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的内燃机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905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的内燃机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油,具体涉及添加了一种现有的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的内燃机油。
背景技术
目前内燃机节能有多种方式。在内燃机油中添加抗磨剂以改善内燃机的润滑效果及润滑环境,减少无功损耗的方法已广泛使用。目前美国ENERGY RELEASE公司生产了一种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其通用简称为ER改质剂。ER改质剂是一种单分子磨损金属材料表面改质修补液。它不是润滑油,它通过载体润滑油脂与润滑油脂一起起作用。使用ER改质剂不会使原有金属表面产生剥离、熔化、裂缝、磨损、延展、收缩脱落等不良化反应。目前尚未有文献公开ER改质剂与内燃机油以怎样的比例配用,既能达到节能又不过大增加使用成本;国内也未见ER改质剂与内燃机油相配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ER改质剂与内燃机油配用比例,并配制成含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的内燃机油。
含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的内燃机油,它是由95~96%内燃机油及4~5%的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ER组成。内燃机油可以是汽油内燃机润滑油,也可也是柴油内燃机润滑油,如CD15W/40、SD30、SE15W140/40D等。其调配过程为在80~90℃混合搅拌上述两种物质1小时即可。
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ER在温度达到320℃时可使金属表面的摩擦系数改变为0.01,可节约燃油14%,通过实验,我们选择它与内燃机油的容积配比为4~5%,一方面配比低于4%,其通过载体内燃机油渗透到金属表面不能形成有效膜层,达不到减小金属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的作用,从而不能实现节约燃油的作用;另一方面,配比高于5%,其通过载体内燃机油渗透到金属表面形成有效膜层,通过减小金属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的作用,实现节约燃油的作用与配比为5%的效果相比不明显,而由于内燃机油中增加了ER改质剂,这样增加了润滑油的成本,过量使用ER改质剂,大大增加了润滑油的成本,综合燃油及润滑油的使用费,则节省费用的效果不明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ER改质剂按4%的溶积比例加入到SD30机油中,通过EQ6100-1型汽油机进行台架试验大气状态干球温度25.4~26℃,湿球温度20~21℃;大气压力100.77kPa;实验用发动机各工况运行正常,符合QC/T524-1999《汽车发动机性能式验方法》的规定,按照QC/T524-1999《汽车发动机生能试验方法》进行本试验;按照GB3847-1993《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测取怠速时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测试结果为使用ER改质剂的机油,在各种转速下均有就有效果,节油率情况如下表1

使用ER改质剂后,CO排放略有增加,HC排放降低了29.5%。
将ER改质剂按5%的溶积比例加入到15W/30的机油中,进行客车耗油试验,行驶72KM,耗油量有31升降至26升,燃油节油率为16.14%。
权利要求
1.一种含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的内燃机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95~96%内燃机油及4~5%的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ER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ER改质剂与内燃机油配用比例,并配制成含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的内燃机油。它是由95~96%内燃机油及4~5%的纳米级低摩强力表面改质剂ER组成。内燃机油可以是汽油内燃机润滑油,也可也是柴油内燃机润滑油。其节约燃油为14%。
文档编号C10M159/00GK1385506SQ0211588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3日
发明者徐六斤 申请人:徐六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