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气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390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的气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气门装置,它能以不同的驱动时间段驱动内燃机的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研制出能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和转速状态,转换设置在往复式内燃机(发动机)上的进气阀和排气阀(发动机阀门)的工作特性,即,转换开关的时间段和开放时间的长度的气门装置,并已经使之实用化。
在这种气门装置中,已经研制出来的一种转换工作特性的机构,例如,是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有选择地使用具有适合于发动机低速旋转时的凸轮轮廓的低速用的凸轮,或者使用具有适合于发动机高速旋转时的凸轮轮廓的高速用的凸轮,来使发动机的阀门进行开、关动作。例如,在实公平07-23526号公报中,对于低速用的凸轮和高速用的凸轮之间的转换,记载了具有转换压力油的供应和排出的转换机构的结构。此外,在特开2000-73716号公报中,记载了借助于改变凸轮轴的相位来改变发动机的阀门的开、关时间段的装置,其结构中具有转换压力油的供应和排出的转换机构。还有,在实开昭58-183910号公报中,记载了在规定的发动机运转状态下停止发动机阀门的工作的所谓停缸发动机中,具有转换压力油的供应和排出的转换机构的结构。
在特开2000-73716号公报和实公平07-2352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作为转换供应和排出压力油的机构,仅仅是在把从油泵压送出来的压力油供应给油控制阀的油路中,安装了若干个油过滤器,以防止铁屑啮入油控制阀中。此外,在实开昭58-18391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作为转换供应和排出压力油的机构的技术,是具有多台油泵,借助于在下游侧油泵的上游一侧安装油过滤器,来防止异物啮入阀门停止机构的活塞中。
在近年来的可变气门装置中,为了降低成本,理想的是使用单独一台油泵来进行发动机各部分的润滑和油控制阀的控制,但是,当只使用一台油泵来控制油控制阀时,在油控制阀工作时,随着压力油的供应,可能会使油路内的压力下降。为此,准备了蓄压器,在油控制阀工作时,利用蓄压器向转换机构供应压力油。可是,在具有这种蓄压器的油路中,必须根据压力油压力的下降,立刻从蓄压器向压力油的油路中供应所储蓄的压力油,而且,由于油控制阀不是用电气驱动的装置,所以很容易发生由于异物的啮入而使阀的工作不正常。
实开昭58-18391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由于在蓄压器的上游侧安装了增压油泵,而且在增压油泵的上游侧安装了油过滤器,所以随着油泵的摩擦运动所产生的异物一点也没有除掉,都被引导到蓄压器里去了,蓄压器有被杂质啮入的危险。而且,在实开昭58-183910中,由于有多台油泵,导致成本增大,更进一步,由于蓄压器直接安装在增压油泵的下游,所以侵入蓄压器内的杂质,将直接受到伴随着总是用凸轮驱动的增压油泵的工作所产生的压力油的脉动的影响,由于异物在蓄压器内搅拌,蓄压器增加了发生啮入的危险。此外,特开2000-73716号公报和实公平07-2352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由于没有蓄压器,在转换时油路内的压力将会降低,压力油的供应有不够的危险。
蓄压器的结构,例如,是通过克服加在活塞一侧的压力后把压力油储存起来,利用与油路之间的压力差,由活塞把所储存的压力油排出去。因此,在蓄压器中有活塞的摩擦运动部分,当压力油中混入异物时,就会发生卡住的问题。在以往的气门装置中,虽也设置了用于从压力油源排出来的压力油的油过滤器,以防止油过滤器和油控制阀卡死,但,根据不同的运转状态,也有给油过滤器加上分路来供应压力油的,在与蓄压器并联使用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防止异物混入。特别是,在用一台油泵润滑发动机,而且要控制可变阀门控制机构时,很可能发生蓄压器卡死和可变阀门控制机构的工作不正常。