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的共轨式燃料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712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的共轨式燃料喷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压力检测装置,是在具有适用于柴油发动机等的燃料供给系统中的蓄压配管(所谓共轨)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用于检测共轨内的燃料压力。另外,也涉及具有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特别是本发明涉及用于谋求提高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的精度的对策。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多缸柴油发动机等的燃料供给系统,提出了与机械燃料喷射泵-喷嘴方式相比,在控制性上优异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例如,参照特开2000-18052号公报)。
这种燃料喷射装置是通过高压泵,将加压到规定压力的燃料预先贮留在共轨,根据燃料喷射定时,从规定的喷射器,将贮留在该共轨的燃料喷射到燃烧室内。另外,此时,其构成为控制器控制共轨内燃料压力或各喷射器的动作,使其相对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以最佳的喷射条件喷射燃料。
象这样,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在燃料喷射量及其喷射时期的基础上,由于也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控制通过共轨内燃料压力所决定的燃料喷射压力,所以作为在控制性能上优异的喷射装置被开发出来。
下面,就具有一般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系统进行说明。
图17表示具有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多缸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概略。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与柴油发动机(以下只称为发动机)a的各汽缸相对应地安装的多个燃料喷射阀(以下称为喷射器)b,b,…、蓄压比较高的压力(共轨压例如为20MPa)的高压燃料的共轨c、对从燃料箱d经低压泵e吸入的燃料加压到高压,并排出到共轨c内的高压泵f、电子控制上述喷射器b,b,…以及高压泵f的控制器(ECU)g。
各喷射器b,b,…安装在分别与共轨c连通的燃料配管的下游端。来自该喷射器b的燃料的喷射是通过对例如设置在燃料配管的中途的喷射控制用电磁阀h进行通电以及停止通电(ON/OFF)进行控制的。即,喷射器b在喷射控制用电磁阀h开阀期间,向发动机a的燃烧室,喷射由共轨c供给的高压燃料。因此,在共轨c上,需要蓄压与燃料喷射压力相当的高的规定的共轨压(20MPa),因此,通过燃料供给配管i、排出阀j,连结高压泵f。
另外,在上述ECUg上,输入有发动机转数或发动机负荷等的各种发动机信息,ECUg向喷射控制用电磁阀h输出控制信号,以便获得通过这些信号所判断的最佳的燃料喷射时期以及燃料喷射量。同时,ECUg相对于高压泵f输出控制信号,以便燃料喷射压力与发动机转数或发动机负载相应,成为最佳值。再有,在共轨c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共轨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k,从高压泵f排出到共轨c的燃料排出量受到控制,以便该压力传感器k的信号与发动机转数或发动机负载相应,成为预先设定的最佳值。
另外,作为公开了检测上述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手法的共轨压力检测装置,提出了在特公平7-12242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燃料喷射装置,或在专利323520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共轨压力检测装置。
在特公平7-12242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直监视共轨内燃料压力,在专利3235201号公报中,公开了不直接检测,而是通过演算,算出共轨内燃料压力。
但是,在这种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为了得到与发动机转数或发动机负载等相应的最佳燃料喷射状态(燃料喷射时期以及燃料喷射量),要以高精度识别支配该燃料喷射压力的共轨内燃料压力,需要进行压力控制,以便作为该共轨内燃料压力经常为维持在最佳的压力。即,以高精度识别该共轨内燃料压力,恰当地进行高压泵的驱动控制或与其相伴的燃料喷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以往所提出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对于收集共轨内的燃料压力数据,而且提高其数据的精度,仍然没有构成恰当的提案。
本发明就是鉴于相关的几点,作为其目的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提高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的精度,据此,谋求提高在发动机控制等中所利用的基础数据的信赖性。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在收集在发动机运转中的共轨内的燃料压力数据时,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曲轴仅旋转的每个规定角度),或是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或是在每个规定经过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通过对燃料压力数据的抽样时间进行规定,以谋求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度,或提高其检测数据的利用价值。
具体地说,首先,作为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解决方法,公开了以下的构成。即,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以用于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为前提,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压送燃料的燃料泵、贮留从燃料泵压送的燃料的共轨、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
相对于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使之具有判定发动机的汽缸号的汽缸号判定机构;检测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接收该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输出信号,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还要使之具有接受上述汽缸号判定机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的输出,使汽缸号和曲柄角度及共轨内燃料压力相互关联并进行存储的存储机构。
