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9445发布日期:2018-10-02 18:4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危旧房改造以及地震灾后的重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包括渣土、弃土、弃料以及其他废弃物,现有的建筑垃圾的处理装置在进行建筑垃圾破碎回收前需要进行人工对建筑垃圾进行一次分选,将塑料制品、木材等杂物与混凝土块、砖块等能够直接粉碎的材料分开,这样的操作浪费人力以及时间。

目前,公告号为CN2065002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分选装置,它包括水槽,在水槽的一端设置底部浸入水槽的水面下的接料斗,水槽的另一端设置轻物质输送装置,水槽内位于接料斗与轻物质输送装置之间设置有拨料装置,通过接料斗向水槽中进料,并通过拨料装置将塑料、模板等轻物质向轻物质输送装置推送,进而将轻物质从水槽中取出,从而实现密度较水重的物料与密度较水轻的物料的分离。

这种建筑垃圾分选装置虽然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但因拨动装置的拨动范围有限,仅仅依靠拨动装置向轻物质输送装置推送轻物质会在水槽中造成轻物质的残留,从而造成仍然需要人工清理水槽中的轻物质的麻烦,因此具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具有建筑垃圾分类更加彻底,减少需要人工清理的麻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储蓄有水的长方形的沉降池,所述沉降池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所述沉降池内的水面高度与所述沉降池沿宽度方向较低一侧的顶沿平齐,该建筑垃圾分类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沉降池沿宽度方向较高一侧上的筛分板以及驱动所述筛分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筛分板的转动轴线沿所述沉降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筛分板的转轴高于所述沉降池沿宽度方向的较低一侧的顶沿,所述筛分板沿转动轴线的两端与沉降池沿长度方向的两内壁滑动配合;向所述沉降池倾倒建筑垃圾时,所述筛分板远离转动轴线的边沿位于所述沉降池内水面的下方;所述筛分板绕转动轴旋转时,所述筛分板远离转动轴的边沿与所述沉降池沿宽度方向较低一侧的顶沿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建筑垃圾倾倒于沉降池中,沉降池中的水面与沉降池沿宽度方向较低一侧的顶沿平齐,建筑垃圾中密度小于水的轻物质漂浮于水面之上,而密度大于水的重物质沉降于沉降池的底部,通过转动设置于沉降池上的筛分板,当筛分板转动并向沉降池沿宽度方向的较低一侧靠拢时,筛分板沿沉降池的内壁将沉降池中的轻物质舀起,继而第一驱动件驱动筛分板转动并使筛分板远离转动轴的边沿与沉降池沿宽度方向的较低一侧的顶沿重合时,筛分板上的轻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倾斜的筛分板向下滑动脱离筛分板,从而使筛分建筑垃圾中轻物质与较水的密度大的重物质的分离,并减少轻物质在沉降池内的残留,减少需要人工进行建筑垃圾分类的劳动强度以及清理沉降池内残留的建筑垃圾的轻物质的麻烦。

优选的,所述筛分板背离沉降池的表面上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沿垂直于筛分板的转动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刮料板上设置有驱动刮料板往返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件驱动筛分板转动并使筛分板远离转动轴的边沿与沉降池沿宽度方向的较低一侧的顶沿重合时,通过设置的第二驱动件带动刮料板沿筛分板的板面移动,从而将筛分板上残留的轻物质刮落,进而减少筛分板上的轻物质的残留。

优选的,所述沉降池内壁上设置有位于水面下的搅拌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沉降池内壁上的搅拌装置,在建筑垃圾倾倒于沉降池的过程中,搅拌装置搅动沉降池中的水并使其紊乱,继而使建筑垃圾中的轻质物更加容易漂浮起来,从而使建筑垃圾的分类更加充分、彻底。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沉降池内壁上的搅拌桨以及驱动搅拌桨转动的第三驱动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三驱动件驱动搅拌桨转动以实现对沉降池中的水的搅动,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沉降池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搅拌桨的容纳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桨设置于容纳槽内,进而向沉降池中倾倒建筑垃圾时,减少建筑垃圾对搅拌桨的破坏,延长搅拌桨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该建筑垃圾分类装置还包括抽排水装置以及与抽排水装置连接并与所述沉降池的底面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沉降池中的建筑垃圾的轻物质与密度大于水的重物质进行分离后,打开控制阀门,通过抽排水装置将沉降池中的污水排走,从而后续可对排走的污水进行砂石分离,将污水中的泥沙进行回收利用。

