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211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发动机怠转转速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在节流阀阀体的进气通道上,连接着绕过开关该进气通道用的节流阀的旁通流道,在该旁通流道中设有开关该旁通流道的旁通阀,并通过螺旋机构将驱动该旁通阀的步进电动机连接在该旁通阀上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这样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昭59-3444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一种,是已经公知的技术。
在以往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中,如上述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螺旋机构是这样形成的,其由阀门活塞和阀门外壳组成,阀门活塞以不能相对转动、却能作轴向移动的方式与步进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并在阀门活塞的外圆周上加工出外螺纹,而在阀门外壳上加工出与上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由于是用阀门活塞的顶端来开关旁通流道的出口孔,所以外螺纹的一部分露出在旁通流道外面。因此,在发动机回火时,外螺纹的一部分将暴露在回火的气体中,碳末等异物会附着在外螺纹上,由于这种异物会塞入内、外螺纹之间,可能使螺旋机构的动作产生困难。此外,由于阀门活塞与出口孔布置在同一轴线上,将有很高的发动机进气负压从出口孔作用在阀门活塞的前端面上,这种负压作用在阀门活塞上的推力将成为步进电动机很大的载荷,以致不得不把步进电动机的容量增大,因而有电动机不能小型化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它设计成能使螺旋机构不暴露在回火气体中,而且发动机的进气负压也不会加大步进电动机的载荷,从而能使步进电动机小型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点是,一种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它在节流阀阀体的进气通道上,连接着绕过开关该进气通道用的节流阀的旁通通道,在该旁通通道中设有开关该旁通通道的旁通阀,并通过螺旋机构将驱动该旁通阀的步进电动机连接在该旁通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旁通阀由阀门外壳和阀门活塞所构成,上述阀门外壳具有阀孔,在该阀孔的一侧开口,并与旁通通道的上游侧联通的进气孔,以及在该阀孔的另一侧开口,与旁通通道的下游侧联通的出气孔;上述阀门活塞装入上述阀孔内,能够滑动,但不能转动,用以开关上述进气孔和出气孔;在上述阀门活塞上,或者在与其连接的中间部件上,在被阀门外壳与阀门活塞的滑动面隔开、与旁通通道相反的一侧形成螺孔,而从步进电动机转子的端面突出来的输出轴上的带螺纹的轴部拧入该螺孔中,构成上述螺旋机构。
按照上述第一特点,由于螺旋机构的阀门活塞和阀孔都设置在被滑动面隔开的,与旁通通道相反的一侧,所以发动机回火时的气体被阀门活塞和阀孔的滑动面挡住,不会与螺旋机构接触,因此,能防止碳之类的异物粘附在螺旋机构上,使得它始终能正常工作。此外,螺旋机构是由从突出于转子端面的输出轴的带螺纹的轴部,和设置在阀门活塞上的螺孔所构成的,都布置在步进电动机的外面,所以可望步进电动机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特点是,在第一特点上,加上使上述出气孔在上述阀孔的内侧表面上开口,用阀门活塞的外圆周表面来开关出气孔。
按照上述第二特点,由于阀门活塞用它的外圆周表面来开关出气孔,所以借助于作用在出气孔上的发动机的进气负压,阀门活塞被压向出气孔周围的阀孔的内侧面,有效地抑制了空气从阀孔的出气孔周围的泄漏,因而能用阀门活塞提高空气量的控制精度。而且,由于阀孔的位置在阀门活塞所堵塞的出气孔的上游侧,作用在阀孔上的进气负压就比较小,因此,这种进气负压施加在阀门活塞上的推力(阻力)也比较小,从而步进电动机就能以比较小的输出扭矩来推动阀门活塞升降,与将输出轴的带螺纹的轴部设置在定子外面相结合,就能大大地减小电动机的尺寸。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第三特点是,在第一特点或者第二特点上,再加上在阀门外壳与阀门活塞之间加设隔开阀孔和步进电动机的膜片。
