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894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尤指一种可降低伴随风 扇冷却气流流动,而传递至自动二轮车车体外部之噪音的自动二轮车之引 擎遮罩。
背景技术
按,自动二轮车系泛指一般市面上常见的轻、重型机车或越野车等车 种,而为一种最普遍的个人交通工具之一,其具有车身体积小、耗油量低 及搮控性佳等优点。
一般来说,自动二轮车的引擎在运转时均会产生热量,使得引擎本身 的温度升高,而当引擎的温度太高时,除了会增加引擎汽缸内的震爆外, 亦可能造成引擎汽缸或活塞的变形或损坏,因此通常会装配一风扇来产生 空气气流,以将引擎所产生之热量部份随着该空气气流排出至自动二轮车 车体外部,来达到一空冷散热的作用,以保护引擎的结构,并维持引擎应 有的效能。
依上所述,通常会安装一引擎遮罩在该引擎及该风扇上,除了避免异 物直接碰撞风扇扇叶而造成损坏外,该引擎遮軍也会设计成能够导引该风 扇所产生的空气气流,并使该空气气流顺着引擎遮罩所设计的流道带走引 擎运转所产生的热量,而自一排放口排出,如此可进一步提高风扇的散热 效率。
然,上述排放口通常连通于车体外部,用以排出该带有引擎运转之热 量的空气气流,而在排放带有热量的空气气流同时,使得由于该风扇运转 而产生空气气流与风扇叶片的拍打的噪音(风切音),与引擎运转时,从曲轴箱产生机械运转的噪音, 一同随着该空气气流而,皮传递至车体外部, 而增加行车时所发出的噪音,造成使用者以及他人不必要的困扰。
缘是,本发明人有感于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 之运用,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之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设置具有多数 个孔道的蜂巢状结构在引擎遮罩的出风口 ,使得随同风扇所产生的空气气 流,而自该出风口所传递至车体外部的噪音大幅衰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系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軍,其安 装在一引擎上并设置有一风扇,该风扇系用以对该引擎散热,该自动二轮
车之引擎遮罩包括 一遮罩本体,其包含有一引擎容置部,该引擎容置部 具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形成在该引擎容置部的下侧;以及一蜂巢状结构, 其设置在该引擎容置部的出风口,该蜂巢状结构具有多数个孔道,使得该 风扇在该遮軍本体内所产生的空气气流,经由该蜂巢状结构的该等孔道而 排出该出风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由于该风扇运转会产生空气气流与风扇 叶片的拍打的噪音,且该引擎运转亦会从曲轴箱产生机械运转的噪音,而 由于设置在该出风口的蜂巢状结构具有多数个孔道,因此该等噪音通过该 蜂巢状结构的该等孔道后会衰减,而大幅减少随同上述空气气流而自该出 风口传递至自动二轮车车体外部的噪音,使得驾驶自动二轮车时的行车噪 音得以降低。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 明之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 发明加以限制者。


图1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车体平面示意图。图2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另 一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 图5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剖面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对 应于引擎的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一个实施例,其 中显示有一自动二轮车100,并包括有一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系装配在 该自动二轮车100的车体内。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系本发明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的一实施 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该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10系安装在一引擎(图未 示)上并设置有一风扇(图未示)上,该风扇可产生一空气气流,而对该 引擎散热,该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10包含有一遮罩本体1及一蜂巢状结 构2,该遮罩本体1包含有一引擎容置部11及一风扇容置部12,该引擎容 置部ll对应于该引擎的前端,该风扇容置部12对应于该风扇,而4吏得该 遮軍本体1安装在该引擎上并设置有一风扇,该引擎容置部11具有一出风 口 111,该出风口 111形成在该引擎容置部11的下侧,该出风口lll的两 侧相互连通。
该蜂巢状结构2设置在该引擎容置部ll的出风口 111,且具有多数个 孔道21,该等孔道21均连通该出风口 111的两侧。该遮罩本体l的形状 经过设计,使得该风扇在该遮罩本体l内侧所产生的空气气流,可藉由该 遮罩本体l的导引而经由该蜂巢状结构2的该等孔道21而排出该出风口 111,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空气经由风扇驱动而由该风扇容置部12流入, 而自该出风口 111排出,另可参考图5,系显示空气在该遮罩本体l内的 流动方向与路径。如此,可利用该风扇所产生的空气气流,将引擎运转所 产生的热量之一部分自该出风口 111排出,而对该引擎达成一空冷散热的 作用,避免运转中的引擎超出适当的工作温度。依上所述,由于该风扇运转时会产生空气气流与风扇叶片的拍打的噪 音(风切音),且该引擎运转时亦会从曲轴箱产生机械运转的噪音,而由
于设置在该出风口 111的蜂巢状结构2具有多数个孔道21,因此该等噪音 通过该蜂巢状结构2的该等孔道21后会衰减,而大幅减少随同上述空气气 流而自该出风口 lll传递至自动二轮车IOO车体外部的噪音。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导管体2包含有多数个 细管22,该等细管22分别具有一轴向的孔道21,而共同组成该蜂巢状结 构2。而在另一实施例的情况,该蜂巢状结构2与该遮罩本体1系一体成 型,如此可进一步简化制造及组装的工序。
另一方面,上述实施例中,该蜂巢状结构2在该等孔道21轴向的长度 相等或大于该等孔道21的孔径的四倍,较佳的是该等孔道21轴向的长度 为2.5cm,而孑L径为0.6cm。
而该等孔道21的截面形状,在上述实施例中系为圓形,然本发明对于 该等孔道21的截面形状并不加以限制,该等孔道21的截面形状可为三角 形、四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P艮本发明之专利保 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等效^t术变化,均包 含于本发明之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自动二轮车 10引擎遮軍
1 遮罩本体
11 引擎容置部 12风扇容置部
111出风口 2蜂巢状结构
21 孔道 22 细管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其安装在一引擎上并设置有一风扇,该风扇系用以产生一空气气流而对该引擎散热,该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包括一遮罩本体,其包含有一引擎容置部,该引擎容置部具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形成在该引擎容置部的下侧;以及一蜂巢状结构,其设置在该引擎容置部的出风口,该蜂巢状结构具有多数个孔道,使得该风扇在该遮罩本体内侧所产生的空气气流,经由该蜂巢状结构的该等孔道而排出该出风口。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之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其中该蜂巢状结构包 含有多数个细管,该等细管分别具有一轴向的孔道。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之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其中该蜂巢状结构与 该遮罩本体系一体成型,而设置在该引擎容置部的出风口。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之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其中该等孔道轴向的 长度相等或大于该等孔道的孔径的四倍。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之所述之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軍,其中该等孔道 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方形、多边形或圆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二轮车之引擎遮罩,其安装在一引擎及一风扇上,该风扇系用以对该引擎散热,该自动二轮车引擎之引擎遮罩包括一遮罩本体及一蜂巢状结构,该遮罩本体包含有一引擎容置部,该引擎容置部具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形成在该引擎容置部的下侧,该出风口的两侧相连通,该蜂巢状结构具有多数个孔道且设置在该引擎容置部的出风口;藉此,随同该风扇所产生的空气气流而自该出风口传递至自动二轮车车体外部的噪音,由于通过该蜂巢状结构的该等孔道而大幅衰减。
文档编号F01P5/02GK101550862SQ200810086989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
发明者张富雄, 林育升, 甘上林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