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0571发布日期:2019-02-22 20:1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黑色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干熄焦装置的外排环境除尘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2)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3)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这三股气体经风机汇总后,由同一烟囱排出。由于装焦的间歇性造成了排放烟气量在10-30万m3/h之间波动,so2含量在180-650mg/nm3之间波动,因而不能满足gb16171-2012要求的so2含量小于80mg/m3的标准。

因此,需对除尘气中的so2进行脱除处理。然而,由于烟气量和so2含量都在较大范围内波动,若都按照浓度和烟气量的最大值进行后续脱硫工艺的选型和设计,则势必会造成脱硫处理能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硫处理能力的浪费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节约能源消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包括:干熄炉、集气包、脱硫装置及烟囱;所述干熄炉的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排气口、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排气口和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排气口与所述集气包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集气包的出气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脱硫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烟囱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包包括:集气包本体、压力监测部件及第一阀门;所述压力监测部件设置在所述集气包本体中;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集气包本体的出气口;所述集气包本体的出气口与所述脱硫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集气包本体的进气口与所述干熄炉的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排气口、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排气口和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排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包还包括: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集气包本体的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装置本体、喷氨管路及排液管路;所述喷氨管路的喷洒端通入所述脱硫装置本体;所述排液管路的进液端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本体的底部;所述脱硫装置本体的进气口与所述集气包本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脱硫装置本体的出气口与所述烟囱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喷氨管路包括:喷氨管道、喷头和第二阀门;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喷氨管道的喷洒端;所述喷氨管道的进液端通入氨水;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喷氨管道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二氧化硫浓度监测部件;所述二氧化硫浓度监测部件设置在所述脱硫装置本体的出气口与所述烟囱的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压力监测部件、所述二氧化硫浓度监测部件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设备至少为以下任意一种:

报警指示灯和语音播报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干熄炉的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排气口、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排气口和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排气口连通,所述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集气包的进气口连通。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集气包对由干熄炉多次排出的污染气进行混合,以稳定so2的浓度,降低波动幅度,将环境除尘气的so2浓度和烟气量稳定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然后再供给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处理,避免了都按照浓度和烟气量的最大值进行后续脱硫工艺的选型和设计,从而避免了脱硫处理能力的浪费,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中集气包5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中脱硫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排气口,2-干熄炉,3-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排气口,4-除尘装置,5-集气包,6-脱硫装置,7-烟囱,8-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排气口,9-除尘管道,10-集气包本体,11-集气包本体的进气口,12-集气包本体的出气口,13-脱硫装置本体,14-喷氨管路,15-排液管路,16-脱硫装置本体的进气口,17-脱硫装置本体的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硫处理能力的浪费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节约能源消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集气包对由干熄炉多次排出的污染气进行混合,以稳定so2的浓度,降低波动幅度,将环境除尘气的so2浓度和烟气量稳定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然后再供给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处理,避免了都按照浓度和烟气量的最大值进行后续脱硫工艺的选型和设计,从而避免了脱硫处理能力的浪费,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包括:干熄炉2、集气包5、脱硫装置6及烟囱7;干熄炉2的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排气口1、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排气口3和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排气口8与集气包5的进气口连通;集气包5的出气口与脱硫装置6的进气口连通;脱硫装置6的出气口与烟囱7的进气口连通。

参见图2,对集气包5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集气包5包括:集气包本体10、压力监测部件及第一阀门;压力监测部件设置在集气包本体10中;第一阀门设置在集气包本体的出气口12;集气包本体的出气口12与脱硫装置6的进气口连通;集气包本体的进气口11与干熄炉2的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排气口1、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排气口3和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排气口8连通。来自不同干熄焦的除尘气可通过进气口进入集气包本体10。当集气包本体10的压力达到0.1mpa时,将第一阀门打开,通过出气口进行放散入脱硫装置6。

对集气包5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集气包5还包括:引风机;引风机设置在集气包本体的进气口11。

参见图3,对脱硫装置6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脱硫装置6包括:脱硫装置本体13、喷氨管路14及排液管路15;喷氨管路14的喷洒端通入脱硫装置本体13;排液管路15的进液端设置在脱硫装置本体13的底部;脱硫装置本体的进气口16与集气包本体的出气口12连通;脱硫装置本体的出气口17与烟囱7的进气口连通。

由集气包5排出的含硫气,通过脱硫装置本体的进气口16进入脱硫装置本体13。同时,雾化后的氨水由喷氨管路14喷入炉内。通过氨和so2的反应,生成硫铵,净化后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脱硫形成的硫酸铵液体,由底部的排液管路15排出脱硫装置本体13。

对喷氨管路14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喷氨管路14包括:喷氨管道、喷头和第二阀门;喷头设置在喷氨管道的喷洒端;喷氨管道的进液端通入氨水;第二阀门设置在喷氨管道上。

为了对脱硫后气体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进行测量,还包括:二氧化硫浓度监测部件;二氧化硫浓度监测部件设置在脱硫装置本体的出气口17与烟囱7的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中。

为了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压力监测部件、二氧化硫浓度监测部件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报警功能,还包括:报警设备;报警设备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报警设备至少为以下任意一种:

报警指示灯和语音播报器。

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还包括:除尘装置4;除尘装置4的进气口与干熄炉2的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排气口1、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排气口3和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排气口8连通,除尘装置4的出气口与集气包5的进气口连通。

具体地,除尘装置4的出气口通过除尘管道9与集气包本体的进气口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4为布袋除尘器。

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1)将干熄焦顶部常用放散气、干熄焦装焦口除尘气和干熄焦出焦口除尘气这三股气体汇集到一根管道,先经过布袋除尘器净化处理,以达到so2含尘量<5mg/nm3的排放标准。

2)将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引风机送往集气包5,当集气包5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将气体排出。由干熄炉2多次排出的污染气可在集气包5内混合,以稳定so2的浓度,降低波动幅度,将环境除尘气的so2浓度和烟气量稳定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

3)由集气包5排出的气体送往脱硫装置6,进行喷氨脱硫,脱硫处理后的净煤气so2含量小于80mg/m3的烟气通过烟囱7排向大气。

【技术效果】

1、通过集气包5对由干熄炉2多次排出的污染气进行混合,以稳定so2的浓度,降低波动幅度,将环境除尘气的so2浓度和烟气量稳定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然后再供给脱硫装置6进行脱硫处理,避免了都按照浓度和烟气量的最大值进行后续脱硫工艺的选型和设计,从而避免了脱硫处理能力的浪费,节约了能源的消耗。

2、通过对控制器的应用,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3、通过对报警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的报警功能。

4、通过对除尘装置4的应用,实现了对环境除尘气的净化。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