由于压力油的泄漏而发生意想不到的阀门时间段的变化和转换不灵,会导致发动机的出力降低,燃料消耗增加,噪音增大,运转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有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便是具有蓄压器的气门装置,也能防止异物混入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中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各部分摇臂轴;第一摇臂,其前端与第一进气阀或者第一排气阀联结,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并由第一低提升凸轮驱动;第三摇臂,其前端与上述第二进气阀或者第二排气阀联结,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并由提升量比上述第一低提升凸轮小的第二低提升凸轮驱动;第二摇臂,它具有能与上述第一和第三摇臂连接的前端,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并由提升量比上述第一低提升凸轮大的高提升凸轮驱动;可变阀门控制机构,它利用从油压源通过第一过滤器的压力油通过油路进行的供应和排出,控制上述第一和第二进气阀或者上述第一和第二排气阀的开关状况,以转换上述第二摇臂相对于上述第一摇臂和第三摇臂的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设置在上述油路的上述可变阀门控制机构的上游侧,储存向上述可变阀门控制机构供应的压力油的蓄压器;以及在上述油路的上述蓄压器的上游侧,并且设置在上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游侧的第二过滤器。
这样,即使是具有提升量互不相同的进气阀(排气阀)和第二进气阀(第二排气阀)的,结构复杂的连接转换机构的气门装置,由于储存在蓄压器中的压力油经过第二过滤器的过滤,就不会有异物混入蓄压器内。
权利要求2中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把上述蓄压器的主体固定在汽缸盖上。
这样,就能很方便地进行蓄压器的更换和维修。
权利要求3中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上述油压源是布置在汽缸体下部的单独一台油泵。
这样,油泵所产生的,传递给蓄压器的压力油的脉动就能减少。
权利要求4中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上述第二过滤器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使得在上述第二过滤器与上述蓄压器之间的上述油路的长度,比在上述油泵与上述第二过滤器之间的上述油路的长度短。
这样,就能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在油路内产生的异物混入蓄压器内。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门装置的内燃机的汽缸盖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要部的放大图;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向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的向视图;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的向视图;图6是活塞支承部分的断面图;图7是从凸轮轴一侧看的摇臂的立体图;图8是从进气阀一侧看的摇臂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油压系统的内燃机的要部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蓄压器安装情况的断面图;图11是油压系统的示意油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气门装置的内燃机的汽缸盖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要部的放大图;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向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的向视图;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的向视图;图6是活塞支承部分的断面图;图7是从凸轮轴一侧看的摇臂的立体图;图8是从进气阀一侧看的摇臂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油压系统的内燃机的要部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蓄压器安装情况的断面图;图11是油压系统的示意油路图。