根据该特定事项,可以以高精度获得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并对此进行存储,该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成为获得与发动机转数或发动机负荷等相应的最佳燃料喷射状态(燃料喷射时期以及喷射量)的基础数据。例如,使该记忆的检测数据表格化等,可以容易地识别与汽缸号或曲柄角度相应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动样态。其结果为,可以切实地进行控制程序的构筑,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发动机运转控制,该控制程序用于恰当地进行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控制或与其相伴的燃料喷射时期以及喷射量的控制等。
另外,作为上述曲柄角度检测机构,也可以是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发出输出信号,压力检测机构检测与该输出信号的发信时间相应的共轨内燃料压力。
另外,在上述解决方法中,作为用于抽取在特定的时间检测到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的构成,公开如下。即,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以用于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为前提,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燃料泵、贮留从燃料泵压送的燃料的共轨、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该燃料泵分多个阶段压送燃料,在最终压送阶段结束时,使共轨内燃料压力上升至规定的燃料喷射压力。
相对于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使之具有判定发动机的汽缸号的汽缸号判定机构;检测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接收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输出信号,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还要使之具有接受上述汽缸号判定机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的输出,使汽缸号和曲柄角度及共轨内燃料压力相互关联,并进行存储的存储机构。再有,要使之具有对数据进行判别的数据判别机构,该数据是在该存储机构所存储的数据中,与从上述最终压送阶段以前的阶段的燃料压送后、直到下一阶段的燃料压送(包含最终压送阶段)前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相关的数据。
根据该特定事项,作为被数据判别机构判别并被抽取的数据,可以是在共轨内燃料压力没有达到燃料喷射压力的状态,且燃料没有被压送到共轨内的状况下(相邻的压送阶段之间的非压送时间)被检测到。即,因为是在共轨内燃料压力没有达到燃料喷射压力时所检测到的数据,所以是在由于燃料喷射的实行,存在共轨内燃料压力急剧变化的可能性的时间以外的时间检测到的压力数据,而且,因为是在燃料的非压送状态,所以作为在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化比较小的时间检测到的压力数据而被抽取。因此,可以以高精度抽取所检测到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数据。
特别是,在共轨内燃料压力达到燃料喷射压力的状况下检测到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只要是在燃料喷射开始前完成压力检测的数据即可,但由于燃料喷射定时的设定,有是在燃料喷射中或喷射后的数据的可能性,所以不是所需要的数据。因此,在本解决方法中,通过抽取由于燃料喷射的实行,存在共轨内燃料压力急剧变化的可能性的时间以外的时间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可以取得可靠性高的压力数据。
如上所述,在抽取在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化比较小的时间检测出的数据的情况下,作为用于检测最佳数据的构成,公开如下。即,数据判别机构被构成为判别有关从最终压送阶段的前1个阶段中的燃料压送后、直到最终压送阶段开始前的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数据。即,可以抽取在最终压送阶段之前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比较高(接近燃料喷射压力)的状态下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即,根据在变化比较小的时间检测出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推定燃料喷射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在可靠性最高的时间(成为最接近燃料喷射压力的压力状态的时间)检测到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
以上是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解决方法。
接着,就作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其他的解决方法,在每个规定经过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解决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该解决方法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以用于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为前提,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压送燃料的燃料泵、贮留从燃料泵压送的燃料的共轨、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相对于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使之具有在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对共轨内燃料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机构;接受该压力检测机构的输出,对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进行存储的存储机构。
根据该解决方法,也可以以高精度获得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并对此进行存储,该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成为用于获得与发动机转数或发动机负荷等相应的最佳燃料喷射状态(燃料喷射时期以及喷射量)的基础数据。另外,在该解决方法中,作为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规定时间的间隔为数+μsec~数msec(例如5msec)左右。
另外,在每个上述规定的经过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解决方法中,作为用于恰当地设定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起始定时的构成,公开如下。即,其构成为,具有检测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接收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输出,根据曲柄角度开始检测起始定时,该检测起始定时是在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时的时刻。即,从曲柄角度达到规定的角度的时刻开始,开始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动作。
