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缠绕的垃圾筛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936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缠绕的垃圾筛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但是垃圾在运送到处理厂的时候往往会存在大小不一的块状,如果不进行筛选就直接送进焚烧炉会造成燃烧不彻底,形成二次污染。现有技术中的垃圾筛选装置采用的筛网为平行排列的管道,辅助以支撑架,常常发生垃圾堵住网孔及垃圾缠绕传动轴的情况,频繁需要更换筛筒和维修传动轴,影响工作效率,而且硬质的大块垃圾不容易排除,筛选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的抗缠绕、筛选效率高的垃圾筛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缠绕的垃圾筛选机,包括驱动机构及与其转动连接的筛筒,所述筛筒包括外筛筒体和内筛筒体,内筛筒体固定设置于外筛筒体中,且内筛筒体与外筛筒体之间存在间隙;内筛筒体的下侧设置有粗物料出料口,外筛筒体的下侧设置有细物料出料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托轮和外筛筒体外侧壁上固定连接的若干个环形托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上连接若干个托轮,电机带动托轮转动,托轮与环形托轨之间靠摩擦力使环形托轨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抗缠绕的垃圾筛选机的一端;异于设置电机的内筛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垃圾入口,垃圾入口内设置有无轴螺旋送料机构,所述无轴螺旋送料机构包括无轴螺旋体和用于驱动无轴螺旋体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无轴螺旋体通过连接轴连接。

内筛筒体与外筛筒体上装有不同目数的筛网,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来控制进料速度,无轴螺旋体将进入垃圾入口的垃圾螺旋推送至内筛筒体与外筛筒体中,依次进行筛选。无轴螺旋体因采用了无中心轴涉及,因此抗缠绕性强。

外筛筒体的外侧套设有积灰罩。外筛筒体上可装较细筛网,内筛筒体上可装较粗筛网。被筛选物料经过内筛筒体与外筛筒体的两层筛选后,在转动过程中会将大量的细灰尘甩出外筛筒体外,外筛筒体外侧套设积灰罩可以用于收集这些细灰尘,在积灰罩的下方设置废灰出料口,防止它们飘散到周围空气中,防止了空气污染,非常环保。

优选地,积灰罩上下部采用活页联接,使之可以直接翻起打开。当使用中的筛筒上的筛网破损时,只需打开加装活页联接的积灰罩的上半部分,然后用行吊吊下破损筛网筛筒,再吊上备用筛筒,最后盖上积灰罩的上部分即可完成更换。

抗缠绕的垃圾筛选机还包括支撑架,积灰罩架设于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呈一定角度倾斜放置,方便除灰。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由内至外设置了两层目数不同的筛筒,由无轴螺旋送料机构将垃圾从装置的入口处推送至筛筒中进行分级筛选,垃圾不会缠绕在无轴螺旋体上,通过驱动电机转速的设置来控制送料速度;筛筒的外侧设置积灰罩,防止筛筒滚动过程中造成扬尘污染环境。本发明中筛筒通过托轨与托轮的摩擦传动使之转动,托轨设置于外筛筒体的外侧壁上,可以方便更换筛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整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垃圾入口1、环形托轨2、积灰罩3、内筛筒体4、外筛筒体5、电机8、支撑架9、粗物料出料口10、托轮11、传动机构12、细物料出料口13、驱动电机14、连接轴15、无轴螺旋体16等技术特征。

实施例1

一种抗缠绕的垃圾筛选机,包括驱动机构及与其转动连接的筛筒,所述筛筒包括外筛筒体和内筛筒体,内筛筒体固定设置于外筛筒体中,且内筛筒体与外筛筒体之间存在间隙;内筛筒体的下侧设置有粗物料出料口,外筛筒体的下侧设置有细物料出料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托轮和外筛筒体外侧壁上固定连接的若干个环形托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上连接若干个托轮,电机带动托轮转动,托轮与环形托轨之间靠摩擦力使环形托轨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抗缠绕的垃圾筛选机的一端;异于设置电机的内筛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垃圾入口,垃圾入口内设置有无轴螺旋送料机构,所述无轴螺旋送料机构包括无轴螺旋体和用于驱动无轴螺旋体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无轴螺旋体通过连接轴连接。

外筛筒体的外侧套设有积灰罩,积灰罩架设于支撑架上。

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