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1002发布日期:2018-07-27 19:07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静电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通道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器中,阳极是关键部件之一,按照结构类型通常由阳极板和阳极筒两种。现有技术中,无论阳极筒设置为阳极板或者是阳极筒,静电除尘器的壳体中均只有一个气流通道,因此使得静电除尘器的通风量和除尘能力较低。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通道静电除尘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静电除尘器壳体中均只有一个气流通道,通风量和除尘能力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通道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顶端设有第一进风口,壳体底端设有第一出风口,壳体水平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二进风口,壳体水平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阳极架,阳极架上设置有第一阴极架;所述阳极架与第一阴极架之间绝缘;所述阳极架上竖直地设置有若干行阳极筒,第一阴极架上设置有与阳极筒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一阴极,每根第一阴极分别插入对应的那个阳极筒中;任意相邻两行阳极筒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阴极架,每根第二阴极架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根第二阴极;各个阳极筒的顶端对应第一进风口,各个阳极筒的底端对应第一出风口。

所述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在水平面的投影中,所述阳极筒呈方阵分布,每根第二阴极分别位于与其相邻的四个阳极筒围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所述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各个第二阴极分别包括一根金属杆,每根金属杆上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四列芒刺,所示金属杆上任意相邻两列芒刺的夹角为90度;每根第二阴极的四列芒刺分别指向其相邻的四个阳极筒的轴线。

所述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所述阳极架包括一块顶板,以及设置在顶部下方的多个支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与阳极筒数量相同的通孔,各个阳极筒的顶端从对应的那个通孔向上伸出且与顶板连接。

所述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所述第一阴极架包括一个外框,外框上设置有多根连接杆,各个第一阴极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那个连接杆上。

所述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所述阳极架的顶板上设置有导风筒,导风筒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与阳极板的顶板螺栓连接,所述凸缘与阳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导风筒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进风口。

所述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所述各个第一阴极均为阴极线。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通道静电除尘器,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阳极架、阳极筒、第一阴极架、第一阴极针、第二阴极架和第二阴极针等部件,使得静电除尘器的壳体内形成了供气流通过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提高了静电除尘器的通风量和除尘能力。由于阳极筒的外壁也用于除尘,因此也提高了静电除尘器的阳极总的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s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阳极筒和第二阴极针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阳极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第一阴极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通风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中,第二阴极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通道静电除尘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通道静电除尘器。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观察,在图1中直接画出了壳体内部的部件,而实际上无法从壳体外部直接到这些部件的。图1中虚线箭头示意为从第一通道经过的气体,实线箭头示意为从第二通道经过的气体。

附图中画出了4行5列的阳极筒仅仅用于解释结构原理,不用于限定阳极筒的具体数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顶端设有第一进风口111,壳体底端设有第一出风口112,壳体水平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二进风口121,壳体水平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122;壳体内设置有阳极架2,阳极架上设置有第一阴极架41;所述阳极架2与第一阴极架41之间绝缘;所述阳极架2上竖直地设置有若干行阳极筒3(各个阳极筒优选为圆筒),第一阴极架41上设置有与阳极筒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一阴极51,每根第一阴极51分别插入对应的那个阳极筒3中;任意相邻两行阳极筒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阴极架42,每根第二阴极架4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根第二阴极52;各个阳极筒的顶端对应第一进风口,各个阳极筒的底端对应第一出风口。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安装,上述壳体的底部还会设置底座(图中未示出),由于底座为常规设置,且不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因此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用于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外部进风管(图中未示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用于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外部出风管(图中未示出)。在壳体中,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通道,该通道中的气体(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的)从各个阳极筒内通过,各个阳极筒中第一阴极放电使得阳极筒中的气体电离,各个阳极筒的内壁捕获第一通道中的气体中的带电颗粒。在壳体中,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二通道,该通道中的气体(图1中实现箭头所示)从各个阳极筒外经过,各个第二阴极放电使得第二通道中的气体电离,而阳极筒的外壁捕获第二通道中的气体中的带电颗粒。由此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双通道静电除尘器至少具有以下技术好处:(1)壳体内形成了供气流通过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比现有技术,双通道静电除尘器的通风量提高了一倍;(2)由于各个阳极筒的外壁也用于除尘,因此提高了双通道静电除尘器的阳极总的表面积。(3)实际应用中,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可以通过管道连接至不同来源的含尘气体,其作用相当于两台静电除尘器处理不同来源的含尘气体。(4)实际应用中,可以独立控制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通电、断电,从而使得双通道静电除尘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对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气体进行除尘与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水平面的投影中,所述阳极筒3呈方阵分布,即:阳极筒的行间距和列间距相等。每根第二阴极52分别位于与其相邻的四个阳极筒3围成的正方形的中心。该设置使得各个第二阴极与相邻的那四个阳极筒的距离相等,即便于第二阴极的安装,也提高了各个阳极筒的外壁集尘的均匀性,也相应地使得第二阴极的数量得到减少。

优选地,请参阅图3和图7,各个第二阴极52分别包括一根金属杆521,每根金属杆521上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四列芒刺522,所示金属杆上任意相邻两列芒刺的夹角为90度;每根第二阴极的四列芒522刺分别指向其相邻的四个阳极筒3的轴线。该设置有使得第二阴极易于制作,且每根第二阴极上每一列的芒刺分别正对着邻近的那一个阳极筒,进一步提高了各个阳极筒各个阳极筒的外壁集尘的均匀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带有芒刺的阴极本身是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发明点也不在于提出一种新结构的阴极针;但是将其巧妙地设置于与其相邻的四个阳极筒围成的正方形的中心,且每根第二阴极的四列芒刺分别指向其相邻的四个阳极筒的轴线,则是本发明的创意所在,并且起到了明显的技术好处。

由于阳极架主要用于支撑各个阳极筒,其设置方法有很多种,请参阅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极为简易的设置(但不限定于此):所述阳极架2包括一块顶板201,以及设置在顶部下方的多个支腿204(图4中画出了4个支腿204);所述顶板201上开设有与阳极筒数量相同的通孔2011,各个阳极筒3的顶端从对应的那个通孔2011向上伸出且与顶板连接。可以将各个阳极筒的顶部直接与顶板焊接,也可以将阳极筒的顶部直接与顶板可拆卸地连接。这样设置的样机架的结构简单,且不干涉下方第二阴极架的安装。优选地,各个第二阴极架分别为一个直条,各个直条横跨在第一出风口上且与壳体的底板可拆卸地连接,各个第二阴极架与对应的第二阴极可拆卸地连接。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阴极架41包括一个外框411,外框上设置有多根连接杆412,各个第一阴极5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那个连接杆412上(为了便于观察,图5中仅在最右侧的那根连接杆上画出了第一阴极)。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阴极架设置在阳极架上,两者之间通过设置有绝缘子(图中未示出)以实现绝缘,而这些绝缘设置是本领域技术的常规设置(请参阅授权公告号为cn204841950u的专利),因此本发明不进一步对其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架的顶板201上设置有导风筒8(优选为绝缘材料制成),导风筒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凸缘801;所述凸缘与阳极板的顶板螺栓连接,所述凸缘与阳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导风筒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进风口。当导风筒设置在阳极筒上之后,第一阴极架则位于导风筒内。导风筒侧板上设置有一个穿线管803,供第一阴极架的电源线穿过。

实际应用中,为了对第一通道的空气进行均匀分布,导风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缘802,第二凸缘上螺栓连接有一块均风板(或称“气流分布器,”图中未示出)。本发明不限定均风板的具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各个第一阴极41均为阴极线,且各个第一阴极分别位于对应的那个阳极筒的轴线处。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