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管自动分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461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纱管自动分拣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纱管自动分拣机构。包括机架、倾斜设置的机架顶端的滚动平台、设置在滚动平台末端的导向管、识别管和分拣器,导向管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导向管的上端与滚动平台的末端对接,在导向管下端出口处对接识别管的上端口,所述识别管的侧壁上带有识别孔;所述识别管与摆动机构传动连接,分拣器固定安装在识别管的下方,分拣器至少包括两个指向不同方向的滑道。该纱管自动分拣机构结构合理、分拣效率高、分拣种类多、自动化程度高,不经能够理顺纱管的大小头,还可以区分不同颜色以及残留纱线的纱管,分拣过程动作柔和,可有效避免损伤纱管。
【专利说明】纱管自动分拣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纱管自动分拣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纺纱厂络筒机上使用的细纱管虽然只有一种规格尺寸,但有多种颜色,用过以后空纱管、残纱管杂乱地混合在一起,必须分拣理顺以后才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人工理管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中国专利962436062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的理管机构》,该机构采用棘爪驱动滚筒、挡板、档杆和落管槽实现对纱管的整理。但是该机构整理效率较低,且无法分拣残纱管和多色纱管。另一中国专利2011103037733公开了一种《理管机》,该理管机采用翻管机构将纱管的大、小头理顺,然后采用颜色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检测纱管的颜色以及是否有残纱,根据检测结果将纱管输送到不同的容器中。这种理管机增加了颜色和残纱的检测,自动化程度更高,但由于翻管机构将纱管翻转180度的时候对纱管造成较大冲击,各易碰破纱管的端部,造成纱管报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分拣效率高、分拣种类多、自动化程度高的纱管自动分拣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纱管自动分拣机构包括机架、倾斜设置的机架顶端的滚动平台、设置在滚动平台末端的导向管、识别管和分拣器,所述滚动平台的宽度大于纱管的长度,所述导向管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导向管的上端与滚动平台的末端对接,在导向管下端出口处对接识别管的上端口,所述识别管的侧壁上带有识别孔;所述识别管与摆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分拣器固定安装在识别管的下方,分拣器至少包括两个指向不同方向的滑道。
[0006]所述分拣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夹板、固定连接在两夹板之间的中管和侧滑板,所述中管和夹板均垂直设置,两夹板固定连接在中管的外壁,侧滑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夹板固定连接,侧滑板的上端与中管外壁的上端固定连接,侧滑板的下端倾斜向下延伸;在中管的上端管口处铰接有水平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推动其垂直翻转的垂直推动装置传动连接。
[0007]所述摆动机构是固定连接在识别管上端的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连杆拐臂机构与气缸传动连接。
[0008]与识别孔对应的机架上安装有识别相机,所述相机连接在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到摆动机构的控制端。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该纱管自动分拣机构结构合理、分拣效率高、分拣种类多、自动化程度高,不经能够理顺纱管的大小头,还可以区分不同颜色以及残留纱线的纱管,分拣过程动作柔和,可有效避免损伤纱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分拣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纱管自动分拣机构包括机架9、倾斜设置的机架9顶端的滚动平台1、设置在滚动平台I末端的导向管2、识别管3和分拣器4,所述滚动平台I的宽度大于纱管的长度。待分拣的纱管横置在滚动平台I顶端的时候,在重力作用下沿滚动平台I向下滚动,由于纱管的一端直径较大,滚动过程中大头滚动速度较快,到达平台末端的时候必然大头朝下掉进导向管2,这样就可以在进入导向管2之间将纱管大小头理顺。
[0014]所述导向管2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导向管2的上端与滚动平台I的末端对接,导向管2的作用是将下落的纱管引导呈大头朝下的垂直下落状态,以便于顺利导入识别管3。导向管2的下端口以及识别管3的内径仅略大于纱管大头的直径,可以保证纱管下落过程中保持垂直。