如图1所示,进气侧的摇臂轴2和排气侧的摇臂轴3平行地固定在汽缸盖1上。在摇臂轴2和摇臂轴3之间,在汽缸盖1上支承着能自由转动的凸轮轴4。图中所示的内燃机是直列式四汽缸内燃机,其结构为每一个汽缸上各设有两个进气阀和两个排气阀。
如图1~图5所示,在摇臂轴2上分别支承着与各汽缸相对应的,能自由摇动的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在第一摇臂5与第三摇臂6之间的摇臂轴2上,支承着能自由摇动的,T字形的第二摇臂7。在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上,形成了作为连接转换机构的圆筒部分8,使得第二摇臂7的T字形的前端7a、7b能连接在该圆筒部分8上。
第一摇臂5的前端与第一进气阀9关联,第一摇臂5的底端由第一低提升凸轮10驱动。第三摇臂6的前端与第二进气阀11关联,第三摇臂6的底端由提升量比第一低提升凸轮10的提升量小的第二低提升凸轮12驱动。即,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分别以不同的规定时间段,不同的提升量进行开、关。另外,第二低提升凸轮12可以选择使进气阀11实际上处于停止状态的形状。
如图3、图4和图7、图8所示,在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上分别形成了圆筒部分8,在各圆筒部分8上形成了与第二摇臂7的T字形的前端7a、7b相对的开口部分13a、13b。在圆筒部分8中有能自由滑动的活塞14a、14b,活塞14a、14b除了具有与圆筒部分8的内壁滑动接触的圆柱部分15a、15b之外,还形成了与圆柱部分15a、15b上部连续,侧面切出开口部分13a、13b的缺口部分16a、16b。
活塞14a、14b由回程弹簧17a、17b压向下方,平时,缺口部分16a、16b处于朝向开口部分13a、13b的状态(图4的状态)。在摇臂轴2的轴心部分形成油路18,并由后述的压力油供应机构定时供应压力油。供应给油路18的压力油从通道19供应给圆筒部分8,由于向圆筒部分8中供应了压力油,活塞14a、14b就能克服回程弹簧17a、17b的压力而上升。由于供应压力油而使得活塞14a、14b上升了,于是圆柱部分15a、15b便处于朝向开口部分13a、13b的状态(图3的状态)。
如图1~图5所示,第二摇臂7的T字形前端7a、7b与开口部分13a、13b的内部关联,第二摇臂7的底端由高提升凸轮20驱动。高提升凸轮20的提升量比第一低提升凸轮10和第二低提升凸轮12的提升量大,并具有包含第一低提升凸轮10和第二低提升凸轮12的凸轮外轮廓。
在活塞14a、14b被回程弹簧17a、17b压向下方,缺口部分16a、16b朝向开口部分13a、13b的状态(不供应压力油的状态)下,用高提升凸轮20驱动第二摇臂7时,第二摇臂7的T字形的前端7a、7b便与开口部分13a、13b内部的缺口部分16a、16b相对。因此,在第二摇臂7由高提升凸轮20驱动而摇动的情况下,第二摇臂7的前端7a、7b便进入缺口部分16a、16b中(离开的状态),于是第二摇臂7的摇动就不再传递给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了。
因此,由于开放了圆筒部分8的压力油,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就能借助于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的摇动,分别以规定的时间以不同的提升量开关。
当向圆筒部分8供应压力油,活塞14a、14b克服了回程弹簧17a、17b的弹力而上升,圆柱部分15a、15b处于朝向开口部分13a、13b时,第二摇臂7的T字形的前端7a、7b便与开口部分13a、13b内部的圆柱部分15a、15b相对。于是,在第二摇臂7由高提升凸轮20驱动而摇动的情况下,第二摇臂7的T字形的前端7a、7b便压接在圆柱部分15a、15b上(连接状态),于是第二摇臂7的摇动就能通过圆筒部分8传递给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了。
因此,借助于向圆筒部分8供应压力油,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就因第二摇臂7的摇动而摇动,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便按照高提升凸轮20的凸轮轮廓,同时以大的提升量进行开关。
向圆筒部分8供应和切断压力油,即,第二摇臂7和第一摇臂5与第三摇臂6之间的连接状态和离开状态的转换,是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即内燃机的旋转速度)预先设定的。
