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方法与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212224阅读:来源:国知局
硫脱酸装置,对 其烷基化反应产物中所含有的硫酸和硫酸酯等杂质进行分离,以保证下游生产装置的安全 和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成本。
[0087] 其具体运作和效果描述如下:
[0088] 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过程主要参数:酸洗分离罐工作压力为0. 6MPa,补充的新硫 酸=98重量%,烷基化产物处理量为500L/h,其中硫酸含量=18重量%,硫酸酯=1~2. 5 重量%。
[0089] 实施过程:
[0090] 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0091] 在循环泵的推动下新鲜硫酸和含有硫酸和硫酸酯等的烷基化产物在混合器充分 混合后进入酸洗分离罐。在酸洗丝网填料上,大部分硫酸酯和新硫酸充分接触溶解,并和硫 酸一起作为重相沉降下来至酸洗分离罐底部。作为轻相的烷基化产物向上运动至上部的分 离丝网填料,绝大部分夹带在烷基化产物里的硫酸被聚并分离。夹带少量硫酸的基化产物 从酸洗罐顶部被送至一级酸烃分离装置,先经均布整流板进行整流后穿过两段纤维膜床, 分离出大颗粒粒径的硫酸;净化后的烷基化产物由一级酸烃分离装置油相出口进入二级酸 烃分离装置,经均布整流板重新整流后穿过两段纤维膜过滤滤芯,分离出小颗粒粒径的硫 酸;二级酸烃分离装置油相出口出来的烷基化产物完全满足工艺要求,随后直接进入下一 级工艺。
[0092] 平稳流动的液态酸烃混合物经防冲整流器整流后进入酸洗分离罐,进而进入一级 酸烃分离装置和二级酸烃分离装置。其中酸洗分离罐下部酸洗丝网填料由直径为2mm的 316L金属丝(购自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按照一定方式编制而成,厚度为200mm ;酸洗分离罐 上部分离丝网填料由直径为1mm的316L金属丝和聚四氟乙烯按照一定比例、一定方式编制 而成,厚度为300_;-级酸烃分离装置内部的纤维膜床均由金属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和 聚丙烯纤维按照一定比例、一定方式编制而成,二级酸烃分离装置内部的纤维膜过滤滤芯 由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按照一定比例、一定的方式编制而成。
[0093] 结果分析:
[0094] 经过使用本发明的装置,酸洗分离灌顶部硫酸含量约0. 5%,硫酸酯已基本除尽, 一级酸烃分离装置油相出口的烷基化产物中硫酸浓度约为50~300 mg / kg,二级酸烃分离 装置油相出口的烷基化产物中硫酸浓度均小于6mg/kg ;完全达到了下游生产工艺的要求。
[0095] 下表3中示出了工业现场中试试验中第一级酸烃分离装置进出口硫酸含量的部 分实验数据。
[0096] 表 3
[0097]
[0098] 上述所列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 围。即凡依据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和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 畴。
[0099]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 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 围。
【主权项】
1. 一种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将液态的含有硫酸和硫酸酯的烷基化产物和新硫酸两股物料以逆流或错流方式送 入酸洗分离罐(1)内酸洗、聚并分离; (b) 在酸洗分离罐(1)下部的酸洗丝网填料(2)中,硫酸酯和新硫酸充分接触并相互溶 解萃取,同时发生聚并分离;溶于硫酸的硫酸酯和烷基化产物中超过50%的硫酸作为重相 沉降下来至酸洗分离罐(1)底部,富集后送至酸洗沉降罐或者烷基化反应器或者外排; (c) 作为轻相的烷基化产物进入酸洗分离罐(1)上部的分离丝网填料(3),其中,在分 离丝网填料(3)上,作为轻相的烷基化产物中超过95%的硫酸被聚并分离,得到硫酸含量 为0.01%~1.0%的烷基化产物;聚并分离后的硫酸沉降至酸洗分离罐(1)底部; (d) 所得的硫酸含量为0.01%~1.0%的烷基化产物从酸洗分离罐(1)顶部被送至酸 烃分离段进行酸烃分离,其中,所述酸烃分离段为单级或多级酸烃分离装置; (e) 在酸烃分离装置中对所述硫酸含量为0. 01%~1. 0%的烷基化产物中所夹带的硫 酸进行粗分离和精细分离,得到硫酸含量低于10mg/kg的烷基化产物;分离出来硫酸富集 后被送去酸洗沉降罐或者烷基化反应器或者外排;以及 (f) 所得的硫酸含量低于l〇mg/kg的烷基化产物被送至吸附装置(13)中,以吸附剩余 的含量低于10mg/kg的硫酸,得到除去了硫酸酯和硫酸的烷基化产物。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将液态的含有硫酸 和硫酸酯的烷基化产物和新硫酸两股物料以逆流或错流方式送入酸洗分离罐内(1)之前, 在混合器(6)内使其充分混合。