[0015]在导向管2下端出口处对接识别管3的上端口,所述识别管3的侧壁上带有识别孔5,所述识别孔5是轴向分布在识别管3管壁上的长条状的通孔;与识别孔5对应的机架9上安装有识别相机10,所述相机10连接在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到摆动机构的控制端。纱管进入到识别管3中以后,识别相机10通过识别孔5拍摄纱管的数码照片,并将数码照片传输给控制电路经过识别软件识别不同颜色种类以及是否残留纱线,并根据识别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执行相应的动作。识别相机10以及控制电路的技术方案均有多种现有技术可以采用,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0016]所述识别管3与摆动机构传动连接,摆动机构带动识别管3向不同方向摆动,将纱管导向不同位置的通道。所述摆动机构是固定连接在识别管3上端的转轴31,所述转轴31通过连杆拐臂机构与气缸传动连接。气缸动作的时候通过连杆拐臂机构带动转轴31和识别管3偏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将识别管3的下端口偏向特定的位置。
[0017]所述分拣器4固定安装在识别管3的下方,分拣器4至少包括两个指向不同方向的滑道。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分拣器4采用三通道设计,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夹板41、42、固定连接在两夹板41、42之间的中管43和侧滑板44,所述中管43和夹板41、42均垂直设置,两夹板41、42固定连接在中管43的外壁,侧滑板44的两侧分别与两夹板41、42固定连接,侧滑板44的上端与中管43外壁的上端固定连接,侧滑板44的下端倾斜向下延伸;中管43以及中管43的两侧、两夹板41、42之间的空隙形成三个不同的通道,当识别管3的下端口垂直向下与中管43对接的时候,识别管3中滑落的纱管通过中管43落入正下方的纱管容器中;当识别管3向一侧偏转、识别管3的下端口偏向一侧的时候,识别管3中滑落的纱管偏向一侧顺着侧滑板44滑落到旁边的纱管容器中。
[0018]为了使纱管能够在识别管3中停留足够长的照相时间,以便获得清晰的照片,在中管43的上端管口处铰接有水平设置的挡板45,所述挡板45推动其垂直翻转的垂直推动装置46传动连接。所述垂直推动装置46可以采用如图1、图2实施例所示的垂直气缸,将垂直气缸纵向安装在挡板45的下面,垂直气缸的底端铰接在机架9上,垂直气缸的伸缩杆铰接在挡板45的下表面。垂直气缸动作的时候带动挡板45垂直翻转,当纱管进入识别管3落到挡板45上的时候,受到挡板4的阻挡会有短暂的停止,此时识别相机10完成拍照动作,随后根据照片的识别结果输出控制指令,如需要向纱管导向旁边的纱管容器中,则垂直气缸不动作,挡板45保持不动,摆动机构带动识别管3偏转,将纱管导向旁边的纱管容器中;如需要向纱管导向正下方的纱管容器中,指令控制垂直气缸动作,挡板45向下翻转,纱管失去支撑通过垂直落入中管43落入正下方的纱管容器中。
【权利要求】
1.纱管自动分拣机构,包括机架(9)、倾斜设置的机架(9)顶端的滚动平台(I)、设置在滚动平台(I)末端的导向管(2)、识别管(3)和分拣器(4),所述滚动平台(I)的宽度大于纱管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2)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导向管(2)的上端与滚动平台(I)的末端对接,在导向管(2 )下端出口处对接识别管(3 )的上端口,所述识别管(3 )的侧壁上带有识别孔(5);所述识别管(3)与摆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分拣器(4)固定安装在识别管(3)的下方,分拣器(4)至少包括两个指向不同方向的滑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管自动分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器(4)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夹板(41、42 )、固定连接在两夹板(41、42 )之间的中管(43 )和侧滑板(44 ),所述中管(43)和夹板(41、42)均垂直设置,两夹板(41、42)固定连接在中管(43)的外壁,侧滑板(44)的两侧分别与两夹板(41、42)固定连接,侧滑板(44)的上端与中管(43)外壁的上端固定连接,侧滑板(44)的下端倾斜向下延伸;在中管(43)的上端管口处铰接有水平设置的挡板(45 ),所述挡板(45 )推动其垂直翻转的垂直推动装置(46 )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管自动分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是固定连接在识别管(3)上端的转轴(31),所述转轴(31)通过连杆拐臂机构与气缸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纱管自动分拣机构,其特征在于:与识别孔(5)对应的机架(9)上安装有识别相机(10),所述相机(10)连接在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到摆动机构的控制端。
【文档编号】B07C5/342GK204035064SQ20142051034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赵志刚, 田若君, 赵子云龙, 曹艳明 申请人:上海纳木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