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772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油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 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内燃机、变速机、其它机械装置中,为了使其顺利地发挥作用而使用润滑油。特别是随着内燃机的高性能化、高输出化、运转条件的苛刻化等,对内燃机用润滑油(机油)的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性能,在现有的机油中配合了抗磨剂、金属系清洁剂、无灰分散剂、抗氧化剂等各种添加剂(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r3)。另外近来,对润滑油的省燃耗性能的要求日益变高,正在研究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应用、各种摩擦调整剂的应用等(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1-27928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2918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8-30237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6-306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_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润滑油在省燃耗性这一点上未必称得上充分。例如,作为通常的省燃耗化的技术,已知有润滑油的运动粘度的降低以及粘度指数的提高(基于低粘度基础油与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组合的多级化)。然而,采用这些技术的情况下,由于润滑油或构成润滑油的基础油的粘度降低,因此有可能导致严酷的润滑条件下(高温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性能降低,产生磨耗、烧结、疲劳破坏等不良现象。也就是,以往的润滑油难以在维持耐久性等其它实用性能的同时赋予充分的省燃耗性。于是,为了防止上述的不良现象、维持耐久性,并赋予省燃耗性,有效的是,提高150°C下的HTHS粘度(“HTHS粘度”也称作“高温高剪切粘度”。),另一方面降低40°C下的运动粘度、100°C下的运动粘度以及100°C下的HTHS粘度,但是以往的润滑油极难全部满足这些必要条件。此外,还已知只降低粘度会使金属彼此接触的边界润滑区域的摩擦系数提高。为了提高省燃耗性还需要同时降低边界润滑区域的摩擦系数。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维持150°C下的HTHS粘度又能够充分降低40°C下的运动粘度、100°C下的运动粘度以及100°C下的HTHS粘度、并且能够充分抑制边界润滑区域的摩擦系数的提高、省燃耗性优异的润滑油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100°C下的运动粘度为f 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A)在由13C-NMR获得的谱图中,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36-38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l与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64_66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2之比M1/M2为0. 20以上的粘度指数改进剂;(B)摩擦调整剂;以及(C)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高碱化而成的高碱性金属盐。上述(A)粘度指数改进剂优选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进而,上述(A)粘度指数改进剂优选PSSI为40以下、重均分子量与PSSI之比为IXio4以上的粘度指数改进剂。
此处,本发明中所说的“PSSI”是指依照ASTMD6022-01 (Standard Practice forCalculation of Permanent Shear Stability Index(永久剪切稳定性指数计算的标准实施规程)),根据通过 ASTM D 6278-02 (Test Metohd for Shear Stability of PolymerContaining Fluids Using a European Diesel Injector Apparatus (用欧洲柴油喷身寸装置测定含聚合物液体的剪切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测定的数据计算出的、聚合物的永久剪切稳定性指数(Permanent Shear Stability Index)。此外,上述(B)摩擦调整剂优选为有机钥化合物。此外,上述(C)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高碱化而成的高碱性金属盐优选为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碱土金属水杨酸盐高碱化而成的高碱性碱土金属水杨酸盐。发明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既能维持150°C下的HTHS粘度又能够充分降低40°C下的运动粘度、100°c下的运动粘度及100°C下的HTHS粘度、并且能够充分抑制边界润滑区域的摩擦系数的提高、省燃耗性优异的润滑油组合物。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即使不采用聚-a -烯烃系基础油、酯系基础油等合成油、低粘度矿物油系基础油,也能在将150°C下的HTHS粘度维持在所期望的值的同时发挥充分的省燃耗性。此外,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也可适宜用于两轮车用、四轮车用、发电用、热电联产用等的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等,进而,不仅可适宜用于使用硫成分为50质量ppm以下的燃料的这些各种发动机,而且也可用于船舶用、艇外推进机用的各种发动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100°C下的运动粘度为f 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A)在由13C-NMR获得的谱图中,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36-38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 I与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64-66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2之比M1/M2为0. 20以上的粘度指数改进剂;((B)摩擦调整剂;以及(C)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高碱化而成的高碱性金属盐。