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铃薯螺旋清选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7018发布日期:2019-01-22 20:5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小马铃薯螺旋清选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农业收获清选机械,具体涉及的是小马铃薯螺旋清选机械。



背景技术:

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以将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为水稻、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受此影响,近几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国种植面积已超过8500万亩;种植面积增加,损失的小尺寸马铃薯数量越来越多,马铃薯机械收获分选时,小马铃薯(D≤35mm)的漏收率达到了90%以上,有资料显示,正常情况下遗漏的小尺寸马铃薯占马铃薯总产量的5%,只有部分地区的小马铃薯是靠人工收获,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北方一年中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短、霜期到来早,不适宜人工拣选,大部分小尺寸马铃薯未被及时收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小尺寸马铃薯是酱菜厂主要原材料之一,但小尺寸马铃薯不易收获,使作为原材料的小尺寸马铃薯十分短缺,只能利用机械从大马铃薯中挖取小尺寸马铃薯,这对剩余的马铃薯料造成了浪费,增加的工作量以及原材料的成本。据市场调查发现,目前的马铃薯价格0.3~0.45元,而小尺寸马铃薯酱菜厂收购的价格在3~4元,可以看出小尺寸马铃薯的价格是正常马铃薯价格的10倍左右。为此小尺寸马铃薯分选机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马铃薯螺旋清选机械,这种小马铃薯螺旋清选机械用于解决小马铃薯靠人工收获,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以及北方地区由于小马铃薯人工拣选效率低而导致的大部分小尺寸马铃薯未被及时收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以解决目前马铃薯田间分选线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小马铃薯螺旋清选机械包括机架、螺旋清选笼体、摩擦轮、套筒、传动机构、电动机、防变形装置,机架的两端各有一立架,螺旋清选笼体位于机架上,螺旋清选笼体的入口端设置有进料漏斗;螺旋清选笼体为由螺旋线形成的筒形笼体,螺旋清选笼体两端各固定一个套筒,每个套筒均与其对应的摩擦轮滚动接触,由摩擦轮带动转动,摩擦轮由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运转;螺旋清选笼体内设置防变形装置,防变形装置由主轴、支撑柱、防变形杆构成,主轴与螺旋清选笼体同轴设置,螺旋清选笼体内壁均布三根防变形杆,三根防变形杆均沿螺旋清选笼体长度方向设置,主轴与三根防变形杆通过多组支撑柱连接,主轴与立架通过轴承连接;每组支撑柱与相应的防变形杆连接处设置有导料板。

上述中螺旋线表面具有橡胶涂层,减少马铃薯与螺旋清选笼体碰撞时表皮的损伤,同时橡胶涂层增大了马铃薯与机构清选接触时的摩擦力。当马铃薯与土壤混合物喂入螺旋清选笼体中时,混合物在导料板的作用下不断翻转,马铃薯与土壤充分筛分,达到预期目标。

上述方案中机架由机架台板和机架支腿组成,机架台板为整个分选机械提供支撑。

上述方案中摩擦轮有八个,八个摩擦轮分为两组,每个套筒下设置一组摩擦轮,每组摩擦轮包括两对摩擦轮,每对摩擦轮通过摩擦轮轴安装在摩擦轮支架上,摩擦轮支架安装在机架台板上;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主动链轮、主传动链轮,传动轴位于螺旋清选笼体下方的机架上,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传动轴的两端和中间均设置有传动链轮,传动轴中间的主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电动机轴上的主动链轮相链接,传动轴两端各设置两个分传动链轮,每个分传动链轮分别与相应的摩擦轮轴上的摩擦链轮通过链条链接,电动机安装在主传动链轮对侧的机架台板上,电动机为传动轴提供动力,传动轴通过各链轮带动摩擦轮,摩擦轮与套筒接触,为套筒的转动提供动力,套筒带动螺旋清选笼体转动。四个摩擦轮由一个主传动链轮带动,保证了四个摩擦轮转向始终保持一致。

上述方案中主轴与三根防变形杆通过三组支撑柱连接,三组支撑柱沿主轴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支撑柱由三根支撑柱构成,每两根支撑柱间的夹角为120°。

