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7500发布日期:2021-01-23 08:4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果壳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分离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壳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剥离果壳时,常出现果壳裂开、籽粒暴露出来,但籽粒仍附着在果壳上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把果壳与籽粒分离。例如油茶果的壳籽分离中,油茶果壳裂开后,有部分籽粒彻底与果壳分离了,但仍有部分籽粒附着在果壳上;现有的壳籽分离装置,如专利cn209442937u公开的一种油茶果壳籽分离装置,仅能分离破碎成小块的外壳与籽粒,无法处理籽粒附着在果壳上的情况。由此,亟需一种果壳分离装置,其能将果壳与籽粒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果壳分离装置,其能将果壳与籽粒分离。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果壳分离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第一转轴和至少一个滚筒,所有所述滚筒中有一个为主分离滚筒,所述主分离滚筒与所述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基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分离滚筒套于所述第一转轴外侧,所述主分离滚筒与所述第一转轴共轴;所述第一转轴由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主分离滚筒的筒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主分离滚筒内设有若干第一打杆,所述第一打杆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果壳分离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时从主分离滚筒的左端放入破裂开的果实,转动第一转轴,第一打杆随第一转轴转动,第一打杆撞击破裂开的果实,即能使果壳与籽粒分离;分离后的籽粒从第一通孔掉出,果壳留在主分离滚筒内然后从主分离滚筒右端掉出。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打杆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所述第一打杆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打杆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分离滚筒内设有若干第二打杆,所述第二打杆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所述第二打杆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有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由左至右依次增大。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分离滚筒内设有预分离区,所有所述第一打杆均设于所述预分离区右方。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主分离滚筒内,所述挡板设于所述主分离滚筒右侧,所述挡板的外沿与所述主分离滚筒之间设有环状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打杆设于所述挡板左方。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板设于所述主分离滚筒的右端的左方,所述挡板与所述主分离滚筒的右端之间的区域称为二次分离区,所述主分离滚筒的筒壁位于
所述二次分离区的部分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有所述滚筒内均设有挡环组件,所述挡环组件包括多个阻挡环,所述阻挡环与所述滚筒共轴,所述阻挡环的外周缘与所述滚筒的内侧壁紧贴,所述阻挡环上设有若干个断开口,所述阻挡环位于所述断开口其中一侧的部分称为第一环部,位于所述断开口另一侧的部分称为第二环部,所述第一环部与所述第二环部沿所述滚筒的轴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一环部设于所述阻挡环所在平面的左方;所述二次分离区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阻挡环。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滚筒,所有所述滚筒中有一个为所述主分离滚筒,还有一个为预分离滚筒;所述预分离滚筒与所述主分离滚筒共轴,所述主分离滚筒套于所述预分离滚筒外侧,所述预分离滚筒设于所述主分离滚筒左端,所述预分离滚筒与所述基架转动连接;所有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由左至右依次增大,所述预分离滚筒的筒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主分离滚筒与所述预分离滚筒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筒,所述第一锥形筒套于所述预分离滚筒外侧,所述第一锥形筒位于所述预分离滚筒下方的部分从左至右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锥形筒的右端与所述预分离滚筒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筒与所述主分离滚筒之间设有环状的第二间隙。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滚筒,所有所述滚筒中有一个为所述主分离滚筒,还有一个为再分离滚筒,所述再分离滚筒套于所述主分离滚筒外侧,所述再分离滚筒设于所述主分离滚筒右端,所述再分离滚筒与所述基架转动连接;设于所述再分离滚筒内侧的所述第一通孔称为再分离孔,所述再分离孔的直径大于其他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再分离滚筒的筒壁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主分离滚筒与所述再分离滚筒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筒,所述第二锥形筒套于所述主分离滚筒外侧,所述第二锥形筒位于所述主分离滚筒下方的部分从左至右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锥形筒的右端与所述主分离滚筒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筒与所述主分离滚筒之间设有环状的第三间隙。
