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9804发布日期:2023-06-28 14:0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矿山选矿设备领域,即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湿式选矿工艺物料都是通过各种泵,强制输送到各种选别设备上,而物料在输送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管道与弯头连接的而成,物料经过选别设备后,有用的物料和无用的物料分别进入各自的管线内,通过自然压力流淌到各自的回收站,由于选别设备的落差不同,尤其是落差超过3米的,物料会对管线上的弯头产生严重的冲击,落差越大造成弯头破损现象越严重,物料的流速也越快,加快物料对工艺管线磨损,管线弯头一旦破损,就会产生有用的物料流失,无用的物料流淌到地面上造成污染,造成维修工人劳动强度大,材料成本支出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物料运输中磨损,利于使用,结构合理的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上部敞口的缓冲方箱体,缓冲方箱体并排隔成给料端箱体、排料端箱体;给料端箱体内套装有给料端方框,排料端箱体内套装有排料端方框,形成箱中箱,箱中箱四周填充混凝土形成耐冲刷的混凝土壁;给料端箱体底面与给料端方框的底面有一段填充混凝土的空间距离,排料端箱体底面与排料端方框的底面有一段填充混凝土的空间距离;给料端箱体内插有给料管,排料端箱体中下部有向下斜置伸出的排料管;中间隔断用混凝土均匀充填。

3、上述方案中,还包括:

4、给料端箱体底面与给料端方框的底面有一段空间距离为100mm,排料端箱体底面与排料端方框的底面有一段空间距离为100mm。

5、排料管要与排料端箱体的内底面距离为200mm,向下斜置伸出坡度1:10。

6、混凝土的水泥、沙子和石子比例为1:2:3。

7、给料管与缓冲方箱体箱底有200mm的距离。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9、本装置应用在自然压力下,满足管线与管线连接、落差大、流速快的不同选别设备给排要求,替代弯头连接(落差超过3米处的弯头)。

10、制作较深的方箱箱体,当矿浆充满箱体时,矿浆与矿浆起到缓冲的作用。

11、箱内设置隔板,减缓物料流速,减缓物料对管线磨损。

12、箱壁设置混凝土,减少物料对箱体直接冲击,减缓物料对箱体的钢板磨损,延长箱体使用寿命。

13、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安装,缓冲效果好,减少物料对工艺管线的磨损,减少有用的物料流失,减少无用的物料造成的污染,减轻了维护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输出。

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上部敞口的缓冲方箱体(1),缓冲方箱体(1)并排隔成给料端箱体(2)、排料端箱体(4);给料端箱体(2)内套装有给料端方框(6),排料端箱体(4)内套装有排料端方框(7),形成箱中箱,箱中箱四周填充混凝土(10)形成耐冲刷的混凝土壁;给料端箱体(2)底面与给料端方框(6)的底面有一段填充混凝土(10)的空间距离,排料端箱体(4)底面与排料端方框(7)的底面有一段填充混凝土(10)的空间距离;给料端箱体(2)内插有给料管(8),排料端箱体(4)中下部有向下斜置伸出的排料管(9);中间隔断(3)用混凝土(10)均匀充填。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其特征在于给料端箱体(2)底面与给料端方框(6)的底面有一段填充混凝土(10)的空间距离为100mm,排料端箱体(4)底面与排料端方框(7)的底面有一段填充混凝土(10)的空间距离为10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其特征在于排料管(9)要与排料端箱体(4)的内底面距离为200mm,向下斜置伸出坡度1:1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其特征在于混凝土(10)的水泥、沙子和石子比例为1:2:3。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其特征在于给料管(8)与缓冲方箱体(1)箱底有200mm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矿山选矿设备领域,即矿山湿式选别工艺矿浆缓冲方箱。它包括一个上部敞口的缓冲方箱体,缓冲方箱体并排隔成给料端箱体、排料端箱体,形成箱中箱,箱中箱四周填充混凝土形成耐冲刷的混凝土壁;给料端箱体底面与给料端方框的底面有一段填充混凝土的空间距离,排料端箱体底面与排料端方框的底面有一段填充混凝土的空间距离;给料端箱体内插有给料管,排料端箱体中下部有向下斜置伸出的排料管;中间隔断用混凝土均匀充填。当物料充满箱体时,物料与物料起到缓冲的作用,随着物料的液面升高,物料超过隔板高度时,物料流速减慢液面平稳,物料经过排矿管不会对管线产生较大的冲击。设计合理,缓冲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王爱强,梁猛,包淑花,于存有,赖活生,杜吉先,张汝才,黄全昌,崔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化钢铁集团板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