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油泥煤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97245发布日期:2022-08-20 00:5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油泥煤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油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油泥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油田和炼油化工领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含油泥土废弃物,是一种危险废物,已列入国家危废名录内。油田油气井作业产生的落地油、储罐清罐时罐底油泥,机械加工行业油基切削液产生的油泥,煤矿、煤化工产生的煤泥。
3.这些产物虽然有热洗法、燃烧法、热解法等诸多方法,但都存在着成本较高、处理效率较低、能耗大等问题。
4.而将其制成燃料方法虽然也有,却存在着未考虑油品回收、其它废料再利用问题。
5.例如发明专利cn 106967471 a,一种改性油泥清洁燃料及改性油泥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是将油田油污泥通过添加其它材料直接做成燃料,没有原油回收过程,其所添加的材料没有使用其它废料。
6.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世界各国非常重视这一资源,而且石油炼化会衍生出许多重要产品,因此油田油污泥中石油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油田行业、化工行业及水处理行业等,都使用了大量的生物滤料,除了部分能再生利用,每年都会有大量废弃滤料产生,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环保油泥煤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油泥煤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环保油泥煤,包括污油泥、填料、高热值废弃物以及黏土胶合剂,污油泥、填料、高热值废弃物以及黏土胶合剂的重量占比为:
11.污油泥:50%~70%;
12.填料:10%~20%;
13.高热值废弃物:20%~30%;
14.粘土胶合剂:2%~5%。
15.优选的,所述污油泥包括油田化工产生的污油泥、机械加工行业油性切削液产生的污油泥、煤泥、生活污泥等污油泥。
16.优选的,所述填料包括助燃料以及脱硫料,助燃料包括蜡粉、白泥和富含具有结晶水的一氧化三铁废矿粉以及极具微孔的非矿粉硅藻土等,脱硫料包括电石渣、白泥、石灰和小苏打。
17.优选的,所述高热值废弃物包括废弃植物滤料、废机油等,还包括石油焦、植物果壳粉及其它废弃物。
18.优选的,所述黏土胶合剂的成分为液体胶结剂以及膨润土。
19.一种环保油泥煤的制备方法,该环保油泥煤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20.s1、油泥通常有油水泥混合液、罐底油泥及落地油泥,将上述油泥加水加热搅拌均匀,加破乳剂,搅拌热洗然后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分离出的原油回收,分离出浓泥水进行沉降,下部的浓泥水输回第一级重复上述处理过程,上部污水输给制作环保油泥煤过程用水或加热输回第一级使用,而离心机经离心分离出的油泥,含油量5%~10%,含水80%左右,呈泥团状,直接用于制作环保油泥煤原料。同时也可以直接接收使用其他单位减量化处理过的污油泥作为制作环保油泥煤原料,该减量化油泥含水在40%左右,呈颗粒粉状,减量化油泥含水率在80%以下均可以作为环保油泥煤制作原料;
21.s2、将具有脱硫及降尘功能的填料根据配比加入减量化油泥中搅拌混匀,使填料微孔吸收油泥中的水分和微量油分,再加入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用以填充微孔孔隙;
22.s3、将高热值废弃物加入s2完成的物料中,再加入定量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搅拌混合均匀;
23.s4、再将具有助燃功能填料加入s3完成的物料中,再加入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用以填充微孔孔隙;
24.s5、将粘土和胶合剂混配成液体加入到s4完成的物料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进行碾压;
25.s6、将s5碾压好的物料输送到成型机压型,经振动筛筛分,筛分产生的残渣输回s5再利用,筛分出的成型物料即为环保油泥煤,环保油泥煤可以制作成块状、椭圆形、颗粒状、粉状等所需形状。
26.优选的,步骤s2中脱硫的具体流程为:添加电石渣、白泥、石灰和小苏打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固硫和脱硫,300~800目小苏打在超过140℃迅速发生爆米花反应,变成蓬松爆米花状,极大增加了颗粒表面积,与后续产生的二氧化硫及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无害物,白泥和电石渣在1000℃~1100℃时固硫率达84.5%,锅炉炉膛内燃烧的煤被火焰包围,空气中的氧被隔离在火焰外,此时油泥煤中的助燃剂释放氧。
