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漆雾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191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室内漆雾净化器。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漆雾处理始终是喷漆行业的难题,没有有效解决在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漆雾。通常的做法是,用水幕对其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极浪费水,而且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就需要一种高效,并且能够减少水资源利用的漆雾处理装置,使得喷漆更加环保,更有利于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水消耗,并且净化漆雾效率更高的室内漆雾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室内漆雾净化器,包括外、负电极及磁场产生装置,所述外壳为圆筒形,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外壳外圆柱面靠近进气口处均匀设有若干使漆雾带负电荷的负电极,所述负电极的下游端设有能够产生径向向外的电场产生装置,所述电场产生装置的前端设有轴流叶轮,后端设有离心叶轮,离心叶轮的外部设有蜗壳,在外壳内靠近出气口处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设有过滤纸,过滤腔一端与蜗壳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出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场产生装置包括轴形并连有负电极的第一电极及套设于第一电极同轴安装并连有正电极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水平安装在外壳的中心位置,第二电极为筒形,安装在外壳的内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径向向外的电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的内壁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高压冲洗喷嘴,所述高压冲洗喷嘴沿外壳的轴向布置,第一电极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高压冲洗喷嘴,所述第一电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内,第一电极配合安装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的底部设有流水槽,外壳外部设有对漆雾净化的处理箱,所述流水槽与处理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叶轮为半开式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有的负电极能够使得漆雾带负电,并且通过电场产生装置能够产生径向向外的电场,从而使得气体在经过电场产生装置时,能够被吸引到第二电极内壁,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净化过程不需使用水幕,大大减少水的用量,并且能够提高去除漆雾的效率,通过设有的轴流叶轮及离心叶轮能够形成螺旋的气流,从而能够使得气流形成螺旋线路,从而能够增加气流在电场中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净化效率,减小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内漆雾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a为进气口、b为出气口、1为外壳、2为负电极、3为电场产生装置、4为轴流叶轮、5为离心叶轮、6为高压冲洗喷嘴、7为第一电极、8为第二电极、9为过滤纸、10为蜗壳、11为过滤腔、12为流水槽、13为处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室内漆雾净化器,包括外壳1、负电极2及磁场产生装置3,所述外壳1为圆筒形,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外壳1外圆柱面靠近进气口处均匀设有若干使漆雾带负电荷的负电极2,所述负电极2的下游端设有能够产生径向向外的电场产生装置3,所述电场产生装置3的前端设有轴流叶轮4,后端设有离心叶轮5,离心叶轮5的外部设有蜗壳10,在外壳1内靠近出气口处设有过滤腔11,所述过滤腔11内设有过滤纸9,过滤腔11一端与蜗壳10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出气口连接。

所述电场产生装置3包括轴形并连有负电极的第一电极7及套设于第一电极7同轴安装并连有正电极的第二电极8,第一电极7水平安装在外壳1的中心位置,第二电极8为筒形,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第一电极7与第二电极8形成径向向外的电场。

所述第二电极8的内壁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高压冲洗喷嘴6,高压冲洗喷嘴6连有高压冲洗水源,所述高压冲洗喷嘴6沿外壳1的轴向布置,第一电极7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高压冲洗喷嘴6,所述第一电极7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1内,,第一电极7配合安装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二电极8的底部设有流水槽12,外壳1外部设有对漆雾净化的处理箱13,所述流水槽12与处理箱13连接。所述离心叶轮5为半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能够更加有效地形成旋流。通过设有的高压冲洗喷嘴6能够对第一电极7及第二电极8进行清洗,并且清洗的同时第一电极7转动,从而能够将第一电极7及第二电极8全方位清洗,设有的流水槽12能够将污水排出到处理箱13中,集中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设有的过滤纸9进行最后一道处理,能够确保漆雾去除能够彻底,设有的蜗壳能够减小阻力损失。

综上所述,该室内漆雾净化器能够更加彻底除漆雾,降低除漆雾的成本,降低水的消耗,更加环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