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672发布日期:2018-07-13 17:0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属于分拣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商标厂在制衣辅料的生产中,为满足客户高质量高标准的需求,织唛章/绣花章产品要求没有次品且章仔的内容居边的尺寸达到规定要求才能包装出货。目前一直采用手工模板比对/尺子量和人眼判断对织唛章/绣花章产品进次品挑选,工人选唛不但效率低,长时间重复劳动、人眼疲劳等因素影响,会导致出现次品挑选不干净及挑错的情况。另外,手工和人眼判断效率低、成本高,难以控制生产成本和维持产品利润,特别目前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依赖人手工去加工将大大降低车间生产安排的灵活性另外一方面质量得不到保障。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10513334.8的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及方法,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包括检测平台、上料机构、图像检测机构、收料机构、转移机构、废品剔除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本发明的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在整个分拣过程中,均可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实现自动化分拣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分拣准确性,降低生产成本,但是现有技术纺织品分拣原理复杂难懂,并且未设置检测探头不可根据红外线测量来分拣纺织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纺织品分拣原理复杂难懂,并且未设置检测探头不可根据红外线测量来分拣纺织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其结构包括分拣装置、传送带、纺织品、传送台外壳、第一电机、支撑架、支撑底板、第二电机、下滑槽口、传送轮、电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左右两端与传送台外壳相配合,所述传送台外壳左右两端呈轴对称结构,所述分拣装置下端与传送台外壳上端相连接,所述分拣装置与传送带之间互相平行,所述传送台外壳下端与支撑架上端相连接,所述传送台外壳下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支撑底板顶面之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电机上端与传送台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互相平行,所述传送带和传送台外壳后端设有下滑槽口,所述下滑槽口共设有两个,所述下滑槽口之间呈轴对称结构,所述传送轮共有两个,所述传送轮外壁与传送带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传送轮通过电机传送带与第一电机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机传送带与传送轮为间隙配合,所述分拣装置由检测探头、摆动电机、摆动盘、摆动杆、控制箱体、显示屏、按键组成,所述检测探头上端与控制箱体内部电连接,所述检测探头共有两个,所述控制箱体上设有显示屏和按键,所述摆动电机上端与摆动盘下端相连接,所述摆动盘右端与摆动杆左端相连接,所述检测探头由探测插头、导线、红外线发射头、探头外壳、红外线接收镜头、固定环组成,所述探测插头上端与控制箱体下端电连接,所述探测插头通过导线与探头外壳内部电连接,所述探头外壳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头和探头外壳,所述探头外壳两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呈轴对称结构,所述固定环通过螺丝与控制箱体底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纺织品下端与传送带上端为间隙配合并且两两之间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分拣装置与传送带顶面之间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电机设于传送台外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台外壳表面设有光线反射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电机传送带带动传送带,使得纺织品做匀速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射头发射红外线,由反光膜反射到红外线接收镜头,而当纺织品经过检测探头时,纺织品挡住了红外线的发射,此时控制箱体开始记录时间,当纺织品完全经过检测探头,红外线再次反射入红外线接收镜头,记录时间终止,而纺织品的长度会等有传送带的速度乘以记录的时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纺织品做匀速直线运动,红外线发射头发射红外线,纺织品经过阻挡红外线,制箱体记录时间并计算出长度,此时制箱体传递信息,纺织品就可被摆动杆推动从下滑槽口分拣出来,该分拣装置原理简单容易理解,并且经由红外线来测量长度分拣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探头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探头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分拣装置-1、传送带-2、纺织品-3、传送台外壳-4