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使用100°C下的运动粘度为f 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以下,称作“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例如可列举出通过溶剂脱浙青、溶剂萃取、力口氢裂化、加氢异构化、溶剂脱蜡、催化脱蜡、氢化精制、硫酸洗涤、白土处理等精制处理中的单独I种或2种以上组合对将原油常压蒸馏和/或减压蒸馏而得到的润滑油馏分进行精制得到的烷烃(paraffin)系矿物油、或者正构烷烃系基础油、异构烷烃系基础油等之中的、100°C下的运动粘度为f20mm2/S的基础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优选实例,可列举出以以下所示的基础油ar(8)为原料,通过规定的精制方法对该原料油和/或从该原料油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精制,回收润滑油馏分从而得到的基础油。(I)烷烃基系原油和/或混合基系原油经过常压蒸馏而得到的馏出油(2)烷烃基系原油和/或混合基系原油的常压蒸馏残渣油经过减压蒸馏而得到的馏出油(WVGO)(3)通过润滑油脱蜡工序获得的蜡(疏松石蜡等)和/或通过天然气制油(GTL)工艺等而获得的合成蜡(费托蜡、GTL蜡等)(4)选自基础油(1) (3)中的I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油和/或该混合油的轻度加氢裂化处理油·(5)选自基础油(1) (4)中的2种以上的混合油(6)基础油(I)、(2)、(3)、(4)或(5)的脱浙青油(DAO)(7)基础油(6)的轻度加氢裂化处理油(MHC)(8)选自基础油(1) (7)中的2种以上的混合油。予以说明,作为上述规定的精制方法,优选的是,加氢裂化、加氢补充精制(hydrofinishing)等氧化精制;糖醒溶剂萃取等溶剂精制;溶剂脱腊、催化脱腊等脱腊;基于酸性白土、活性白土等的白土精制;硫酸洗涤、苛性钠洗涤等化学品(酸或碱)洗涤等。本发明中,可单独进行这些精制方法中的I种,也可组合进行2种以上。另外,组合2种以上的精制方法的情况下,对其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可适当选定。进而,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特别优选的是,通过对选自上述基础油ar(8)中的基础油或从该基础油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规定的处理而得到的下述基础油
(9)或(10)。(9)对选自上述基础油(1) (8)中的基础油或从该基础油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加氢裂化,对其产物或通过蒸馏等从其产物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溶剂脱蜡、催化脱蜡等脱蜡处理,或在进行该脱蜡处理之后进行蒸馏从而得到的加氢裂化矿物油(10)对选自上述基础油ar(8)中的基础油或从该基础油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加氢异构化,对其产物或通过蒸馏等从其产物回收的润滑油馏分进行溶剂脱蜡、催化脱蜡等脱蜡处理,或在进行该脱蜡处理之后进行蒸馏从而得到的加氢异构化矿物油。此外,在获得上述(9)或(10)的润滑油基础油时,也可在恰当的步骤,根据需要而进一步设置溶剂精制处理工序和/或加氢补充精制处理工序。此外,对上述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中使用的催化剂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使用如下加氢异构化催化剂以具有分解活性的复合氧化物(例如,硅酸铝(silica-alumina)、氧化铝-氧化硼、氧化硅-氧化锆等)或组合该复合氧化物的I种以上并用粘合剂粘结而成的物质为载体,并负载有具有氢化能力的金属(例如元素周期表第6族(第VIa族)的金属、第8 10族(第VIII族)的金属等的I种以上)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或者在包含沸石(例如ZSM-5、^沸石、SAP0-11等)的载体上负载有包含第8 10族(第VIII族)的金属之中至少I种以上的具有氢化能力的金属的加氢异构化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以及加氢异构化催化剂也可通过层叠或混合等而组合使用。
对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时的反应条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设为氢分压
0. I 20MPa、平均反应温度 150 450°C、LHSV0. I 3. Ohr'氢 / 油比 5(T20000scf/b。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在100°C下的运动粘度需要20mm2/s以下,优选为IOmm2/s以下,更优选为7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 O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4. 5mm2/s以下,最优选为4. OmmVs以下。另一方面,该100°C下的运动粘度需要为lmm2/s以上,优选为
1.5mm2/s以上,更优选为2mm2/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 5mm2/s以上,特别优选为3mm2/s以上。本发明中所说的100°C下的运动粘度是表示ASTM D-445中规定的100°C下的运动粘度。在润滑油基础油的100°C下的运动粘度超过20mm2/s的情况下,存在低温粘度特性恶化、且无法获得充分的省燃耗性的可能,在ImmVs以下的情况下,由于润滑部位的油膜形成不充分,因而存在润滑性低劣、且润滑油组合物的蒸发损耗变大的可能。本发明中,优选通过蒸馏等分离使用100°C下的运动粘度处于下述范围的润滑油基础油。(I) 10CTC下的运动粘度为I. 5mm2/s以上且不足3. 5mm2/s、更优选为2. 0^3. O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II)100°C下的运动粘度为3. 5mm2/s以上且不足4. 5mm2/s、更优选为3. 7^4. 3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III) 100°C下的运动粘度为4. 5 10mm2/S、更优选为4. 8 9mm2/s、特别优选为5. 5^8. O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在40°C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80mm2/S以下,更优选为50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mm2/s以下,特别优选为18mm2/s以下,最优选为16mm2/s以下。另一方面,该40°C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6. OmmVs以上,更优选为8. 0mm2/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mm2/s以上,特别优选为14mm2/s以上,最优选为15mm2/s以上。在润滑油基础油的40°C下的运动粘度超过SOmmVs的情况下,存在低温粘度特性恶化、且无法获得充分的省燃耗性的可能,在6. OmmVs以下的情况下,由于润滑部位的油膜形成不充分,因而存在润滑性低劣、且润滑油组合物的蒸发损耗变大的可能。