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制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8553阅读:1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制炭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炭炉灶,尤其涉及农村地区用木材取暖烧饭时能够充分利用木材尚未燃尽时的炭材制作木炭的制炭炉。



背景技术:

木炭是指含有炭成分的生物制材料,经过一定工艺炭化后得来的可燃性产物。它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农业领域和生活领域的火锅、烧烤等。

当前木炭制作主要由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窑烧树木炭(下称树炭),已受到了很大限制。传统窑烧树炭耗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原料5公分直径以上的木料、市场价格高;三吨原料产一吨木炭,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另外一种就是现在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机制木炭技术公司,采取如下工艺步骤:原料经过筛选、粉碎、烘干、高压制棒、炭化24小时,然后粉碎得到产品炭粉和炭棒,由于机制木炭生产成本高,实际投资大,所以根本无法与传统木炭形成有利的市场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非常多的农户由于地域偏远或经济能力限制,不能够使用燃煤或液化气在日常生活中做饭和取暖,他们在植树造林的同时也在使用木柴来做饭和取暖。但是由于技术的缺失,在完成了燃烧取暖或做饭任务后,任凭尚未燃尽的木柴变成灰烬,浪费了大量的尚未燃尽的木柴残余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广大农户在使用木柴燃烧时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制炭炉及其制炭方法,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使用木柴燃烧的残余价值制作木炭。

经过实践证明,农户每燃烧五千克的木柴,操作得当可以得到1-1.5千克的木炭成品。这样一来可以节约30%左右的木柴砍伐量,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如果木炭成品用来出售则一年可以获得3000-5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对于偏远地区贫困农户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为政府部门帮助贫困农户精准脱贫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环保制炭炉,所述制炭炉包括炉体、燃烧室、灰烬室、制炭室、烟囱、托柴架六部分。炉体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燃烧室,燃烧室下面由托柴架、烟囱及制炭室上盖组成,烟囱是由可以弯曲的铁皮管道构成。下部分由灰烬室和制炭室组成,灰烬室在中间,用来承接托柴架上燃尽的木柴形成的灰烬,灰烬室两边各有一个制炭室(两个制炭室也可合成一个制炭室,将灰烬室设置在制炭室上面中间凹槽部位,)制炭室用来承接炭材并在制炭室中炭化,最终形成木炭成品。

所述炉体由铁制品制成,也可以由水泥等材料制作,炉体分为燃烧室、灰烬室和制炭室三个部分,中间由托柴架、制炭室上盖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

所述托柴架由耐高温的条形生铁材料制成,中间有空隙便于空气流通和灰烬下落。所述制炭室上盖由耐高温的块状生铁材料制成,制炭室上盖与托柴架平面呈45°左右的倾斜角度,外高内低,这样一来方便炭材下落到制炭室中,可以通过制炭室上盖上的拉手打开或关闭制炭室上盖。需要取出木炭成品时,则通过制炭室前门的拉手打开制炭室前门取出木炭。

所述制炭方法非常简单易行:在做饭或取暖时将木柴放置在托柴架上进行燃烧,在木柴尚未完全燃烧,但已经形成炭材可以用来制作木炭成品时,及时打开制炭室上盖,将炭材移入到制炭室中,关闭制炭室上盖隔绝空气,等待几分钟既可以得到木炭成品,打开制炭室前门取出木炭成品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炭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炭炉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炭炉两个制炭室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炭炉一个制炭室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炉体,2是制炭室上盖,3是托柴架,4是制炭室底部,5是制炭室前门, 6是制炭室前门拉手,7是烟囱,8是燃烧室,9是制炭室上盖拉手,10是灰烬室, 11是制炭室。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制炭炉包括炉体1、燃烧室8、灰烬室10、制炭室11、烟囱7、托柴架3六部分。炉体1由铁制品制成,也可以由水泥等材料制作,炉体1由托柴架3、制炭室上盖2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半部为燃烧室8,燃烧室8后面有一可弯曲延伸的烟囱7,下半部由灰烬室10和制炭室11构成。托柴架3由耐高温的条形生铁材料制成,中间有空隙便于空气流通,制炭室上盖2由耐高温的块状生铁材料制成,可以通过制炭室上盖上拉手6打开或关闭制炭室上盖2。

制炭方法:在做饭或取暖时将木柴放置在托柴架3上进行燃烧,在木柴尚未完全燃烧,但已经形成炭材可以用来制作木炭成品时,及时打开制炭室上盖2,将炭材移入到制炭室11中,关闭制炭室上盖2隔绝空气,等待几分钟既可以得到木炭成品,通过制炭室前门拉手6打开制炭室前门5取出木炭成品即可。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