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1286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焦化装置冷焦热水罐用于在焦炭塔冷焦过程中产生的冷焦热水的储存,由于该水与焦炭接触,水中含有部分挥发性油气、硫化氢及其他有机气体,该混合型气体总体上表现为高温和恶臭。从焦炭塔流入冷焦热水罐的过程中,混合性气体加上罐内存有的恶臭气体在罐内逸放出来,造成周围环境污染,有害于职工身体健康。为避免污染环境,新设计的冷焦水密闭系统一般均考虑在冷焦热水罐顶增设除臭措施,焦化装置增设冷焦水密闭系统。 但是传统的除臭工艺结构较为复杂,价格较为昂贵,脱臭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其结构上存在亟需改进之处。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包括冷凝系统、油气分离系统和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引气管、冷凝器和冷却液循环管道;所述油气分离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器;所述脱硫系统包括第一旋流吸收塔、 第二旋流吸收塔、吸收剂储罐、第一射流泵、第二射流泵、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冷凝器的气态物料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相连,所述冷凝器的液态物料出口与排污管道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底部的液态物料出料口与排污管道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顶部的气态物料出料口与第一旋流吸收塔底部的物料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旋流吸收塔顶部的气态物料出口与第二旋流吸收塔底部的物料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旋流吸收塔顶部的气态物料出口经蝶阀后分别于第一射流泵和第二射流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射流泵和第二射流泵的出口分别与吸收剂储罐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进口与吸收剂储罐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则分别与第一射流泵的进液口、以及第一旋流吸收塔和第二旋流吸收塔顶部的吸收剂喷淋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则分别与第二射流泵的进液口、以及第一旋流吸收塔和第二旋流吸收塔顶部的吸收剂喷淋口连通;所述第一旋流吸收塔和第二旋流吸收塔底部的液态物料出口则分别与吸收剂储罐相连;所述吸收剂储罐中液态物料上方的气态物料则经管道排放。[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第三射流泵和除氨液引液管;高温恶臭气体经引气管进入第三射流泵的进气口,除氨液经引液管进入第三射流泵的进液口,所述第三射流泵的出口则与冷凝器的物料进口连通。[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吸收剂储罐的底部还设有自排污水管。[0007]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吸收剂桶和用于把吸收剂桶里的吸收剂泵入吸收剂储罐中的动力泵。[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结构首先通过冷凝器对从冷焦水罐出来的高温恶臭气体进行降温和气液分离处理,使其温度从高于100摄氏度降低到70摄氏度以下,然后才对其进行后续的吸收处理,从而在后续脱硫系统中避免使用了耐腐蚀耐高温的价格较为高昂的管道和附属设备,从而有效简化的整体结构并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验表明,其排放尾气完全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规定要求,从而具有极佳的实用性。


[0009]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1]附图所示标记为引气管11,冷凝器12,冷却液循环管道13,第三射流泵14,引液管15,油气分离器21,第一旋流吸收塔31,第二旋流吸收塔32,吸收剂储罐33,第一射流泵 34,第二射流泵35,第一循环泵36,第二循环泵37,自排污水管38,蝶阀39,排污管道41,尾气排放塔42,收剂桶5,动力泵51,焦水池6。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I)[0013]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施例是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见图I所示,包括冷凝系统、油气分离系统和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引气管11、冷凝器12和冷却液循环管道13 ;所述油气分离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器21 ;所述脱硫系统包括第一旋流吸收塔31、 第二旋流吸收塔32、吸收剂储罐33、第一射流泵34、第二射流泵35、第一循环泵36和第二循环泵37 ;所述冷凝器12的气态物料出口与油气分离器21相连,所述冷凝器12的液态物料出口与排污管道41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21底部的液态物料出料口与排污管道41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21顶部的气态物料出料口与第一旋流吸收塔31底部的物料进口连通; 所述第一旋流吸收塔31顶部的气态物料出口与第二旋流吸收塔32底部的物料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旋流吸收塔32顶部的气态物料出口经蝶阀39后分别于第一射流泵34和第二射流泵3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射流泵34和第二射流泵35的出口分别与吸收剂储罐33 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36和第二循环泵37的进口与吸收剂储罐33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36的出口则分别与第一射流泵34的进液口、以及第一旋流吸收塔31和第二旋流吸收塔32顶部的吸收剂喷淋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37的出口则分别与第二射流泵35的进液口、以及第一旋流吸收塔31和第二旋流吸收塔32顶部的吸收剂喷淋口连通;所述第一旋流吸收塔31和第二旋流吸收塔32底部的液态物料出口则分别与吸收剂储罐33相连,所述吸收剂储罐中液态物料上方的气态物料则经管道排至尾气排放塔42中排放。