根据该特定事项,由于可以仅在需要的期间,获得基于共轨内的燃料压力的时间变化的数据,所以可以减轻控制装置的检测负载,提高所获取的数据与所需要的数据的适应性。
再有,作为用于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其他的解决方法,公开了以下的构成。即,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以用于检测上述共轨内燃料压力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为前提,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燃料泵、贮留从燃料泵压送的燃料的共轨、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该燃料泵分多个阶段压送燃料,在最终压送阶段结束时,使共轨内燃料压力上升至规定的燃料喷射压力。相对于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使之具有检测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接受该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输出信号,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对从上述最终压送阶段之前阶段的燃料压送后、直到下一阶段的燃料压送前的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机构。
根据该特定事项,与上述的情况相同,可以在共轨内的燃料压力变化小的时间内,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可以提高燃料压力的检测精度。特别是,本解决方法可以在所需的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即,可以检测出精确的共轨内燃料压力,例如可以应用在根据其检测数据,对发动机进行控制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压力检测机构的构成为,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检测从最终压送阶段的前1个阶段中的燃料压送后、直到最终压送阶段开始前的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情况下,因为与上述相同,可以检测出更接近燃料喷射压力的压力,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燃料压力的检测精度。
另外,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上述各解决方法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其构成为通过燃料喷射阀向燃烧室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


图1是表示与实施方式相关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图。
图2是从侧方看到的高压泵的剖视图。
图3是从正面看到的高压泵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曲柄角度识别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方框图。
图5是用图表表示第1以及第2检测装置的曲柄角度识别装置的基本构成图。
图6(a)是表示根据第1检测机构的曲柄角度的基准位置的说明图。图6(b)是展开曲轴同期旋转体的凸起的图。图6(c)是表示放大根据第1检测器所检测的电磁拾波器输出信号而形成的波形信号的图。图6(d)是表示转换波形信号的矩形波的脉冲信号的图。
图7(a)是表示根据第2检测机构的凸轮角度的标准位置的说明图。图7(b)是展开凸轮轴同步旋转体的凸起的图。图7(c)是表示放大根据第2检测器所检测的电磁拾波器输出信号而形成的波形信号的图。图7(d)是表示转换波形信号的矩形波的脉冲信号的图。
图8是说明通过第1判定机构,对第1或第2检测信号进行判定的根据的脉冲信号的波形图。
图9是说明通过第2判定机构,对第3或第4检测信号进行判定的根据的脉冲信号的波形图。
图10是说明通过计数基准判定机构,对曲柄角度的计数基准进行判定的根据的脉冲信号的波形图。
图11是表示由存储机构所存储的表的图。
图12是表示伴随着发动机的运转动作,检测出各种波形的时间图表。
图13是用于说明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利用压力检测数据的表,用于控制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演算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在第2变型例中,由存储机构所存储的表的图。
图16是表示在第3变型例中的压力检测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具有以往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多缸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概略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将本发明应用于在6缸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中所具有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说明-首先,就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表示有关6缸发动机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构成本图所示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各部件由于与使用上述图17进行说明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部件大致相同,所以在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首先,对各喷射器1的燃料供给是从共轨2通过构成燃料流路的一部分的分支管3进行的。从燃料箱4经过滤清器5,通过进给泵(上述低压泵)6汲取,并被加压到规定的吸入压力的燃料通过燃料管7被送至高压泵(燃料泵)8。该高压泵8例如是通过发动机驱动,根据运转状态等,使燃料升压到规定的高压,并通过燃料管9,供给到共轨2的所谓的柱塞式的供给用的燃料供给泵。另外,对于该高压泵8的详细构成,在后面叙述。
供给到该高压泵8的燃料在被升压到规定的压力的状态下,贮留在共轨2,从共轨2供给到各喷射器1,1,…。根据发动机的型式(汽缸数,在本方式中为6缸),设置多个喷射器1,通过控制器12的控制,以最佳的喷射时期、最佳的燃料喷射量,将由共轨2供给的燃料喷射到相应的燃烧室内。因为从喷射器1喷射出的燃料的喷射压力与贮留在共轨2的燃料的压力大致相等,所以控制燃料喷射压力就是控制共轨2内的压力。
从分支管3供给到喷射器1的燃料中的没有消耗于向燃烧室喷射的燃料通过返回管11,返回到燃料箱4。
汽缸号以及曲柄角度的信息被输入到作为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器12。
该控制器12将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预先设定的目标燃料喷射条件(例如,目标燃料喷射时期,目标燃料喷射量,目标共轨压力)作为图谱或函数进行储存,以便使发动机输出成为适合运转状态的最佳输出,对应表示各种传感器检测到的目前的发动机运转状态的信号,求得目标燃料喷射条件(即,通过喷射器1喷射的喷射燃料定时以及喷射量),控制喷射器1的动作和共轨内燃料压力,使其以该条件进行燃料喷射。另外,在共轨2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3,通过该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共轨2内的压力检测信号被送至控制器12。对于从该压力传感器13向控制器12传送检测信号的定时在以后叙述。
