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秸秆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353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质秸秆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炉,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秸秆气化炉。
背景技术
老式的气化炉的主体基本都是单纯的圆柱形的,显得特别不美观。而且底部进风炉盘也是平板型的,造成气化炉体中部容易烧空,容易产生明火,产气不充足。同时老式气化炉仅设置了一个上口进气管,进气不充分,所以在秸杆
湿度超过30%时容易造成无法点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拥有双进气口,产气充足、原料燃烧充分的生物质秸秆气化炉。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炉体上设置有密封盖, 一侧肩部设置有冷水管,炉体在安装有冷水管一侧的中下方设置有热水管,热水管下方设置有出灰口,炉体另一侧设置有进气管,炉体内部下方设置有底部炉盘,底部炉盘与一设置在底部的贯穿气化炉壁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底部炉盘的形状是蜗轮体的,进气管分叉为两路进气管同时进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进气管是一路为直接通往炉体上部的上进气管,另一路为从上部朝下分出的通往炉体下部的下进气管。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炉体设计成上部是圆柱体,下部为上大下小的圆台。而所述的底部炉盘是上小下大的蜗轮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进气口采用的是双路送气,可在很短时间内点火产气,燃烧时间比老式气化炉长一倍有余,下管气体温度高,可溶化焦油再回到底部燃烧,不会堵塞管道。而且由于采用蜗轮体风盘,使气化炉内部中间不易烧空,桶内不会产生明火。炉体下部采用圆台形更加美观,同时能使下滑燃料更加容易。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 一种生物质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l,炉体l上部为圆柱形,
下部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上面还设置有密封盖11, 一侧肩部设置有冷水管12。炉体1设置有冷水管12 —侧的中下方设置有热水管13,热水管13下方设置有出灰口 14,炉体l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气管,炉体l内部下方设置有底部炉盘3,底部炉盘3与一设置在底部的贯穿气化炉壁的进风口 15相连,底部炉盘3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蜗轮体的,进气管分叉为两路同时进气,其中一路为直接通往炉体上部的上进气管21,另一路为从上部朝下分出的通往炉体下部的下进气管22。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置有密封盖(11),一侧肩部设置有冷水管(12),炉体(1)冷水管(12)一侧的中下方设置有热水管(13),热水管(13)下方设置有出灰口(14),炉体(1)另一侧设置有进气管,炉体(1)内部下方设置有底部炉盘(3),底部炉盘与一设置在底部的贯穿气化炉壁的进风口(1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炉盘(3)的形状是蜗轮体的,进气管分叉为两路进气管同时进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是 一路为直接通往炉体上部的上进气管(21),另一路为从上部朝下分出的通 往炉体下部的下进气管(2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1) 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上大下小的圆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秸秆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炉盘(3)是上小下大的蜗轮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秸秆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置有密封盖(11),一侧肩部设置有冷水管(12),炉体(1)设有冷水管(12)一侧的中下方设置有热水管(13),热水管(13)下方设置有出灰口(14),炉体(1)另一侧设置有双路进气管,炉体(1)内部下方有底部炉盘(3),它的形状是蜗轮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进气口采用的是双路送气,可在很短时间内点火产气,燃烧时间比老式气化炉长一倍有余。而且由于采用蜗轮体风盘,使气化炉内部中间不易烧空,桶内不会产生明火。炉体下部采用圆台形更加美观,同时能使下滑燃料更加容易。
文档编号C10J3/20GK201406407SQ20092008105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卫国 申请人:绵阳安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