优选的,所述沉降池的底面向设置排水管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降池的底面向排水管倾斜设置,进而使沉降池中的水向排水管聚集,继而沉降池的水会更易于排尽,减少污水在沉降池中的残留。

优选的,所述沉降池沿宽度方向较低的一侧的顶沿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沉降池外位于沿宽度方向较低的一侧设置有与该侧顶沿平齐并倾斜向下延伸的导料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料板与沉降池沿宽度方向较低一侧的顶沿平齐,进而筛分板上的轻物质可沿导料板向下滑离筛选板,进而减少轻物质在筛选板上的残留,另外,导料板向沉降池外延伸,减少轻物质在沉降池外壁上的粘附,从而减少需要人工清理沉降池外壁上的轻物质的麻烦。

优选的,所述沉降池的一侧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沉降池上可升降设置有用于封闭排料口的闸门,所述沉降池上远离排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沿沉降池的底面可靠近或远离排料口滑动的推料板,所述沉降池设置有驱动推料板往复移动的第四驱动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沉降池中的水排尽后,通过第四驱动件驱动推料板向靠近排料口的方向移动,进而推料板将滞留于沉降池中的建筑垃圾的重物质推离沉降池,从而为下一次的建筑垃圾分类作准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建筑垃圾倾倒于沉降池中,通过水将建筑垃圾中密度较水小的轻物质与密度较水大的重物质分离,进而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设置于沉降池沿宽度方向较高一侧的筛分板转动,进而将漂浮于水面上的轻物质从沉降池中舀起,进而位于筛分板上的轻物质在自重下沿倾斜的筛分板滑离筛分板,减少轻物质在沉降池中的残留,使建筑垃圾的分离效果更加彻底,方便使用;

2.通过设置于筛分板的刮料板,减少轻物质在筛分板上残留,减少需要人工清理筛分板上的轻物质的麻烦;

3.通过设置于沉降池内的搅拌装置,在建筑垃圾倾倒进沉降池中的水中时,搅拌装置可对沉降池中的水进行搅拌,进而使建筑垃圾中的轻物质更易于随水流上浮,使建筑垃圾的分类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料板进行建筑垃圾中的轻物质与重物质分离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意排水管与沉降池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沉降池;101、排料口;102、容纳槽;2、筛分板;21、滑槽;3、第一驱动件;4、接物槽;5、导料板;6、刮料板;61、滑块;7、第二驱动件;8、闸门;81、凸板;9、滑轨;10、升降装置;11、推料板;12、第四驱动件;13、搅拌装置;131、搅拌桨;132、第三驱动件;14、排水管;141、控制阀门;15、抽排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参见图1,包括长方形状的蓄存有水的沉降池1,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高于另一侧,该建筑垃圾分类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沉降池1较高一侧上的筛分板2,筛分板2的转动轴线高于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较低一侧的顶沿且与沉降池1的长度方向平行,筛分板2绕转动轴线旋转时,筛分板2远离转动轴线一端的边沿与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较低一侧的顶沿重合,该建筑垃圾分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沉降池1上用于驱动筛分板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3,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为电机。

参见图1,沉降池1位于其沿宽度方向的较低一侧外设置有接物槽4,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较低的一侧的顶沿朝沉降池1外倾斜向下设置,沉降池1上设置有与位于其沿宽度方向较低的一侧的顶沿平齐并倾斜向下延伸的导料板5,导料板5向远离沉降池1外壁的方向延伸,进而减少从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较低侧的顶沿上滑落的轻物质粘附于沉降池1的外壁上,减少需要人工清理沉降池1的外壁上的轻物质的麻烦。

参见图2以及图3,筛分板2为长方形状的带有过滤孔的板件,筛分板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与沉降池1延长度方向的两内壁滑动配合,筛分板2上朝沉降池1外的表面上设置有沿筛分板2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刮料板6,筛分板2的板面上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滑槽21,刮料板6上设置有与滑槽21滑动配合的滑块61,滑块61沿滑槽21滑动,进而使刮料板6的移动更加平稳。

