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5234发布日期:2019-03-02 02:2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工程技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建筑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逐渐的增加,建筑垃圾不仅处理费用较为昂贵,而且建筑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还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垃圾肥料进行回收利用已受到建筑行业和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建筑建设中产生的石料、砂料以及泥浆水通常采用肥料回收装置进行处理,而常用的废料分离装置大多使用震动网筛进分离,不便于连续投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其通过设置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实现了将石料、砂料、泥浆水进行分离,而且可进行连续投料。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包括:

罐体,其为长方体型结构,所述罐体的顶部贯穿设有进料口;

导料管,其包括与所述进料口连通的圆柱部、及与所述圆柱部下端连通的多个导料部,多个导料部的下端向外延伸设置,多个导料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该平面与所述罐体其中一侧壁平行;

排石机构,其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导料管包括多个等间隔可转动设于所述罐体内的圆柱形第一滚筒,多个第一滚筒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多个导料部所在竖直平面的夹角为70~80°,所述导料管下端的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滚筒的长度,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滚筒的侧壁与所述罐体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及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滚筒之间的距离均略大于最大砂料的大小,最上方的第一滚筒位于多个导料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滚筒侧壁沿其周向间隔凹陷形成多个排石通道,所述排石通道沿所述第一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长度与所述第一滚筒的长度相等,所述排石通道的宽度略大于粒径为3.1~4.5mm砂料的大小,其中,所述罐体靠近最下方第一滚筒的内侧壁上固设有长方形排石板,所述排石板沿所述第一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排石板位于多个第一滚筒所在平面的下方,以承接最下方第一滚筒导出的石料,所述罐体位于所述排石板最低端的侧壁沿所述排石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石料出口;

过渡机构,其包括多个设于所述排石板下方的过渡组件,每组过渡组件均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滚筒长度方向设置且端部均与所述罐体内侧壁固接的过渡板,每组过渡组件中的两个过渡板沿竖直平面对称设置且两个过渡板上端的距离大于下端的距离,多个过渡组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任意相邻两组过渡组件的顶端固接,其中,位于两端的两组过渡组件的顶端均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固接;

排浆机构,其包括多个等间隔设于过渡机构下方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均沿所述过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数量与所述过渡组件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滚筒的侧壁沿其周向等间隔凹陷形成偶数个竖截面为类梯形的排浆通道,所述排浆通道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二滚筒的中轴线,所述排浆通道沿所述第二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长度与所述第二滚筒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滚筒内同轴固设有排浆管,所述排浆管的一端依次水平穿过所述第二滚筒的端部、及所述罐体的侧壁并位于所述罐体外,所述排浆管与所述罐体可转动密封连接,多个排浆管位于所述罐体外的一端均可旋转连通有第一支管,多个第一支管的端部连通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抽水泵的抽水管,其中,所述排浆管沿其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排浆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开口与所述排浆通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开口内卡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的网孔略小于粒径为0.7~2mm砂料的大小,所述排浆管与所述排浆通道通过所述筛网连通,所述排浆通道大端的宽度大于过渡组件下端的宽度,以承接由过渡组件导出的砂料和泥浆;

排砂机构,其包括倾斜卡设于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滚筒下方的排砂板,所述排砂板低端两侧均竖直固设有三角锥型改型块,每个改型块的底面均与所述排砂板的上表面固接,且每个改型块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所述罐体中其中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壁抵接,其中,所述罐体位于两个改型块之间的侧壁贯穿设有砂料出口。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滚筒的两端均水平固设有第一转轴,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与所述罐体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另一个第一转轴水平可旋转穿过所述罐体侧壁并位于所述罐体外,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罐体外同轴固设有第一齿轮,多个第一齿轮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传动链,其中,最上方和最下方的第一齿轮均连接有第一电机,以实现所述第一滚筒的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滚筒的一端水平同轴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罐体的侧壁并位于所述罐体外,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罐体外同轴固设有第二齿轮,多个第二齿轮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传动链,两端的第二齿轮均连接有第二电机,其中,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支管位于所述罐体竖直中轴线的两侧,以实现所述第二滚筒的转动。

优选的是,每个导料部内均上下间隔交叉设有多个减速板,以形成s型排料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导料部下端与最上方第一滚筒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最大石料的大小,其中,最大石料的粒径为20~40mm。

优选的是,所述石料出口位于所述罐体外的一侧罩设有中空四棱台状的石料腔,所述石料腔的小端远离所述罐体设置。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所述的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通过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转动实现了将石料、砂料、泥浆水进行分离,而且可进行连续投料,同时相比现有建筑废料分离装置,本发明罐体内零碎零件较少,且易坏部件均位于罐体外,维修较为方便,并且装置出现故障的频率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维修的成本及工作量。