按照上述第三特点,即使发动机回火时的气体和水分通过了阀门活塞与阀孔的滑动面,还可以借助于膜片切实地防止气体和水分侵入步进电动机内,从而提高了步进电动机的耐久性。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第四特点是,在第一特点上,再加上旁通阀由有圆筒形阀孔的阀门外壳,和装入阀孔内能够滑动,形成阀室的阀门活塞所构成,在阀门外壳上设有将阀室与旁通通道的上游侧联通的进气孔,以及向着阀孔的内圆周表面敞开,并且与旁通通道的下游侧联通的出气孔;在阀门活塞上,设有在面向阀室的端面上开口的凹部,以及向着出气孔穿过上述凹部的圆周壁部,具有比向着出气孔的阀孔的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面积,与向着出气孔的阀孔开口的边缘协同工作,控制旁通通道的进气量的控制开口部分。
按照上述第四特点,在阀门活塞全闭状态下,由于流量控制开口部分完全隐藏在出气孔的下方,所以,在阀门活塞完全关闭下,即使在发动机输出的运转中发生回火现象,流量控制部分也不会暴露在回火的气体中,从而能防止碳之类的异物粘附在流量控制开口部分。而且,因为流量控制开口部分向着出气孔的最大开口面积,设计得比出气孔的向着阀孔的内圆周表面的开口面积小,所以,即使有碳之类的异物粘附在出气孔的内圆周表面上,这种粘附物也几乎不会影响流量控制开口部分的控制功能。因此,在流量控制开口部分从阀门活塞的全闭状态到全开状态的整个行程中,始终能以很高的精度控制旁通通道的进气量。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在阀门活塞上加工出各种流量控制开口部分的形状,这样,就能自由地设计旁通通道的流量特性。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第五特点是,还可以在第四特点上,加上把控制开口部分做成在阀门活塞的内端面开口的缺口形状。
按照上述第五特点,可以很容易地用成型和切削加工的方法在阀门活塞上形成流量控制开口部分。
还有,本发明的第六特点是,还可以在第四或第五特点上,加上使得控制开口部分在沿着阀门活塞的圆周方向上的横向宽度向着阀门活塞的阀室一侧的端面增大。
按照上述第六特点,在阀门活塞的小开度范围内,能很容易地通过阀门活塞的升降对旁通通道的进气量进行微调,因而能对发动机平常的怠转转速进行精细的控制。此外,在阀门活塞的大开度范围内,阀门活塞移动一个比较小的行程,就能获得与发动机起动,以及高速怠转相对应的、比较多的旁通进气量,因而在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的同时,还能很容易地对高速怠转的转速进行快速控制。而且,由于阀门活塞的行程很小,能使旁通进气量控制装置做得更加紧凑。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第七特点是,在第六特点上加上下列特征,即,使得上述控制开口部分的横向宽度以控制开口部分的中间点为界,把控制开口部分做成向着阀门活塞的阀室一侧的端面急剧地增大。
按照上述第七特点,阀门活塞能在比较小的阀门开启行程下,获得与发动机起动和快转怠速相对应的比较多的旁通进气量,能进一步达到使旁通进气量控制装置更加紧凑的目的。
在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以下的优选实施例之后,将对本发明的上述与其他目的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图1是装有关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的,发动机用的节流阀阀体的纵断面图;图2是上述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的放大后的纵断面图;图3是沿图2中3-3线的断面图;图4是表示属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与图2相对应的断面图;图5是沿图4中5-5线的断面图;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的纵断面图;图7是上述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中的阀门活塞的正面视图(图6中沿箭头7的视图);
图8是阀门活塞从全闭状态到全开状态的动作过程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阀门活塞的行程与旁通进气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0~图13是本发明第四到第七实施例的阀门活塞的正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从图1~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开始。图1中,节流阀阀体1具有贯穿其中心部分,并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联通的进气流道2,用以开关该进气流道2中央部分的节流阀阀门3用枢轴支承在节流阀阀体1内。此外,在节流阀阀体1上还形成了绕过节流阀阀门3,与进气流道2联通的旁通通路4,在该旁通通路4的中途,设有开关该通路的旁通阀门5。
