,通常接近1克/立方厘米,能够在该 电场中大幅移动的粒子的大小上限为IO毫米。这就清楚规定了分离过程中的最 大粒子。例外是塑料泡沫粒子,例如聚亚安酯,它的密度低至1/10。对这种材 料,粒子大小的上限约为20毫米。
在下限,较细微的粒子,小于100微米,由于粒子间的静电力,带异种电 荷的粒子会粘在一起。通过机械方法如撞击表面很难将其分开。粘在一起的粒 子就会在电场中移动,像一个单独的粒子那样,其所带电荷为正负电荷的总和 一接近零。很明显,对该种粒子的分离是无效的。这样,分离过程可适用于100 微米至10毫米范围内的粒子。
分离过程的理想进料是粒子大小范围较窄的材料。在该情形下,每一个粒 子就可带基本相同的电荷,每个粒子的荷质比就会非常接近。这就使得相同塑 料的粒子在分离塔内会在比较窄的范围内水平排列。相同塑料但大小不同的粒 子会有一个荷质比范围,水平排列的范围就较宽因此会使分离效果不好。实际 上,粒子大小范围在3毫米左右如2至6毫米即可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分离结果,必须将微粒从废物材料混合物中除去。带有 一种极性电荷的塑料的细小粒子会附着在带有异种电荷的异种塑料的较大粒子 上。机械力量也不能去除这些细小粒子,这样它们就会被大粒子带入产品流中 从而降低获得的纯度。为了获得高纯度的分离,必须除去这些小粒子,例如在 分离过程之前经过气体淘洗或筛选。
2.潮湿
分离过程取决于接触带电和摩擦生电,两种不同的非导电材料在接触过程
中其电荷会转移。材料必须足够干燥以使表面的导电性较低。尽管导电材料在 接触时也会带电,但当分开后大部分转移电荷就会漏回。 一般,导电材料的带 电不如绝缘材料。潮湿,表现形式为材料湿度较高或含潮湿物质,会提高表面 导电性从而降低或完全破坏接触带电。实际上,材料必须暴露于湿度为50%R.H. 或更低情况下才能正常带电。测试结果表明当湿度大于50XR,H.时分离效果就 会降低。湿度必须在鼓形圆筒周围范围被控制住,进入鼓形圆筒的材料必须是 千燥的。在分离前立即把材料加热10° C就可避开鼓形圆筒周围较高湿度。在 这种情况下,材料在鼓形圆筒内停留的较短时间不足以使其表面变得潮湿从而 破坏带电。
3. 充电时间
充电过程取决于接触的次数(成千上万),所以任何粒子表面电荷密度数 量与平均的电荷密度相比不会有太大不同。这一点对于分离质量至关重要。充 电是一个自我限制过程,在该过程中,已经完全充电的粒子不会在接触时发生 电荷转移。实际上,在转速为10—20转/分钟的鼓形圆筒内停留0.5至2分钟就 足以获得统一和足够的充电。
4. 鼓形圆筒形状和材料
如果两种不同材料在没有外部电场的情况下接触,就会产生粒子充电。如 果存在电场,且其方向与电荷转移方向相反,电荷就不会转移,或如电场足够 强,电荷就会向相反方向转移。因此,为了成功,充电必须在没有电场的情况 下进行。导电鼓形圆筒内就是这种情形。
因此,鼓形圆筒最好由金属材料制成。如果鼓形圆筒由绝缘材料制成,其 内部就会聚积大量的电荷。这样就会使绝缘突然无效并导致较大电荷尖峰,这 对接触鼓形圆筒的人员来说是致命的。同样的原因,任何导电鼓形圆筒必须小 心接地。同时,绝缘鼓形圆筒内带正电荷粒子所带电荷必须完全被带负电荷粒 子所带电荷抵消,即不能产生或破坏电荷。另一方面,接地的导电鼓形圆筒内, 电荷不需要被抵消因为电荷会通过鼓形圆筒传递给粒子。当从非常纯的材料中
去除少量的另一种材料时,主要材料会被充电,改善分离效果,这一点至关重 要。
5. 充电过量
对平均粒子大小小于2毫米的材料,及充电很强的材料,如聚乙烯中的聚 四氟乙烯或同等的聚氯乙烯,充电会非常强烈以致于粒子挤在一起并很难分开。 解决方法是将停留在充电鼓形圆筒内的时间减少至15 — 30秒。
6. 混合物
对于两种成分为50 — 50的混合物,每一种材料所充电荷大致相等。被分 离的材料在分离塔的底部会形成双峰式分布,大多数带正电荷材料落入负电极 一边,而带负电荷材料落入正电极一边。如果两种成分比例差别较大,例如95 一5的混合物,较少成分就会带大量电荷,因为其每一个电荷几乎总与主要成 分的粒子接触,而主要成分所带电荷很少因为其每一个粒子总是与相同材料接 触从而不会发生电荷转移。这样,较少成分,如果带正电荷就会被负电极吸走, 而主要成分落在离塔中心轴很近的位置。
对所含成分超过两种的混合物,总是会有一种主要带负电荷的材料或一种 主要带正电荷的材料。然而,当主要带电材料从混合物中移出后,剩余材料就 会在鼓形圆筒内重新充电,而极性会完全不同。例如,在一个包含聚乙烯 (PTFE)、聚四氟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的混合物中,PTFE会带负电 荷并被正电极吸走,而PE和PVC会带正电荷并被负电极吸走。然而,PTFE 被移走后,PVC会带负电荷而PE则继续带正电荷。通过这种方式,因所带电 荷会随着成分被移走而改变,多次经过分离过程就能分开复杂的混合物。
7. 电场进入参数
从静止状态落下的粒子在空中因重力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为了最大化水 平电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粒子穿过电场时的速度应该最小。理想做法是,粒 子应从静止状态开始进入电场。最后,设计了一个漏斗以便在粒子离开鼓形圆