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蒸馏等分离使用40°C下的运动粘度处于下述范围的润滑油馏分。(IV) 40°C下的运动粘度为6. Omm2/s以上且不足12mm2/s、更优选为8. 12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V)40°C下的运动粘度为12mm2/s以上且不足28mm2/s、更优选为13 19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VI) 40 °C下的运动粘度为28 50mm2/s、更优选为29 45mm2/s、特别优选为3(T4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优选为120以上。此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和(IV)的粘度指数优选为12(Tl35,更优选为12(Tl30。此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和(V)的粘度指数优选为12(Tl60,更优选为125 150,进一步优选为135 145。此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I)和(VI)的粘度指数优选为12(Tl80,更优选为125 160。粘度指数不足前述下限值时,不仅粘度-温度特性以及热/氧化稳定性、挥发防止性恶化,而且摩擦系数倾向于提高,另外,磨耗防止性倾向于降低。另外,粘度指数超过前述上限值时,低温粘度特性倾向于降低。
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粘度指数是指依照JIS K2283-1993测定的粘度指数。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在15°C下的密度(P 15)虽然与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等级有关,但是优选为下述式(A)所示的P的值以下、即P15S P。p =0. 0025 X kvl00+0. 816(A)[式中,kvlOO表示润滑油基础油在100°C下的运动粘度(mm2/s)。]予以说明,P 15>P的情况下,粘度-温度特性以及热/氧化稳定性、进而挥发防止性和低温粘度特性倾向于降低,可能使省燃耗性恶化。另外,在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了添加剂的情况下该添加剂的效力可能会降低。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在15°C下的密度(P 15)优选为0. 860以下,更优选为0. 8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 840以下,特别优选为0. 822以下。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15°C下的密度是指依照JIS K2249-1995在15°C下测定的密度。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倾点也与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等级有关,例如,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和(IV)的倾点优选为-10°c以下,更优选为-12.5°c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C以下。此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和(V)的倾点优选为-10°C以下,更优选为-15°C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7. 50C以下。此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I)和(VI)的倾点优选为-10°C以下,更优选为-12. 5°C以下,进一步优选为_15°C以下。倾点超过前述上限值时,使用了该润滑油基础油的润滑油整体的低温流动性倾向于降低。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倾点是指依照JIS K2269-1987测定的倾点。此外,本发明的润滑油基础油的苯胺点(AP(°C ))虽然与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等级有关,但是优选为由下述式⑶所示的A的值以上、即AP 3A。A=4. 3Xkvl00+100(B)[式中,kvlOO表示润滑油基础油在100°C下的运动粘度(mm2/s)。]予以说明,AP〈A的情况下,粘度-温度特性以及热/氧化稳定性、进而挥发防止性和低温粘度特性倾向于降低,另外,在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了添加剂的情况下该添加剂的效力倾向于降低。例如,上述润滑油基础油⑴和(IV)的AP优选为108°C以上,更优选为110°C以上。此外,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和(V)的AP优选为113°C以上,更优选为119°C以上。此夕卜,上述润滑油基础油(III)和(VI)的AP优选为125°C以上,更优选为128°C以上。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苯胺点是指依照JIS K 2256-1985测定的苯胺点。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碘值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I以下,特别优选为0.9以下,最优选为0.8以下。此外,也可以不足0.01,但是考虑到与其相称的效果小的方面以及与经济性的关系,优选为0. 001以上,更优选为0.0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 03以上,特别优选为0. 05以上。通过将润滑油基础油成分的碘值设为3以下,可 飞跃性地提高热/氧化稳定性。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碘值是指,通过JIS K0070 “化学製品O酸価、’ >化価、3々素価、水酸基価bC不夕 >化価(化学制品的酸值、皂化值、碘值、羟值以及不皂化值)”的指示剂滴定法测定的碘值。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硫成分含量依赖于其原料的硫成分的含量。例如,在使用如通过费-托反应等而得到的合成蜡成分那样的、实质上不含硫的原料的情况下,可获得实质上不含硫的润滑油基础油。此外,在使用润滑油基础油通过精制过程而得到的疏松石蜡、通过精蜡过程而得到的微蜡等包含硫的原料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硫成分通常为100质量ppm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从进一步提高热/氧化稳定性以及低硫化的观点考虑,硫成分的含量优选为10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ppm以下。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氮成分的含量优选为7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ppm以下。氮成分的含量超过5质量ppm时,热/氧化稳定性倾向于降低。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氮成分是指依照JIS K2609-1990测定的氮成分。