如图2所示,旁通阀门5的阀门外壳6,嵌装节流阀阀体1的安装孔7中,并通过密封部件8、9插入旁通通路4的中间部分,并且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在节流阀阀体1上。阀门外壳6用合成树脂做成圆筒形,在其轴线的中心部分有带底部的阀孔10,在其底面上开有进气孔11,在其一道侧壁上设有出气孔12,进气孔11与旁通通路4的上游联通,出气孔12则与旁通通路4的下游联通。
在阀孔10中装有能在其中滑动,用于开关出气孔12的阀门活塞13,驱动该阀门活塞13开关的步进电动机14安装在阀门外壳6上。阀门活塞13也是用合成树脂制造的。
在阀孔10和阀门活塞13的相对的圆周表面上,在与出气孔12相反的一侧,形成了互相配合,能作轴向滑动的决定位置的沟槽15和突起16(参见图3),借助于沟槽15与突起16的配合,阻止了阀门活塞13的旋转。此外,阀门活塞13在其上端面上设有开口的盲螺孔17。
步进电动机14由具有上下一对线圈20、20’的定子21,和围绕着该定子21的,由永久磁铁做成的转子22构成。固定在转子22上,向上下方向突出的输出轴23,支承于固定在定子21上下两端的托板24、25上的轴承26、27上,能自由转动。下部托板25的直径比定子21的直径大,其外圆周部分用螺钉28固定在阀门外壳6的上端。
输出轴23具有从下部轴承27向下伸出的带螺纹的轴部23a,它的螺纹与阀门活塞13上的螺孔17的螺纹配合。上述螺孔17和带螺纹的轴部23a构成了螺旋机构29,这个螺旋机构29处于阀门活塞13和阀孔10的滑动面的中间,布置在与旁通通路4相反的一侧。
上述步进电动机14用橡胶制成的保护罩30包住,上述保护罩30嵌入阀门外壳6的外圆周。
控制线圈20、20’通电的电子控制装置31连接在定子21上,发动机的温度Te、发动机的转速Ne、节流阀阀门的开度θth、进气负压Pb、进气温度Ti等等有关的信息,都输入这个装置31中。
下面,说明第一实施例的作用。
电子控制装置31根据以上所输入的发动机的温度Te、发动机的转速Ne、节流阀阀门的开度θth、进气负压Pb、进气温度Ti等等有关的信息,求得与发动机起动时,快速怠转时,正常怠转时,发动机制动时等等各种运转状态下相对应的,阀门活塞的最佳开度,并演算向定子21通入的电流,然后据此向定子21通入电流,使转子22正转或反转。当转子22旋转时,输出轴23的带螺纹的轴部23a便相对于螺孔17旋转,因为具有该螺孔17的阀门活塞13不能转动,于是阀门活塞13就随着带螺纹的轴部23a的旋转而沿着其本身的轴线作升、降运动,从而调节出气孔12的有效开口面积。这样,在节流阀阀门3的怠速运转全部关闭时,绕过阀门3通过旁通通路4吸入发动机中的空气量,就能恰当地控制发动机,使其适应上述运转状态。
可是,在旁通通路4中的发动机的进气负压,以用阀门活塞13所隔开的出口孔为界,下游侧高而上游侧低,所以作用在位于上游侧的阀孔10内的阀门活塞13的端面上的进气负压比较小。因此,由于这种进气负压施加在阀门活塞13上的推力(阻力)比较小,所以具有比较小的输出扭矩的步进电动机14也能使阀门活塞13进行升降,与把输出轴23的带螺纹的轴部23a布置在转子22的外部的结构结合起来,就能大大地促进电动机14的小型化。
此外,由于阀门活塞13借助于阀孔10和出口孔12之间的负压差而压在出口孔12周围的阀孔10的内侧面上,因而有效地抑制了空气从阀孔10的出口孔12的周围泄漏出去,能提高利用阀门活塞13控制空气量的精度。
此外,由于用螺纹与带螺纹的轴部23a配合的阀门活塞13的螺孔17,设置在与旁通通路4相反的一侧,被阀门活塞13和阀孔10的滑动面所隔开,而且底部是封住的,所以发动机回火时的气体被阀门活塞13和阀孔10的滑动面挡住,不会接触到螺孔17和带螺纹的轴部23a。因此,就能防止碳之类的异物粘附在螺孔17和带螺纹的轴部23a上,保证螺旋机构29能顺利地工作。
下面,描述图4和图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覆盖并支承着步进电动机14的、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电动机盖35连接在阀门外壳6的上端。此时,在阀门外壳6与电动机盖35之间夹持着用模压结合在阀门活塞13上端形成的法兰13a上的膜片36的外圆周部分。
另一方面,在具有贯通中央的螺孔17的板状中间部件37,连接在阀门活塞13的上端面上,并且能沿着半径方向稍微移动。即,中间部件37在其两侧有一对平坦表面37a、37a,在这一对平坦表面37a、37a两侧有一对与阀门活塞13做成一体的连接爪38、38,两者之间有很小的间隙。此外,连接爪38、38具有向着中间部件37的上端面弯曲,压在它上面的弯曲端部38a。转子22的输出轴23的带螺纹的轴部23a用螺纹结合在中间部件37的螺孔17中,并穿过该螺孔。带螺纹的轴部23a的突出在中间部件37下方的那一部分,容纳在阀门活塞13上形成的有底圆筒形凹部39内。
