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难选铁矿回转窑焙烧干式预选尾矿返矿窑再焙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965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难选铁矿回转窑焙烧干式预选尾矿返矿窑再焙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铁矿石资源贫矿多、磁性矿少,难选铁矿石约占总储量的70%以上,难选铁矿石属弱磁性矿物,需经磁化焙烧处理,才能够转变为强磁性矿物,进行低成本弱磁选处理,获得质量符合烧结配料要求的合格铁精矿。难选矿回转窑磁化焙烧工艺已在国内大西沟、新疆阿图什成功应用,但仍然存在全粒级入窑导致窑体结圈的问题,由于难选铁矿石不同粒级具有不同磁化焙烧参数,尤其是焙烧时间差异较大,难免存在焙烧矿质量不均匀的问题,导致后续选别尾矿品位高,金属回收率低。如酒钢镜铁山铁矿石,原矿品位35-37%,回转窑磁化焙烧后进行弱磁选,铁精矿品位58%,尾矿品位达到16-18%,金属回收率仅为74-76%,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选铁矿石回转窑磁化焙烧质量不均匀、磁选尾矿品位高、金属回收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难选铁矿回转窑焙烧干式预选尾矿返矿窑再焙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难选铁矿回转窑焙烧干式预选尾矿返矿窑再焙烧方法,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a:将已破碎为0-5mm粒度的铁矿石分级为0-1mm和1-5mm两种粒度;

步骤b:分别将步骤a中两种粒度的铁矿石,于650℃-750℃条件下在回转窑中磁化焙烧50-60min,磁化焙烧结束后冷却至70-80℃;

步骤c:分别将步骤b中的两种粒度的铁矿石磁化焙烧后打散,在2000-3000oe磁场强度条件下进行第一次干式预选,第一次干式预选精矿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第一次干式预选尾矿进入返矿回转窑再次进行磁化焙烧,磁化焙烧后第一次干式预选尾矿冷却至70-80℃,将磁化焙烧后的第一次干式预选尾矿打散后进行第二次干式预选,第二次干式预选精矿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处理,第二次干式预选尾矿品位控制在8%以下作为合格尾矿外排。

进一步的,步骤a中难选铁矿石包括镜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以及复杂共生铁矿石。

进一步的,步骤c中,第一次干式预选尾矿磁化焙烧时进入返矿回转窑内磁化焙烧时温度600-650℃、时间20-30min的条件下的磁化焙烧。

进一步的,步骤c中,第二次干式预选尾矿磁选的磁场强度为2000-3000oe。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根据难选铁矿石如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及镜铁矿等属弱磁性矿物,经磁化焙烧还原后,才能够变为强磁性矿物,由于不同粒级难选铁矿石具有不同磁化焙烧参数,尤其是焙烧时间差异较大,导致回转窑焙烧矿质量不均匀,使得尾矿品位偏高,金属回收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采用该发明处理后,将烧生矿采用返矿炉再次磁化焙烧,使得尾矿品位由16-18%降至8%以下,金属回收率由74-76%提高到88%以上,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氧化难选铁矿石来源于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铁品位32%,属赤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共生难选矿,围岩为含铁千枚岩、碧玉等,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步骤a:将已破碎为0-5mm粒度的铁矿石分级为0-1mm和1-5mm两种粒度;

步骤b:将步骤a中0-1mm粒度铁矿石制粒用回转窑进行温度650℃、时间50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将物料打散;将步骤a中1-5mm粒度铁矿石采用回转窑进行温度700℃、时间50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将物料打散;综合烧损9.8%,焙烧矿铁品位35.48%。

步骤c:将步骤b中两种粒度的铁矿石,在2000-3000oe磁场强度条件下用全密封螺旋干式磁选机进行干式预选,预选精矿铁品位40.66%,预选尾矿品位17.0%,产率78.1%,金属回收率89.5%,预选精铁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而预选尾进入返矿回转窑再次进行温度600℃、时间20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打散后在2000-3000oe磁场强度条件下用全密封螺旋干式磁选机进行再次干式预选,预选精矿铁品位33.29%,预选尾矿品位7.99%,产率35.6%,金属回收率69.71%,预选精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处理,预选尾品位控制在8%以下作为合格尾矿外排。

经过该发明处理所得的综合预选精矿品位39.99%,产率85.89%,金属回收率96.8%,综合预选精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处理,经过精选后,最终获得精矿品位60.11%,综合金属回收率89.14%,综合尾品位控制在8%以下的指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氧化难选铁矿石来源于镜铁山矿黑沟矿区,铁品位34%,属赤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共生难选矿,围岩为含铁千枚岩、碧玉等,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步骤a:将已破碎为0-5mm粒度的铁矿石分级为0-1mm和1-5mm两种粒度;

步骤b:将步骤a中0-1mm粒度铁矿石制粒用回转窑进行温度700℃、时间45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将物料打散;将步骤a中1-5mm粒度铁矿石采用回转窑进行温度750℃、时间50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将物料打散;综合烧损10%,焙烧矿铁品位37.78%。

步骤c:将步骤b中两种粒度的铁矿石,在2000-3000oe磁场强度条件下采用全密封螺旋干式磁选机进行干式预选,预选精矿铁品位43.67%,预选尾矿品位17.73%,产率77.3%,金属回收率89.35%,预选精铁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而预选尾进入返矿回转窑再次进行温度650℃、时间20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打散后在2000-3000oe磁场强度条件下采用全密封螺旋干式磁选机进行再次干式预选,预选精矿铁品位34.04%,预选尾矿品位7.36%,产率36.1%,金属回收率69.31%,预选精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处理,预选尾品位控制在8%以下作为合格尾矿外排。

经过该发明处理所得的综合预选精矿品位42.75%,产率85.49%,金属回收率96.7%,综合预选精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处理,经过精选后,最终获得精矿品位61.95%,综合金属回收率88.19%,综合尾品位控制在8%以下的指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氧化难选铁矿石来源于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ⅴ矿体,铁品位25%,属赤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共生难选矿,围岩为含铁千枚岩、碧玉等,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步骤a:将已破碎为0-5mm粒度的铁矿石分级为0-1mm和1-5mm两种粒度;

步骤b:将步骤a中的0-1mm粒度铁矿石制粒用回转窑进行温度680℃、时间50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将物料打散;将步骤a中的1-5mm粒度铁矿石采用回转窑进行温度720℃、时间50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将物料打散;综合烧损10%,焙烧矿铁品位27.78%。

步骤c:将步骤b中两种粒度的铁矿石,在2000-3000oe磁场强度条件下采用全密封螺旋干式磁选机进行干式预选,预选精矿铁品位32.63%,预选尾矿品位13.15%,产率75.1%,金属回收率88.21%,预选精铁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而预选尾进入返矿回转窑再次进行温度650℃、时间20min的磁化焙烧,冷却至80℃,打散后在2000-3000oe磁场强度条件下采用全密封螺旋干式磁选机进行再次干式预选,预选精矿铁品位26.14%,预选尾矿品位6.43%,产率34.1%,金属回收率67.79%,预选精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处理,预选尾品位控制在8%以下作为合格尾矿外排。

经过该发明处理所得的综合预选精矿品位31.97%,产率83.59%,金属回收率96.2%,综合预选精作为合格焙烧矿进入磨选系统处理,经过精选后,最终获得精矿品位58.95%,综合金属回收率88.19%,综合尾品位控制在8%以下的指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