参见图2,筛分板2上设置有驱动刮料板6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件7,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7为液压伸缩缸。

参见图1,沉降池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排料口101,沉降池1上设置有沿沉降池1的高度方向移动并用于封闭排料口101的闸门8,闸门8与沉降池1贴合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密封垫(图中未示意),沉降池1上竖直设置有供闸门8滑动的滑轨9,闸门8的两侧设置有凸板81,地面上设置有与凸板81相连的升降装置10,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10采用液压伸缩缸。

参见图2,沉降池1内远离排料口101的一侧设置有沿沉降池1的底面滑动的推料板11,沉降池1上设置有驱动推料板11沿沉降池1的底面移动靠近排料口101或远离排料口101的第四驱动件12,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12为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穿透沉降池1的侧壁且液压伸缩缸的活动端与推料板11固定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液压伸缩缸与沉降池1的连接部位需填充密封胶水或其他防漏水材料做好防漏水处理。

参见图1以及图2,沉降池1内还设置有位于水面下的搅拌装置13,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较高的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槽102,搅拌装置13包括转动设置于容纳槽102内的搅拌桨131以及设置于沉降池1上用于驱动搅拌桨131转动的第三驱动件132,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132为电机,电机穿透沉降池1的侧壁设置,电机的转轴与搅拌桨131相连,需要指出的是,电机与沉降池1的连接部位也需要利用密封胶水或其他防漏水材料进行防漏水处理。

参见图4,沉降池1的底面朝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该建筑垃圾分类装置还包括穿设于沉降池1的底部的若干排水管14,排水管14与沉降池1连通处位于沉降池1底面的最低位置,该建筑垃圾分类装置还包括与排水管14远离沉降池1的一端连接的抽排水装置15,排水管14上位于沉降池1与抽排水装置15之间设置有控制阀门141,本实施例中,抽排水装置15为双向离心泵;排水管14与沉降池1连通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图中未示出),过滤网允许砂粒等较小颗粒的物质通过而阻止砖块等较大尺寸的建筑垃圾通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以及原理:

使用时,首先,升降装置10带动闸门8下降并将排料口101封闭;接着打开控制阀门141,通过抽排水装置15向沉降池1中供水,并使沉降池1中的水面高度与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较低一侧的顶沿平齐;接着,通过第一驱动件3驱动筛分板2转动并使筛分板2的板面成竖直状态,筛分板2远离转动轴线一端的边沿位于水面之下;然后,将建筑垃圾倾倒于沉降池1中,在倾倒建筑垃圾的过程中,使第三驱动件132驱动搅拌桨131转动,进而搅拌桨131搅动沉降池1中的水,使倾倒进沉降池1中的建筑垃圾中密度小于水的轻物质更易于漂浮起来;

将建筑垃圾倾倒进沉降池1后,静待一段时间,使建筑垃圾中的密度小于水的轻物质与密度大于水的重物质分离充分后,使第一驱动件3驱动筛分板2旋转直到筛分板2远离转动轴线的边沿与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的较低一侧的顶沿重合,进而筛分板2将沉降池1中漂浮于水面上的轻物质舀起,筛分板2远离转动轴线的边沿与沉降池1沿宽度方向较低一侧的顶沿重合时,筛分板2上的轻物质沿倾斜的板面滑落并沿导料板5滑落于接物槽4中进行收集;

当筛分板2上残留轻物质时,使第二驱动件7驱动刮料板6沿筛分板2的板面向远离筛分板2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刮料板6将筛分板2上残留的轻物质刮离筛分板2,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清理的麻烦;

当筛分板2将沉降池1中的轻物质舀起后,首先,打开控制阀门141,使抽排水装置15将沉降池1中的水排走,排走的水为泥沙与水的混合物,进而可通过常规的砂石分离机对泥沙与水的混合物中的沙粒进行回收利用;接着,使升降装置10驱动闸门8升高打开排料口101;然后,使第四驱动件12驱动推料板11向靠近排料口101的方向移动,进而将沉降池1中的沉降下来的建筑垃圾中的重物质推离沉降池1,后续可对于这些重物质进行粉碎处理,从而对其回收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