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矽晶体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8992发布日期:2019-10-09 06:3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矽晶体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矽晶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矽晶体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晶体矽材料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性质为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有脆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其市场占有率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依然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在矽晶体的制作过程中,通常涉及检测工艺,其检测工艺的第二步为检测矽晶体的外形光泽度,通常矽晶体分为两个色泽度,操作工人通常需要人工将其翻转15-20度,再观察其色泽度,然后将其分类,在操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人工翻转不精准,不能准确的保证矽晶体在一固定的角度,而且人工观察矽晶体的色泽度,容易出现偏差,为此急需一种装置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矽晶体的检测装置,达到智能检测矽晶体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矽晶体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龙门架、支架、转轴、弹簧、凹形板、动力组件、第一传送带、电磁铁、磁铁、光波接收器、第二龙门架、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二传送带、第一接料盒、第二接料盒和控制器,所述支架、所述第一龙门架与所述第二龙门架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凹形板通过所述转轴旋转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凹形板穿过所述第一龙门架与所述第二龙门架之间,所述电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凹形板上,所述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龙门架的底部,所述电磁铁位于所述磁铁的下方,所述凹形板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带通过所述动力组件升降式的固定在所述凹形板的凹形槽内,所述凹形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龙门架的底部相互抵接,所述光波接收器、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龙门架上,所述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料口处,所述第二传送带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出料口处,所述第一接料盒与所述第二接料盒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接料盒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出料口处,所述第二接料盒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出料口处;

所述光波接收器和所述动力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动力组件为气缸。

进一步,所述气缸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首部和尾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二滑槽的边缘处均固定设有挡板。

进一步,所述光波接收器与所述第二龙门架的顶部之间呈17°的夹角。

进一步,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凹形板的凹形槽内,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当电磁铁得电时,凹形板在磁铁与电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发生旋转,直至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相互吸合,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凹形板发生倾斜且其倾斜角为15-20度之间,进而使得第一传送带上的矽晶体也可以始终保持在15-20度之间,然后光波接收器就可接收矽晶体发出的波长,进而检测出矽晶体为哪一类,限位板为矽晶体的传送起到导向作用,当电磁铁失电时,凹形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发生旋转,直至凹形板与第一龙门架相互抵接,第一龙门架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的弹簧还具有一定的压缩弹力;

把矽晶体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检测矽晶体的色泽为哪一类,若为第一类则动力组件不动,矽晶体顺着第一传送带滑落到第一滑槽上,再由第一滑槽滑入到第二传送带上,经由第二传送带滑入到第二接料盒内,若检测的矽晶体为第二类,则动力组件驱动第一传送带向下运动,第一传送带使得其上的矽晶体滑入到第二滑槽上,再经由第二滑槽滑入到第一接料盒内,完成矽晶体的智能分类;

控制器的逻辑控制程序为:控制器控制电磁铁得电(第一传送带翻转成一定角度)-光波接收器接收矽晶体发射的光波,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铁失电,光波接收器通过接收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进而控制动力组件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矽晶体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矽晶体的检测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中:1、工作台;2、第一龙门架;3、支架;4、转轴;5、弹簧;6、凹形板;7、动力组件;8、第一传送带;9、电磁铁;10、磁铁;11、光波接收器;12、第二龙门架;13、第一滑槽;14、第二滑槽;15、第二传送带;16、第一接料盒;17、第二接料盒;18、气缸;1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矽晶体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第一龙门架2、支架3、转轴4、弹簧5、凹形板6、动力组件7、第一传送带8、电磁铁9、磁铁10、光波接收器11、第二龙门架12、第一滑槽13、第二滑槽14、第二传送带15、第一接料盒16、第二接料盒17和控制器,所述支架3、所述第一龙门架2与所述第二龙门架1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凹形板6通过所述转轴4旋转固定于所述支架3上,所述凹形板6穿过所述第一龙门架2与所述第二龙门架12之间,所述电磁铁9固定设置在所述凹形板6上,所述磁铁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龙门架12的底部,所述电磁铁9位于所述磁铁10的下方,所述凹形板6通过所述弹簧5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带8通过所述动力组件7升降式的固定在所述凹形板6的凹形槽内,所述凹形板6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龙门架12的底部相互抵接,所述光波接收器11、所述第一滑槽13与所述第二滑槽14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龙门架12上,所述所述第一滑槽13与所述第二滑槽1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8的出料口处,所述第二传送带15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传送带15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3的出料口处,所述第一接料盒16与所述第二接料盒17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接料盒16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4的出料口处,所述第二接料盒17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15的出料口处;

所述光波接收器11和所述动力组件7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当电磁铁9得电时,凹形板6在磁铁10与电磁铁9的磁力作用下,发生旋转,直至电磁铁9与磁铁10之间相互吸合,此时,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凹形板6发生倾斜且其倾斜角为15-20度之间,进而使得第一传送带8上的矽晶体也可以始终保持在15-20度之间,然后光波接收器11就可接收矽晶体发出的波长,进而检测出矽晶体为哪一类,当电磁铁9失电时,凹形板6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发生旋转,直至凹形板6与第一龙门架2相互抵接,第一龙门架2起到限位的作用,此时的弹簧5还具有一定的压缩弹力;

把矽晶体放置在第一传送带8上,检测矽晶体的色泽为哪一类,若为第一类则动力组件7不动,矽晶体顺着第一传送带8滑落到第一滑槽13上,再由第一滑槽13滑入到第二传送带15上,经由第二传送带15滑入到第二接料盒17内,若检测的矽晶体为第二类,则动力组件7驱动第一传送带8向下运动,第一传送带8使得其上的矽晶体滑入到第二滑槽14上,再经由第二滑槽14滑入到第一接料盒16内,完成矽晶体的智能分类;

控制器的逻辑控制程序为:控制器控制电磁铁9得电(第一传送带8翻转成一定角度)-光波接收器11接收矽晶体发射的光波,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铁9失电,光波接收器11通过接收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进而控制动力组件7的升降。

进一步,所述动力组件7为气缸18。

气缸18运动稳定,且可以实现随开随停的效果,最终可以使得第一传送带8能够稳定的定位到第一滑槽13的进料口或第二滑槽14的进料口。

进一步,所述气缸18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18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8的首部和尾部。

使得第一传送带8受力均匀,固定稳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8、所述第一滑槽13、所述第二传送带15与所述第二滑槽14的边缘处均固定设有挡板。

防止矽晶体在第一传送带8、第一滑槽13、第二传送带15与第二滑槽14上传动时,脱离轨道。

进一步,所述光波接收器11与所述第二龙门架12的顶部之间呈17°的夹角。

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的表明,把矽晶体翻转成17°时,光波接收器11可以准确的接收矽晶体发射的光波,进而可以准确的分类矽晶体。

进一步,还包括限位板19,所述限位板19固定设置在所述凹形板6的凹形槽内,所述限位板19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8的上方。

设置限位板19为矽晶体的传送起到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