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04283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矿物基础 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和生物油基础 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这两种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0003]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 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 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矿油基础油由原 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 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中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 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0004] 生物基础油优点是毒性低润滑性能和极压性能比石油基润滑油好。但植物油因产 量少而比矿物油价格高,另一个缺点是在低温下易结蜡,氧化安定性也不是很好。但是近年 来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美国瑞安勃利用专利的Stablized技术制造的高油酸基础 油,性能已经达到了合成油的水平。
[0005] 润滑油添加剂概念是加入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剂得到某种新 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已有的一些特性。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 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 度指数增进剂等类型。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就良好的抗磨和极压性能的汽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 法。
[0007] 本发明的润滑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蓖麻油52~60份、癸二酸二异辛酯 45~50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3~4份、单十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4~5份、苯并三氮唑2~3 份、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40~44份、己基癸醇6~7份、仲醇聚氧乙烯醚3~4份、十二碳二元 酸5~6份、纳米氧化铟2~3份。
[0008] 作为优化,该润滑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蓖麻油56份、癸二酸二异辛酯 46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3.5份、单十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4.5份、苯并三氮唑2.5份、三羟 甲基丙烷油酸酯42份、己基癸醇6.5份、仲醇聚氧乙烯醚3.5份、十二碳二元酸5.5份、平均粒 径为40nm的纳米氧化铟2.5份。
[0009] 本发明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己基癸醇、仲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碳二元 酸、纳米氧化铟混合采用超声波搅拌器,在66~72°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 b、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蓖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椰油胺聚氧乙烯醚、单十二烷基磷酸酯 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加入到高速搅拌机,在75~80°C条件下,以1800~2000转/分钟转速 搅拌30~40分钟; c、 将步骤a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液中,以1200~1400转/分钟转速搅拌 30~40分钟;然后采用超声波搅拌器,在70~75°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冷却即成。
[0010]本发明润滑油,采用多种原料组成基础油,同时加入多种添加剂和纳米粉末,通过 特殊的工艺制备而成;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十分突出;具有了优良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具有 了突出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摩擦系数更低,通过极压性能测试极压性能更高。 [0011] 相关实验:(1)按照G11122-2006、GB11121-2006对润滑油的低温动力粘度、运动 粘度(100°C )、高温高剪切粘度、倾点、机械杂质、闪点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环境条件为 25-28°C,40~40% RH,检测仪器为A-111全自动表观粘度测定仪,A-72 SYP1003-VII运 动粘度测定器。
[0012] (2)摩擦磨损试验利用1^!800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各种抗磨添加剂在1505~ 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钢球为直径12.7 mm的二级GCrl5钢球,硬度为59~61 HRC,按 GB/T 3142-1982方法测定平均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试验条件:转速1450 r/min,室温(约 25°〇,长磨时间3〇1^11,负荷为3921
[0013] (3)用四球机在转速1450 r/min、室温、时间10 S条件下,按GB/T 12583-9方法测 试其润滑时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和烧结负荷(Pd值)。分别对上述实施例1~3制备的润 滑油和对比例进行性能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 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发明内容】
对本发明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5]实施例l:a、将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42千克、己基癸醇6.5千克、仲醇聚氧乙烯醚 (15-S-15)3.5千克、十二碳二元酸5.5千克、平均粒径为40nm的纳米氧化铟2.5千克混合采 用超声波搅拌器,在66~72°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 b、 将蓖麻油56千克、癸二酸二异辛酯46千克、椰油胺聚氧乙烯醚(AC-1203)3.5千克、单 十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4.5千克、苯并三氮唑2.5千克加入到高速搅拌机,在75~80°C条 件下,以1800~2000转/分钟转速搅拌30~40分钟; c、 将步骤a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液中,以1200~1400转/分钟转速搅拌 30~40分钟;然后采用超声波搅拌器,在70~75°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冷却即成。
[0016] 实施例2: a、将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40千克、己基癸醇6千克、仲醇聚氧乙烯醚(15-S-15)3千克、十二碳二元酸5千克、平均粒径为40nm的纳米氧化铟2千克混合采用超声波搅 拌器,在66~72°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 b、 将蓖麻油52千克、癸二酸二异辛酯45千克、椰油胺聚氧乙烯醚(AC-1203)3千克、单十 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4千克、苯并三氮唑2千克加入到高速搅拌机,在75~80°C条件下,以 1800~2000转/分钟转速搅拌30~40分钟; c、 将步骤a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液中,以1200~1400转/分钟转速搅拌 30~40分钟;然后采用超声波搅拌器,在70~75°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冷却即成。
[0017] 实施例3:a、将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44千克、己基癸醇7千克、仲醇聚氧乙烯醚(15-S-15)4千克、十二碳二元酸6千克、平均粒径为40nm的纳米氧化铟3千克混合采用超声波搅 拌器,在66~72°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 b、 将蓖麻油60千克、癸二酸二异辛酯50千克、椰油胺聚氧乙烯醚(AC-1203)4千克、单十 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5千克、苯并三氮唑3千克加入到高速搅拌机,在75~80°C条件下,以 1800~2000转/分钟转速搅拌30~40分钟; c、 将步骤a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液中,以1200~1400转/分钟转速搅拌 30~40分钟;然后采用超声波搅拌器,在70~75°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冷却即成。
[0018] 对比例:将蓖麻油56千克、癸二酸二异辛酯46千克、苯并三氮唑2.5千克、三羟甲基 丙烷油酸酯42千克、平均粒径为40nm的纳米氧化铟2.5千克,以1200~1400转/分钟转速搅 拌30~40分钟;然后采用超声波搅拌器,在70~75°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冷却即成。
【主权项】
1. 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蓖麻油52~60份、癸二酸二异 辛酯45~50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3~4份、单十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4~5份、苯并三氮唑 2~3份、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40~44份、己基癸醇6~7份、仲醇聚氧乙烯醚3~4份、十二碳 二元酸5~6份、纳米氧化铟2~3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蓖麻 油56份、癸二酸二异辛酯46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3.5份、单十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4.5 份、苯并三氮唑2.5份、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42份、己基癸醇6.5份、仲醇聚氧乙烯醚3.5份、 十二碳二元酸5.5份、平均粒径为40nm的纳米氧化铟2.5份。3. -种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己基癸醇、仲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碳二元 酸、纳米氧化铟混合采用超声波搅拌器,在66~72°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 b、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蓖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椰油胺聚氧乙烯醚、单十二烷基磷酸酯 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加入到高速搅拌机,在75~80°C条件下,以1800~2000转/分钟转速 搅拌30~40分钟; c、 将步骤a的混合液缓慢加入到步骤b中的混合液中,以1200~1400转/分钟转速搅拌 30~40分钟;然后采用超声波搅拌器,在70~75°C条件下,搅拌80~100分钟,冷却即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润滑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蓖麻油52~60份、癸二酸二异辛酯45~50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3~4份、单十二烷基磷酸酯三乙醇胺4~5份、苯并三氮唑2~3份、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40~44份、己基癸醇6~7份、仲醇聚氧乙烯醚3~4份、十二碳二元酸5~6份、纳米氧化铟2~3份。本发明润滑油,采用多种原料组成基础油,同时加入多种添加剂和纳米粉末,通过特殊的工艺制备而成;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十分突出;具有了优良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具有了突出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摩擦系数更低,通过极压性能测试极压性能更高。
【IPC分类】C10N30/06, C10M169/04, C10M141/10, C10N20/02
【公开号】CN105567396
【申请号】CN201511016262
【发明人】王丹
【申请人】王丹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