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气生物脱硫系统的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678发布日期:2018-06-30 03:5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生物脱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沼气生物脱硫系统的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生物脱硫是一种处理沼气中硫化氢的重要技术,其沉淀装置是生物脱硫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目前市场上的沉淀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形状均为圆柱形,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排硫不方便、不彻底;二是装置内部没有辅助沉淀的结构,沉淀效果不理想;三是出液挡泥环节缺失,出液硫单质浓度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节约材料、利于排硫、沉淀效果理想、出液质量良好的沼气生物脱硫系统的沉淀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体及用于固定外壳体的支撑座;所述外壳体包括位于上部的圆柱体及位于下部的倒圆锥体;所述圆柱体的上部设有进液口及溢流口;所述倒圆锥体的底部设有排硫口;所述外壳体的内腔设有流通管、喇叭口、环形阻泥圈及正圆锥体;所述流通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管、弯头及下垂管;所述水平管位于圆柱体内腔的上部,其一端连接进液口、另一端连接弯头的上口;所述下垂管位于圆柱体内腔的上部中央,其上端连接弯头的下口、下端连接位于圆柱体内腔的喇叭口的小头;所述环形阻泥圈的内圆套装于下垂管的周围、外圆连接圆柱体内壁、内圆与外圆之间的部分设有若干能够阻挡硫单质通过的微孔;所述正圆锥体的上部伸入喇叭口内部空间、顶点与下垂管的横截面中心纵向对齐、底面边缘靠近倒圆锥体侧面上部、底面下方设有与倒圆锥体侧面连接的支撑筋。

上述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环形阻泥圈的微孔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所述溢流口的内侧设有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在沉淀同等流量含硫液体条件下节约了用材,减少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环环相扣的独特竖流式沉淀机制,有助于硫单质的沉淀,且排放更方便、更彻底;挡泥、过滤双把关,出液基本不含硫单质,从而得到更好的再利用效果,减少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通管,1.1-水平管,1.2-弯头,1.3-下垂管,2-圆柱体,2.1-进液口,2.2-溢流口, 3-喇叭口,4-倒圆锥体,4.1-排硫口,5-支撑座,6-正圆锥体, 7-支撑筋,8-环形阻泥圈,8.1-微孔,9-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沼气生物脱硫系统的沉淀装置, 包括外壳体及用于固定外壳体的支撑座5。外壳体包括位于上部的圆柱体2及位于下部的倒圆锥体4。圆柱体2的上部设有进液口2.1及溢流口2.2。溢流口2.2的内侧设有过滤网9。为确保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过滤网9采用不锈钢材质。倒圆锥体4的底部设有排硫口4.1。外壳体的内腔设有流通管1、喇叭口3、环形阻泥圈8及正圆锥体6。流通管1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管1.1、弯头1.2及下垂管1.3。水平管1.1位于圆柱体2内腔的上部,其一端连接进液口2.1、另一端连接弯头1.2的上口。下垂管1.3位于圆柱体2内腔的上部中央,其上端连接弯头1.2的下口、下端连接位于圆柱体2内腔的喇叭口3的小头。环形阻泥圈8的内圆套装于下垂管1.3的周围、外圆连接圆柱体2内壁、内圆与外圆之间的部分设有若干能够阻挡硫单质通过的微孔8.1。环形阻泥圈8的微孔8.1可以设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正圆锥体6的上部伸入喇叭口3内部空间、顶点与下垂管1.3的横截面中心纵向对齐、底面边缘靠近倒圆锥体4侧面上部、底面下方设有与倒圆锥体4侧面连接的支撑筋7。

上述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如下:

从反应器出来的含有硫单质的碱液从进液口2.1进入流通管1,到达喇叭口3时流速减缓,硫单质颗粒沿着正圆锥体6的侧面下滑,引导硫单质沉淀,同时防止高流速液体的直接冲击下部沉淀层。当硫单质颗粒下滑到倒圆锥体4侧面后,进一步靠重力和斜面作用下沉到底部,并通过排硫口4.1排出。沉淀硫单质后的液体顺着喇叭口3的外部并通过环形阻泥圈8的微孔上行,同时硫单质的上溢则被有效阻挡。当液体到达过滤网9时又将可能混入的硫单质再次阻挡,清液则通过溢流口2.2去往缓存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