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传感垫片的电池盖帽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8895发布日期:2019-10-09 06:3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传感垫片的电池盖帽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带传感垫片的电池盖帽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盖帽是导电金属圆片经过加工成型而制成的位于电池正负极处的电池元件,其上下端面的平整度要求很好,如果其上下端面有倾斜度,将会影响后序电池装配的配合性,因此对于电池盖帽在生产时,会进行质检,一般是通过激光检测器检测其高度是否达标,以及端面的平整程度,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电池盖帽的金属特性,其端面的光亮程度会影响激光检测器的信息精度,会因为端面反光现象而导致激光检测器的检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电池盖帽反光而影响激光检测器检测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带传感垫片的电池盖帽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传感垫片的电池盖帽检测机构,其安装在盘式传送机构的圆周边缘处,所述盘式传送机构由叠加在一起的可机械式间歇转动的转盘和固定底盘组成,其中固定底盘上还开设有一个预留通孔与电池盖帽检测机构设置处相照应,所述转盘边缘处均匀间隔的传送槽运动至此预留通孔,其位置正好与之相照应,电池盖帽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架板正面上的气缸、激光检测器、滑动块以及滑轨,所述承载架板为具有平台和直立背板的一体式结构,并且直立背板的右端突出,用于安装所述的激光检测器,与激光检测器平行设置的是所述气缸,这个气缸位于激光检测器的左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端连接件与所述滑动块进行连接,可推动滑动块沿着滑轨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滑动块端部设置有活动柱,并且活动柱下端有与之配合的托盘,并且这个托盘位于固定底盘的预留通孔中,所述激光检测器的激光点对准所述活动柱上端的垫片上。

进一步,所述滑动块为小块体和大块体共同组成的一体式结构,其中大块体的背面与滑轨配合连接,且大块体的上表面连接气缸的输出端,其中小块体的端部有一个从上到下贯通设置的活动柱,这个活动柱可以在小块体的端部穿梭运动。

进一步,所述活动柱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阻挡活动柱脱离滑动块小块体的凸缘圈,并且活动柱的上端面设置垫片。

