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1403发布日期:2020-08-25 19:0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静电净化装置由于能较好的对空气进行净化,因此,高压静电净化装置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目前,市面上的高压静电净化装置一般采用的是通过设置两个相对的加高压的电极板,并将两电极板之间设置电位差,使得流过两电极板之间的空气等气体能通过两电极板进行净化,吸附其中携带的颗粒物。但是,现有的电极板通常为金属等导电材料制作,金属等导电材料完全裸露于空气中,提高了电击事件发生的风险,甚至在切断电源后,电极板上储存的电荷仍能造成触电的风险,安全防护性较差,另外,电极板之间的电击穿和漏电问题均会导致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降低,还会伴随产生臭氧等害气体,不仅导致了产品的安全性降低,还不利于空气的净化,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任然存在较大影响,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以在不提高输入电压的前提下,有效防止了电击穿和触电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净化效率,另外,也防止了产生臭氧等有害气体的问题,提升了空气净化的性能,更满足人们对空气净化的需求,更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至少两个呈阵列排布的集尘电极,相邻两集尘电极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一集尘电极均包括导电部和绝缘部,且每一集尘电极的绝缘部完全包裹于对应的导电部外。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沿集尘电极的阵列方向,奇数序列的集尘电极为第一电极,偶数序列的集尘电极为第二电极,且第一电极的电位相同,第二电极的电位相同,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位不同。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绝缘部和导电部均呈片状设置,且绝缘部的厚度大于导电部的厚度,且导电部的两侧的大端面上包裹的绝缘部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导电部由金属、导电纸、碳基材料、导电纤维、导电涂料以及抗静电涂层组成。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绝缘部由绝缘pp、pet、abs以及石英玻璃组成。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集尘电极呈矩形的板状设置,集尘电极的厚度、深度以及长度均为绝缘部的厚度、深度以及长度,且集尘电极的长度范围为100-1500mm,集尘电极的深度范围为5-50mm,集尘电极的厚度范围为0.5-3mm。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沿集尘电极的深度方向,导电部的边沿至绝缘部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包裹深度,且包裹深度的范围为3-25mm。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沿集尘电极的深度方向,导电部的上下两侧的包裹深度相同。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沿集尘电极的长度方向,导电部的边沿至绝缘部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包裹长度,且包裹长度的范围为3-50mm。

上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其中,沿集尘电极的长度方向,导电部的左右两侧的包裹长度设置有差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至少两个沿一方向呈阵列排布的集尘电极,且集尘电极均间隔且平行设置,两相邻的集尘电极之间设置有电位差,达到了静电集尘的目的,并且每一电极均包括绝缘部和导电部,且将绝缘部完全包裹于导电部外,使得导电部的外部均有绝缘部包裹,增加了防护装置,从而在保证输入电压的情况下,有效防止了电极板间的电击穿或漏电的问题,提高了净化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安全保障性,另外,还能有效减少臭氧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提升了空气净化的性能,更满足人们对空气净化的需求,更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集尘电极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集尘电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中:1、集尘电极;11、绝缘部;12、导电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呈阵列排布的集尘电极1,且相邻两集尘电极1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一集尘电极1均包括绝缘部11和导电部12,且每一集尘电极的绝缘部11完全包裹于对应的导电部12外,使得导电部12的外部均被绝缘部11包裹,实现了对导电部12的防护设置,从而保证了在输入电压不变以及同等风量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电击穿或漏电的风险,安全保障性更高,也避免了因电击穿或漏电带来的净化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也能有效减少臭氧等有害气体的产生,进一步提升了空气净化的效果,更满足人们对空气净化的需求,更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具体的,沿集尘电极1的阵列方向,奇数序列的集尘电极1为第一电极,偶数序列的集尘电极1为第二电极,且第一电极的电位相同,第二电极的电位相同,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位不同,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存在电压差,使得通过两电极之间的空气等气体中的颗粒被静电吸附,从而实现静电集尘的目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集尘电极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集尘电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每一集尘电极1的绝缘部11和导电部12均呈片状设置,且绝缘部11的厚度大于导电部12的厚度,导电部12的两侧的大端面上包裹的绝缘部11的厚度相同,使得导电部12能被绝缘部11包裹,通过绝缘部11对导电部12进行防护,同时也能使得一集尘电极1的导电部12与相邻的集尘电极1的导电部12之间设置的绝缘部11的厚度相同,从而保证了电场强度的均匀性,提高了静电集尘的效果。

具体的,导电部12由金属、导电纸、碳基材料、导电纤维、导电涂料以及抗静电涂层组成,另外,绝缘部11由绝缘pp、pet、abs、石英玻璃组成,既能保证导电部12具备较好的带电效果,同时也能保证绝缘部11具备良好的绝缘效果,结构更合理。

具体的,集尘电极1呈矩形的板状设置,集尘电极1的厚度、深度以及长度均为绝缘部11的厚度、深度以及长度,且集尘电极1的长度范围为100-1500mm,集尘电极1的深度范围为5-50mm,集尘电极1的厚度范围为0.5-3mm,使得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对应规格的选择。

另外,沿集尘电极1的深度方向,导电部12的边沿至绝缘部1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包裹深度,且包裹深度的范围为3-25mm,并且,每一绝缘部11在裸露孔111的上下两侧的包裹深度可采用对称的结构布置,即沿集尘电极1的深度方向,导电部12的上下两侧的包裹深度可以设置为相同,另外,在需求情况下,导电部12的上下两侧的包裹深度也可设置为不同,能提高结构的适应性。

同时,沿集尘电极1的长度方向,导电部12的边沿至绝缘部1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包裹长度,且包裹长度的范围为3-50mm,并且,沿集尘电极1的长度方向,导电部12的左右两侧的包裹长度设置有差值,或导电部12的左右两侧的包裹长度在需求情况下可呈相等的结构布置,同样提高了结构的适应性。通过上述集尘电极1的厚度、深度、长度范围的限定以及对绝缘部11和导电部12之间的包裹深度和包裹长度范围的限定,使得在输入电压和风量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的提高了防电击穿、漏电的防护能力,提高了安全保障性和净化效率,减少了臭氧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提高了对空气净化的效果,更满足人们对空切净化的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的静电集尘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呈阵列排布的集尘电极1;通过将集尘电极1呈平行且间隔布置,且两相邻的两集尘电极1存在电位差,实现了对空气的静电集尘操作;并且,每一集尘电极1均包括绝缘部11和导电部12,且绝缘部11完全包裹于导电部12外,通过绝缘部11实现了对导电部12的防护,从而使得在输入电压和风量不变的情况下,能防止出现电击穿或漏电的问题,提高了安全保障性和净化效率,同时也能减少臭氧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提高了空气净化效果,更满足人们对空气净化的需求,从而使得产品更易推广和普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