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酸烃分离段为两级 酸烃分离装置梯度布置,一级酸烃分离装置(7)粗分离得到的烷基化产物直接被送至二级 酸烃分离装置(10)进行精细分离。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⑴中,所得的硫酸含量低于10 mg/kg的烷基化产物被送至装有交换吸附树脂床(14)的吸附装置(13)中,以吸附剩余的 含量低于10mg/kg的硫酸,使其硫酸浓度降到低于Img/kg。5. -种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酸洗分离罐(1),用于对送入其中的液态的含有硫酸和硫酸酯的烷基化产物和新硫酸 两股物料进行酸洗、聚并分离; 在酸洗分离罐(1)下部的酸洗丝网填料(2),用于使得硫酸酯和新鲜硫酸充分接触并 相互溶解萃取,同时发生聚并分离; 在酸洗分离罐(1)上部的分离丝网填料(3),用于使经过酸洗丝网填料(2)后的烷基化 产物中超过95%的硫酸被聚并分离,得到硫酸含量为0.01 %~1.0%的烷基化产物; 与酸洗分离罐(1)连接的酸烃分离段,其中,所述酸烃分离段为单级或多级酸烃分离 装置,用于对所述硫酸含量为〇. 01 %~1. 〇%的烷基化产物中所夹带的硫酸进行粗分离和 精细分离,得到硫酸含量低于10mg/kg的烷基化产物; 与酸烃分离段连接的吸附装置(13),用于吸附剩余的含量低于10mg/kg的硫酸,得到 除去了硫酸酯和硫酸的烷基化产物。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与酸洗分离罐(1)连接的混 合器(6),用于在将液态的含有硫酸和硫酸酯的烷基化产物和新硫酸两股物料送入酸洗分 离罐内(1)之前,使其充分混合。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烃分离段为两级酸烃分离装置梯 度布置,一级酸烃分离装置(7)粗分离得到的烷基化产物直接被送至与其连接的二级酸烃 分离装置(10)进行精细分离。8.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13)装有交换吸附树脂 床(14),用于吸附剩余的含量低于10mg/kg的硫酸,使其硫酸浓度降到低于Img/kg。9.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丝网填料(2)的空隙率大于 90%,丝网纤维直径为0. 3~4mm,厚度为100~300mm,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 而成;所述分离丝网填料(3)的空隙率为80%~90%,丝网纤维直径为0. 1~3mm,厚度大 于200mm,其前半段由聚四氟乙烯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后半段由聚丙烯和金属纤维编织而 成;并且,所述酸洗丝网填料(2)和分离丝网填料(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3~4D,且不少 于500mm,其中D为酸洗分离器罐(1)的内径;混合液进料口或新硫酸进料口位于酸洗丝网 填料(2)和分离丝网填料(3)之间空隙中部偏上处;所述进料口处设置防冲整流器(4),所 述的防冲整流器(4)选自多孔管、分支管、防冲挡板、斜板和列式叶片中的一种。10.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酸烃分离装置(7)的内部装 有两段纤维膜床(9),所述纤维膜床(9)的孔隙率为80 %~90 %,纤维直径小于200ym, 厚度大于200mm;其中,每段纤维膜床(9)的前半段由聚四氟乙烯纤维编织而成,后半段由 选自金属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织而成;所述二 级酸烃分离装置(10)的内部装有两段经过超亲水或者超亲油改性处理的纳米纤维膜制成 的纤维膜过滤滤芯(12),所述纤维膜的孔隙率小于80 %,纤维直径小于100ym,厚度大于 50mm;其中,所述纳米纤维膜是由选自金属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和聚酯纤维 中的一种或多种经改性后编织而成的;并且,所述一级酸烃分离装置(7)内部的纤维膜床 (9)之间以及二级酸烃分离装置(10)内部的纤维膜过滤滤芯(12)之间的间隔最短距离为 0. 1~0. 5D,且不少于500mm;-级酸径分离装置(7)和二级酸径分离装置(10)后面沉降 段的最短距离为0.3~2D',且不少于1000mm,其中D'为一级酸烃分离装置(7)和二级酸 烃分离装置(10)的内径;所述一级酸烃分离装置(7)和二级酸烃分离装置(10)的内部进 口处分别有流体均布整流板(8)和(11),所述流体均布整流板(8)和(11)为多孔均布的开 孔厚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方法与装置,提供了一种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方法。还提供了一种烷基化产物脱硫脱酸的装置。
【IPC分类】C10G53/10
【公开号】CN104927907
【申请号】CN201510377435
【发明人】白志山, 乔伟, 庞富龙, 杨晓勇, 王炳捷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