、第一电机-5、支撑架-6、支撑底板-7、第二电机-8、下滑槽口-9、传送轮-10、电机传送带-11、检测探头-101、摆动电机-102、摆动盘-103、摆动杆-104、控制箱体-105、显示屏-106、按键-107、探测插头-10101、导线-10102、红外线发射头-10103、探头外壳-10104、红外线接收镜头-10105、固定环-10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分拣装置1、传送带2、纺织品3、传送台外壳4、第一电机5、支撑架6、支撑底板7、第二电机8、下滑槽口9、传送轮10、电机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2左右两端与传送台外壳4相配合,所述传送台外壳4左右两端呈轴对称结构,所述分拣装置1下端与传送台外壳4上端相连接,所述分拣装置1与传送带2之间互相平行,所述传送台外壳4下端与支撑架6上端相连接,所述传送台外壳4下端与第一电机5相连接,所述支撑架6与支撑底板7顶面之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电机8上端与传送台外壳4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8之间互相平行,所述传送带2和传送台外壳4后端设有下滑槽口9,所述下滑槽口9共设有两个,所述下滑槽口9之间呈轴对称结构,所述传送轮10共有两个,所述传送轮10外壁与传送带2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传送轮10通过电机传送带11与第一电机5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电机8通过电机传送带11与传送轮10为间隙配合,所述分拣装置1由检测探头101、摆动电机102、摆动盘103、摆动杆104、控制箱体105、显示屏106、按键107组成,所述检测探头101上端与控制箱体105内部电连接,所述检测探头101共有两个,所述控制箱体105上设有显示屏106和按键107,所述摆动电机102上端与摆动盘103下端相连接,所述摆动盘103右端与摆动杆104左端相连接,所述检测探头101由探测插头10101、导线10102、红外线发射头10103、探头外壳10104、红外线接收镜头10105、固定环10106组成,所述探测插头10101上端与控制箱体105下端电连接,所述探测插头10101通过导线与探头外壳10104内部电连接,所述探头外壳10104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头10103和探头外壳10104,所述探头外壳10104两端设有固定环10106,所述固定环10106之间呈轴对称结构,所述固定环10106通过螺丝与控制箱体105底部相连接,所述纺织品3下端与传送带2上端为间隙配合并且两两之间互相平行,所述分拣装置1与传送带2顶面之间互相垂直,所述摆动电机102设于传送台外壳4内部,所述传送台外壳4表面设有光线反射膜,所述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8通过电机传送带11带动传送带2,使得纺织品3做匀速直线运动,所述红外线发射头10103发射红外线,由反光膜反射到红外线接收镜头10105,而当纺织品3经过检测探头101时,纺织品3挡住了红外线的发射,此时控制箱体105开始记录时间,当纺织品3完全经过检测探头101,红外线再次反射入红外线接收镜头10105,记录时间终止,而纺织品3的长度会等有传送带2的速度乘以记录的时间。

本专利所说的传送带2为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进行使用时,因为传送台外壳4表面设有光线反射膜,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8通过电机传送带11带动传送带2,使得纺织品3做匀速直线运动,红外线发射头10103发射红外线,由反光膜反射到红外线接收镜头10105,而当纺织品3经过检测探头101时,纺织品3挡住了红外线的接收,此时控制箱体105开始记录时间,当纺织品3完全经过检测探头101,红外线再次反射入红外线接收镜头10105,记录时间终止,而纺织品3的长度会等有传送带2的速度乘以记录的时间,在经过第二个检测探头10又会算出一个长度,两个检测探头10自动取平均值,而当纺织品3来到摆动杆104处,控制箱体105内部程序区分处纺织品3的大小,控制摆动电机102顺、逆旋转,纺织品3就可被摆动杆104推动从下滑槽口9分拣出来。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纺织品分拣原理复杂难懂,并且未设置检测探头不可根据红外线测量来分拣纺织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自动分拣设备,纺织品3做匀速直线运动,红外线发射头10103发射红外线,纺织品3经过阻挡红外线,制箱体105记录时间并计算出长度,此时制箱体105传递信息,纺织品3就可被摆动杆104推动从下滑槽口9分拣出来,该分拣装置原理简单容易理解,并且经由红外线来测量长度分拣更加精确,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分拣装置1由检测探头101、摆动电机102、摆动盘103、摆动杆104、控制箱体105、显示屏106、按键107组成,所述检测探头101上端与控制箱体105内部电连接,所述检测探头101共有两个,所述控制箱体105上设有显示屏106和按键107,所述摆动电机102上端与摆动盘103下端相连接,所述摆动盘103右端与摆动杆104左端相连接,所述检测探头101由探测插头10101、导线10102、红外线发射头10103、探头外壳10104、红外线接收镜头10105、固定环10106组成,所述探测插头10101上端与控制箱体105下端电连接,所述探测插头10101通过导线与探头外壳10104内部电连接,所述探头外壳10104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头10103和探头外壳10104,所述探头外壳10104两端设有固定环10106,所述固定环10106之间呈轴对称结构,所述固定环10106通过螺丝与控制箱体105底部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