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旋风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200发布日期:2019-01-29 17:33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静电旋风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能源消耗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污染物排放量也快速增长,严重影响环境,而粉尘颗粒又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对于制造业而言,各类生产环节都极易产生影响车间内空气质量的粉尘类污染物,在我国应用广泛并且具有代表性的除尘设备主要有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但是这些通用的除尘器各具有优缺点,应用场合也不尽相同,大都用来除去粒径大于10μm的粉尘颗粒,且单一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不高,一般为85%左右,对于除尘效率能达到90%以上的除尘器,除尘粒径多达25μm以上。单一除尘机理的除尘器显然已不能满足大气污染的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操作可靠、运行费用低、除尘适应性强、除尘效率较高。

本发明提供的静电旋风除尘器,它包括蜗壳进气口、旋风筒、集尘斗、收缩式排气管、芒刺型电晕极、支撑装置,所述收缩式排气管安装于旋风筒的顶端,所述蜗壳进气口设于旋风筒上端侧面,所述芒刺型电晕极位于旋风筒内腔,所述集尘斗设于旋风筒底部,所述旋风筒安装在支撑装置上。

所述旋风筒包括直筒和锥筒,所述锥筒的广口端连接直筒,锥筒的窄口端连接集尘斗。

所述收缩式排气管的上管端高于旋风筒的顶端筒壁,所述收缩式排气管的下管端延伸至旋风筒内腔,且所述下管端与所述蜗壳进气口的下缘平齐。

所述芒刺型电晕极一端固定于收缩式排气管内,另一端竖直延伸至所述直筒下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耳式支座和支架,所述旋风筒通过耳式支座安装于支架上。

所述支架顶部设有若干个耳式支座,所述若干个耳式支座沿直筒圆周均匀分布,支撑在直筒中下部。

所述耳式支座包括垫板、筋板和支脚板,所述垫板和筋板连接,所述筋板连接支脚板,所述支脚板上设有螺纹连接孔。

本发明提供的静电旋风除尘器,其有益效果在于:1、进气口采用旋转180°的蜗壳进气口,对内部气流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减少气流的相互干扰,大大降低气流出现短路的机会,可以有效的捕集进入除尘器内部后撞击到管壁的大颗粒粉尘,同时可以减少20%-30%的阻力,缩短颗粒移动的距离,使除尘效率升高;2、采用收缩式排气管,下端由常用的直筒式改成收缩式,这种设计既不影响除尘效率,又可以降低阻力,适用于分离较细的粉尘颗粒;3、收缩式排气管的下管端与所述蜗壳进气口的下缘平齐,可以减小环形空间的小旋涡气流,压力损失较小;4、集静电技术和旋风技术相结合的高效除尘器,静电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单一旋风除尘器对于粒径小于5μm的粉尘不易捕集、除尘效率低的弊端问题,具有高除尘效率且能够处理高气体流量的特点,对于粒径大于5μm的粉尘颗粒利用旋风原理对其除尘,而对于粒径小于5μm的粉尘则采用静电原理对其除尘;而结合旋风技术可以避免安装振打清灰装置,利用内部的旋转气流实现自动连续清灰功能,降低制造成本,维修方便,为电除尘器克服反电晕现象提供了新的途径,有效解决了二次飞扬问题;5、密封良好情况下,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有利于确保空气清洁,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蜗壳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耳式支座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支架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

1.蜗壳进气口;2.旋风筒;3.芒刺型电晕极;4.集尘斗;5.收缩式排气管;6.耳式支座;7.支架;8.垫板;9.筋板;10.支脚板;11.螺纹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静电旋风除尘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本实施例的静电旋风除尘器,它包括蜗壳进气口1、旋风筒2、集尘斗4、收缩式排气管5、芒刺型电晕极3、支撑装置,所述收缩式排气管安装于旋风筒2的顶端,所述蜗壳进气口1设于旋风筒2上端侧面,所述芒刺型电晕极3位于旋风筒2内腔,所述集尘斗4设于旋风筒2底部,所述旋风筒2安装在支撑装置上。

所述旋风筒2包括直筒和锥筒,所述锥筒的广口端连接直筒,锥筒的窄口端连接集尘斗4。

所述收缩式排气管5的上管端高于旋风筒2的顶端筒壁,所述收缩式排气管5的下管端延伸至旋风筒2内腔,且所述下管端与所述蜗壳进气口1的下缘平齐。

所述芒刺型电晕极3一端固定于收缩式排气管5内,另一端竖直延伸至所述直筒下部。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耳式支座6和支架7,所述旋风筒2通过耳式支座6安装于支架7上。

所述支架7顶部设有若干个耳式支座6,所述若干个耳式支座6沿直筒圆周均匀分布,支撑在直筒中下部。

所述耳式支座包括垫板8、筋板9和支脚板10,所述垫板8和筋板9连接,所述筋板9连接支脚板10,所述支脚板10上设有螺纹连接孔11。

当静电旋风除尘器工作时,旋风筒壁接高压电源正极,芒刺型电晕极接高压电源负极,含尘气体由蜗壳进气口呈螺旋状进入旋风筒内部,在阴极与阳极之间加高压电形成非均匀电场,此时旋风筒内腔的芒刺型电晕极电晕放电使得临近的气体达到电离状态,大量的离子附着于粉尘颗粒上使得粉尘荷电,当粉尘颗粒的离心力和静电力之和大于所受到的阻力时,带电的尘粒会向连接高压电源正极的旋风筒(阳极板)移动到达旋风筒壁,碰到旋风筒壁后沿着器壁落入集尘斗中被收集;一小部分未捕集的粒子随气流运动到锥管的位置时,由下转上,在芒刺型电晕极处又重新被捕集,而干净的气体则由收缩式排气管排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旋风除尘器,它包括蜗壳进气口、旋风筒、集尘斗、收缩式排气管、芒刺型电晕极、支撑装置,所述收缩式排气管安装于旋风筒的顶端,所述蜗壳进气口设于旋风筒上端侧面,所述芒刺型电晕极位于旋风筒内腔,所述集尘斗设于旋风筒底部,所述旋风筒安装在支撑装置上,集静电技术和旋风技术相结合的高效除尘器,具有高除尘效率且能够处理高气体流量的特点,结合旋风技术可以避免安装振打清灰装置,利用内部的旋转气流实现自动连续清灰功能,降低制造成本,维修方便,为电除尘器克服反电晕现象提供了新的途径,有效解决了二次飞扬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娟;姚福钦;吴超;王传阳;孙庆泽;郑琪琪;朱宏伟;贾婷婷;刘松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7.22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