本实施例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以在图3和图4中,凡是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部分,都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按照第二实施例,夹在阀门外壳6与电动机盖35之间的膜片36阻止了阀门活塞13的转动,并且,由于阀门活塞13的连接爪38、38与中间部件37的平坦表面37a、37a接触,也阻止了中间部件37的转动。因此,当转子22旋转时,带螺纹的轴部23a也转动,使中间部件37作轴向移动,就能通过连接爪38、38使阀门活塞13作升降运动。而且,由于中间部件37能沿着半径方向相对于阀门活塞13稍微移动一些距离,借助于这种微小的移动,能够弥补输出轴23与阀门活塞13的中心线之间的偏移,放宽了制造时容许的误差,有利于制造。
此外,由于用膜片36把螺孔17和带螺纹的轴部23a以及步进电动机14与旁通通路4隔了开来,所以在发动机回火时,即使气体和水分通过了活塞13与阀孔10之间的滑动面,也能借助于膜片36切实地防止气体和水分侵入螺孔17和带螺纹的轴部23a以及步进电动机14中。
下面,说明图6~图9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旁通阀门5的阀门外壳6,嵌装节流阀阀体1的安装孔7中,并通过密封部件8、9插入旁通通路4的中间部分,并且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在节流阀阀体1上。阀门外壳6用合成树脂做成圆筒形,在其轴线的中心部分有带底部的阀孔10,在其底面上开有进气孔11,在其一道侧壁上设有出气孔12,进气孔11与旁通通路4的上游联通,出气孔12则与旁通通路4的下游联通。以上构成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上述阀孔10中,在阀门活塞13的内端面(即下端面)与阀孔10的底面之间,形成了始终与进气孔11联通的阀室10a。此外,在阀门活塞13的朝向阀室10a的内端面(即下端面)上,形成了凹部18,并且在凹部18的圆周壁部设有朝向出气孔12,并与其贯通的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该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的形状是在阀门活塞13的内端面的一侧开成的缺口,而且,如图7所示,由沿着阀门活塞13的圆周方向上宽度t较小的小流量控制部分19a;和宽度t较大,连接在小流量控制部分19a下端的大流量控制部分19b所组成。与其相对的出气孔12是向着阀孔10的内圆周表面的圆形开口部分。
于是,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就成了与出气孔12的向着阀孔10的开口边缘协同工作,控制旁通进气量的部分,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的向着出气孔12的最大开口面积,设定为小于出气孔12向着阀孔10的开口面积。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的最大开口面积,是由步进电动机14的旋转角度所确定的,阀门活塞13在实际上全开位置(见图8c)上对着出气孔12的开口面积。
另外,还设置了对阀门活塞13的全开修正值(见图9),万一在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上粘附了异物,使其有效开口面积减小时,就修正阀门活塞13的全开位置,以补偿有效面积减少的那一部分。
由于其他的构成都与图4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同,所以在图6~8中凡是与第二实施例相相应的部分,都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三实施例中的阀门活塞13的开度,与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的对着出气孔12的开口面积(即,旁通进气量)之间的关系,示于图8和图9。如这两幅图中所明确表示的,在只有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的小流量控制部分19a面对出气孔12的,阀门活塞13的开度很小的a~b区域内,旁通进气量随着阀门活塞13升降的变化比较小,而在大流量控制部分19b面对出气孔12的开度很大的b~c区域内,旁通进气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因此,在阀门活塞13的开度很小的a~b区域内,阀门活塞13的升降对于旁通进气量的调节是很小的,因而能对发动机平常的怠转转速进行精细的控制。