[0015]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果壳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
[0019]
图3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3中的主分离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图4中的主分离滚筒的断面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
[0023]
左支撑架110、右支撑架120、第一转轴200、第二打杆210、第一打杆220、连接杆221、挡板230、第一电动机310、第一链条311、第二电动机320、第二链条321、进料斗400、主分离滚筒500、第一通孔510、收集槽600、预分离区710、二次分离区720、预分离滚筒910、第
二通孔911、第一锥形筒920、再分离滚筒930、第三通孔931、第二锥形筒940、阻挡环950、第二环部951、第一环部952、断开口9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7]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果壳分离装置。
[002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果壳分离装置,包括基架,基架上设有第一转轴200和至少一个滚筒,所有滚筒中有一个为主分离滚筒500,主分离滚筒500与基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00与基架转动连接,主分离滚筒500套于第一转轴200外侧,主分离滚筒500与第一转轴200共轴;第一转轴200由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主分离滚筒500的筒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510;主分离滚筒500内设有若干第一打杆220,第一打杆220与第一转轴200固定连接。
[0029]
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基架包括左支撑架110和右支撑架120,第一转轴20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左支撑架110和右支撑架120上,主分离滚筒500设于左支撑架110与右支撑架120之间,主分离滚筒500套于第一转轴200外侧,主分离滚筒500的左端和右端都敞开。主分离滚筒500转动能使主分离滚筒500内的果实不停翻转、改变位置,主分离滚筒500内的果实互相碰撞,提果壳的分离效率;可同时转动主分离滚筒500和第一打杆220,第一打杆220和主分离滚筒500转动的方向相反。
[0030]
基架上设有第一电动机310,第一电动机310的转轴与第一转轴200通过链轮-链条联动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电动机310设于左支撑架110上,第一电动机310的转轴和第一转轴200上分别设有链轮,第一电动机310的转轴和第一转轴200通过第一链条311联动连接;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第一打杆220敲打果实的速度恒定,同时,链传动工作可靠,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处理大量的果实。基架上设有第二电动机320,第二电动机320的转轴与主分离滚筒500通过链轮-链条联动连接。第二电动机320设于右支撑架120上,第一转轴200外套设有轴套,主分离滚筒500与轴套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320的转轴和轴套上分别设有链轮,第二电动机320的转轴和轴套通过第二链条321联动连接;由
于设置轴套占用了部分空间,第二电动机320与主分离滚筒500的连接位置设于主分离滚筒500的右侧,第一电动机310与第一转轴200的连接位置设于主分离滚筒500的左侧,留出足够的空间放置进料斗400。
[0031]
使用时从主分离滚筒500的左端放入破裂开的果实,转动第一转轴200,第一打杆220随第一转轴200转动,第一打杆220撞击破裂开的果实,即能使果壳与籽粒分离;分离后的籽粒从第一通孔510掉出,果壳留在主分离滚筒500内然后从主分离滚筒500右端掉出。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打杆220与第一转轴200平行,第一打杆220与第一转轴200之间设有连接杆221,第一打杆220通过连接杆221与第一转轴200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00转动时第一打杆220绕第一转轴200转动,而第一打杆220与第一转轴200平行,则第一打杆220的移动范围是圆筒状,第一打杆220的移动范围较大,第一打杆220能同时敲打较多果实,果壳的分离效率高;第一打杆220的位置可设置在靠近主分离滚筒500的筒壁处,这样第一打杆220的转动半径更大,第一打杆220的移动范围更大;第一打杆220可焊接在连接杆221上,连接杆221可焊接在第一转轴200上。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分离滚筒500内设有若干第二打杆210,第二打杆210与第一转轴200垂直,第二打杆210与第一转轴200固定连接。第一打杆220与第二打杆210互相垂直,第二打杆210能敲击到第一打杆220敲击不到的位置,果壳的分离效率更高。
[0034]