例如,在内燃机旋转速度低的情况下,切断向圆筒部分8的压力油供应,于是,由于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的摇动,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便分别以规定的时间,但以不同的提升量进行开关。这样,便促进了紊流,强化了燃烧过程。此外,在内燃机的旋转速度高的情况下,向圆筒部分8供应压力油,于是,由于第二摇臂7的摇动,使得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摇动,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便以很大的提升量同时进行开关。这样,确保了大量的进气,增大了输出功率。
如图3和图7所示,在第一摇臂5的底端与第一低提升凸轮10压接的部分上,设有第一从动辊21,第一摇臂5的底端处于通过第一从动辊21以最小限度的阻力压接在转动的第一低提升凸轮10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第一从动辊21的外辊26借助于许多滚针轴承25而能自由转动,并与第一低提升凸轮10滚动接触。
如图4和图7所示,在第三摇臂6的底端与第二低提升凸轮12压接的部分上,设有第三从动辊24,第三摇臂6的底端处于通过第三从动辊24毫无阻力地压接在转动的第二低提升凸轮12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第三从动辊24是由内辊22和外辊23构成的(双环状滑动辊),内辊22与外辊23处于同轴线状态,以互相能自由转动的方式嵌合,外辊23与第二低提升凸轮12滚动接触。对内辊22的表面,例如,进行润滑表面处理。
如图5和图7所示,在第二摇臂7的底端与高提升凸轮20压接的部分上,设有第二从动辊27,第二摇臂7的底端处于通过第二从动辊27毫无阻力地压接在转动的高提升凸轮20的状态下。第二从动辊27由通过许多滚针轴承28能自由转动的外辊29构成,而外辊29与高提升凸轮20滚动接触。
另外,第一从动辊21也可以和第三从动辊24一样,由内辊22和外辊23构成(双环状滑动辊),并能使外辊23与第一低提升凸轮10滚动接触。
此外,如图1所示,在排气侧的摇臂轴3上支承着能自由摇动的排气摇臂31a、31b,这些排气摇臂31a、31b分别由排气凸轮驱动。
不过,例如,由高提升凸轮20提升的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的提升量都设定得很大,而由第一低提升凸轮10所提升的第一进气阀9的提升量,设定得比由高提升凸轮20提升的提升量小一些,进而,由第二低提升凸轮12所提升的第二进气阀11的提升量,与由高提升凸轮20所提升的提升量相比,就设定得更小。
因此,当向圆筒部分8供应压力油(处于连接状态下)时,与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的摇动相比,第二摇臂7的摇动将使得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同时能以很大的提升量进行开关,即,高提升凸轮20的提升量,比第二低提升凸轮12和第一低提升凸轮10的提升量大。因此,便在第二低提升凸轮12与第三从动辊24之间产生很大的间隙,并且在第一低提升凸轮10与第一从动辊21之间产生很大的间隙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第一摇臂5,第二摇臂7和第三摇臂6始终被压向凸轮一侧,但,具体的说明就省略了。在向圆筒部分8供应压力油之后,由于第二摇臂7的摇动而使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摇动,从而使得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处于开、关的状态,当圆筒部分8的压力油供应中断时,即,转换进气状态时,由第二摇臂7所传递的摇动被断开,而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都借助于弹簧的压力,向第一低提升凸轮10和第二低提升凸轮12一侧摇动。
此时,例如,在最大提升量时,由于第二低提升凸轮12与第三从动辊24之间的间隙变得很大,所以当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由于弹簧的压力而向第一低提升凸轮10和第二低提升凸轮12一侧摇动时,第三从动辊24和第一从动辊21就有可能会砸在第二低提升凸轮12和第一低提升凸轮10上。
第一从动辊21与第一低提升凸轮10之间只有很小一点间隙,作用的力量不会很大,但是,由于第三从动辊24与第二低提升凸轮12之间的间隙很大,在砸上去的时候,作用的力量就很大。
因此,把第三从动辊24的结构做成具有内辊22和外辊23的双环状滑动辊。由于把第三从动辊24的结构做成双环状滑动辊,提高了冲击强度,即使万一第三从动辊24用很大的力量砸在第二低提升凸轮12上,由于力量是通过面积上的压力传递的,所以不会产生变形或压痕,外辊23没有破损的危险。