此外,当阀门活塞13进入大开度区域b~c时,由于旁通进气量急剧增加,只要阀门活塞13有很小的行程,就能获得与发动机起动,以及高速怠转相对应的,比较多的进气量,能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并且还能对高速怠转的转速进行快速控制。而且,由于阀门活塞13的行程很小,能使旁通阀5和步进电动机14制造得更加紧凑。
当节流阀3打开时,电子控制装置31在获得这个信息之后,开动步进电动机14,使阀门活塞13处于全闭状态a。结果,发动机便借助于节流阀3的开度的控制增大所吸入的空气的流量,处于输出的运转状态。
另外,当阀门活塞13处于全闭状态a时,由于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完全隐藏在出气孔12的下方,所以在发动机输出的运转过程中,即使发生回火现象,出气孔12的内圆周表面暴露在回火的气体中,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也不会暴露在这些气体中,因而能防止碳之类的异物粘附在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上。而且,因为把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面向出气孔12的最大开口面积,设定得比面向出气孔12的阀孔10的内圆周表面的开口面积小,所以,即使有碳之类的异物粘附在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上,这种粘附物也几乎不会影响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的控制功能。
因此,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从阀门活塞13的全闭状态a一直到全开状态c的整个行程中,始终都能以很高的精度来控制旁通进气量。
而且,由于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是在阀门活塞13下端面的凹部18的圆周壁部上开设缺口,所以用阀门活塞13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等等都非常容易形成。
此外,由于用膜片36把螺旋机构29和步进电动机14与旁通通路4隔了开来,所以在发动机回火时,气体和水分即使通过了活塞13与阀孔10之间的滑动面,但由于有了膜片36,就能切实地防止气体和水分侵入螺旋机构29和步进电动机14中,保证机械的耐久性。
还有,因为中间部件37能相对于阀门活塞13沿半径方向作微小的移动,借助于这种微小的移动,能够弥补输出轴23与阀门活塞13的中心线之间的偏移,放宽了制造时容许的误差,有利于制造。
最后,说明图10~13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第七实施例。
图10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设置在阀门活塞13下端部的凹部18的圆周壁部的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相当于把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缺口状的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敞开的下端面封闭起来的形状。其他的构成则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对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部分都标以同样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按照第四实施例,阀门活塞13在其下端面不是缺口的形状,所以在强度上很有利。
图11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阀门活塞13的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的横向宽度t,向着阀门活塞13的下端面呈直线状增大,形成了梯形缺口。
图12中所示的第六实施例中,阀门活塞13的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形成了其长轴沿着阀门活塞13的轴线方向的半椭圆状的缺口。
图13中所示的第七实施例中,阀门活塞13的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是由呈锯齿状排列的若干圆孔40、40、...所构成。