上述方案中螺旋线的间距为25mm,将漏收的马铃薯中直径在25mm到35mm之间的小马铃薯收获,增加种植户的收入。螺旋清选笼体利用螺旋线作为引导线促进马铃薯与土的分离,为防止马铃薯与土混合物在机构低部堆积,增加导料板起到搅拌作用,使马铃薯与土在螺旋清选笼体中充分筛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马铃薯田间分选线,对小马铃薯与土混合物的再次清选,螺旋线的间距为25mm,将漏收的马铃薯中直径小于35mm大于25mm的小马铃薯收获,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2、本实用新型用螺旋清选笼体代替传统的链条式清选机构,充分利用了马铃薯与土自身的重力使土与马铃薯分离更充分。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维修,试验方便易操作,给科研人员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变形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1机架,2摩擦轮,3摩擦轮支架,4摩擦链轮,5电动机,6主传动链轮,7螺旋清选笼体,8套筒,9导料板,10支撑柱,11主轴,12进料漏斗,13摩擦轴,14防变形杆, 15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小马铃薯螺旋清选机械包括机架1、螺旋清选笼体7、摩擦轮2、套筒8、传动机构、电动机5、防变形装置,机架1的两端各有一立架,螺旋清选笼体7位于机架1上,螺旋清选笼体7的入口端设置有进料漏斗12;螺旋清选笼体7为由螺旋线形成的筒形笼体,螺旋线的间距为25mm,将漏收的马铃薯中直径在25mm到35mm之间的小马铃薯收获;螺旋清选笼体7两端各固定一个套筒8,每个套筒8均与其对应的摩擦轮2滚动接触,由摩擦轮2带动转动,摩擦轮2由电动机5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运转。摩擦轮2与套筒8接触作为螺旋清选笼体7的动力传输介子,螺旋清选笼体7坐落在摩擦轮2上,这样可以利用机构自身以及土与马铃薯的混合物的重力完成清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动能的传输的要求,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机架1由机架台板和机架支腿组成,机架台板为整个分选机械提供支撑,机架1的两端各有一立架,螺旋清选笼体7依靠主轴11通过机架1两端立架上的轴承与机架1连接。

参阅图2,螺旋清选笼体7内设置防变形装置,防变形装置由主轴11、支撑柱10、防变形杆14构成,主轴11与螺旋清选笼体7同轴设置,螺旋清选笼体7内壁均布三根防变形杆14,三根防变形杆14均沿螺旋清选笼体长度方向设置,主轴11与三根防变形杆14通过三组支撑柱10连接,主轴11与立架通过轴承连接;每组支撑柱10与相应的防变形杆14连接处设置有导料板9。三组支撑柱10沿主轴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组支撑柱由三根支撑柱构成,每两根支撑柱10间的夹角为120°。支撑柱10支撑位于螺旋线内表面的三根防变形杆14,防止工作时马铃薯与土喂入机构内产生的重力所影响机构的变形,解决了不稳定因素,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机构的可靠性。

参阅图3,摩擦轮2有八个,八个摩擦轮分为两组,每个套筒8下设置一组摩擦轮2,每组摩擦轮包括两对摩擦轮,每对摩擦轮通过摩擦轮轴安装在摩擦轮支架3上,摩擦轮支架3安装在机架台板上;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15、主动链轮、主传动链轮6,传动轴15位于螺旋清选笼体7下方的机架1上,通过轴承与机架1连接,传动轴15的两端和中间均设置有传动链轮,传动轴15中间的主传动链轮6通过链条与电动机5轴上的主动链轮相链接,传动轴15两端各设置两个分传动链轮,每个分传动链轮分别与相应的摩擦轮轴上的摩擦链轮4通过链条链接,电动机5安装在主传动链轮6对侧的机架台板上,电动机5为传动轴15提供动力,传动轴15通过各链轮带动摩擦轮2,摩擦轮2与套筒8接触,为套筒8的转动提供动力,套筒8带动螺旋清选笼体7转动。四个摩擦轮2由一个主传动链轮6带动,保证了四个摩擦轮转向始终保持一致。

马铃薯与土混合物由进料漏斗引入螺旋清选笼体7内,为防止混合物在螺旋清选笼体底部堆积,在防变形装置上安装导料板9,导料板9充分搅拌使马铃薯与土分离的更彻底。本实用新型是由电动机5驱动传动轴15,传动轴15通过传动链带动摩擦轮2,摩擦轮2与螺旋清选机构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为螺旋清选笼体7提供动力主要来源。

本实用新型可收获分选直径小于35mm的马铃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