因此,这是一种考虑了第三摇臂6的压接部分对于旋转的第二低提升凸轮12的刚性和转动阻力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在设有与提升量大的第二摇臂7相对的,两种不同种类的提升量小的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的内燃机中,把提升量的差别大的第三从动辊24做成滑动辊的结构,但,本申请的发明也可以把第一从动辊21做成滑动辊的结构。
此外,如本申请的申请人已经申请的特开2001-41017专利文献中所述,即使是在转换提升量不同的两种摇臂结构的一个进气阀型式的内燃机中,也能使用本申请的发明中的,把压接在提升量小的一侧的凸轮上的辊子作为第一从动辊做成滑动辊的结构。
如图8所示,由于活塞14在上部形成了缺口部分16,所以回程弹簧17就布置在偏离活塞14的轴线中心的位置上。这样,当活塞14绕着中心轴线转动时,回程弹簧17就没有像设计那样大的压力了。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具有活塞14的止转机构。
如图2、图6、图8所示,在形成活塞14的缺口部分16的部位的外圆周上,形成了缺口面34,而在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的圆筒部分8上形成了与缺口面34相对应的凸部35(参照图2)。缺口面34在避开圆筒部分8的开口部分13,并且避开活塞14的背面的位置上形成,而销子36在轴向布置成与缺口面34接触嵌合的状态。销子36用压入等方式固定在凸部35上,并且布置成其中心轴线沿着摇臂轴2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延伸。
作为止转销,也可以把销子36布置成沿着摇臂轴2与水平平面成直角等的方向上,但是,在把销子36布置在成直角等的方向上时,必须在活塞14下部的圆柱部分15上形成销子36的嵌合部分。由于圆柱部分15是嵌合在圆筒部分8中滑动,要防止油泄漏的部位,所以当在圆柱部分15上形成销子36的嵌合部分时,油就有泄漏的危险。因此,还是把销子36的中心轴线布置成与沿着摇臂轴2的水平面平行的平面上。
在由第二摇臂7的摇动而使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摇动的情况下,从第二摇臂7一侧受到载荷最大的部位,是活塞14的背面。因此,把销子36布置在避开活塞14的背面的倾斜的位置上。此外,销子36固定在避开圆筒部分8的开口部分13的位置的凸部35上。这样,就不会阻碍第二摇臂7的前端7a、7b从开口部分13向活塞14一侧移动,此外,还能通过活塞14的整个背面来传递摇动力。
缺口面34的形成一直到圆柱部分15的中间部分为止,由销子36来防止活塞14的脱出。此外,如图2、图8所示,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上的圆筒部分8的凸部35在同一个方向上形成,活塞14的缺口面34布置在同一个方向,与销子36呈平行的状态。这样,能使得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的活塞14通用化,还能降低零件的成本,防止在安装时装错。
另外,在进气侧的摇臂轴2上,支承着每一个汽缸一根的第一摇臂5、第三摇臂6和第二摇臂7,在第一摇臂5和第三摇臂6上,装备了具有圆筒部分8和活塞14的转换机构。这样,进气侧的阀门开关机构就比排气侧的阀门开关机构复杂,而且重量也增加了。
因此,如图1所示,进气侧的摇臂轴2的直径D1要比排气侧的摇臂轴3的直径D2大(例如,大10%左右)。这样,就能确保与所增加的重量相匹配的刚性,提高气门系统的动力特性。此外,通过增大摇臂轴2的直径D1,能使油路18的内径也增大,从而能减小压力油流过油路18时的压力损失,提高转换机构的性能。
下面,根据图9和图11说明向摇臂轴2的油路18供应和排出压力油的机构,即,圆筒部分8的活塞14的驱动机构(可变阀门控制机构)。
在汽缸盖1的端部一侧,形成了从布置在气缸体下部的,单独一台油泵41(油压源)(参照图11)排出来的压力油通过的油路42,在油路42上设有控制向油路18供应和排出压力油的油控制阀43(可变阀门控制机构)。还设置了从油控制阀43的上游侧的油路42分叉出来的蓄压油路44,并且把蓄压器45连接在蓄压油路44上。蓄压器45作为一个部件固定在汽缸盖1上。
这样,就把蓄压器45和油泵41布置成隔开距离,传递给蓄压器45的,随着油泵的排油而产生的压力油的脉动减小了,万一有异物混入蓄压器45内部,由于减轻了因压力油的脉动而造成的蓄压器45内部的油的搅拌,所以能防止在蓄压器中产生刮痕。
在油控制阀43的上游侧,在蓄压油路44的分叉部分上游的油路42中,设置了第二过滤器46。图10中的标号47是设置在油泵41的排油侧附近的第一过滤器,标号48是加在油泵41上的分叉的旁通油路,用以安装图中未表示的安全阀。
另外,如图11所明确表示的,第二过滤器46布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即,从油路42与蓄压油路44的分叉点到第二过滤器46的排油侧的油路的长度,要比从油泵41的排油侧到第二过滤器46的进油侧的油路的长度短。这样,在布置了第二过滤器46时,由于缩短了从油路42与蓄压油路44的分叉点到第二过滤器46的排油侧的油路的长度,所以随着油路长度的增加而在所形成的油路中没有除掉的异物的量就减少了,因而能更加有效地防止在油路内产生的异物混入蓄压器45内。