在图10~13中,凡是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相对应的部分,都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上述第三~第七实施例中所清楚地说明的,流量控制开口部分19能在对阀门活塞13进行加工之后,很简单地赋予各种不同的形状,借此就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规格和性能自由地设定旁通流量的控制特性。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这几个实施例,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以对其设计进行各种变化。例如,阀体外壳6可以与节流阀阀体1做成一个整体。此外,步进电动机14可以改换为工作件和电磁线圈,以及其他致动器等。阀门活塞13和阀体外壳6之间,还可以装入为高精度防止阀门活塞13转动的滑动健。
权利要求
1.一种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它在节流阀阀体(1)的进气通道(2)上连接着绕过开关该进气通道(2)用的节流阀(3)的旁通通道(4),在该旁通通道(4)中设有开关该旁通通道的旁通阀(5),并通过螺旋机构(29)把驱动该旁通阀的步进电动机(14)连接在该旁通阀(5)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旁通阀(5)由阀门外壳(6)和阀门活塞(13)构成,上述阀门外壳(6)具有阀孔(10),在该阀孔(10)的一侧开口、并与旁通通道(4)的上游侧联通的进气孔(11),以及在阀孔(10)的另一侧开口的、与旁通通道(4)的下游侧联通的出气孔(12);上述阀门活塞(13)装入上述阀孔(10)内,能够滑动,但不能转动,用以开关上述进气孔(11)和出气孔(12);在上述阀门活塞(13)上,或者在与其连接的中间部件(37)上,在被阀门外壳(6)与阀门活塞(13)的滑动面隔开、与旁通通道(4)相反的一侧形成螺孔(17),而从步进电动机(14)的转子(22)的端面突出来的输出轴(23)上的带螺纹的轴部(23a)拧入该螺孔(17)中,构成上述螺旋机构(2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出气孔(12)在上述阀孔(10)的内侧表面上开口,用阀门活塞(13)的外圆周表面来开关上述出气孔(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阀门外壳(6)与阀门活塞(13)之间加设隔开阀孔(10)和步进电动机(14)的膜片(3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旁通阀(5)由有圆筒形阀孔(10)的阀门外壳(6)和阀门活塞(13)所构成,阀门活塞(13)装入阀孔(10)内能够滑动,形成阀室(10a),在阀门外壳(6)上设有将阀室(10a)与旁通通道(4)的上游侧联通的进气孔(11),以及向着阀孔(10)的内圆周表面敞开、并且与旁通通道(4)的下游侧联通的出气孔(12);在阀门活塞(13)上,设有在面向阀室的端面上开口的凹部(18)以及控制开口部分(19),该控制开口向着出气孔(12)穿过上述凹部(18)的圆周壁部,具有比向着出气孔(12)的阀孔(10)的开口面积小的开口面积,并与向着出气孔(12)的阀孔(10)的开口的边缘协同工作,从而控制旁通通道的进气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控制开口部分(19)做成向着阀门活塞(13)的内端面开口的缺口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开口部分(19)在沿着阀门活塞(13)的圆周方向上的横向宽度(t),向着阀门活塞(13)的阀室(10a)一侧的端面增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开口部分(19)的横向宽度(t)以控制开口部分(19)的中间点为界,把控制开口部分做成向着阀门活塞(13)的阀室(10a)一侧的端面急剧地增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旁通式进气量控制装置,它的旁通阀(5)由阀门外壳(6)和阀门活塞(13)构成,上述阀门外壳(6)具有阀孔(10),与旁通通道(4)的上游侧联通的进气孔(11),以及与旁通通道(4)的下游侧联通的出气孔(12);上述阀门活塞(13)装入上述阀孔(10)内,能够滑动但不能转动。上述阀门活塞(13)在被阀门外壳(6)与阀门活塞(13)的滑动面隔开、与旁通通道(4)相反的一侧,通过螺旋机构(29)与步进电动机(14)从转子(22)的端面突出来的输出轴(23)连接。这样,就能避免使螺旋机构暴露在回火气体中,而且发动机的进气负压也不会加大步进电动机的负载,能减小这种电动机的容量。
文档编号F02M23/00GK1437679SQ01811404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9日
发明者铅隆司, 秋山裕茂 申请人:株式会社京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