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

文档序号:5084748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涉及一种涉及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的选矿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具有流程短、投资少、工艺简单等特点。但随着铝土矿品味日益下降,拜耳法的优势逐步褪缺,适应拜耳法工艺的铝土矿日益减少,这种形势下,选矿拜耳法应运而生,专利CN1156399C,即在传统拜耳法基础上 嫁接选矿技术,通过运行成本较低的选矿系统进行物理脱硅,将低品位铝土矿提高高适合拜耳法使用的高品位的选精矿供后续拜耳法使用,降低整体流程运行成本。近些年随着矿石品味的逐步恶化,选矿系统需要物理方法脱除的硅量达到设计的极限,品位相对低的选精矿进入后续流程,选精矿脱水系统成为选矿拜耳法流程瓶颈。专利CN100411706C,通过在一次脱水后的底流矿浆里添加含钙离子的化合物作为助滤剂提高二次脱水的设备产能,该流程近期在本单位使用,使用期间因其滤液水含有大量钙离子,不管是对浮选系统还是一次脱水沉降系统影响均较大,赤泥沉降系统使用时也有及其恶劣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消除钙离子的不良影响,提高选矿拜耳法流程运行质量的铝土矿的选矿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选矿过程包括磨矿、浮选、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其特征在于将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产生的助滤后滤液水进行脱钙处理后,返回选矿循环水系统。本发明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产生的助滤后滤液水进行脱钙处理过程,是在助滤后滤液水中,加入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进行反应,使其与滤液水中的钙离子形成沉淀析出。本发明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为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硫酸、硫酸铝、硫酸钠、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本发明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入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进行反应成后的PH为7 9。本发明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通过向助滤后的滤液水里加入可以生产碳酸钙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物或气体做中和剂,使其与滤液水中的钙离子形成沉淀析出,消除因钙离子存在对浮选系统及一次脱水沉降系统的影响。中和剂的添加量以其中Ca2+的总量为基准,以反应完成后中和水的PH范围在7 9之间为宜。本发明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选矿过程对滤液水进行在处理,合理完善选精矿助滤流程,有效提高了选矿拜耳法流程运行质量。方法简单、易行,使助滤后的滤液水做到循环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选矿过程包括磨矿、浮选、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将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产生的助滤后滤液水进行脱钙处理后,返回选矿循环水系统;所述的将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产生的助滤后滤液水进行脱钙处理过程,是在助滤后滤液水中,加入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进行反应;所述的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为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硫酸、硫酸铝、硫酸钠、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的加入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进行反应成后的PH为7 9。经过本发明的实验表明,在选精矿二次脱水过程添加含钙离子的化合物做助滤剂后,在滤液水中添加可以产生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做中和剂,有利于消除钙离子对滤液水使用工序的影响,以通入二氧化碳为例,含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中和后滤液水使用效果如下
(1)磨矿系统使用中和后的滤液水,对比循环水、自来水磨矿条件相同下,磨矿产品浓度、细度均不受影响;
(2)浮选系统使用中和后的滤液水,对比正常的循环水、自来水浮选药剂加入相当条件下,浮选精矿、尾矿指标均无恶化,后续精矿一次脱水系统基本可控;
(3)通过调整二氧化碳通入量,配合调整硫酸、碳酸钠使用量,流程稳定后硫酸、碳酸使用量下降15%左右。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向助滤后的滤液水中加入可产生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消除钙离子对滤液水使用工序的影响使助滤后滤液水得到了循环使用,助滤流程更为合理完整完善,使得过滤产能提高了 15 40%,且工艺简单、易行,消除对浮选系统影响的同时使浮选系统硫酸、碳酸钠的消耗量降低15%左右。实施例I
助滤后滤液水PH值12. 5,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和,中和水PH值8. 32,直接用于浮选,尾矿指标AO含量41. 3%,A/S1. 45 ;选精矿指标AO含量61. 58%,A/S7. 13 ;对比循环水PH值8. 28的的浮选指标尾矿指标AO含量41. 8%,A/S1. 47 ;选精矿指标AO含量61. 63%,A/S7. 13 ;两者基本持平。实施例2
助滤后滤液水PH值12. 68,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和,中和水PH值8. 9,与部分循环水混合PH至8. 4,用于浮选,尾矿指标AO含量41.0 %,A/S1. 39 ;选精矿指标AO含量61. 06%,A/S7. 11 ;对比循环水PH值8. 28的的浮选指标尾矿指标AO含量41. 8%,A/S1. 47 ;选精矿指标AO含量61. 63%, A/S7. 13 ;两者基本持平。实施例3
助滤后滤液水PH值12. 8,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和,中和水PH值8. 04,直接用于浮选,尾矿指标AO含量40. 8%,A/S1. 41 ;选精矿指标AO含量60. 95%,A/S7. 09 ;对比循环水PH值7. 98的的浮选指标尾矿指标AO含量40. 5%,A/S1. 41 ;选精矿指标AO含量61. 13%,A/S7. 11 ;两者基本无差异。实施例4
助滤后滤液水PH值11. 5,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和,中和水PH值7. 5,直接用于浮选,尾矿指标AO含量42. 4%,A/S1. 48 ;选精矿指标AO含量62. 56%,A/S7. 32 ;对比自来水PH值7. 62的的浮选指标尾矿指标AO含量42. 8%,A/S1. 47 ;选精矿指标AO含量62. 15%,A/S7. 30 ;
两者基本无差异。
权利要求
1.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选矿过程包括磨矿、浮选、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其特征在于将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产生的助滤后滤液水进行脱钙处理后,返回选矿循环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产生的助滤后滤液水进行脱钙处理过程,是在助滤后滤液水中,加入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进行反应,使其与滤液水中的钙离子形成沉淀析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为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硫酸、硫酸铝、硫酸钠、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入能生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气体或化合物进行反应成后的PH为7 9。
全文摘要
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涉及一种涉及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的选矿方法的改进。其选矿过程包括磨矿、浮选、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其特征在于将选精矿助滤脱水过程产生的助滤后滤液水进行脱钙处理后,返回选矿循环水系统。本发明的一种铝土矿的选矿方法,选矿过程对滤液水进行在处理,合理完善选精矿助滤流程,有效提高了选矿拜耳法流程运行质量。方法简单、易行,使助滤后的滤液水做到循环使用。
文档编号B03D1/002GK102962140SQ20121049587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黄昂, 陈晓静, 陆健, 刘万城, 侯宝, 侯国峰, 李庆刚, 陈星宇, 董增芬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