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3441发布日期:2020-04-10 23:5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从车轮被发明后,润滑运动部件已广为所知。润滑随之成为机械设备必须解决的问题。每个工作面都有一定的粗糙度,粗糙的工作面引起摩擦。摩擦可以造成工作面表面材料的损失,形成表面磨损。通过使用润滑剂,可以最大化减小磨损。润滑的主要目的是:(1)减少磨损和防止热损失;(2)防止腐蚀和减少氧化。

如今,提到润滑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石油。石油基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石油基润滑剂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并且对环境不友好。在海上钻井或农业中使用的工业设备需要机械与水源接近,这种情况下使用石油基润滑剂会破坏周边环境。含石油基润滑油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润滑油污染水体,从而影响水生生态环境。

植物油具有优良的环境友好性,例如本身可生物降解,具有低生态毒性,来源于可再生资源,并且不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因此可以起到乳化,增塑,润滑减摩等作用,进行科研工作者的视线,并应用到相应领域。其中,在植物油基润滑油中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虽然有些润滑油市场是以植物油为主进行产品开发的,但在植物油领域仍有明显的继续研宄的空间。特性优势明显的植物油还没有成为润滑油基础油的广泛用油,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差,耐高温性能、低温流动性能不足等。

随着石油成本的增加,石油储备减少,环境保护日趋重要,植物油基润滑油正在经历一个缓慢而稳定的回归趋势。在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下,以及矿物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的前提下,开发出一种可解决传统植物基润滑油上述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植物基润滑油抗氧化性差、耐高温性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植物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其使用采用氨基苯甲酸衍生物(a)、无水乙醇(b)、肼(c)、二硫化碳(d)、1,3-二氯-2-羟基丙烷(e)、植物油(f)作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醚化反应等多部反应得到了一种植物基润滑油,在有效解决现有植物基润滑油抗氧化、耐高温性能差的缺陷的同时,兼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且合成原料广泛环保。可以预见,该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基润滑油,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1:

一种新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酯化反应,得到含仲氨基酯类的中间产物i;

(2)取代反应,得到含酰胺结构的中间产物ii;

(3)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ii;

(4)取代反应,得到含有活性羟基的中间产物iv;

(5)加成醚化反应,得到植物基润滑油,即目标产物v。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具体为:

将1mol苯甲酸衍生物(a)加入到5-10mol的无水乙醇(b)中搅拌,加入0.5-3wt%催化剂a,120℃加热回流3-5h,反应结束后倾倒于冰水中,取油层液体,用乙醚进行萃取提纯,真空干燥,得到中间产物i;

所述催化剂a为硫酸、甲磺酸、磷酸或硼酸。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具体为:

将1moli溶于10mol无水乙醇中,添加到恒压滴液漏斗中,滴加到溶有1-1.2mol肼(c)的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12-18h,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液倒至碎冰块中,过滤,得到沉淀物,用水洗涤,乙醇重结晶,得到中间产物ii。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具体为:

在1molii溶于10mol含有0.5-1mol氢氧化钾的无水乙醇中,搅拌,随后加入到100-150mol的二硫化碳(d)中,加热回流4-8h,直到不再产生硫化氢气体;用1mol/l盐酸水溶液洗涤,并取上层清液,减压蒸馏;浓缩液放置室温下30min,得到沉淀物,过滤,用水洗涤,乙醇重结晶,得到中间产物iii。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具体为:

将1moliii与0.5-0.6mol1,3-二氯-2-羟基丙烷(e)溶于50mol含有碘化钾与无水碳酸钾的饱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机械搅拌30min后,水浴加热回流2-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用混合溶剂洗涤,重结晶,抽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iv。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具体为:

将iv与植物油(f)按一定的配比、加入0.5-3wt%的催化剂b,n2保护下,在100-180℃下加热4-8h,得到植物基润滑油,即目标产物v;

所述iv与f的配比按羟基与碳碳双键摩尔数1.0:1.0-1.2。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溶剂为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1:2-3:2-3。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油为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其碘值为100-160gi2/100g。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剂b为三氟化硼络合物、三氯化铝、硫酸或磷钨酸。

本发明的提供的植物基润滑油,其制备流程如下:

其中,r1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基润滑油,采用氨基苯甲酸衍生物(a)、无水乙醇(b)、肼(c)、二硫化碳(d)、1,3-二氯-2-羟基丙烷(e)、植物油(f)作为原料,制备植物基润滑油,摆脱了传统植物基润滑油抗氧化、耐高温性能差的缺陷,同时反应步骤简单,易于操作。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基润滑油,目标产物中含有n、o元素的五元杂环及仲氨结构。首先,五元杂环n、o元素的存在会吸附金属表面形成分子保护层,故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可有效提高润滑效果;其次,五元杂环结构稳定,有耐高温性能;最后,五元杂环绿色环保生物可降解。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基润滑油,目标产物中含有二苯胺基结构。一方面,苯环的存在提高了耐高温性能;另一方面,仲氨的存在可大大提高其抗氧化性。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采用植物油作为原料之一。一方面,植物油种类广泛,来源广泛;另一方面,植物油为可生物降解的环保材料。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基润滑油,解决了现有植物基润滑油抗氧化、耐高温性能差的缺陷,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润滑性,且合成原料广泛环保。可以预见,该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而非是对本发明的范围限定。