另外,通过从喷射器1喷射燃料,即使共轨2内的燃料被消耗,控制器12也对高压泵8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使共轨2内的燃料压力为一定。
象这样,共轨燃料喷射装置的构成为,将从高压泵8压送的排出燃料蓄压到共轨2,以适应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恰当的燃料喷射定时(燃料喷射时期)和燃料喷射量(共轨内燃料压力和燃料喷射时期),驱动喷射器1,喷射燃料。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控制是根据来自喷射器1的燃料喷射,控制高压泵8进行燃料的压送,并且通过控制其压送量,将共轨压力维持在一定,使之不会降低。
-高压泵8的说明-接着,就上述高压泵8进行说明。图2是从侧面看到的高压泵8的剖视图,图3是从正面看到的高压泵8的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高压泵8在泵壳81的下端部形成凸轮室81a。在该凸轮室81a内,插通凸轮轴82,该凸轮轴82接受未图示出的曲轴的动力,以与该曲轴的转数相同的转数旋转,在该凸轮轴82上,形成一对凸轮82a、82a,该一对凸轮82a、82a在其轴线方向保持规定的间隔。该凸轮82a由三顶凸轮(三山カム)形成,执行凸轮82的每旋转一圈上升3次的行程(与后述的柱塞84的上升相伴的高压燃料的排出行程),各个凸轮82a、82a的凸轮升度的相位错开120度。因此,凸轮轴82每旋转一圈,在各凸轮82a,82a中分别执行3次的上升行程,共计执行6度的上升行程而构成。因为发动机在1个循环中,曲轴旋转2圈,所以与其同步,凸轮轴82也在1个循环中旋转2圈,其结果为,在1个循环中,执行了12度的上升行程。即,相对于共轨2,执行了12次的压送。如上所述,因为与本方式相关的发动机是6缸,所以在相对于1个汽缸进行燃料喷射后,到相对于另一个汽缸进行燃料喷射之前的期间,相对于共轨2进行2个阶段的燃料压送。象这样,在2个阶段进行燃料压送的理由是为了较低地抑制用于旋转驱动凸轮轴82所需的驱动扭矩的峰值。即,在希望通过1个阶段的压送,使共轨内燃料压力上升到规定的燃料喷射压力的情况下,用于旋转驱动凸轮轴82的驱动扭距的峰值明显提高,存在导致用于驱动高压泵8的动力损失大的趋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本方式中,是分为2个阶段进行燃料的压送。另外,若分为3个阶段以上进行燃料的压送,则可以进一步抑制上述驱动扭矩的峰值。
另外,在泵壳81的上部,内置有一对柱塞套83、83,在各柱塞套83、83内部的下侧半部,分别嵌插柱塞84、84。另外,在这些柱塞套83、83内部的上侧半部,具有排出阀85a以及单向阀85b,该排出阀85a被收纳在阀壳85、85内,该单向阀85b内插在该排出阀85a中。
上述柱塞84是圆柱形状,在图中的上下方向可自由往复移动地嵌插在柱塞套83的内部。另外,在柱塞84的上端面和阀壳85之间形成柱塞室86。该柱塞室86与被收纳在上述阀壳85内的单向阀85b的上侧空间(与排出阀85a之间的空间)连通。这样,柱塞室86在柱塞84位于下止点时(为图2中右侧的柱塞84的状态时)为低压,在柱塞84位于上止点时(为图2中左侧的柱塞84的状态时)为高压。
在上述柱塞84的下侧,配设滑动部件84b,该滑动部件84b被回位弹簧84a向下弹压。该滑动部件84b具有凸轮辊84c。该凸轮辊84c与上述凸轮82a的外面滑动接触。因此,若凸轮82a通过凸轮轴82的旋转而旋转,则通过凸轮辊84c以及滑动部件84b,柱塞84为在上下方向往复驱动的构成。据此,上述柱塞室86如上所述,在柱塞84位于下止点时(为图2中右侧的柱塞84的状态时)为低压,在柱塞84位于上止点时(为图2中左侧的柱塞84的状态时)为高压。另外,柱塞84的往复行程取决于凸轮82a的高低差。
另外,从上述燃料箱4延伸的燃料管7与燃料导入路径87连通,该燃料导入路径87遍及上述泵壳81、柱塞套83、阀壳85而形成。这样,该燃料导入路径87的内部压力作用于阀壳85内的单向阀85b的下端。另外,该单向阀85b以及排出阀85a通过回位弹簧85c,85d,使向下的弹压力作用。因此,在伴随着柱塞84的下降,单向阀85b的上侧的压力(与柱塞室86连通的空间的压力)比燃料导入路径87的压力仅低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单向阀85b抵抗回位弹簧85c的弹压力而开放,将燃料导入路径87内的燃料导入柱塞室86。
另一方面,在伴随着柱塞84的上升,单向阀85b的上侧的压力比燃料导入路径87的压力仅高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单向阀85b由于其压力以及回位弹簧85c的弹压力而关闭燃料导入路径87,同时,排出阀85a抵抗回位弹簧85d的弹压力而开放,柱塞室86内的燃料经泵壳81上部的排出流路88,向燃料管9排出。伴随着这样的柱塞84、84的往复移动,呈高压状态的燃料经排出流路88以及燃料管9,被间歇地压送到共轨2内。
-曲柄角度识别装置-接着,就相对于上述控制器12,发送曲柄角度信息以及汽缸号信息的曲柄角度识别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本方式中,该曲柄角度识别装置兼具曲柄角度检测功能(作为在本发明所说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功能)和汽缸号判别功能(作为在本发明所说的汽缸号判断(判别)机构的功能)。
图4是表示曲柄角度识别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功能方框图,图5是用图表表示在图4中的第1以及第2检测机构的构成图。
在图4以及图5中,101是发动机的曲轴,102是进排气门用的凸轮轴,该凸轮轴102通过未图示出的机构,相对于曲轴101,以1/2的减速比同步旋转。
曲轴101具有第1信号检测机构111,该第1信号检测机构111得到与该曲轴101的旋转相关的第1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以及第2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该第1信号检测机构111具有曲轴同步旋转体112,多个凸起112a、…,电磁拾波器式的第1检测器113,该曲轴同步旋转体112与曲轴101一体旋转地连结,与其同步旋转;该多个凸起112a、…沿该曲轴同步旋转体112的外周,设置在每个规定角度。
上述曲轴同步旋转体112的各凸起112a在相邻的凸起112a、112a之间,留有与该各凸起112a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大致一致程度的微小间隙,以每度6°的曲柄角度,突出设置在半径方向的外方,在曲柄角度的基准位置A(参照图6)之前,2个凸起112a、112a连续欠缺(该欠缺的凸起作为欠缺凸起112b)。在该情况下,凸起112a,…在曲轴同步旋转体112的圆周方向,以每度6°的曲柄角度设置,但减去2个欠缺凸起112b,112b,成为突出设置的58个。第1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是在曲轴同步旋转体112的圆周方向,每次检测凸起112a而输出的每度6°的曲柄角度的间隔短的检测信号,在曲轴同步旋转体112旋转1圈时,检测58次。另一方面,第2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是在曲轴同步旋转体112的圆周方向,检测连续欠缺的2个欠缺凸起112b的间隔的长的检测信号,在曲轴同步旋转体112旋转1圈时,仅检测1次。
另外,凸轮轴102具有第2信号检测机构121,该第2信号检测机构121得到与该凸轮轴102的旋转相关的第3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以及第4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该第2信号检测机构121具有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多个凸起122a、…,电磁拾波器式的第2检测器123,该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与凸轮轴102的轴端一体旋转地连结,与其同步旋转;该多个凸起122a、…沿该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的外周,设置在每个规定角度。
