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8418发布日期:2022-01-19 15:2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布料驻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


背景技术:

2.口罩能过滤病毒主要作用的就是极细密且带静电的中层过滤布-熔喷无纺布。国家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规定,医用外科口罩须达到的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熔喷无纺布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些技术指标。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可以捕捉粉尘。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无纺布后,会被静电吸附在无纺布表面,无法透过,因此这种材料隔绝病菌的原理。
3.在熔喷布制作的过程中必须经过高压驻极过滤效率,才能使其具有低阻、高效、高容尘等特点。熔喷布驻极是指其在保证常规滤材的物理碰撞阻隔作用基础上,增加了静电吸附作用。驻极处理使得过滤材料纤维带有电荷,结合熔喷超细纤维材料致密的特点,因此带电纤维间形成了大量的电极,带电纤维不仅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环境中大部分的带电微粒,同时也可将未带电的部分颗粒极化,进而吸附一些粒径较小的污染物,甚至病毒这种纳米级的物质也可进行静电吸附或电荷相斥阻隔。
4.但是现有的熔喷布驻极多是采用高压静电发生器,存在着驻极非常不均匀,效驻极效率差的问题,无法适应高品质的熔喷布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熔喷布驻极不均匀、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
6.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包括:
7.绝缘罩;
8.设置于所述绝缘罩内部四导布辊组,四所述导布辊组沿着布料传送方向间隔布置;
9.以及设置于前两所述导布辊组之间的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和设置于后两所述导布辊组之间的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其中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和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分别位于传送布料的两侧,且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和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设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传送布料的升降机构。
10.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导布辊组两端与所述绝缘罩两侧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布辊组可上下滑动。
1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罩的两侧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块导轨,每一所述导布辊组两端与两所述滑块导轨滑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和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均两端滑动连接两所述滑块导轨。
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液压缸,两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朝向相反,一所述
液压缸输出端连接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另一所述液压缸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
14.进一步地,包括两加热控温装置,其中一所述加热控温装置设置于所述布料背离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一侧、另一所述加热控温装置设置于所述布料背离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一侧。
15.进一步地,所有导布辊组均水平设置,其中前两所述导布辊组的高度低于后两所述导布辊组的高度。
16.进一步地,还包括为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和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供电的脉冲电源。
17.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罩底部设有多个水平调节支座。
18.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罩通过接地导线接地。
19.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的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采用脉冲电源形式,不仅保证了形成的等离子体带电粒子密度,同时也防止过高的输出电流;
21.采用双面脉冲电压放电形式,增加了电荷的分布密度,提高了等离子体的均匀性,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气体过滤效率;
22.采用双面精确控温装置,提高电荷稳定性,大大增加了电荷的保存时间;
23.采用双面处理,处理无纺布材料时两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脉冲电压进行处理,使之得到更好的驻极效果;
24.脉冲电压发生模块采用液压装置、导布辊采用滑轨,自由调节脉冲和加热距离,从而得到最佳驻极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的主视图;
26.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的侧视图。
27.图中:1-绝缘罩、2-导布辊组、3-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4-液压缸、5-加热控温装置、6-滑块导轨、7/8-滑块、9-脉冲电源、10-接地导线、11-水平调节支座、12-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3-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29.请参考图1和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包括绝缘罩1、四导布辊组2、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和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
30.所述绝缘罩1为绝缘材料制成,其内部中空,为驻极发生空间。所述绝缘罩1通过接地导线10接地,以防止所述绝缘罩1自身带电,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此外所述绝缘罩1底部设有多个水平调节支座11,通过各个所述水平调节支座11可对所述绝缘罩1进行水平调节,以保证所述绝缘罩1在驻极工作时保持水平。
31.四所述导布辊组2设置于所述绝缘罩1内部,且沿着布料13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
一般的所述导布辊组2由上下相对设置的两导布辊成,13布料由两所述导布辊之间通过。优选的,所有导布辊组2均水平设置,以使布料13在驻极时保持水平状态,后续驻极时等离子体带电粒子密度均匀分布。前两所述导布辊组2的高度低于后两所述导布辊组2的高度,这样改变布料13在所述绝缘罩1内的相对位置,便于对布料13的另一侧面驻极。
32.这里每一所述导布辊组2两端与所述绝缘罩1两侧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布辊组2可上下滑动。具体的所述绝缘罩1的两侧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块导轨6,两所述滑块导轨6固定于所述绝缘罩1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导布辊组2两端均设有滑块8,且通过所述滑块8与两所述滑块导轨6滑动连接,这样使所述导布辊组2可上下滑动进行高度调节。
33.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设置于前两所述导布辊组2之间,位于布料13的上侧。这里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设置于前两所述导布辊组2上方,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7与所述滑块导轨6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可以上下滑动。
34.同时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还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液压缸4,所有液压缸4竖直设置且高度平齐,上部固定于所述绝缘罩1顶部,下部的活塞轴作为输出端朝下设置。且各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用以驱动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在布料13的上方升降从而靠近或远离传送布料13。
35.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设置于后两所述导布辊组2之间,位于布料的下侧,这样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和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分别位于布料13的两侧。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均两端同样通过滑块与所述滑块导轨6滑动连接,以使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可以上下滑动。
36.同时所述升降机构还可以驱动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在布料13的下方升降从而靠近或远离传送布料13。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后两所述导辊组2下方的至少一液压缸4,所有液压缸4竖直设置且高度平齐,下部固定于所述绝缘罩1底部,上部的活塞轴作为输出端朝上设置,且各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垂直连接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
37.另外上述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还包括两加热控温装置5,其中一所述加热控温装置5设置于所述布料13背离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一侧,位于布料13的正下方。另一所述加热控温装置5设置于所述布料13背离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一侧,位于布料13的正上方。
38.上述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还设有为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和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供电的脉冲电源9,所述脉冲电源9固定于所述绝缘罩1的外侧。所述脉冲电源9可以是直流电源,也可以是交流电源,优选为交流脉冲电源,交流电源可以更近距离处理材料、有效利用放电粒子作用于材料,提高材料极化电荷和空间,有利于提高等离子体放电均匀性和离散性。交流脉冲电源根据材料不同特性与不同驻极要求,只需调节电源进行输出反向,可以实现正/负脉冲高压的切换,满足材料对驻极极性要求,同时可以通过电源调节,实现对脉冲宽度进行调节,自由控制单周期内有效的驻极时间。
39.上述双脉冲增程式静电发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为:13布料进入所述绝缘罩1后依次经过前两所述导布辊组2和后所述两导布辊组2,其中在经过前两所述导布辊组2,通过所述初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3对布料13的上表面进行驻极,在驻极的同时加热控温装置5通过
精确的控温对布料13进行加热。在经过后两所述导布辊组2,通过所述二次脉冲电压发生模块12对布料13的下表面进行驻极,在驻极的同时通过另一加热控温装置5通过精确的控温对布料进行加热。对布料双面脉冲驻极、双面精确控温加热可大大增加滤材的电荷分布密度、电荷存储时间以及解决了电荷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40.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41.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