实施例1

步骤(1)将1mol苯甲酸衍生物(a)加入到10mol的无水乙醇(b)中搅拌,加入0.5wt%硫酸,120℃加热回流5h,反应结束后倾倒于冰水中,取油层液体,用乙醚进行萃取提纯,真空干燥,得到中间产物i(ir:3500cm-1:-oh消失;3401cm-1:仲-nh存在;1689cm-1:-c=o存在)。

步骤(2)将1moli溶于10mol无水乙醇中,添加到恒压滴液漏斗中,滴加到溶有1mol肼(c)的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18h,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液倒至碎冰块中,过滤,得到沉淀物,用水洗涤,乙醇重结晶,得到中间产物ii(ir:3402cm-1:仲-nh存在并增强;3483cm-1:伯-nh存在;1689cm-1:-c=o存在)。

步骤(3)在1molii溶于10mol含有0.5mol氢氧化钾的无水乙醇中,搅拌,随后加入到100mol的二硫化碳(d)中,加热回流8h,直到不再产生硫化氢气体;用1mol/l盐酸水溶液洗涤,并取上层清液,减压蒸馏;浓缩液放置室温下30min,得到沉淀物,过滤,用水洗涤,乙醇重结晶,得到中间产物iii(ir:3400cm-1:仲-nh存在;3483cm-1:伯-nh消失;1689cm-1:-c=o存在;1100cm-1:五元杂环存在;1074cm-1:-n-n-存在;3430cm-1、2401cm-1:-sh生成)。

步骤(4)将1moliii与0.5mol1,3-二氯-2-羟基丙烷(e)溶于50mol含有碘化钾与无水碳酸钾的饱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机械搅拌30min后,水浴加热回流8h;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用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1:2:2混合溶剂洗涤,重结晶,抽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iv(ir:3501cm-1:-oh存在;3401cm-1:-nh存在;1691cm-1:-c=o存在;1100cm-1:五元杂环存在;1074cm-1:-n-n-存在;3430cm-1、2401cm-1:-sh消失)。

步骤(5)将iv与碘值160gi2/100g植物油(f)按羟基与碳碳双键摩尔数1.0:1.2的配比、加入3wt%的三氟化硼络合物,n2保护下,在100℃下加热8h,得到植物基润滑油,即目标产物v(ir:3501cm-1:-oh消失;3400cm-1:-nh存在;1689cm-1:-c=o存在;1642cm-1:-c=c-消失;1100cm-1:五元杂环存在;1074cm-1:-n-n-存在)。

具体实施例2-6,其他同具体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下表:

应用实施对比例1

一种植物油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配方: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油基础油(碘值160gi2/100g)100份。

应用实施对比例2

一种植物油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配方: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油基础油(碘值160gi2/100g)100份,抗氧剂二苯胺2份。

应用实施对比例3

一种植物油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配方: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油基础油(碘值160gi2/100g)100份,抗磨剂2份。

分别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6、应用实施对比例1-3制备的植物基润滑油的物理性能,包括抗氧化性、闪点、倾点、分解温度、耐磨性、生物降解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物理测试性能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植物基润滑油与常规植物基础油相比,除生物降解性外,其他性能包括抗氧化性、闪点、倾点、耐热性、耐磨性都有显著优势。

第二,表1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植物基润滑油与常规植物基础油相比,由于本发明产品结构中含有五元杂环结构,故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耐高温、耐磨性能,且闪点大于160℃,生物降解指数bdi在80%以上,完全适合植物基润滑油的标准。

第三,表1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植物基润滑油与常规植物基础油相比,优于本发明产品具有二苯胺的结构,故在抗氧化安定性的效果优于一般常用抗氧剂。

综合而言,本发明的一种植物基润滑油,可解决传统植物基润滑油的抗氧化性差、耐高温性能的不足,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满足润滑油的使用标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中测试方法如下:

1)抗氧化性:参照文献“向晖,陈国需.pdsc法研究煤转化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j].润滑与密封,2008,33(4):89-91.”。诱导氧化时间越长,抗氧化性能越好。

2)闪点:加热时液体表面上方挥发性蒸汽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存在易燃的风险越大。

3)倾点:倾点可以用来判断润滑油的最低使用温度,是衡量润滑油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当把润滑油样品放在一个逐渐冷却降温的环境,当对冷却管倾斜时,润滑油样品不会发生倾斜斜面,这时的温度就是倾点温度。倾点越低的产品,它的低温流动性越好,更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使用。

4)分解温度(热重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评价样品的热稳定性能,氮气气氛,称取所测样品10mg置于炉体内的托盘天平上,盖好炉体,设置最高加热温度为800℃,控制升温速率为20℃/min,直到样品全部失重,停止加热,用origin软件作图分析。

5)耐磨性: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试验条件:室温(25℃),转速为1450r/min,长磨时间为30min。所用钢球为重庆钢球厂生产的标准ⅱ级gcr15钢球,直径12.7mm,硬度59-61hrc。设定载荷为400n时,测定钢球的磨斑直径,每个值测定3次,取平均值。

6)生物降解bdi:参照文献“王昆,方建华,陈波水,等.润滑油生物降解性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4,20(6):74-78.”。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