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1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
一般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 静电和灭菌机构调节空气的空气净化器。本申请涉及于2005年4月29日提交的临时申请60/676,492号。
技术背景市场上可购得各种用于净化室内空气的装置。广为人知和广泛使用的 一类室内空气净化器是静电空气净化器。静电空气净化器利用电能产生静 电力,这种静电力在不使用风扇或其他运动部件的情况下可产生气流。静 电力还能使空气净化器从在寓所、工作间、以及其他建筑物中循环的空气 中收集浮于空气中的杂质,例如灰尘、烟尘、油雾、花粉、宠物毛屑及其 他小垃圾颗粒。通常,已知的静电空气净化器采用由高压激活的两列电极。在一种已 知的设计中,第一列电极包括丝状或棒型电极(下文称为"丝状电极,,), 而第二列电极包括板状电极。高压发生器在第一和第二列电极之间产生电 荷。颗粒物进入第一列电极区并在进入第二列电极区之前带电,在第二列 电极处从气流中除去带电颗粒。具体而言,由于丝状电极处的高压电荷, 自由电子从周围空气内的原子和分子中分离。这些电子迁移到带正电荷的 丝状电极,在该电极处所述电子被收集。自由电子的除出使分离后的原子 和分子具有正电荷,它们与正电荷丝状电极相斥并附着到带负电荷的电极 板上。来自带负电荷的电极板的附加电子还产生从电极板的后沿被推进的 负空气离子。于是,施加在原子和分子上的离子力使通过空气净化器的空 气无声地运动。还公知的是,在静电空气净化器的气流中加入紫外线灯以获得灭菌的 空气净化器。但是,在已知的灭菌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中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静电气流中放置紫外线灯会影响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的基本呈层流(linear)的静电空气流,因此,降低了空气净化器的静电作用的效果。 此外,如果使空气沿纵向流向灯则因为延长了其在灯附近的停留时间,灭 菌灯效果最好。但是,在已知的设计中,灭菌灯被安置在空气相对于灯横 向流动的位置,因此降低了空气净化器的灭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静电和灭菌功能的空 气净化器,其中,空气高速流动并具有较低的噪音,其中一些部件被安置 成可方便地拆卸以便清洁和维修这些单个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包括静电 室;灭菌室;其中,静电室和灭菌室是不同的腔室,气流在静电室和灭菌 室之间不连通,优选静电室包括第一列电极、第二列电极及沿从所述第一列电极朝所 述第二列电极的方向流动的第一气流;灭菌室包括灭菌灯和第二气流。灭 菌室可具有位于或靠近顶部的进口和位于或靠近底部的出口,第二气流沿 基本垂直的方向运动。第一气流沿基本水平的方向运动。此外,本空气净化器还可包括具有顶部、底部、前面和后面的壳体; 静电室具有位于壳体后面的静电室进口和位于壳体前面的静电室出口;灭 菌室具有靠近壳体顶部的灭菌室进口和靠近壳体底部的灭菌室出口。空气净化器还可包括被安置在灭菌室内的风扇。优选将风扇安置于靠 近壳体底部的位置。也可将灭菌室安置于静电室内。或者将灭菌室和静电室并排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包括静电室,其包括第一列电极、第二列电极及沿从所述第一列电极朝所述第二列电极的方向运 动的第一气流;灭菌室,其包括灭菌灯和第二气流;第一和第二气流之间 气流不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静电室和灭菌室设置成不同的腔室,气流在静电室 和灭菌室之间不连通,因此,来自灭菌室的气流不与静电室的气流混合。 在静电室中空气可高速沿直线路径流动并具有较低的噪音。


图1为流过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的优选实施例的静电室的气流示意图;图2为流过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的优选实施例的紫外线室的气流 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的优选实施例的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中,静电和灭菌的UV空气净化功能是在 分开的、不同的腔室内实现的,致使来自灭菌室的气流决不与静电室的气 流混合。图1示出了流过空气净化器10的静电室的气流的一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空气在静电室进口 14处进入空气净化器10的静电室12。在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静电室进口 14位于空气净化器单元的后面。 空气从优选位于空气净化器单元10的前面的静电室出口 16离开静电室12。 空气通常沿直线路径流动。图2中示出了通过UV室的气流。空气在灭菌室进口 22处进入灭菌室 20。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灭菌室进口 22位于或靠近单元的顶部。 可将可拆卸的过滤器24设置在灭菌室进口 22以捕获较大的颗粒。空气流 过灭菌室20并从灭菌室出口 26排出。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灭 菌室出口 26位于或靠近空气净化器单元10的底部。为了有利于使空气流 过灭菌室20,在单元底部附近安置风扇30,以使空气吸入而流过灭菌室。 将风扇安置在靠近单元的底部的位置可具有一些优点,这些优点包括降低 单元的重心;简化布线所需考虑的问题;降低噪音;以及减少风扇扇叶、 uv灯及单元内部的灰尘负荷。而且,因为风扇在uv灯的下游(如下面所 描述那样),风扇可冷却uv灯。静电和灭菌室是不同的腔室,因此来自灭菌室的气流决不会与静电室的气流混合。在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灭菌室20位于静电室12内。 而且灭菌室的壁可防止空气从静电室进入灭菌室。与此类似,灭菌室内的 空气不能漏入静电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可改变这些腔室的位置。例如,可将 静电室12和灭菌室20并排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出 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任何灭菌室和静电室不共享气流的空气净化器。空气从单元顶部的灭菌室进口 22流到单元底部的灭菌室出口 26时, 其基本流过大致垂直的空气室20。