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Cp优选为70以上,优选为80、9,更优选为85、5,进一步优选为87、4,特别优选为90、4。在润滑油基础油的%CP不足上述下限值的情况下,粘度-温度特性、热/氧化稳定性以及摩擦特性倾向于降低,进而,在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了添加剂的情况下该添加剂的效力倾向于降低。此外,润滑油基础油的%CP超过上 述上限值时,添加剂的溶解性倾向于降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CA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I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5以下。润滑油基础油的%CA超过上述上限值时,粘度-温度特性、热/氧化稳定性以及省燃耗性倾向于降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的%CN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4 25,进一步优选为5 13,特别优选为5 8。润滑油基础油的%CN超过上述上限值时,粘度-温度特性、热/氧化稳定性以及摩擦特性倾向于降低。此外,%CN不足上述下限值时,添加剂的溶解性倾向于降低。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CP、%CN以及%CA分别是指,依照ASTM D 3238-85的方法(n-d-M环分析)而求出的、烷烃碳原子数相对于总碳原子数的百分率、环烷烃碳原子数相对于总碳原子数的百分率以及芳香族碳原子数相对于总碳原子数的百分率。也就是,上述的%CP、%CN以及%CA的优选范围是基于通过上述方法而求出的值,例如即使是不含环烷烃成分的润滑油基础油,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CN有时也会显示超过0的值。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饱和成分的含量以润滑油基础油总量为基准,优选为90质量%以上,优选为9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9质量%以上,此外,环状饱和成分在该饱和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40质量%以下,优选为35质量%以下,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1质量%以下。此外,环状饱和成分在该饱和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通过使饱和成分的含量以及环状饱和成分在该饱和成分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满足上述条件,可提高粘度-温度特性以及热/氧化稳定性,此外,在该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了添加剂的情况下,可以将该添加剂充分稳定地溶解保持于润滑油基础油中并且以更高水准显现该添加剂的功能。进而,根据本发明,可改善润滑油基础油自身的摩擦特性,其结果,可提高降低摩擦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节能性。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饱和成分根据前述ASTM D2007-93中记载的方法测定。此外,可使用饱和成分的分离方法,或者在环状饱和成分、非环状饱和成分等的组成分析时可获得同样结果的类似的方法。例如,除了上述之外,还可列举出ASTM D2425-93中记载的方法、ASTM D 2549-91中记载的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或者改良这些方法而得到的方法等。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中的芳香族成分以润滑油基础油总量为基准,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质量%以下,此外,优选为0. I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 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I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I. 5质量%以上。芳香族成分的含量超过上述上限值时,粘度-温度特性、热/氧化稳定性及摩擦特性、进而挥发防止性和低温粘度特性倾向于降低,进而,在润滑油基础油中配合了添加剂的情况下该添加剂的效力倾向于降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也可以不含芳香族成分,但是通过将芳香族成分的含量设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进一步提闻添加剂的溶解性。予以说明,本发明中所说的芳香族成分是指依照ASTM D2007-93测定的值。芳香族成分,通常除了烷基苯、烷基萘之外,还包含蒽、菲以及它们的烷基化物,进而包含稠合有四个以上苯环的化合物,吡啶类、喹啉类、苯酚类、萘酚类等具有杂原子的芳香族化合物等。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可以使用合成系基础油。作为合成系基础油,可列举出100°C下的运动粘度为f 20mm2/s的聚a _烯烃或其氢化物、异丁烯低聚物或其氢化物、异构烧经、烧基苯、烧基蔡、~■酷(戍~■酸~■(十二烧基)酷、已~■酸~■ (2_乙基己基)酯、已二酸二(异癸基)酯、已二酸二(十三烷基)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辛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聚氧亚烷基二醇、二烷基二苯基醚、聚苯醚等;其中,优选聚a-烯烃。作为聚a-烯烃,典型地,可列举出碳原子数疒32、优选为6 16的a-烯烃的低聚物或共低聚物(I-辛烯低聚物、癸烯低聚物、乙烯-丙烯共低聚物等)以及它们的氢化物。对聚-a-烯烃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使a-烯烃在包含三氯化铝或三氟化硼与水、醇(乙醇、丙醇、丁醇等)、羧酸或酯的配位化合物的弗瑞德-克来福特催化剂(Friedel-Crafts catalyst)那样的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组合物中,可以单独使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此外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与I种或2种以上的其它基础油并用。予以说明,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与其它基础油并用时,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在这些混合基础油中所占的比例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对可与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并用的其它基础油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矿物油系基础油,可列举出例如100°C下的运动粘度超过20mm2/s且200mm2/s以下的溶剂精制矿物油、加氢裂化矿物油、加氢精制矿物油、溶剂脱蜡基础油等。