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旋风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7600发布日期:2019-02-19 19:05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旋风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能源研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文明建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生物质能发电供热设备制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利用生物质能这种再生能源进行燃烧发电及供热是重要的能源利用手段。

现有的旋风除尘器,均是采用单一锥筒或多组锥筒相互连接多次过滤的方式,存在除尘效果不均匀以及效率低的问题,需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之一而提供一种除尘效果更佳的一种多级旋风除尘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旋风除尘器,包括除尘器主体以及由多组旋风除尘器组成的旋风除尘器组,除尘主体包括一腔体,腔体内设置上基座以及下基座,上基座以及下基座之间与除尘器主体侧板形成进风室,在位于进风室的一侧设置一进风口,在由上基座与除尘器主体顶板及侧板之间形成排风室,在位于排风室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旋风除尘器包括送风管、进风管以及设置于送风管与进风管之间的旋风除尘机构,旋风除尘器的送风管的顶部一端延伸至排风室内,在位于上基座与下基座之间设置至少两组旋风除尘器组,上基座至少对应每组旋风除尘器组设置对应组数的上基座部,接近于进风室进风口处的上基座部高于其相邻上基座部。

进一步的,旋风除尘器的送风管延伸至位于上基座部处以使其烟气排至于排风室内。

进一步的,旋风除尘器的进风管的进风口延伸至下基座位于进风室的一侧。

进一步的,旋风除尘器组为至少三组且呈阶梯式向远离其进风室的进风口处下延伸,相邻的上基座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

进一步的,旋风除尘器的进风管底部设置有上锥筒,在位于上锥筒顶部一侧与其进风口之间设置螺旋叶轮,在位于上锥筒底部设置有集尘室。

进一步的,下基座与上基座部形成进风间隔部,位于高侧的进风间隔部为相邻进风间隔部的高度的1.2-1.6倍。

优选的,排风室的排风口位于低位的上基座部一侧顶部处。

进一步的,在位于除尘器主体的底板设置对应每组旋风除尘器设置有下锥筒,下锥筒的直径大的一端与上锥筒直径小的一端匹配连接,下锥筒直径小的一端连接集尘室。

优选的,每组旋风除尘器等间距间隔分布于上基座与下基座上。

优选的,在位于下基座与底板之间的至少一侧板设置有活动锁紧的门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同于现有单筒旋风除尘的结构,该款旋风除尘器采用多级多筒布置,大大提高了烟气的过滤质量,烟气从除尘器的中下部进入,然后经过螺旋叶轮,在锥筒中旋转下降,此时烟气中的灰分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降到除尘器底部的螺旋输送器处,过滤后的烟气从锥筒中间的无缝管上升,从除尘器的上部开口进入下一道设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多级旋风除尘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多级旋风除尘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2多级旋风除尘装置的另一结构1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2多级旋风除尘装置的另一结构2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2多级旋风除尘装置的另一结构3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的描述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的描述中,在其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不同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中,在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之间未构成冲突既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实施例1:如附图1-3所示,一种多级旋风除尘器,包括除尘器主体以及由多组旋风除尘器4组成的旋风除尘器组,除尘主体包括一腔体,腔体内设置上基座2以及下基座3,上基座2以及下基座3之间与除尘器主体1侧板形成进风室100,在位于进风室100的一侧设置一进风口11,在由上基座2与除尘器主体1顶板101及侧板104之间形成排风室103,优选的,除尘器主体1的过滤部分腔室可以呈矩形设置。

在位于排风室100的一侧设置有排风口11,旋风除尘器4包括送风管403、进风管402以及设置于送风管403与进风管402之间的旋风除尘机构401,旋风除尘器4的送风管403的顶部一端延伸至排风室103内。

在位于上基座2与下基座3之间设置至少两组旋风除尘器组,上基座2至少对应每组旋风除尘器组设置对应组数的上基座部,接近于进风室100进风口11处的上基座部高于其相邻上基座部,具体的说,相对于传统的多种旋风除尘器串联的方式,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阶梯的上基座部,使上基座部与进风口之间的进风间隔进一步的缩小,以使气流可以更多进入于上述的进风管内,并通过排风管排出。