上述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的各凸起122a,在大致相当于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的圆周方向的每60°的凸轮角度的位置上,分别突出设置在半径方向的外方。另外,在凸轮角度的基准位置B之前,具体地说是在从凸轮角度基准位置B的凸起122a开始,每隔6°的凸轮角度之前的位置,突出设置单一的凸起122b。在该情况下,凸起122a、…在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的圆周方向,突出设置与发动机的汽缸数相当的6个。
第3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是在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的圆周方向,与每次检测凸起122a而输出的每个汽缸相对应的一定间隔的汽缸检测信号,在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旋转1圈时,检测6次。另一方面,第4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是通过凸轮角度的基准位置B的凸起122a和在其近前突出设置的单一的凸起122b连续,被2次检测的间隔短的W脉冲的特定检测信号,在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旋转1圈时,仅检测1次(W脉冲)。在该情况下,如图6的(a)以及展开(a)的(b),以及图7的(a)以及展开(a)的(b)所示,由第1以及第2检测器113、123检测出的检测信号(电磁拾波器输出信号)通过111或121的信号检测机构的放大机构放大后,通过波形信号形成机构,被转换为矩形波的脉冲信号。图6的(c)以及图7的(c)和图6的(d)以及图7的(d)分别表示放大机构的输出和波形信号形成机构的输出。这些脉冲信号分别与凸起112a、122a、122b相对应。
在图4中,131是作为第1计量机构的第1定时器机构,在该第1定时器机构131中,接收来自上述第1检测器113的输出,对第1以及第2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进行计量,该第1以及第2检测信号根据曲轴同步旋转体112而获得。
132是作为第2计量机构的第2定时器机构,在该第2定时器机构132中,接收来自上述第2检测器123的输出,对第3以及第4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进行计量,该第3以及第4检测信号根据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而获得。
另外,133是第1判定机构,在该第1判定机构133中,接收来自上述第1定时器机构131的输出,如图8所示,对由第1定时器机构131计量的时间间隔Tm和Tm-1进行比较,Tm为本次和上次的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即相邻的凸起112a,112a之间的两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Tm-1为其前1个的上次和上上次的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即前1个相邻的凸起112a,112a之间的两个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对由该第1定时器机构131所计量的检测信号是第1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每6°曲柄角度的检测信号)还是第2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检测每旋转1圈的1次的欠缺凸起112b的特定检测信号)进行判定。在该情况下,通过第1判定机构133,对由第1定时器机构131计量的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Tm和其前1个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Tm-1进行比较,当满足2≤Tm/Tm-1≤4的关系时,判定为本次的检测信号为第2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由欠缺凸起112b产生的特定检测信号)。另外,限定Tm/Tm-1的范围的「2」以及「4」是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起动之后或加减速等的发动机的运转条件等进行变更的常数。
另一方面,134是第2判定机构,在该第2判定机构134中,接收来自上述第2定时器机构132的输出,如图9所示,对由第2定时器机构132计量的时间间隔Tn和Tn-1进行比较,Tn为本次和上次的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即相邻的凸起122a,122a之间的两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Tn-1为其前1个的上次和上上次的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即前1个的相邻的凸起122a,122a之间的两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对由该第2定时器机构132所计量的检测信号是第3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与每个汽缸相对应的汽缸检测信号)还是第4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每旋转1圈的1次的W脉冲的特定检测信号)进行判定。在该情况下,通过第2判定机构134,对由第2定时器机构132计量的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Tn和其前1个的检测信号的产生时间间隔Tn-1进行比较,当满足0.1≤Tn/Tn-1≤0.5的关系时,判定为本次的检测信号为第4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W脉冲的特定检测信号)。另外,限定Tn/Tn-1的范围的「0.1」以及「0.5」是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起动之后或加减速等的发动机的运转条件等进行变更的常数。
而且,135是计数基准判定机构,在该计数基准判定机构135中,接收来自上述第1判定机构133以及第2判定机构134的输出,如图10所示,当通过第1判定机构133进行的对第2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每旋转1圈的1次的特定检测信号)的判定,和通过第2判定机构134进行的对第4的每个规定角度的检测信号(W脉冲的特定检测信号)的判定在曲轴同步旋转体112的规定角度内(例如30°内)进行时,进行判定通过第1定时器机构131在最初计量的第1检测信号的产生时刻为曲柄角度的计数基准A(曲柄角度的基准位置A)。在该情况下,如图6的(a)所示,曲柄角度的计数基准A(曲柄角度的基准位置A)被限定为在曲轴同步旋转体112的旋转方向的脉冲信号(凸起112a)的上升边缘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7的(a)所示,凸轮角度的基准位置B被限定为在凸轮轴同步旋转体122的旋转方向的脉冲信号(凸起122a)的上升边缘的位置。
在图4中,141是计数机构,在该计数机构141中,接收来自第1判定机构133的输出,对每个以曲轴同步旋转体112为基础而产生的第1检测信号进行其信号产生次数的计数。该计数机构141在以曲轴同步旋转体112为基础进行的第1检测信号的产生次数达到规定值时,重新被设定。这样,重新设定上述计数机构141的规定值是以曲轴同步旋转体112为基础进行的第1检测信号的信号产生次数达到相当于1个汽缸的旋转值(=360°×2圈/6°/6缸),即达到「20」的时刻。
另外,在相当于与上述2个量的欠缺凸起112b、112b一致的汽缸的旋转的情况下,在减掉2个脉冲量为「18」的时刻,计数机构141被重新设定。这样,在该计数机构141中,每次被重新设定时,汽缸号依次更新(1→2→3→4→5→6→1→…)。即,在以曲轴同步旋转体112为基础的检测信号的信号产生数达到「20」或「18」时,识别的汽缸号依次更新。