进一步,所述活动柱下部周身穿套有一个弹簧,这个弹簧上端抵在滑动块下表面,其下端抵在活动柱下端凸缘圈上,用于在活动柱移动后恢复其状态。

进一步,与所述活动柱上下相对设置的,是固定在承载架板的平台上的内设柱,这个内设柱上也穿套有一个弹簧,这个弹簧的顶端设置并托起厚体托盘,这个托盘受到弹簧的支撑,并位于所述固定底盘预设通孔中,且托盘的上表面与固定底盘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所述激光检测器为方形块体,其通过螺丝固定在一条对角线上的两角处,其为正启E3JK-DS30M1型红外漫反射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气缸设置在支架台上,这个支架台为倒“L”形结构,其靠在承载架板正面的侧壁通过螺丝与承载架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平行台面,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支架台向下设置,并通过输出端连接件与所述滑动块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设一个带滑轨的滑动块结构,使得激光检测器的检测位置从直接检测电池帽盖变成了检测滑动块前端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柱顶端垫片,这样避免了电池盖帽金属质地的光反射所带来的误差,使得检测精准无误,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极好的使用效果和检测效果,减少了误判后被剔除的合格品的损失几率,优化了生产过程和检验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为盘式传送机构,2为承载架板,3为气缸,4为激光检测器,5为支架台,6为滑动块,7为滑轨,8为输出端连接件,9为气管集结,10为出气端,11为进气端,12为线路集结,13为垫片,14为活动柱,15为托盘,16为弹簧,17为内设柱,18为转盘,19为传送槽,20为固定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其中涉及 “上”、“下”、“左”、“右”等方位指示用词均指在附图中所示方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3所示,一种带传感垫片的电池盖帽检测机构,其安装在盘式传送机构1的边缘处,如图2所示,所述盘式传送机构1由叠加在一起的转盘18和固定底盘20组成,其中固定底盘20为边缘处向上直立凸起且固定不动的圆盘结构,而转盘18与固定底盘20的圆心一致,并且转盘18位于固定底盘20光滑的内部平面上,转盘18的外径小于固定底盘20的内径,并且可以相对于固定底盘20发生转动,转盘18的转动依靠电气数控系统控制的电机实现,此为现有技术并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因此不再此赘述实现两者相对转动的结构和方式,以能够实现转盘18在固定底盘20内部进行机械式间歇转动的效果均可,所述转盘18的圆周均匀间隔的开设有圆弧形凹槽,每个凹槽内均可恰好放置一个电池盖帽,其与固定底盘20直立凸起的边缘之间形成围挡,可以推动电池盖帽进行圆周运动,因此这些凹槽结构为传送槽19,并且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盖帽检测机构设置处相照应的固定底盘20上还开设有一个预留通孔,每个传送槽19运动至此时,其正好与固定底盘20上的预留通孔相照应,以便于检测传送槽19内部的电池盖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架板2正面上的气缸3、激光检测器4、滑动块6以及滑轨7,所述承载架板2为具有平台和直立背板的一体式结构,并且直立背板的右端突出,用于安装所述的激光检测器4,所述激光检测器4为方形块体,其通过螺丝固定在一条对角线上的两角处,其为正启E3JK-DS30M1型红外漫反射传感器,与激光检测器4平行设置的是所述气缸3,气缸3位于激光检测器4的左侧,其设置在支架台5上,其正面有出气端10和进气端11,这两个端口均通过气管连接电气控制系统,并且这些气管在承装架板2侧面的气管集结9处收拢归置,所述气缸3和激光检测器4均通过连接线与电气控制系统连接,并且这些控制线在承装架板2背面的线路集结12处收拢归置;所述支架台5为倒“L”形结构,其靠在承载架板2正面的侧壁通过螺丝与承载架板2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平行台面,所述气缸就固定设置在这个台面上,其输出端穿过支架台5向下设置,并通过输出端连接件8与所述滑动块6进行连接,从而推动滑动块6沿着滑轨7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滑动块6为小块体和大块体共同组成的一体式结构,其中大块体的背面与滑轨7配合连接,且大块体的上表面连接气缸的输出端,其中小块体的端部有一个从上到下贯通设置的活动柱14,这个活动柱14可以在小块体的端部穿梭运动,其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阻挡活动柱14脱离滑动块小块体的凸缘圈,并且活动柱14的上端面设置垫片13,其下部周身穿套有一个弹簧16,这个弹簧16上端抵在滑动块6下表面,弹簧16下端抵在活动柱14下端凸缘圈上,用于在活动柱14移动后恢复其状态;与所述活动柱14上下相对设置的,是在承载架板2的平台上固定设置的内设柱17,这个内设柱17上也穿套有一个弹簧16,这个弹簧16的顶端设置并托起厚体托盘15,这个托盘15受到弹簧的支撑,并位于所述固定底盘20预设通孔中,且托盘15的上表面与固定底盘20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活动柱14可在滑动块6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时,从而穿过转盘18上当时的一个传送槽19并再向下压在所述托盘15上,而当传送槽19内有电池盖帽时,活动柱14压在这个电池盖帽上,并且套在活动柱上的弹簧以及托盘下方的弹簧均发生形变,由于活动柱14随着滑动块移动距离为定值,所以当电池盖帽高度一致时弹簧形变量也为定值,从而把电池盖帽的高度信息以及平整度信息反映到活动柱14上,进而通过激光检测器4照射在活动柱顶端的垫片13上而探知上述信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同时配合控制盘式传送机构1的机械式间歇转动,气缸3带动活动块6发生往复运动以及激光检测器4的探知传感活动,此为利用现有技术均可实现的运动,并且电气控制系统操控元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以实现盘式传送机构1中转盘18机械式间歇转动,每转动更换一个传送槽19对准固定底盘20上的预设通孔,滑动块6就向下按压一次,并且同时激光检测器4检测一次的协同配合动作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优化是在于活动块6结构的设置以及其上下滑动带动活动柱14实现传感感测的过程,具体的,所述气缸3向下推动活动块6沿着滑轨7 向下运动时,活动块6前端的活动柱14也随之向下运动,并且按压所述托盘15上,而当传送槽19内有电池盖帽时,活动柱14就会压在这个电池盖帽上,并且套在活动柱上的弹簧以及托盘下方的弹簧均发生形变,从而把电池盖帽的高度信息以及平整度信息反映到活动柱14上,进而通过激光检测器4照射在活动柱顶端的垫片13上而探知上述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更动或修饰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