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及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945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及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和气化炉,其中所述气化炉包括反应室、激冷室以及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包括上开口、下开口以及侧壁;所述侧壁包括翅片和螺旋状的盘管,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盘管的螺旋间隙处并且与所述螺旋间隙两侧的盘管固定连接;所述盘管外壁靠近上开口的一端设有上入水口,在所述盘管外壁靠近下开口的一端设有下入水口;所述盘管内壁上设有多个开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同时通过上入水口和下入水口注水,因此在所述内腔中始终充满流动的水,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导气管烧损;另外,通过所述开孔喷出的水在导气管中的物质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洗涤、除尘的作用,有利于后续粗煤气的洗涤净化。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及气化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领域,更涉及一种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及气化炉。
【背景技术】
[0002]大规模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成为当今煤气化技术的主流,其中干煤粉气化技术由于煤种适应性宽,有效产气率高以及比氧耗低等优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GSP气化炉(西门子公司)是采用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技术的典型代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气化炉包括进行反应的反应室和对来自反应室的物料进行激冷的激冷室,并且在反应室的出口设有通入激冷室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作用一是引导煤气化反应产生的气流和熔渣,更好的保护气化炉筒体不被高温气体烧损;二是控制气体流速,减少气体带灰,提高碳转化率。
[0004]现有的导气管的侧壁内设有冷却水盘管,通过烧嘴冷却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在烧嘴冷却水系统中,循环冷却水除了冷却导气管以外,同时还对烧嘴和燃烧室支撑进行冷却。
[0005]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气化炉内的导气管仍然容易烧损,并且导气管烧损后,很可能导致烧嘴冷却水系统运行不稳定,使得烧嘴冷却水系统补水不及时,不能对烧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导致气化炉联锁跳车或导致气化炉烧嘴烧损。而且在导气管局部烧损后,高温气体通过导气管孔洞对气化炉筒体冲刷,致使气化炉筒体变薄,严重时可导致筒体撕裂。
[0006]此外,在导气管内的冷却水盘管中,循环冷却水的流动方式为低进高出,若导气管烧损使其壁内的冷却水出现漏点,则冷却水不能实现有效循环而直接漏入气化炉内,使导气管上段无法获得保护,致使导气管大面积烧损,同时气化炉下渣口积渣,系统压力波动、停车。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以及气化炉,以解决气化炉内的导气管容易烧损的问题,维持气化炉的长周期运行。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包括用于连接至气化炉的反应室出口的上开口、用于伸入气化炉的激冷室的下开口以及侧壁;其中,所述侧壁包括翅片和螺旋状的盘管,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盘管的螺旋间隙处并且与所述螺旋间隙两侧的盘管固定连接,以使在所述侧壁内侧的物料不会穿过所述侧壁到达所述侧壁的外侧;所述盘管外壁靠近上开口的一端设有上入水口,在所述盘管外壁靠近下开口的一端设有下入水口 ;所述盘管内壁上设有多个开孔,用于排出由上入水口和下入水口引入的水。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优选地,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盘管内壁的下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下部。
[0011 ]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优选地,所述开孔的孔径为4-12mm,所述开孔的数目为8-20个,绕所述侧壁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孔的孔径为5-10mm,所述开孔的数目为10-15个。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化炉包括进行反应的反应室、对来自反应室的物料进行激冷的激冷室以及如上所述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设置于所述反应室与所述激冷室之间,用于将来自所述反应室的物料导入所述激冷室。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由于同时通过上入水口和下入水口注水,因此在所述内腔中始终充满流动的水,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导气管烧损,保证气化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通过所述开孔喷出的水在导气管中的物质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洗涤、除尘的作用,有利于后续粗煤气的洗涤净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导气管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0017]气化炉包括进行反应的反应室和对来自反应室的物料进行激冷的激冷室,并且在反应室的出口设有通入激冷室的导气管。
[0018]参见图1和图2,所述导气管包括用于连接至气化炉的反应室出口的上开口 1、用于伸入气化炉的激冷室的下开口 2以及侧壁3。其中,所述侧壁3进一步包括螺旋状盘管4和翅片5,所述翅片5设置在所述盘管4的螺旋间隙处并且与所述螺旋间隙两侧的盘管4固定连接,以便在所述侧壁3内侧的物料不会穿过所述侧壁3到达所述侧壁3的外侧。这样,所述侧壁3在所述上开口 I和下开口 2之间从上至下交替地出现固定连接的盘管4和翅片5。
[0019]所述盘管外壁41是指所述侧壁3外侧的盘管壁,所述盘管内壁42是指所述侧壁3内侧的盘管壁。
[0020]所述盘管外壁41靠近上开口 I的一端设有上入水口 43,所述上入水口 43与所述盘管4的管腔45连通,以便将水注入所述盘管4内;在所述盘管外壁41靠近下开口 2的一端设有下入水口 44,所述下入水口 44与所述盘管4的管腔45连通,以便将水注入所述盘管4内。
[0021]在所述盘管内壁42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开孔46,以便在气化炉运行时,排出由上入水口 43和下入水口 44引入的水,并且将所述盘管4内的水喷入导气管内,对导气管内的物质喷淋降温。
[0022]当通过上入水口 43和下入水口 44注入的水量一定时,开孔46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均会对导气管内物质的喷淋降温产生影响。优选地,所述开孔46设置在所述盘管内壁42的下部,以便从所述盘管4中喷出的水的方向是倾斜向下的,在洗涤冷却导气管内下行的物质的同时,减少对下行物质的阻力。在气化炉的实际运行中,由于激冷室中设置的激冷水会喷淋到所述侧壁3的上部,为所述侧壁3的上部提供一定的保护,因此,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孔46设置在所述侧壁3的下部,以更好地对所述侧壁3的下部进行保护。
[002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开孔46的孔径优选为4_12mm,数目为8_20个,绕所述侧壁的周向分布;进一步优选为5-10_,数目为10-15个;所述开孔的,以提供更优的喷淋效果。
[002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在气化炉运行时,来自反应室的物料穿过导气管的上开口 I和下开口 2进入到激冷室中。冷却水通过上入水口 43和下入水口 44同时通入所述导气管的盘管4中,并且通过所述盘管内壁42上的开孔46喷入导气管内。由于同时通过上入水口 43和下入水口 44注水,因此在所述盘管4中始终充满流动的水,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导气管烧损。另外,通过所述开孔46喷出的水在对导气管中的物质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洗涤、除尘的作用,有利于后续粗煤气的洗涤净化。
[0025]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注意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形,因此所用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气化炉的导气管,包括用于连接至气化炉的反应室出口的上开口、用于伸入气化炉的激冷室的下开口以及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翅片和螺旋状的盘管,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盘管的螺旋间隙处并且与所述螺旋间隙两侧的盘管固定连接,以使在所述侧壁内侧的物料不会穿过所述侧壁到达所述侧壁的外侧;所述盘管外壁靠近上开口的一端设有上入水口,在所述盘管外壁靠近下开口的一端设有下入水口 ;所述盘管内壁上设有多个开孔,用于排出由上入水口和下入水口引入的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盘管内壁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孔径为4-12mm,所述开孔的数目为8-20个,绕所述侧壁的周向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孔径为5-10mm,所述开孔的数目为10-15个。
6.一种气化炉,包括进行反应的反应室、对来自反应室的物料进行激冷的激冷室以及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设置于所述反应室与所述激冷室之间,用于将来自所述反应室的物料导入所述激冷室。
【文档编号】C10J3/84GK203530255SQ20132057319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乃国星, 杨建荣, 姜永, 白海, 田彦俊, 赵凯 申请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