此外,作为可与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基础油并用的其它合成系基础油,可列举出100°C下的运动粘度在f20mm2/s的范围以外的前述合成系基础油。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A)粘度指数改进剂而言,在由核磁共振分析(13C-NMR)获得的谱图中,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36-38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l)与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64-66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2)之比即M1/M2为0. 20以上。满足上述条件的(A)粘度指数改进剂具体而言为非分散型或分散型的含酯基粘度指数改进剂,作为其实例,可列举出非分散型或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齐U、非分散型或分散型烯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系粘度指数改进剂、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共聚物系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在它们当中,优选为非分散型或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特别优选为非分散型或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M1/M2优选为0. 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 4以上,特别优选为0. 5以上,最优选为0.6以上。此外,M1/M2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最优选为0. 8以下。在M1/M2不足0. 20的情况下,不仅无法获得所需的省燃耗性,而且低温粘度特性可能会恶化。此外,在M1/M2超过3. 0的情况下,不仅无法获得所需的省燃耗性,而且溶解性、贮藏稳定性可能会恶化。予以说明,核磁共振分析(13C-NMR)谱图是在粘度指数改进剂中包含稀释油的情况下对通过橡胶膜透析等分离稀释油后得到的聚合物测得的谱图。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36_38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l)是指在粘 度指数改进剂为例如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情况下,根据13C-NMR测定的、源自聚(甲基)丙烯酸酯侧链的特定的P支链结构的积分强度相对于全部碳原子的积分强度的总和的比例;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64-66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2)是指根据13C-NMR测定的、源自聚(甲基)丙烯酸酯侧链的特定的直链结构的积分强度相对于全部碳原子的积分强度的总和的比例。M1/M2是指聚(甲基)丙烯酸酯侧链的特定的P支链结构与特定的直链结构的比例,只要可获得同等的结果则也可使用其它的方法。予以说明,在13C-NMR测定时,样品使用向0. 5g试样中加入3g氘代氯仿进行稀释而成的物质,测定温度设为室温、共振频率数设为125MHz,测定法使用门控去耦法。通过上述分析分别测定,(a)化学位移约10-70ppm的积分强度的总和(源自烃的全部碳原子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以及(b)化学位移36_38ppm的积分强度的总和(起因于特定的P支链结构的积分强度的总和)、以及(C)化学位移64_66ppm的积分强度的总和(源自特定的直链结构的积分强度的总和);算出将(a)设为100%时的(b)的比例(%)作为Ml。此外,算出将(a)设为100%时的(c)的比例(%)作为M2。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本发明中所说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是指聚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总称)优选为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下,称作“单体M-1”。)的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 100°c下的运动粘度为f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以及 在由13C-NMR获得的谱图中,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36-38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l与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64-66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2之比M1/M2为O. 20以上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 摩擦调整剂;以及 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高碱化而成的高碱性金属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的PSSI即永久剪切稳定性指数为40以下,重均分子量与PSSI之比为IXlO4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广3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调整剂为有机钥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广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高碱化而成的高碱性金属盐为用碱土金属硼酸盐高碱化而成的碱土金属水杨酸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100℃下的运动粘度为1~20mm2/s的润滑油基础油;(A)在由13C-NMR获得的谱图中,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36-38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1与相对于全部峰的总面积的化学位移64-66ppm之间的峰的总面积M2之比M1/M2为0.20以上的粘度指数改进剂;(B)摩擦调整剂;以及(C)用碱土金属硼酸盐将油溶性金属盐高碱化而成的高碱性金属盐。
文档编号C10M145/14GK102712869SQ2010800609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7日
发明者松井茂树, 武藤明男, 矢口彰, 长永麻里 申请人: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