垂直的灭菌空气室20装有灭菌灯(未示 出),优选装有紫外线灯。垂直的灭菌空气室比水平的空气室更有效,因为 其能使空气较长时间地停留于紧靠紫外线灯的区域。用于紫外线照射的增 长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灭菌效果。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 那样,可使用多种类型的具有不同程度的UV能量输出和设计的使用时间的 灭菌灯。灭菌的有效性是UV强度、停留于UV辐射附近的时间、作为目标 的微生物、气流的体积以及其他因素的函数。为了获得最好的灭菌效果, 优选设置254nm波长的紫外线灯。UV灯应以这样的方式放置在灭菌室20内,即,当灯工作时或对灯进 行更换或清洁的过程中可保护使用者不直接暴露于UV灯下。为了获得这种 效果,灯上设有遮护物或保护罩。此外,当灯处于工作状态时,壳体10配 备有防止使用者接触灭菌室20的连锁装置。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优选配备有安全连锁开关32、 34。如果收集器叶片没有正确就位于单元内,收集器叶片连锁开关32可阻 止单元工作。此特点可保护使用者不接触无遮盖的电路。如果UV灯盖没有 正确闭合,UV灯盖连锁开关34可阻止单元工作。此特点可保证UV灯工 作时盖是闭合的,因此,可保护使用者不会暴露于紫外线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上面的描述和相关附图给出的教导的 有益内容可以想象出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变型和其他实施方式。因此,应当 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在所附权 利要求的范围内还包括很多变型和其他实施例。尽管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 特定的术语,但它们只用于一般的和描述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电室;
灭菌室;
其中,所述静电室和灭菌室是不同的腔室,致使气流在所述静电室和灭菌室之间不连通。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室包括第一列电极、第二列电极及沿从所述第一列电极朝所 述第二列电极的方向流动的第一气流;及 所述灭菌室包括灭菌灯和第二气流。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具有位 于或靠近顶部的进口和位于或靠近底部的出口 ,其中所述第二气流沿基本 垂直的方向运动。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沿基 本水平的方向运动。
5.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其具有顶部、底部、前面和后面;其中所述静电室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后面的静电室进口和位于所述壳体 前面的静电室出口;及其中所述灭菌室具有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灭菌室进口和靠近所述壳体 底部的灭菌室出口。
6.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安置在所 述灭菌室内的风扇。
7.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被安置于 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
8.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被安置 于所述静电室内。
9.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和所述 静电室并排设置。
10. —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室,其包括第一列电极、第二列电极及沿从所述第一列电极朝所述第二列电极的方向运动的第一气流; 灭菌室,其包括灭菌灯和第二气流;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气流之间气流不连通。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具有 位于或靠近顶部的进口和位于或靠近底部的出口,其中所述第二气流沿基 本垂直的方向运动。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沿基本7K平的方向运动。
13. 如权利要求
IO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其具有顶部、底部、前面和后面;其中所述静电室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后面的静电室进口和位于所述壳体 前面的静电室出口;及其中所述灭菌室具有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灭菌室进口和靠近所述壳体 底部的灭菌室出口。
14. 如权利要求
IO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安置在 所述灭菌室内的风扇。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被安置 在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
16. 如权利要求
IO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被安 置在所述静电室内。
17. 如权利要求
IO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和所 述静电室并排设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具有静电室和灭菌室,为了改善静电作用效果和灭菌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静电室和灭菌室设置成不同的腔室,气流在静电室和灭菌室之间不连通。因此,来自灭菌室的气流不与静电室的气流混合,空气在静电室中可高速地沿直线路径流动并具有较低的噪音。
文档编号B03C3/38GKCN201216965SQ200690000002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8日
发明者戴尔·T·本田 申请人:西尔马克控股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