如图10所示,蓄压器45具有沿垂直方向固定在汽缸盖1上的筒状主体51,在主体51中装有能自由滑动的,用弹簧52向下方推压的活塞53。弹簧52的上部设有弹簧座54和弹性挡环55,弹簧52处于容纳在主体51内部的状态下。
在主体51的下部形成了螺纹部分56,把螺纹部分56拧入汽缸盖1的螺孔部分57中,蓄压器45就固定在汽缸盖1上了。当蓄压器45固定在汽缸盖1上时,主体51上部的一部分处于从汽缸盖1的上面凸出来的状态。把主体51固定在汽缸盖1上,使蓄压油路44与主体51连通,再向活塞53的下侧供应压力油,压力油便克服弹簧52的推力,活塞53就上升,于是压力油便储存在主体51内。
汽缸盖1的上部设有盖子61,为了捕集烟雾,在盖子61内部设有挡板62和平板63。并且,平板63处于从汽缸盖1的上面凸出来的主体51上部的正上方的状态。这样,万一弹性挡环55脱落了,弹簧座54、弹簧52和活塞53也会撞在平板63上,可防止它们向外飞散。
而且,主体51的上部与平板63之间的间隙S1设定得比螺纹部分56的长度S2短。这样,万一主体51拧入汽缸盖1中的螺纹松动了,主体51向拔出的方向(上方)移动,在螺纹部分56完全拧开之前,主体51的上部就压接在平板63上了,主体51就不会脱出来。这样,油路42或者蓄压油路44就不会向外部敞开。
由于蓄压器45的主体51用下部的螺纹部分56固定在汽缸盖1上,即使在固定部分上产生漏油等情况,也不会泄漏到外部去。这样,即使固定部分的密封很简陋,也能防止向外部漏油。另外,主体51的固定方式,除了用螺纹部分56固定之外,也可以用压配合固定,或者用法兰与固定螺钉的组合等其它结构来固定。
由于蓄压器45的主体51固定在汽缸盖1上,所以能很方便地更换和维修蓄压器45。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向摇臂轴2的油路18供应和排出压力油的机构中,当驱动油泵41从油路42向蓄压油路44供应压力油时,在用第二过滤器46过滤了压力油之后,便向油控制阀43和蓄压器45,以及排气侧的摇臂轴3供油。在油控制阀43关闭的情况下,则借助于蓄压油路44的油压,在蓄压器45中储存压力油。
当发动机达到规定的转速时,为了转换到驱动高提升凸轮20,就把油控制阀43打开,于是压力油便经过油控制阀43,快速地流入进气侧的摇臂轴2的油路18中。此时,由于压力油的供应量不足,油路42和蓄压油路44中的油压会暂时下降,于是储存在蓄压器45中的压力油便借助于弹簧52的弹力来排油,以补充不足部分的压力油。
这样,即使对于一个汽缸上有两个圆筒部分8的转换机构来说,压力油也不会不够,能以很好的应对性供应压力油。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蓄压器45的上游侧设有第二过滤器46,所以能除掉储存在蓄压器45中的压力油所含有的异物。这样,就不会有异物进入蓄压器45的主体51内,活塞53上就不会产生刮痕。
此外,由于从蓄压器45压送出来的压力油不通过第二过滤器46就输送到油控制阀43中,所以不会影响流过第二过滤器46时的压力损失,仍能以良好的应对性向摇臂轴2的油路18供应压力油。
因此,即使是具有不同提升量的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的,结构复杂的连接转换机构的气门装置,储存在蓄压器45中的压力油,经过第二过滤器46的过滤,就不会有异物混入蓄压器45内。因此,即使是具有蓄压器45的气门装置,也是能防止异物混入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
虽然以上只举例说明了适于使用以上所述结构的蓄压器45的内燃机,以及适于使用设有第二过滤器46的回路结构的内燃机,是由具有第一摇臂5、第三摇臂6和第二摇臂7所构成的转换机构的内燃机,但,它们也能适用于具有其它结构的转换机构的内燃机。例如,在本申请的申请人所申请的特开2001-41017号专利申请中的,具有转换两种提升量不同的摇臂的结构的一个进气阀的内燃机中,也能使用蓄压器45,以及设有第二过滤器46的回路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把凸轮的转换机构设置在进气侧的摇臂轴2上的例子,但,它也能适用于把转换凸轮的机构设置在排气侧的情况。