第二、设置排石机构,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滚筒实现将石料导入排石板,通过设置排石通道不仅可以将剩余物料暂存在排石通道内,减少剩余物料随多个第一滚筒依次转动,而且可以增大石料与第一滚筒侧壁的摩擦力,有利于石料随多个第一滚筒依次转动,通过设置排石板和石料出口实现将石料排出罐体外。

第三、设置排浆机构,通过设置排浆通道、排浆管、筛网、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抽水泵实现将砂料和泥浆水的分离同时也实现了将泥浆水排出浆体外,通过将将排浆通道设置为偶数个,实现了位于上方的排浆通道在实现承接剩余物料时,位于正下方的排浆通道将砂料排出,有效减少砂料残留在排浆通道内。

第四、设置排砂机构,通过设置倾斜的排砂板,有利于将砂料排出,通过设置改型块可有效避免砂料残留在排砂板的低端;设置过渡机构,通过设置过渡组件实现将剩余物料导入与其相对应第二滚筒上的排浆通道内,便于将砂料和泥浆水进行分离;设置导料管,通过设置多个导料部实现将圆柱部内的物料进行分散,提高物料的分离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排砂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包括:

罐体101,其为长方体型结构,所述罐体101的顶部贯穿设有进料口102;

导料管,其设于所述罐体101内,所述导料管包括与所述进料口102连通的圆柱部、及与所述圆柱部下端连通的多个导料部103,多个导料部103的下端向外延伸设置,多个导料部10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该平面与所述罐体101其中一侧壁平行;

排石机构,其包括多个等间隔可转动设于所述罐体101内的圆柱形第一滚筒201,多个第一滚筒201的中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多个导料部103所在竖直平面的夹角为70~80°,所述导料管下端的长度略小于所述第一滚筒201的长度(所述导料管位于所述第一滚筒201的正上方),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滚筒201的侧壁与所述罐体101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及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滚筒201侧壁之间的距离均略大于最大砂料的大小,最上方的第一滚筒201位于多个导料部103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滚筒201侧壁沿其周向间隔凹陷形成多个排石通道202,所述排石通道202沿所述第一滚筒20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长度与所述第一滚筒201的长度相等,所述排石通道202的宽度略大于粒径为3.1~4.5mm砂料的大小,其中,所述罐体101靠近最下方第一滚筒201的内侧壁上固设有长方形排石板203,所述排石板203沿所述第一滚筒20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排石板203位于多个第一滚筒201所在平面的下方(所述排石板203的具体设置为:所述排石板203的两条短边、及其中一条长边均与所述罐体101内侧壁固接,且另一条长边与最下方第一滚筒20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最大砂料的大小),以承接最下方第一滚筒201导出的石料,所述罐体101位于所述排石板203最低端的侧壁沿所述排石板203的长度方向设有石料出口204(所述石料出口204的长度与所述排石板203的长度相等),以将排石板203上的石料导出所述罐体101;

过渡机构,其包括多个设于所述排石板203下方的过渡组件,每组过渡组件均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滚筒201长度方向设置且端部均与所述罐体101内侧壁固接的过渡板301,每组过渡组件中的两个过渡板301沿竖直平面对称设置且两个过渡板301上端的距离大于下端的距离,多个过渡组件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任意相邻两组过渡组件的顶端固接,其中,位于两端的两组过渡组件的顶端均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罐体101的内侧壁固接;

排浆机构,其包括多个等间隔设于过渡机构下方的第二滚筒401,所述第二滚筒401均沿所述过渡板30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数量与所述过渡组件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滚筒401的侧壁沿其周向等间隔凹陷形成偶数个竖截面为类梯形的排浆通道402,所述排浆通道402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二滚筒401的中轴线,所述排浆通道402沿所述第二滚筒40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长度与所述第二滚筒401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滚筒401内同轴固设有排浆管403,所述排浆管403的一端依次水平穿过所述第二滚筒401的端部、及所述罐体101的侧壁并位于所述罐体101外,所述排浆管403与所述罐体101可转动密封连接,多个排浆管403位于所述罐体101外的一端均可旋转(可旋转连接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所述第一支管404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浆管403的外径,所述第一支管404周向固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径略大于所述排浆管403的外径,以实现所述第一支管404与所述排浆管403的可旋转连接)连通有第一支管404,多个第一支管404的端部连通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抽水泵405的抽水管,其中,所述排浆管403沿其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排浆管40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开口与所述排浆通道40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开口内卡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的网孔略小于粒径为0.7~2mm砂料的大小,所述排浆管403与所述排浆通道402通过所述筛网连通,所述排浆通道402大端的宽度大于过渡组件下端的宽度(所述第二滚筒401侧壁与所述过渡组件下端的距离为0.1~0.2mm),以承接由过渡组件导出的砂料和泥浆;