[0015]所述排污管道41可与外接焦水池6相连。[0016]所述吸收剂储罐33的底部还设有自排污水管38。[0017]为了便于及时向吸收剂储罐中补充吸收剂,本实施例还包括吸收剂桶5和用于把吸收剂桶里的吸收剂泵入吸收剂储罐33中的动力泵51。[0018]本实用新型结构首先通过冷凝器对从冷焦水罐出来的高温恶臭气体进行降温和气液分离处理,使其温度从高于100摄氏度降低到70摄氏度以下,然后才对其进行后续的吸收处理,从而在后续脱硫系统中避免使用了耐腐蚀耐高温的价格较为高昂的管道和附属设备,从而有效简化的整体结构并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验表明,其排放尾气完全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1993)的规定要求,从而具有极佳的实用性。[0020](实施例2)[002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第三射流泵 14和除氨液引液管15 ;高温恶臭气体经引气管11进入第三射流泵14的进气口,除氨液经引液管15进入第三射流泵14的进液口,所述第三射流泵14的出口则与冷凝器12的物料进口连通。[0022]本实施例可进一步提高除氨效果,并降低了后续脱硫过程中吸收剂的负荷,有效提闻了吸收剂的使用效率。[002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 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包括冷凝系统、油气分离系统和脱硫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引气管(11)、冷凝器(12)和冷却液循环管道(13);所述油气分离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器(21);所述脱硫系统包括第一旋流吸收塔(31)、第二旋流吸收塔(32)、吸收剂储罐(33)、第一射流泵(34)、第二射流泵(35)、第一循环泵(36)和第二循环泵(37);所述冷凝器(12)的气态物料出口与油气分离器(21)相连,所述冷凝器(12)的液态物料出口与排污管道(41)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21)底部的液态物料出料口与排污管道 (41)相连,所述油气分离器(21)顶部的气态物料出料口与第一旋流吸收塔(31)底部的物料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旋流吸收塔(31)顶部的气态物料出口与第二旋流吸收塔(32)底部的物料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旋流吸收塔(32)顶部的气态物料出口经蝶阀后分别于第一射流泵(34)和第二射流泵(3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射流泵(34)和第二射流泵(35)的出口分别与吸收剂储罐(33)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36)和第二循环泵(37)的进口与吸收剂储罐(33)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36)的出口则分别与第一射流泵(34)的进液口、以及第一旋流吸收塔(31)和第二旋流吸收塔(32)顶部的吸收剂喷淋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37)的出口则分别与第二射流泵(35)的进液口、以及第一旋流吸收塔(31)和第二旋流吸收塔(32)顶部的吸收剂喷淋口连通;所述第一旋流吸收塔(31)和第二旋流吸收塔(32)底部的液态物料出口则分别与吸收剂储罐(33)相连;所述吸收剂储罐(33)中液态物料上方的气态物料则经管道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还包括第三射流泵(14)和除氨液引液管(15);高温恶臭气体经引气管(11)进入第三射流泵(14)的进气口,除氨液经引液管(15)进入第三射流泵(14)的进液口,所述第三射流泵(14)的出口则与冷凝器(12)的物料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储罐(33)的底部还设有自排污水管(38)。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收剂桶(5)和用于把吸收剂桶里的吸收剂泵入吸收剂储罐(33)中的动力泵(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焦水罐高温恶臭气体净化设备,包括冷凝系统、油气分离系统和脱硫系统;冷凝系统包括引气管、冷凝器和冷却液循环管道;油气分离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器;脱硫系统包括第一旋流吸收塔、第二旋流吸收塔、吸收剂储罐、第一射流泵、第二射流泵、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本实用新型结构首先通过冷凝器对从冷焦水罐出来的高温恶臭气体进行降温和气液分离处理,使其温度从高于100摄氏度降低到70摄氏度以下,然后才对其进行后续的吸收处理,从而在后续脱硫系统中避免使用了耐腐蚀耐高温的价格较为高昂的管道和附属设备,从而有效简化的整体结构并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C10B43/00GK202744489SQ20122045542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赵章瑶, 项瑞坚 申请人:温州森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