27.优选的,步骤s4中助燃的具体流程如下:添加蜡粉、白泥和富含具有结晶水的一氧化三铁废矿粉以及极具微孔的非矿粉硅藻土等,含有结晶水和吸附水的废矿粉及非矿粉在200℃和600℃分别脱去吸附水和结晶水,失重13.1%,添加少量高锰酸钾、氯酸钾和高氯酸钾,在200℃、300℃、400℃时释放氧气助燃。
28.有益效果
29.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本发明首先将油田化工油泥(罐底油泥、落地油泥等)经加水、加热、加破乳剂等搅拌均匀后经离心机离心处理,分离出的油水混合液经分离,原油回收,污水重复使用,离心分离出的团状污油泥用于制作环保油泥煤,此种设计,能够将污油泥中的大部分原油回收,减量化的污油泥直接作为环保油泥煤原材料,同时环保油泥煤制作添加的辅料有大部分是净化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滤料,把危险废物和废弃材料经技术处理变为有用的资源和燃料,变废为宝,也利国利民,有效的解决了油田污油泥花费高昂代价处理并且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31.本发明环保油泥煤利用危险废物污油泥,利用废弃滤料作为原料,通过添加填料
加工制作出的燃料,可代替燃煤,使用过程中易燃热值高,灰分挥发分、烟气达标,燃烧后残渣含油达标,残渣还可用于铺路,制作过程无废水废气产生。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中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35.实施例1
36.制作1号环保油泥煤:
37.一种环保油泥煤,包括污油泥、填料、高热值废弃物以及黏土胶合剂,污油泥、填料、高热值废弃物以及黏土胶合剂的重量占比为:
38.污油泥:含油量为5%,占比50%~60%;
39.填料:12%~15%;
40.高热值废弃物:20%~26%;
41.粘土胶合剂:2%~5%。
42.在上述物料占比范围内选取各量按制作工艺进行制作,
43.其中,所述污油泥包括油田化工产生的污油泥、机械加工行业油性切削液产生的污油泥、煤泥、生活污泥等污油泥。
44.其中,所述填料包括助燃料以及脱硫料,助燃料包括蜡粉、白泥和富含具有结晶水的一氧化三铁废矿粉以及极具微孔的非矿粉硅藻土等,脱硫料包括电石渣、白泥、石灰和小苏打。
45.其中,所述高热值废弃物包括废弃植物滤料、废机油等,还包括石油焦、植物果壳粉及其它废弃物。
46.其中,所述黏土胶合剂的成分为液体胶结剂以及膨润土。
47.一种环保油泥煤的制备方法,该环保油泥煤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48.s1、油泥通常有油水泥混合液、罐底油泥及落地油泥,将上述油泥加水加热搅拌均匀,加破乳剂,搅拌热洗然后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分离出的原油回收,分离出浓泥水进行沉降,下部的浓泥水输回第一级重复上述处理过程,上部污水输给制作环保油泥煤过程用水或加热输回第一级使用,而离心机经离心分离出的油泥,含油量5%~10%,含水80%左右,呈泥团状,同时可以直接接收使用经减量化处理过的污油泥作为制作环保油泥煤原料,该减量化油泥含水在40%左右,呈颗粒粉状,减量化油泥含水率在80%以下均可以作为环保油泥煤制作原料;
49.s2、将具有脱硫及降尘功能的填料根据配比加入减量化油泥中搅拌混匀,使填料微孔吸收油泥中的水分和微量油分,再加入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用以填充微孔
孔隙;
50.s3、将高热值废弃物加入s2完成的物料中,再加入定量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搅拌混合均匀;
51.s4、再将具有助燃功能填料加入s3完成的物料中,再加入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用以填充微孔孔隙;
52.s5、将粘土和胶合剂混配成液体加入到s4完成的物料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进行碾压;
53.s6、将s5碾压好的物料输送到成型机压型,经振动筛筛分,筛分产生的残渣输回s5再利用,筛分出的成型物料即为环保油泥煤,环保油泥煤可以制作成块状、椭圆形、颗粒状、粉状等所需形状。
54.其中,步骤s2中脱硫的具体流程为:添加电石渣、白泥、石灰和小苏打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固硫和脱硫,300~800目小苏打在超过140℃迅速发生爆米花反应,变成蓬松爆米花状,极大增加了颗粒表面积,与后续产生的二氧化硫及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无害物,白泥和电石渣在1000℃~1100℃时固硫率达84.5%,同时起到降尘作用,锅炉炉膛内燃烧的煤被火焰包围,空气中的氧被隔离在火焰外,此时油泥煤中的助燃剂释放氧。
55.其中,步骤s4中助燃的具体流程如下:添加蜡粉、白泥和富含具有结晶水的一氧化三铁废矿粉以及极具微孔的非矿粉硅藻土等,含有结晶水和吸附水的废矿粉及非矿粉在200℃和600℃分别脱去吸附水和结晶水,失重13.1%,在燃烧过程中起到助燃和升温作用,添加少量高锰酸钾、氯酸钾和高氯酸钾,在200℃、300℃、400℃时释放氧气助燃。
56.取上述制作的500克样品送样至第三方检测,结果如下:
57.热值:17280.9kj/kg(即4134.18千卡);