为了便于收集籽粒,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架上设有收集槽600,收集槽600设于主分离滚筒500的下侧;为了便于添加果实,主分离滚筒500的左端设有进料斗400,进料斗400的出料口设于主分离滚筒500内。进料斗400可固定在基架上,当然,进料斗400也可固定在另外设置的支撑件上。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第一通孔510的直径由左至右依次增大。这样本实用新型还能对未破壳的果实进行分级处理,例如刚采摘下来的果实放入主分离滚筒500内,直径较小的果实能从位于左侧的第一通孔510掉出,直径较大的果实能从位于右侧的第一通孔510掉出,完成分级。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分离滚筒500内设有预分离区710,所有第一打杆220均设于预分离区710右方。部分籽粒无需经过第一打杆220的击打已经与果壳分离,这部分籽粒在预分离区710即可分离出,而不会妨碍第一打杆220的运行,第一打杆220分离果壳与籽粒的效率更高。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200上设有挡板230,挡板230设于主分离滚筒500内,挡板230设于主分离滚筒500右侧,挡板230的外沿与主分离滚筒500之间设有环状的第一间隙,第一打杆220设于挡板230左方。挡板230呈圆形,挡板230与第一转轴200共轴,挡板230能把大部分果实阻挡在主分离滚筒500的左侧,使得果实能在挡板230的左侧区域停留较长时间,同一个果实能被第一打杆220多次敲打,果壳与籽粒的分离效果更好;分离后的果壳从环状的第一间隙通过,然后从主分离滚筒500右端掉出。
[0038]
从环状的第一间隙通过的果壳中可能混有少量籽粒,为了分离出这部分籽粒,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板230设于主分离滚筒500的右端的左方,挡板230与主分离滚筒500的右端之间的区域称为二次分离区720,主分离滚筒500的筒壁位于二次分离区720的部分设有多个第一通孔510。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滚筒内均设有挡环组件,挡环组件包括多个
阻挡环950,阻挡环950与滚筒共轴,阻挡环950的外周缘与滚筒的内侧壁紧贴,阻挡环950上设有若干个断开口953,阻挡环950位于断开口953其中一侧的部分称为第一环部952,位于断开口953另一侧的部分称为第二环部951,第一环部952与第二环部951沿滚筒的轴向错开设置,第一环部952设于阻挡环950所在平面的左方;二次分离区720内设有至少一个阻挡环950。阻挡环950能阻碍果实向右方移动,使得果实能在滚筒内停留较长时间,果壳与籽粒的分离效果更好;第一环部952与第二环部951错开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断开口953转动至第一转轴200的后方时,第一环部952设于第二环部951的左下方,断开口953处形成一个从左至右向下倾斜的通道,滚筒转动的方向与此通道的走向相适配,在通道的走向为从左至右向下倾斜的情况下,此通道处滚筒转动的线速度方向为向上,滚筒转动时果实能有序地从断开口953处穿过阻挡环950,防止滚筒转动速度过快时果实不能从断开口953通过。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滚筒,所有滚筒中有一个为主分离滚筒500,还有一个为预分离滚筒910;预分离滚筒910与主分离滚筒500共轴,主分离滚筒500套于预分离滚筒910外侧,预分离滚筒910设于主分离滚筒500左端,预分离滚筒910与基架转动连接;所有第一通孔510的直径由左至右依次增大,预分离滚筒910的筒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911;主分离滚筒500与预分离滚筒910之间设有第一锥形筒920,第一锥形筒920套于预分离滚筒910外侧,第一锥形筒920位于预分离滚筒910下方的部分从左至右向上倾斜设置,第一锥形筒920的右端与预分离滚筒910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锥形筒920与主分离滚筒500之间设有环状的第二间隙。由于实际分离果壳时,混在果壳中的籽粒是有多种规格的,所有第一通孔510依次增大,能有序地分离出各种规格的籽粒;此外,有部分籽粒未经第一打杆220敲打已经从果壳中掉落出来,这部分籽粒原本能快速分离出来,却因大量果壳的阻拦而不能从第一通孔510掉落,因此可设置预分离滚筒910,第二通孔911设置成大于籽粒而小于大块果壳的大小,可设置成略小于或等于最右端的第一通孔510的大小,例如分离油茶果的果壳时,可将所有第一通孔510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成20~28mm,第二通孔911设置成28mm,所有待分离的油茶果从进料斗400进入预分离滚筒910,已与果壳分离的籽粒以及小块的果壳从第二通孔911掉到第一锥形筒920,然后从第一锥形筒920掉落到主分离滚筒500的左端,经过第二间隙后在主分离滚筒500内向右移动,然后籽粒从第一通孔510掉落到收集槽600,充分利用了主分离滚筒500左部的空间,而大块的果壳直接从左至右通过预分离滚筒910,然后到达第一打杆220处敲打出粘附的籽粒,提高分离的效率;其中,预分离滚筒910可与主分离滚筒500固定连接、以同样的角速度转动。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滚筒,所有滚筒中有一个为主分离滚筒500,还有一个为再分离滚筒930,再分离滚筒930套于主分离滚筒500外侧,再分离滚筒930设于主分离滚筒500右端,再分离滚筒930与基架转动连接;设于再分离滚筒930内侧的第一通孔510称为再分离孔,所述再分离孔的直径大于其他所述第一通孔510的直径,再分离滚筒930的筒壁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931;主分离滚筒500与再分离滚筒930之间设有第二锥形筒940,第二锥形筒940套于主分离滚筒500外侧,第二锥形筒940位于主分离滚筒500下方的部分从左至右向上倾斜设置,第二锥形筒940的右端与主分离滚筒500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锥形筒940与主分离滚筒500之间设有环状的第三间隙。籽粒和果壳从主分离滚筒500的左端移动到右端之后,仍有少部分籽粒混在大量的果壳中,而果壳中有部分为大块的果壳、部分为小块的果壳,通过设置再分离滚筒930,能把这部分籽粒分离出来;第
一通孔510的直径可设置成由左至右依次增大,最右端的第一通孔510、即再分离孔设置成略大于小块果壳的大小,使得籽粒以及小块果壳能掉落到第二锥形筒940,然后掉落到再分离滚筒930,经过第三间隙后在再分离滚筒930内向有移动,而大块果壳则从主分离滚筒500的右端掉出;第三通孔931设置成略大于籽粒而小于小块果壳的大小,例如分离油茶果的果壳时,最大的油茶籽的直径不超过28mm,因此可将位于再分离滚筒930左方的第一通孔510设置成20~28mm,将位于再分离滚筒930内的第一通孔510、即再分离孔设置成32mm,能掉落全部籽粒以及小块果壳,第三通孔931设置成28mm,在再分离滚筒930内完成籽粒与小块果壳的分离;其中,再分离滚筒930可与主分离滚筒500固定连接、以同样的角速度转动。
[004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