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6612发布日期:2020-05-22 16:5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炭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山核桃的主要产地在浙江省的临安,产量占全国70%。山核桃果从树上采下后,需先剥去果子的外壳,而后经过炒制加工,除去内壳后,其核桃仁即可食用;而其外壳一直以来因视为无利用价值被丢弃,靠自然风化分解,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造成白白浪费;另一方面,被丢弃的山核桃果外壳含碱性又皮厚不易分解,长期以来严重污染着当地的环境,成为环保方面的一个难题,特别在采摘山核桃季节,污染更为严重,如何实现对山核桃壳的有效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山核桃炭化的装置,其能够实现对山核桃壳的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包括炭化罐和燃烧室,所述炭化罐包括罐本体和搅拌器,所述罐本体横向设于所述燃烧室上,所述搅拌器包括电机、搅拌轴、搅拌管、动力转换组件、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所述搅拌轴横穿所述罐本体,所述搅拌管套设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管和搅拌轴均与所述动力转换组件相连,所述电机也与所述动力转换组件相连,所述动力转换组件使得所述搅拌管和搅拌轴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搅拌体设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第二搅拌体设于所述搅拌管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动力转换组件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设于所述搅拌管的一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设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转动轴向,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转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搅拌体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一刷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分别与所述搅拌轴和第一刷体连接,所述第二搅拌体包括第二连接体和第二刷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与所述搅拌管和第二刷体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均设置为板状,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在的平面中,也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体所在的平面中。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在垂直于所述搅拌轴的方向上的长度为30cm-50cm,所述第一刷体和第二刷体在垂直于所述搅拌轴的方向上的长度为10cm-20cm。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一封门、第二封门、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投料口,侧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投料口上设有第一封门,所述出料口上设有第二封门,所述第一封门利用所述第一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投料口上,所述第二封门利用所述第二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出料口上。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耗痒室,所述耗痒室设于所述罐本体的侧部,所述耗痒室的侧部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多个通气孔与所述罐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耗痒室上盖设有密封盖。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弹性件、连接件和连接螺栓,所述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耗痒室的底部固定连接,顶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设有连接螺孔,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由上至下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后与所述连接螺孔相配合。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盖的下部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插入所述耗痒室中。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盖的侧部设有抓持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山核桃炭化的装置,其用于山核桃壳的炭化,使得山核桃能够被有效利用;同时,其利用搅拌器对位于罐本体中的山核桃进行搅拌,利用动力转换组件使得第一搅拌体和第二搅拌体反向运动,从而产生良好的搅拌效果,使得山核桃能够被均匀炭化,取得良好的炭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的搅拌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山核桃炭化的装置的动力转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山核桃炭化的装置的耗痒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罐本体-11;电机-12;搅拌轴-21;搅拌管-22;动力转换组件-23;第一搅拌体-231;第一连接体-2311;第一刷体-2312;第二搅拌体-232;第二连接体-2321;第二刷体-2322;第一锥形齿轮-31;第二锥形齿轮-32;第三锥形齿轮-33;第一封门-41;第一紧固螺栓-42;耗痒室-5;通气孔-51;密封盖-6;连接通孔-61;密封块-62;抓持件-63;弹性件-71;连接件-72;连接螺孔-73;连接螺栓-7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包括炭化罐和燃烧室,所述炭化罐包括罐本体11和搅拌器,所述罐本体11横向设于所述燃烧室上,所述搅拌器包括电机12、搅拌轴21、搅拌管22、动力转换组件23、第一搅拌体231和第二搅拌体232,所述搅拌轴21横穿所述罐本体11,所述搅拌管22套设于所述搅拌轴21上,所述搅拌管22和搅拌轴21均与所述动力转换组件23相连,所述电机12也与所述动力转换组件23相连,所述动力转换组件23使得所述搅拌管22和搅拌轴21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搅拌体231设于所述搅拌轴21上,所述第二搅拌体232设于所述搅拌管22上。

在工作过程中,山核桃壳投入罐本体11中,燃烧室对罐本体11升温加热,使得位于罐本体11中的山核桃壳被炭化,在炭化过程中,第一搅拌体231和第二搅拌体232进行不断地搅拌,使得山核桃壳能够均匀受热,特别的是,在所述动力转换组件23的作用下,所述搅拌管22和搅拌轴21反向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搅拌体231和第二搅拌体232反向转动,这使得对山核桃壳的翻炒效率得到了极为有效的提高,使得各区域的山核桃壳的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山核桃壳能够被均匀炭化,具有良好的炭化效果。

具体的,所述动力转换组件23包括第一锥形齿轮31、第二锥形齿轮32和第三锥形齿轮3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1设于所述搅拌管22的一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2设于所述搅拌轴21的一端,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3分别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1和第二锥形齿轮32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1和第二锥形齿轮32同轴转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3的转动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1和第二锥形齿轮32的转动轴向,所述电机12与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3转动。