根据上述的构成,可以获得曲柄角度信息以及汽缸号信息,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控制器12。
-燃料压力检测装置的构成说明-接着,就作为在本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所具有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的特征的构成进行说明。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的构成为,具有上述汽缸号判别功能以及曲柄角度检测功能的曲柄角度识别装置100、作为压力检测机构的压力传感器13、在控制器12中所具有的存储机构14。
如图1所示,存储机构14为控制器12所有,接收来自具有上述汽缸号判别功能以及曲柄角度检测功能的上述曲柄角度识别装置100的输出信号、来自压力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使汽缸号和曲柄角度及共轨内燃料压力相互关联并进行存储。具体地说,压力传感器13在每6°的曲柄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将该压力检测结果发送到存储机构14。
于是,该存储机构14相对于来自压力传感器13的压力检测数据(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使汽缸号以及曲柄角度相互关联,制成图11所示的表格,存储该表格。
该表格是由k行n列构成,列方向为曲柄角POS(1~20=n)每1汽缸20脉冲量或18脉冲量,行方向为汽缸号CYL(1~6=k)。据此,可以根据各汽缸的各自的状态(活塞的上止点或下止点等的行程位置)、曲轴的曲柄角度,一元化管理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数据。另外,该表格在每次检测压力检测数据时,依次将该压力检测数据写入与其对应的块(表格中的写入数据的区域,与所识别的汽缸号和进行压力检测的时间的曲柄角度(脉冲数)相对应的区域)中,进行更新。另外,也可以曲轴每旋转2圈,依次制成新的表格。即,是逐个作成的表格。
-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动作-对通过象上述那样构成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进行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检测动作说明如下。
图12是表示伴随着发动机的运转动作而检测的各种波形的时间流程图。图中(A)是通过上述曲柄角度传感器(由曲柄角度识别装置100构成)发送的曲柄角度信号的波形,(B)是通过上述凸轮角度传感器(同样由曲柄角度识别装置100构成)发送的凸轮角度信号的波形(各波形与图10的大致相同)。另外,(C)是表示高压泵8的相位变化状态,带有斜线的部分是压送行程。即,该(C)的波形的1个循环(一个山)表示通过高压泵8的柱塞84的1次往复移动进行的高压燃料的排出动作。然后,(D)是表示通过将每个规定的曲柄角度(每6°)检测的共轨内燃料压力连接而得到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化状态的波形。即,在上述波形(A)的脉冲下降的期间,压力传感器13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在欠缺凸起112b的通过时间中,也同样地检测),根据该压力检测结果,制成(D)的波形。另外,(E)是表示燃料喷射率的波形,该燃料喷射率表示喷射器1的喷射时期。
如该图所示,共轨内燃料压力经2个阶段的压送阶段,达到规定的燃料喷射压力,然后,通过1个喷射器1的燃料喷射,压力急剧下降,反复进行这样的变动(关于进行上述2个阶段的压送阶段的构成已经阐述)。
在这里,将喷射器1的燃料喷射后的第1阶段的压送阶段(在图12中I所示的阶段)称为第1压送阶段,将第2阶段的压送阶段(在图12中III所示的阶段)称为第2压送阶段。另外,将第1压送阶段和第2压送阶段之间的非压送阶段称为中间压阶段(在图12中II所示的阶段),将从第2压送阶段的结束时刻到燃料喷射开始之间的非压送阶段(在图12中IV所示的阶段)称为喷射压阶段。即,在第1压送阶段I以及第2压送阶段III中,共轨内燃料压力逐渐上升,在燃料喷射时期,伴随着喷射器1的燃料喷射,共轨内燃料压力急剧下降。另外,在中间压阶段II以及喷射压阶段IV中,共轨内燃料压力比较稳定。
这样,在本方式中,如上所述,压力传感器13在每6°的曲柄角度,即,在图12中,与曲柄角度信号(A)的脉冲下降时期同步,压力传感器13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将该压力检测结果发送到存储机构14,该存储机构14使汽缸号和曲柄角度及共轨内燃料压力相互关联,制成图11所示的表格,将其存储。
表示该动作的是图13的流程图。即,若发动机的运转动作开始,则曲柄角度从初期角度开始,每旋转6°,压力传感器13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步骤ST1),将其压力检测结果(抽样结果)与汽缸号和曲柄角度相关联,存储到存储机构14的缓冲器中(步骤ST2)。该动作是曲柄角度每旋转6°就进行重复,根据这些存储数据,制成上述的表格。
另外,图14是表示利用上述表格,用于确定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控制条件等的演算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在该处理动作中,在步骤ST11中,判定在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动作中,目前的曲柄角度POS是否是参照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定时,若该判定为是(YES),则进入步骤ST12。作为该压力参照定时,例如,从执行通过演算处理得到的控制条件的定时中寻求,将其设定为考虑到用于抽取压力数据的时间以及演算处理所需的时间的定时。
这样,在步骤ST21中,参照上述表格,抽取与汽缸号CYL以及规定的曲柄角度POS相对应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发送到演算用缓冲器。在该演算用缓冲器中,利用该压力数据,进行演算,该演算为例如用于求得可以获得最佳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条件。
若阐述具体的一例,则在识别第1汽缸的情况下,使用在第10脉冲的时间(POS=10的时间)检测的压力数据(进行演算处理),想要在第15脉冲的时间(POS=15的时间),执行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步骤ST11在第3脉冲的时间(POS=3的时间)被判定为是(YES),然后,抽取上次,在识别第1汽缸时取得的第10脉冲的时间(POS=10的时间)的压力数据,发送到演算用缓冲器,进行演算处理。另外,该演算处理动作是一个例子,但各时间并非仅限于此。
如上述说明,根据有关本方式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在曲柄角度的每个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将其数据表格化,可以以高精度取得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并将其储存,该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作为用于获得与发动机转数或发动机负载等相应的最佳燃料喷射状态(燃料喷射时期以及喷射量)的基础数据。这样,通过上述的表格化,可以容易地识别与汽缸号或曲柄角度相应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动图形。其结果为,可以切实地进行控制程序的构筑,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发动机运转控制,该控制程序用于恰当地进行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控制或与其相伴的燃料喷射时期以及喷射量的控制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时期规定为曲柄角度的每个规定角度,所以数据的再现性良好,作为在进行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控制或发动机的控制时使用的数据,可以获取合适的数据。
