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6456发布日期:2018-11-23 19:2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选柱进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浮选柱是一种新型高效浮选设备,采用矿粒与微细气泡逆流平稳接触的流动方式,在逆流条件下与矿粒接触机会更多,提供大量捕收矿粒的机会,柱内泡沫层厚度大,可以调节,加上冲洗水的逆流清洗作用,因而富集比大,可以显著提高精矿品位,一般用于选矿厂精选段以提高精矿品位。

我厂钼精矿精选段使用浮选柱进料,矿浆由泵打入到高位给料缓冲箱后,由缓冲箱自流到浮选柱进料管口进入浮选柱,运行一段时间后,出料口易被矿浆堵死,矿浆无法进入浮选柱,矿浆从高位给料缓冲箱溢流到操作平台上,然后再溢流到浮选柱尾矿角阀平台和地面的泵平台,使上、中、下三个操作平台无法进人操作。同时,对下面操作平台的尾矿角阀、给料泵电机、搅拌槽电机等设备进入矿浆,造成尾矿角阀和电机损坏频繁,同时严重污染生产环境,造成无法正常生产。因此,现如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浮选柱进料结构,使矿浆正常进入浮选柱,并让矿浆在浮选柱内均匀分配,保证正常生产和技术指标的稳定性,杜绝了环境污染和矿浆外翻对设备的损害,降低了设备备件费用,解决了浮选柱进料不畅,进料管堵塞,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使矿浆正常进入浮选柱,并让矿浆在浮选柱内均匀分配,保证正常生产和技术指标的稳定性,杜绝了环境污染和矿浆外翻对设备的损害,降低了设备备件费用,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位给料缓冲箱、与高位给料缓冲箱连接的进料管和与高位给料缓冲箱连接且伸入浮选柱的溢流管,所述进料管伸入浮选柱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矿浆分料器,所述溢流管伸入浮选柱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矿浆分料器,所述第一矿浆分料器包括安装在进料管出口端的第一耐磨支架和安装在第一耐磨支架底端的第一耐磨板,所述第二矿浆分料器包括安装在溢流管出口端的第二耐磨支架和安装在第二耐磨支架底端的第二耐磨板,所述伸入浮选柱的溢流管位于伸入浮选柱的进料管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耐磨板位于料管的外侧壁一侧。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的入口端与高位给料缓冲箱的顶端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出口端经浮选柱的顶端中心伸入浮选柱内。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入口端与高位给料缓冲箱的底端连接,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经浮选柱上部侧面伸入浮选柱内。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支架和第二耐磨支架均为钢筋架。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板和第二耐磨板均为圆形耐磨板,所述第一耐磨板的直径比进料管出口端的直径大60mm~70mm,所述第二耐磨板的直径比溢流管出口端的直径大60mm~70mm。

上述的一种浮选柱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耐磨板距进料管出口端的间距和第二耐磨板距溢流管出口端的间距均为150mm~20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采用的进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投入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浮选柱设置进料管,高位给料缓冲箱中的矿浆经过进料管进入浮选柱;当进料管进料不畅时,高位给料缓冲箱中的矿浆发生外翻经过溢流管进入浮选柱,保证矿浆正常进入浮选柱,避免矿浆外溢造成尾矿角阀、给料泵电机、搅拌槽电机等设备损害,且避免矿浆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3、本实用新型在进料管端设置第一矿浆分料器,在溢流管出口端设置第二矿浆分料器,使得通过进料管和溢流管的料浆在浮选柱内均匀分配,保证正常生产和技术指标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使矿浆正常进入浮选柱,并让矿浆在浮选柱内均匀分配,保证正常生产和技术指标的稳定性,杜绝了环境污染和矿浆外翻对设备的损害,降低了设备备件费用,实用性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高位给料缓冲箱; 2—浮选柱; 3—溢流管;

4—进料管; 5—第一矿浆分料器; 5-1—第一耐磨支架;

5-2—第一耐磨板; 6—第二矿浆分料器; 6-1—第二耐磨支架;