筒后进入电场前强制其来回运动并沿倾斜平面滑行。这样可将粒子进入电场前 的速度降至最低。同时,所有粒子都应沿着两个电极之间的轴进入电场。如果 太多粒子在两电极间的任何一点同时进入电场,装置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这 些带电粒子会导致空间电荷,从而减少电场并降低分离效率。用于减慢粒子速 度的表面也可用来引导粒子,所以粒子沿着一条平行于电极的直线进入电场。 这样, 一个长一米的分离塔就可进行1公吨/小时的分离量。
只通过举例就能意识到上述描述涉及优先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变种 对于相关领域内的博知人士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显而易见的变种在所描述和要 求的实用新型范围之内,无论是否明确描述。
例如,想象用一个圆周带有网筛的整体带代替金属带和独立网筛的组合 物。还有,尽管只描述了两个组成鼓形圆筒的部分,也可以有三个部分或更多 部分。相应的,增加的部分的连接点也应有网筛。在材料流动方向上更向下的 网筛可比在其之前的网筛去除一些更粗糙的粒子。穿过漏斗丌口以合适形式安 置的很多小杆,可沿着开口交叉部分进一步分离粒子。尽管激光器产生的平行 光是最佳的,光柱也可以用灯和透镜生成。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旋转鼓形圆筒,由金属材料制成,用来传送粒子(6),所述鼓形圆筒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所述鼓形圆筒略微倾斜以使所述出口略低于所述入口;旋转鼓形圆筒的部件,用以所述粒子能相互碰撞和与鼓形圆筒内壁碰撞,从而摩擦带电,并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移动;一个静电分离塔,其相对应的侧壁上装有至少一对电极,以便在该所述至少一对电极形成的电场中分离从所述鼓形圆筒落入所述塔的所述粒子;且监测装置,向操作者即时反馈所述塔内正在分离的粒子的数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含--排激光器,置于所述塔一侧壁上,激光器发出的光被引导穿过所述塔的 下部,并充分垂直电极;且一排光电二极管,排列与所述激光器类似但置于与 其对应的塔另一侧壁,所述光电二极管用于监测光的强度,该光从所述激光器 发出到光电二极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 还包含一个放大、倒相和转化装置,以放大、倒相和转化光电二极管输出; 一个多路传输装置,以记录收集到的数据;和一台计算机,记录数据被输 入该计算机且在显示器上显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 含一个在进入所述鼓形圆筒前给材料略微加热的装置,以降低材料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 括微粒滤除网筛,环绕所述出口之前的鼓形圆筒的一部分,可让细小粒子在达 到所述出口前从鼓形圆筒内滤出。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形圆筒 还包含一个流动空气流引导装置,置于微粒滤除网筛旁边,以引导从所述网筛 流出的气流防止所述网筛被流入所述鼓形圆筒的松散材料阻塞。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形圆筒 含有大量的混合棒,纵向沿所述鼓形圆筒内壁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 含一个漏斗,置于所述出口下方,在所述出口与所述静电分离塔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 含一个屋顶形结构,置于所述漏斗上以引导粒子远离所述漏斗中心。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还包 含一个装有杆的出口通道以降低粒子离开所述出口通道的速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还包 含一个装有杆的出口通道以降低粒子离开所述出口通道的速度。
专利摘要一种塑料静电分检系统包含一个旋转鼓形圆筒(1),其由金属材料制成,用来容纳粒子。鼓形圆筒有一个入口(11),用以给材料充电,和一个出口(13),用以给材料放电。鼓形圆筒还包含可以使其绕旋转轴旋转的部件(7),旋转轴的定向为,在装置运转时粒子之间相互碰撞或与容器壁碰撞,以此摩擦带电。鼓形圆筒外表面设有一个微粒滤除网筛部件(10),可将微粒从鼓形圆筒滤除。一个静电分离塔(20),其有锥形壁且塔壁两侧装有至少一对电极(24),用来接收从鼓形圆筒流出的已被放电的材料。分离塔将从鼓形圆筒落入塔(20)中的粒子在电极(24)形成的电场中分离。
文档编号B03C7/00GK201061774SQ200720066278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2日
发明者叶庆昌 申请人:上海法博太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