如附图中的第一旋风除尘器组41、第二旋风除尘器组42、第三旋风除尘器组43,其中的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第三送风管的分布设置,对应设置的第一上基座部21、第二上基座部22、第三上基座部23,第一旋风除尘器组41、第二旋风除尘器组42、第三旋风除尘器组43呈阶梯分布。

具体的,旋风除尘器4的送风管403延伸至位于上基座2部处以使其烟气排至于排风室103内,旋风除尘器4的进风管402的进风口延伸至下基座3位于进风室100的一侧,优选的,排风室103的排风口12位于低位的上基座部一侧顶部处。

在此之间通过其过滤,提高过滤效果的均匀度,旋风除尘器采用多级多筒布置,大大提高了烟气的过滤质量,烟气从进风管进入,然后经过螺旋叶轮,在下锥筒中旋转下降,此时烟气中的灰分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降到集尘室后由螺旋输送器排出,过滤后的烟气从锥筒中间排风管的无缝管上升,从排风管的上部开口进入下一道设备进行二次过滤。

一种较佳的实施结构中,旋风除尘器组为至少三组且呈阶梯式向远离其进风室100的进风口处下延伸,相邻的上基座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

一种具体的旋风除尘器的结构中,旋风除尘器的进风管底部设置有上锥筒,在位于上锥筒顶部一侧与其进风口之间设置螺旋叶轮,在位于上锥筒底部设置有集尘室,在应用过程中,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旋风除尘器,可以采用习知的旋风除尘器,本领域技术在得知本申请公开的技术要求以及应用环境,可以合理的进行选型,以解决本申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故不在此详细列明现有的旋风除尘器结构以及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不属于本申请主要的发明要义。

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下基座2与上基座2部形成进风间隔部a,位于高侧的进风间隔部a为相邻进风间隔部a的高度的1.2-1.6倍,具体的说,上基座部的高部在其应用中,可以受制于排风管的高度进行相应的配置,对于旋风除尘器组的组数则应该考虑进风量进行相应的配置。

为进一步的对过滤以后的尘粒进行收集,在位于除尘器主体1的底板设置对应每组旋风除尘器4设置有下锥筒405,下锥筒405的直径大的一端与上锥筒404直径小的一端匹配连接,下锥筒405直径小的一端连接集尘室5。

优选的,每组旋风除尘器4等间距间隔分布于上基座2与下基座3上,具体的,由多组旋风除尘器4组成的旋风除尘器组可以呈矩形分布于除尘器主体1内。

优选的,在位于下基座2与底板102之间的至少一侧板设置有活动锁紧的门板51,具体的,下锥筒通过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进风管上,以方便后期的更换被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损坏的下锥筒。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除尘器主体1呈矩形体连接其底部的锥状的集尘室5,在位于其锥状的集成室设置有破拱辊62,破拱辊62由辅助电机6旋转通过转轴61带动其旋转,破拱辊62与除尘器主体1的底板平行设置于直径较长集成室5两侧板上,具体的,可以相对的设置于较为接近于集成室5顶部为位置的方式。

优选的,为进一步的将置于排风室103内的烟尘排出,在位于排风室103远离其排风口12的侧板设置有排风机8,以使气体加快从排风室的排风口12排出。

一种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基座部通过设置与其上基座部垂直度挡板71,通过抬升机构7传动上述的挡板71进行空间隔档,以在气流较小时,可以采用单一进风间隔,提高过滤的效率。

具体的,在位于对应的下基座部应当设置与其挡板71匹配的插接口72,以提高其隔档以后密闭的效果,具体的说,抬升机构7可以为设置于除尘器主体1顶部的抬升气缸或油缸通过其活塞杆或拉链连接挡板往其下基座部的插接口72方向运动的方式,优选的,挡板位于排风室103的一侧。

当然,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