(第1变型例)下面,就上述燃料压力检测装置的变型例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第1变型例具有数据判别机构15,该数据判别机构15判别在上述存储机构14中所存储的数据中的、有关最终压送阶段(上述第2压送阶段III)的前一个阶段,即,在从上述第1压送阶段I的燃料压送后,到下一阶段的燃料压送(即上述第2压送阶段III)前的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数据。若换言之,则在本方式的情况下,数据判别机构15判别在作为上述第1压送阶段I和第2压送阶段III之间的非压送阶段的中间压阶段II中所检测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抽取其数据。具体地说,既可以是识别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化状态,判别在中间压阶段II中所检测到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对比上述曲柄角度信号(A)、凸轮角度信号(B)、高压泵8的相位(C)等的波形,判别在中间压阶段II中所检测出的数据。
根据本第1变型例的构成,作为通过数据判别机构15所判别抽取的数据,是在共轨内燃料压力没有达到燃料喷射压力的状态下,且燃料没有被压送到共轨2内的状态下(上述中间压阶段II)所检测的数据。即,因为是在共轨内燃料压力没有达到燃料喷射压力的期间检测的数据,所以是在存在由于进行燃料喷射而引起共轨内燃料压力急剧变化的可能性的时间以外的时间检测的压力数据,而且,由于是燃料的非压送状态,所以可以作为在共轨内燃料压力变化比较小的时期内检测的压力数据而被抽取。因此,可以抽取以高精度检测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数据。
即使是在上述喷射压阶段IV,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化比较小,但在该时期检测的压力数据由于燃料喷射定时的设定值,有可能是正在进行燃料喷射或喷射后的数据,不能说是所需的数据。因此,在本变形例中,通过抽取在存在由于进行燃料喷射而引起共轨内燃料压力急剧变化的可能性的时间以外的时间检测的压力数据,可以取得可靠性高的压力数据。
特别是,在本例中,是在第1压送阶段I和第2压送阶段III的2个阶段,向共轨2压送燃料,数据判别机构15可以判别抽取作为在该第1压送阶段I和第2压送阶段III之间的非压送阶段的中间压阶段II中所检测出的数据。即,可以抽取在最终压送阶段之前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比较高(接近燃料喷射压力)的状态下检测的压力数据。因此,在根据变化比较小的时期检测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推定燃料喷射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取得在可靠性最高的时期(成为最接近燃料喷射压力的压力状态的时期)检测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
(第2变型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第1变型例中,是在曲柄角度的每个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本变型例是代替它,在每个规定经过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
具体地说,在发动机的运转中的每5msec,通过压力传感器13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将该检测数据发送到存储机构,制成如图15所示的图表。该压力检测时期的时间间隔并非仅限于5msec,而是可以任意设定,但为了很好地识别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动图形,最好为数+μsec~数msec左右。
另外,图15所示的表格是将n次的抽样,即,在5×n(msec)之间所检测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表格化。
根据本变型例,也可以以高精度取得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将其储存,该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作为用于获得与发动机转数或发动机负载等相应的最佳燃料喷射状态(燃料喷射时期以及喷射量)的基础数据。
另外,在上述变型例中,在根据曲柄角度,开始检测起始定时的情况下,可以仅在需要的期间,获得以共轨2内的燃料压力的时间变化为基础的数据,该检测起始定时是在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时的时刻。因此,可以减轻控制装置的检测负荷,可以谋求提高获得的数据和需要的数据的适合性。
另外,在本变型例中,因为是将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时期限定为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所以作为用于解析发动机的运转动作中的物理现象的数据,可以取得最佳的数据。例如,作为适合于解析在共轨内产生的波动的产生状况等的数据,可以获得共轨内燃料压力。
(第3变型例)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型例,是将检测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表格化。在本变型例中,相对于在曲柄角度的每个规定角度(例如每6°)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不是将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表格化,而是将检测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直接作为共轨内燃料压力控制用的数据而使用。
另外,在本变型例中,检测最终压送阶段(上述第2压送阶段III)的前一阶段,即,在上述第1压送阶段I的燃料压送后,到下一阶段的燃料压送(即上述第2压送阶段III)之前的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将该压力检测数据作为共轨内燃料压力控制用的数据而使用。
图16是表示在本变型例中的压力检测动作的流程图。在该动作中,在步骤ST21中,判定曲柄角度是否达到规定的曲柄角度,在达到该曲柄角度的时刻,在步骤ST22中,通过压力传感器13,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进行压力抽样处理)。然后,在步骤ST23中,将该检测的共轨内燃料压力数据作为共轨内燃料压力控制用的数据来使用,进行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控制(例如,高压泵8的运转控制等)。
根据本第3变型例的构成,在共轨内燃料压力没有达到燃料喷射压力的状态下,且燃料没有被压送到共轨2内的状态(上述中间压阶段II)下,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即,因为在压力变化比较稳定的时期,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所以可以谋求提高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精度。
-其他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型例中,就将本发明应用于在6缸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中所具有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仅限于此,相对于4缸柴油发动机等,各种形式的发动机都可以应用。