6-2—第二耐磨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高位给料缓冲箱1、与高位给料缓冲箱1连接的进料管4和与高位给料缓冲箱1连接且伸入浮选柱2的溢流管3,所述进料管4伸入浮选柱2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矿浆分料器5,所述溢流管3伸入浮选柱2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矿浆分料器6,所述第一矿浆分料器5包括安装在进料管4出口端的第一耐磨支架5-1和安装在第一耐磨支架5-1底端的第一耐磨板5-2,所述第二矿浆分料器6包括安装在溢流管3出口端的第二耐磨支架6-1和安装在第二耐磨支架6-1底端的第二耐磨板6-2,所述伸入浮选柱2的溢流管3位于伸入浮选柱2的进料管4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耐磨板6-2位于料管4的外侧壁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入浮选柱2的溢流管3位于伸入浮选柱2的进料管4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耐磨板6-2位于料管4的外侧壁一侧,是为了避免从第二耐磨板6-2上分散开的矿浆飞溅在伸入浮选柱2的进料管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管3的入口端与高位给料缓冲箱1的顶端连接,所述溢流管3的出口端经浮选柱2的顶端中心伸入浮选柱2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管4的入口端与高位给料缓冲箱1的底端连接,所述进料管4的出口端经浮选柱2上部侧面伸入浮选柱2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磨支架5-1和第二耐磨支架6-1均为钢筋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磨板5-2和第二耐磨板6-2均为圆形耐磨板,所述第一耐磨板5-2的直径比进料管4出口端的直径大60mm~70mm,所述第二耐磨板6-2的直径比溢流管3出口端的直径大60mm~70mm。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耐磨板5-2,是为了在进料管4出口端的喷射矿浆受到第一耐磨板5-2的阻挡,从而使流出进料管4出口端的矿浆能分散开进入浮选柱2;通过设置第二耐磨板6-2,是为了在流出溢流管3出口端的矿浆受到第二耐磨板6-2的阻挡,从而使流出溢流管3出口端的矿浆能分散开进入浮选柱2。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耐磨板5-2的直径比进料管4出口端的直径大,是为了从进料管4出口端喷射的矿浆都能抵达在第一耐磨板5-2上,从而提高矿浆与第一耐磨板5-2的接触面,且使第一耐磨板5-2将尽可能多的矿浆分散开;设置第二耐磨板6-2的直径比溢流管3出口端的直径大,是为了从溢流管3出口端喷射的矿浆都能抵达在第二耐磨板6-2上,从而提高矿浆与第二耐磨板6-2的接触面,且使第二耐磨板6-2将尽可能多的矿浆分散开。

本实施例中,第一耐磨板5-2距进料管4出口端的间距和第二耐磨板6-2距溢流管3出口端的间距均为150mm~200mm。

本实施例中,第一耐磨板5-2距进料管4出口端的间距为150mm~200mm,是为了一方面避免第一耐磨板5-2距进料管4出口端间距太小,从进料管4出口端喷射的矿浆压力较大,容易造成第一耐磨板5-2的损害;另一方面避免第一耐磨板5-2距进料管4出口端间距太大,从进料管4出口端喷射的矿浆压力较小,不能使第一耐磨板5-2让矿浆充分分散;第二耐磨板6-2距溢流管3出口端的间距为150mm~200mm,是为了一方面避免第二耐磨板6-2距溢流管3出口端间距太小,从溢流管3出口端喷射的矿浆压力较大,容易造成第二耐磨板6-2的损害;另一方面避免第二耐磨板6-2距溢流管3出口端间距太大,从溢流管3出口端喷射的矿浆压力较小,不能使第二耐磨板6-2让矿浆充分分散。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高位给料缓冲箱1中的矿浆经过进料管4,从进料管4出口端喷射出的矿浆经过第一耐磨板5-2,矿浆受到第一耐磨板5-2的阻挡,从而使流出进料管4出口端的矿浆能分散开进入浮选柱2,当进料管4进料不畅时,高位给料缓冲箱1中的矿浆发生外翻经过溢流管3,在流出溢流管3出口端的矿浆受到第二耐磨板6-2的阻挡,从而使流出溢流管3出口端的矿浆能分散开进入浮选柱2,使得通过进料管4和溢流管3的料浆在浮选柱2内均匀分配,且保证高位给料缓冲箱1中的矿浆正常进入浮选柱2,避免矿浆外溢造成尾矿角阀、给料泵电机、搅拌槽电机等设备损害,且避免高位给料缓冲箱1中的矿浆外溢造成环境污染,保证正常生产和技术指标的稳定性,杜绝了环境污染和矿浆外翻对设备的损害,降低了设备备件费用,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