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7812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解决了现有电除尘器排放不达标进行改造存在排放效果差的问题。当N为奇数时,第(N+1)/2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最大,且第(N+1)/2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与前后两端供电区的集尘面积均呈递减分布;当N为偶数时,第N/2个供电区和第(N/2)+1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最大且相同,第N/2个供电区和第(N/2)+1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与前后两端供电区的集尘面积均呈递减分布。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将前部电场划分成小区,并单独供电,可大幅提高前部电场的电压电流,从而提高前部电场的收尘效率,为减低总排放奠定基础;后级电场划分为小分区,可灵活优化振打清灰时序,降低二次飞扬的影响,最终提高除尘效率。
【专利说明】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除尘装置,具体为一种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国家新的环保标准出台,燃煤电厂粉尘排放限值要求在30mg/Nm3以下,现有电除尘器由于不达标,面临技术改造。传统改造方式有增加收尘面积、烟气调质、更换电源、改变清灰模式等,由于缺乏相应理论支持,改造往往具有盲目性,且改造效果不太理想。有的直接改为电袋或布袋除尘器,但经过几年的实际使用,布袋除尘器逐渐暴露出来如下问题:阻力大、换袋费用高、废袋难处理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电除尘器排放不达标进行改造存在排放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
[000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包括N个前后分布的供电区,N为自然数,当N为奇数时,第(N+l)/2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最大,且第(N+l)/2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与前后两端供电区的集尘面积均呈递减分布为偶数时,第N/2个供电区和第(N/2) +1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最大且相同,第N/2个供电区和第(N/2) +1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与前后两端供电区的集尘面积均呈递减分布。
[0005]通过最新电除尘器效率经验公式,结合实验得出的电场中击穿电压或最高电流与放电极位置之间的关系,对除尘器本体电场进行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供电区采用非对等分区,改善了电除尘中放电均匀性,降低反电晕强度,提高电除尘有效利用空间;通过非对等分区,可实现优化振打,降低二次飞扬的影响;最后,再配合相应电源控制技术,提高电场平均场强,最终实现除尘效率的大幅提闻。
[0006]从前至后的N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比例为1:1.3:1.5......1.5:1.3:1,呈先等量递
增、后等量递减分布,使得前部电场电压达到80KV以上,配合放电强烈的阴极线,使电场场强大幅提高,并大大改善单个电场中放电均匀性,电场效率可达90%以上,大量粉尘在前部电场收集,从而为降低出口排放奠定基础。后级电场划分为小分区,配合高起晕电压的阴极线,实现高电压低电流,并可灵活优化振打清灰时序,最终使除尘效率达到99.85%以上,出口排放30mg/Nm3以下。
[0007]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将前部电场划分成小区,并单独供电,可大幅提高前部电场的电压电流,从而提高前部电场的收尘效率,为减低总排放奠定基础;后级电场划分为小分区,可灵活优化振打清灰时序,降低二次飞扬的影响,最终提高除尘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供电区。【具体实施方式】
[0010]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包括N个前后分布的供电区1,N为自然数,当N为奇数时,第(N+l)/2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最大,且第(N+1)/2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与前后两端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均呈递减分布为偶数时,第N/2个供电区I和第(N/2)+l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最大且相同,第N/2个供电区I和第(N/2) +1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与前后两端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均呈递减分布。
[0011]从前至后的N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比例为1:1.3:1.5......1.5:1.3:1,呈先等量
递增、后等量递减分布。
[0012]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供电区I配套不同形式的阴极线,配置原则是前部电场阴极线起晕电压低,放电强烈,后级电场阴极线起晕电压高,放电均匀。
[0013]配套电源电压等级必须能达到82KV以上,且峰值电压和平均电压接近。
[0014]电除尘器为六个供电区1,且六个供电区I从左到右集尘面积的比例为1:1.3:
1.5:1.5:1.3:1,通过配置相应高压电源,使得排放浓度降低为25 mg/Nm3。
[0015]最新电除尘器效率经验公式是针对10-30mg/Nm3的排放要求,通过实验室研究以及实际工程的经验数据,总结出来的电除尘器指数选型效率公式:
【权利要求】
1.一种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包括N个前后分布的供电区(I ),N为自然数,其特征在于:当N为奇数时,第(N+l)/2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最大,且第(N+1)/2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与前后两端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均呈递减分布;当N为偶数时,第N/2个供电区(I)和第(N/2) +1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最大且相同,第N/2个供电区(I)和第(N/2)+1个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与前后两端供电区(I)的集尘面积均呈递减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非对等分区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从前至后的N个供电区(!)的集尘面积比例为1:1.3:1.5……1.5:1.3:1,呈先等量递增、后等量递减分布。
【文档编号】B03C3/66GK103464286SQ201310459678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8日
【发明者】闫克平, 袁勤泽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环保设备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