58.灰分:47.39%(在gb212标准限值内);
59.挥发分:27.26%(在gb212标准限值内);
60.燃烧后残渣含油:0.05%(在sy/t7300-2016标准值内)燃烧烟气检测,结果如下:
61.颗粒物:8.02mg/m3(小于标准限值≤50mg/m3);
62.二氧化硫:11.55mg/m3(小于标准限值≤400mg/m3);
63.氮氧化物:80.24mg/m3(小于标准限值≤400mg/m3);
64.林格曼黑度:1mg/m3(符合标准值≤1mg/m3)。
65.实施例2
66.制作2号环保油泥煤:
67.一种环保油泥煤,包括污油泥、填料、高热值废弃物以及黏土胶合剂,污油泥、填料、高热值废弃物以及黏土胶合剂的重量占比为:
68.污油泥:含油率10%,占比60%~70%;
69.填料:15%~20%;
70.高热值废弃物:25%~30%;
71.粘土胶合剂:2%~5%。
72.在上述物料占比范围内选取各量按制作工艺进行制作,
73.其中,所述污油泥包括油田化工产生的污油泥、机械加工行业油性切削液产生的污油泥、煤泥、生活污泥等污油泥。
74.其中,所述填料包括助燃料以及脱硫料,助燃料包括蜡粉、白泥和富含具有结晶水的一氧化三铁废矿粉以及极具微孔的非矿粉硅藻土等,脱硫料包括电石渣、白泥、石灰和小苏打。
75.其中,所述高热值废弃物包括废弃植物滤料、废机油等,还包括石油焦、植物果壳粉及其它废弃物。
76.其中,所述黏土胶合剂的成分为液体胶结剂以及膨润土。
77.一种环保油泥煤的制备方法,该环保油泥煤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78.s1、油泥通常有油水泥混合液、罐底油泥及落地油泥,将上述油泥加水加热搅拌均匀,加破乳剂,搅拌热洗然后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分离出的原油回收,分离出浓泥水进行沉降,下部的浓泥水输回第一级重复上述处理过程,上部污水输给制作环保油泥煤过程用水或加热输回第一级使用,而离心机经离心分离出的油泥,含油量5%~10%,含水80%左右,呈泥团状,同时可以直接接收使用经减量化处理过的污油泥作为制作环保油泥煤原料,该减量化油泥含水在40%左右,呈颗粒粉状,减量化油泥含水率在80%以下均可以作为环保油泥煤制作原料;
79.s2、将具有脱硫及降尘功能的填料根据配比加入减量化油泥中搅拌混匀,使填料微孔吸收油泥中的水分和微量油分,再加入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用以填充微孔孔隙;
80.s3、将高热值废弃物加入s2完成的物料中,再加入定量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搅拌混合均匀;
81.s4、再将具有助燃功能填料加入s3完成的物料中,再加入减量化处理油泥过程产生的污水用以填充微孔孔隙;
82.s5、将粘土和胶合剂混配成液体加入到s4完成的物料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进行碾压;
83.s6、将s5碾压好的物料输送到成型机压型,经振动筛筛分,筛分产生的残渣输回s5再利用,筛分出的成型物料即为环保油泥煤,环保油泥煤可以制作成块状、椭圆形、颗粒状、粉状等所需形状。
84.其中,步骤s2中脱硫的具体流程为:添加电石渣、白泥、石灰和小苏打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固硫和脱硫,300~800目小苏打在超过140℃迅速发生爆米花反应,变成蓬松爆米花状,极大增加了颗粒表面积,与后续产生的二氧化硫及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无害物,白泥和电石渣在1000℃~1100℃时固硫率达84.5%,同时起到降尘作用,锅炉炉膛内燃烧的煤被火焰包围,空气中的氧被隔离在火焰外,此时油泥煤中的助燃剂释放氧。
85.其中,步骤s4中助燃的具体流程如下:添加蜡粉、白泥和富含具有结晶水的一氧化三铁废矿粉以及极具微孔的非矿粉硅藻土等,含有结晶水和吸附水的废矿粉及非矿粉在200℃和600℃分别脱去吸附水和结晶水,失重13.1%,在燃烧过程中起到助燃和升温作用,添加少量高锰酸钾、氯酸钾和高氯酸钾,在200℃、300℃、400℃时释放氧气助燃。
86.取上述制作的500克样品送样至第三方检测,结果如下:
87.热值:17340.7kj/kg(4150.40千卡);
88.灰分:42.56%(在gb212标准限值内);
89.挥发分:26.34%(在gb212标准限值内);
90.燃烧后残渣含油:0.04%;(在sy/t7300-2016标准值内)
91.从两个实施例检测结果对照配比看出:
92.油泥含量或废弃物占比含量越大,其热值越高,符合国家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3标准;
93.灰分和挥发分检测值均达到国家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标准值以内;
94.环保油泥煤燃烧后残渣含油:0.05%左右,达到“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sy/t7300-2016渣土含油小于千分之三标准指标;
95.环保油泥煤燃烧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均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标准值以内。
9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