另外,上述脉冲信号的检测既可以在脉冲的上升位置,也可以在上升位置。再有,也可以在脉冲信号中的任何位置进行脉冲信号的检测。
另外,本申请是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2-285873号为基础的申请,其内容由于提及了这些,写入了本申请。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文献,由于对此有所提及,其全部已经被具体地写入。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有关本发明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具有该燃料压力检测装置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在下述方面有用,即,在收集发动机运转中的共轨内的燃料压力数据时,或是在曲柄角度的每个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或是在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通过限定燃料压力数据的抽样时期,谋求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度,或提高该检测数据的利用价值。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地识别与汽缸号或曲柄角度相应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变动图形,同时,可以谋求提高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检测数据的精度。其结果为,可以切实地进行控制程序的构筑,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发动机运转控制,该控制程序用于恰当地进行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控制或与其相伴的燃料喷射时期以及喷射量的控制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用于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压送燃料的燃料泵、贮留从燃料泵压送的燃料的共轨、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具有判定发动机的汽缸号的汽缸号判定机构,检测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接收上述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输出信号,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接受上述汽缸号判定机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的输出,使汽缸号和曲柄角度及共轨内燃料压力相互关联并进行存储的存储机构。
2.一种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用于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燃料泵、贮留从燃料泵压送的燃料的共轨、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该燃料泵分多个阶段压送燃料,在最终压送阶段结束时,使共轨内燃料压力上升至规定的燃料喷射压力,其特征在于,具有判定发动机的汽缸号的汽缸号判定机构,检测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接收上述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输出信号,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接受上述汽缸号判定机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的输出,使汽缸号和曲柄角度及共轨内燃料压力相互关联并进行存储的存储机构,对数据进行判别的数据判别机构,该数据是在该存储机构所存储的数据中,与从上述最终压送阶段以前的阶段的燃料压送后、直到下一阶段的燃料压送前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相关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判别机构被构成为判别有关从最终压送阶段的前1个阶段中的燃料压送后、直到最终压送阶段开始前的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的数据。
4.一种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用于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压送燃料的燃料泵、贮留从燃料泵压送的燃料的共轨、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对共轨内燃料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机构,接受上述压力检测机构的输出,对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进行存储的存储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接收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输出,根据曲柄角度开始检测起始时刻,该检测起始时刻是在每个规定的经过时间、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时的时刻。
6.一种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是在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中,用于检测共轨内燃料压力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该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具有燃料泵、贮留从燃料泵压送的燃料的共轨、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该燃料泵分多个阶段压送燃料,在最终压送阶段结束时,使共轨内燃料压力上升至规定的燃料喷射压力,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曲柄角度的曲柄角度检测机构,接受上述曲柄角度检测机构的输出信号,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对从上述最终压送阶段之前阶段的燃料压送后、直到下一阶段的燃料压送前的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检测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机构的构成为,在每个曲柄角度的规定角度,检测从最终压送阶段的前1个阶段中的燃料压送后、直到最终压送阶段开始前的期间的共轨内燃料压力。
8.一种共轨式燃料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压力检测装置,其构成为通过燃料喷射阀向燃烧室喷射从共轨供给的燃料。
全文摘要
在收集在发动机运转中的共轨(2)内的燃料压力数据时,检测曲轴每旋转6°的共轨内燃料压力,使汽缸号和曲柄角度及共轨内燃料压力相互关联,成为表格化,存储在存储机构(12)中。据此,谋求检测数据精度的提高。
文档编号F02D45/00GK1643243SQ0380578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30日
发明者足立仁, 盐见秀雄, 宫本贵志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