在动作时,所述电机12带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3转动,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33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1和第二锥形齿轮32作反向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搅拌轴21和搅拌管22反向转动,实现所述第一搅拌体231和第二搅拌体232的同轴反转运动;当然,所述动力转换组件23并不仅仅限于上述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所述第一搅拌体231和第二搅拌体232的反向转动均可。

为了实现良好的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体231包括第一连接体2311和第一刷体2312,所述第一连接体2311分别与所述搅拌轴21和第一刷体2312连接,所述第二搅拌体232包括第二连接体2321和第二刷体2322,所述第二连接体2321分别与所述搅拌管22和第二刷体23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2311和第二连接体2321应当设置为硬质件,材料可选用金属材料,所述第一刷体2312和第二刷体2322应当选用耐高温材料,其可采用金属丝制成。在上述结构设置下,所述第一连接体2311和第二连接体2321提供支撑,所述第一刷体2312和第二刷体2322对山核桃壳进行翻动,避免对山核桃壳造成损伤,造成其破损粉碎,影响其后续使用。

为了进一步实现良好的翻炒效果,所述第一连接体2311和第二连接体2321均设置为板状,所述搅拌轴2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311所在的平面中,也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体2321所在的平面中。在上述结构设置下,所述第一连接体2311和第二连接辅助产生翻炒效果,由于第一刷体2312和第二刷体2322的作用,所述第一连接体2311和第二连接体2321并不会对山核桃壳造成有效的破坏。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体2311和第二连接体2321在垂直于所述搅拌轴21的方向上的长度为30cm-50cm,优选为40cm,所述第一刷体2312和第二刷体2322在垂直于所述搅拌轴21的方向上的长度为10cm-20cm,优选为15cm。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封门41、第二封门、第一紧固螺栓42和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投料口,侧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投料口上设有第一封门41,所述出料口上设有第二封门,所述第一封门41利用所述第一紧固螺栓42固定于所述投料口上,所述第二封门利用所述第二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出料口上,所述第二封门可以设置为掀盖式,便于卸料工作的进行,所述第一紧固螺栓42和第二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第一封门41和第二封门能够产生良好的密封效果,隔绝氧气的进入,从而使得山核桃壳能够被炭化。

本实施例的一种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还包括耗痒室5,所述耗痒室5设于所述罐本体11的侧部,所述耗痒室5的侧部设有多个通气孔51,所述多个通气孔51与所述罐本体11的内部连通,所述耗痒室5上盖设有密封盖6。设置所述耗痒室5以后,可以用于消耗罐本体11中的氧气,使得罐本体11的内部处于一个无氧空间,产生良好的炭化效果,具体的:在操作时,首先将山核桃壳从所述投料口投入罐本体11中,然后利用所述第一封门41封闭所述投料口,接着,向所述耗痒室5中投入燃烧物,例如燃烧的山核桃壳,然后盖上所述密封盖6,使得燃烧的山核桃壳耗尽耗痒室5和罐本体11中的氧气,使得罐本体11中达到无氧的环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炭化工作并不是一种精细化作业,山核桃壳的炭化也不是需要绝对的无氧条件,所以所述第一封门41、第二封门和耗痒室5的设置也并不要求其实现罐本体11中达到绝对无氧的环境,它们的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氧含量,从而有效提升炭化效果。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山核桃壳炭化的装置还包括弹性件71、连接件72和连接螺栓74,所述弹性件71的下端与所述耗痒室5的底部固定连接,顶部与所述连接件72固定连接,其具体可以设置为弹簧,所述连接件72的上表面设有连接螺孔73,所述密封盖6上设有连接通孔61,所述连接螺栓74由上至下穿过所述连接通孔61后与所述连接螺孔73相配合。在上述结构设置下,所述弹性件71对所述密封盖6形成拉持,当耗痒室5中的气压较低时,所述密封盖6密封所述耗痒室5,当耗痒室5中的气压过高,也就是所述罐本体11中的气压过高时,气压将所述密封盖6顶起,所述弹性件71被拉伸,气压得以释放,当气压压力减小后,在所述弹性件71的拉持下,所述密封盖6重新密封所述耗痒室5,从而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罐本体11中的压力具有了限值,不会由于气压压力过高而产生的危险。

为了有效提升所述密封盖6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盖6的下部设有密封块62,所述密封块62插入所述耗痒室5中,所述密封块62优选采用金属材料,所述密封盖6可采用隔热材料,避免对人造成伤害。

为了便于所述密封盖6的启闭,所述密封盖6的侧部设有抓持件63,所述抓持件63可设置为把手状。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