排砂机构,其包括倾斜卡设于所述罐体101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滚筒401下方的排砂板501,所述排砂板501低端两侧均竖直固设有三角锥型改型块503,每个改型块503的底面均与所述排砂板501的上表面固接,且每个改型块503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所述罐体101中其中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壁抵接,其中,所述罐体101位于两个改型块503之间的侧壁贯穿设有砂料出口502。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滚筒201、第二滚筒401均通过电机带动,多个第一滚筒201同向顺时针转动,多个第二滚筒401同向转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使第二滚筒401每次旋转的角度与相连两个排浆通道402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在第二滚筒401静止时,其中一个排浆通道402位于与与其相对应过渡组件的正下方,每次旋转间隔5~10分钟,使用过程中,启动电机使第一滚筒201、第二滚筒401处于工作状态,物料由进料口102进入导料部103,再由导料部103导入最上方第一滚筒201上,石料随多个第一滚筒201转动并转动至排石板203上,然后再由石料出口204排出罐体101外,实现石料的排出,剩余物料则通过相邻滚筒之间的缝隙及排石通道202落入多个过渡组件内,然后通过过渡组件将剩余物料排入与与其相对应的排浆通道402内,而泥浆水通过筛网排入排浆管403内,并由排浆管403依次排入第一支管404、第二支管内,实现将泥浆水排出罐体101外,最后剩余砂料,排浆通道402内的砂料随着第二滚筒401转动,当排浆通道402处于竖直向下的状态时,砂料导入排砂板501,并通过砂料出口502排出罐体101外,实现砂料的排出。采用该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通过第一滚筒201和第二滚筒401的转动实现了将石料、砂料、泥浆水进行分离,而且可进行连续投料,同时相比现有建筑废料分离装置,本发明罐体101内零碎零件较少,且易坏部件均位于罐体101外,维修较为方便,并且装置出现故障的频率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维修的成本及工作量;设置导料管,通过设置多个导料部103实现将圆柱部内的物料进行分散,提高物料的分离效果;设置排石机构,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滚筒201实现将石料导入排石板203,通过设置排石通道202不仅可以将剩余物料暂存在排石通道202内,减少剩余物料随多个第一滚筒201依次转动,而且可以增大石料与第一滚筒201侧壁的摩擦力,有利于石料随多个第一滚筒201依次转动,通过设置排石板203和石料出口204实现将石料排出罐体101外;设置排浆机构,通过设置排浆通道402、排浆管403、筛网、第一支管404、第二支管、及抽水泵405实现将砂料和泥浆水的分离同时也实现了将泥浆水排出浆体外,通过将将排浆通道402设置为偶数个,实现了位于上方的排浆通道402在实现承接剩余物料时,位于正下方的排浆通道402将砂料排出,有效减少砂料残留在排浆通道402内;设置排砂机构,通过设置倾斜的排砂板501,有利于将砂料排出,通过设置改型块503可有效避免砂料残留在排砂板501的低端;设置过渡机构,通过设置过渡组件实现将剩余物料导入与其相对应第二滚筒401上的排浆通道402内,便于将砂料和泥浆水进行分离。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滚筒201的两端均水平固设有第一转轴,其中一个第一转轴与所述罐体101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另一个第一转轴水平可旋转(可旋转连接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罐体101的侧壁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内固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转轴的外径,以实现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罐体101侧壁可转动连接)穿过所述罐体101侧壁并位于所述罐体101外,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罐体101外同轴固设有第一齿轮,多个第一齿轮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传动链206,其中,最上方和最下方的第一齿轮均连接有第一电机205,以实现所述第一滚筒201的转动。采用该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一滚筒201的转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滚筒401的一端水平同轴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罐体101的侧壁并位于所述罐体101外,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罐体101外同轴固设有第二齿轮,多个第二齿轮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传动链406,两端的第二齿轮均连接有第二电机407,其中,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支管404位于所述罐体101竖直中轴线的两侧,以实现所述第二滚筒401的转动。采用该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二滚筒401的转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个导料部103内均上下间隔交叉设有多个减速板104,以形成s型排料通道。采用该技术方案,这种设置可以减慢物料下落的速度,减少物料对第一滚筒201的损害,延长第一滚筒201的使用时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料部103下端与最上方第一滚筒20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最大石料的大小,其中,最大石料的粒径为20~40mm。采用该技术方案,实现尽量使物料直接落在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滚筒201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石料出口204位于所述罐体101外的一侧罩设有中空四棱台状的石料腔,所述石料腔的小端远离所述罐体101设置。采用该技术方案,这种设置便于石料的收集。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可连续投料的建筑废料回收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