权利要求1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各部分摇臂轴;第一摇臂,其前端与第一进气阀或者第一排气阀联结,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并由第一低提升凸轮驱动;第三摇臂,其前端与上述第二进气阀或者上述第二排气阀联结,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并由提升量比上述第一低提升凸轮小的第二低提升凸轮驱动;第二摇臂,它具有能与上述第一和第三摇臂侧连接的前端,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由提升量比上述第一低提升凸轮大的高提升凸轮驱动;可变阀门控制机构,它利用从油压源通过第一过滤器的压力油通过油路后的供应和排出,控制上述第一和第二进气阀或者上述第一和第二排气阀的开关状况,以转换上述第二摇臂与上述第一摇臂和第三摇臂的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设置在上述油路的上述可变阀门控制机构的上游侧,储存向上述可变阀门控制机构供应的压力油的蓄压器;以及在上述油路的上述蓄压器的上游侧,并且设置在上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游侧的第二过滤器。
即使是具有不同提升量的进气阀(排气阀)和第二进气阀(第二排气阀)的,结构复杂的连接转换机构的气门装置,由于储存在蓄压器中的压力油,经过第二过滤器的过滤,就不会有异物混入蓄压器内。
在权利要求2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上述蓄压器的主体固定在汽缸盖上。
这样,就能很方便地进行蓄压器的更换、维修等。
在权利要求3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上述油压源是布置在汽缸体下部的单独一台油泵。
这样,就能减少传递给蓄压器的由油泵所产生的压力油的脉动。
在权利要求4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是在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上述第二过滤器布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即,从上述第二过滤器到上述蓄压器的上述油路的长度,要比从上述油泵到上述第二过滤器的油路的长度短。
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防止在油路内产生的异物混入蓄压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的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下列各部分摇臂轴;第一摇臂,其前端与第一进气阀或者第一排气阀联结,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并由第一低提升凸轮驱动;第三摇臂,其前端与第二进气阀或者第二排气阀联结,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并由提升量比上述第一低提升凸轮小的第二低提升凸轮驱动;第二摇臂,它具有能与上述第一和第三摇臂连接的前端,支承在上述摇臂轴上能自由摇动,并由提升量比上述第一低提升凸轮大的高提升凸轮驱动;可变阀门控制机构,它利用从油压源通过第一过滤器的压力油通过油路进行的供应和排出,控制上述第一和第二进气阀或者上述第一和第二排气阀的开关状况,以转换上述第二摇臂相对于上述第一摇臂和第三摇臂的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设置在上述油路的上述可变阀门控制机构的上游侧,储存向上述可变阀门控制机构供应的压力油的蓄压器;以及在上述油路的上述蓄压器的上游侧,并且设置在上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游侧的第二过滤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蓄压器的主体固定在汽缸盖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油压源是布置在汽缸体下部的单独一台油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过滤器布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即,从上述第二过滤器到上述蓄压器的油路的长度,要比从上述油泵到上述第二过滤器的上述油路的长度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气门装置,它具有控制第一进气阀9和第二进气阀11的开关状况的可变阀门控制机构;储存供应给可变阀门控制机构的压力油的蓄压器45;安装在蓄压器45上游侧的第二过滤器46。储存在蓄压器45中的压力油由第二过滤器46过滤,从而能减少混入蓄压器45中的异物。
文档编号F02M7/00GK1508399SQ20031012146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7日
发明者冈俊彦, 长野修治, 德久胜规, 治, 规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