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666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小型风力发电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扇叶可 以随风力调整迎风面积大小的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石油能源短缺,使得替代能源开发这项课题愈来愈受到 重视,而风力则为极具开发浅力的替代能源之一。
参阅图1,为现有一种小型风力发电装置5,包含一个直立的基柱51、 一个固定设置于该基柱51顶端且具有一个产生电力的发电机521的发电 机单元52,以及一个带动该发电机521运转的风扇单元53,该风扇单元 53具有一个与该发电机521相连结的叶轮531,以及多个等间隔固定设 置于该叶轮531的扇叶532。该风力发电装置5运转时,通过风力作用于 所述扇叶532使该叶轮531转动,进而带动该发电才几521运转而产生电 力并输出至一个使用端。
虽然上述风力发电装置5可以达到将风力转换成电力的目的,但是 仍具有下列缺点
一、 稳定性较低因所述扇叶532是固定设置于该叶轮531,所以迎 风面积是保持固定,但是当风速较快时,将使得该叶轮531的转速过高 并产生振动而不稳定,因而易产生危险,且该叶轮531转速过高也会使 该风力发电装置5的一个减速机(图未示)的负载增加,甚至损坏。
二、 效率低由于风向是随时变换,但是该发电机单元52是固定设 置于该基柱51顶端,因此无法使该风扇单元53随风向变化转向致使迎 风面积下降而降低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稳定性的风 力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包含一根立柱、 一个发电机单元以及一个 扇叶单元。该发电机单元设置于该立柱顶端,并包括一个壳体以及一个 穿伸出该壳体的转轴。该扇叶单元包括一个与该发电机单元的转轴相连 接的叶轮、多个枢转地设置于该叶轮的扇叶、 一个滑动地套设于该转轴 的套环、多个连杆以及一个始终推该套环远离该壳体的复位件,每一个 连杆两端分别与其中 一个扇叶和套环枢接,使每一个扇叶同步枢转并连 动该套环沿该寿争轴的轴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扇叶是枢转地设置于该叶轮, 且通过所述连杆分别连接所述扇叶与该套环,使得所述扇叶可以随风速 大小而调整迎风面积,进而使该叶轮的转速维持在安全范围内,因而具 有较佳的稳定性。


图l是一个立体图,说明现有一种小型风力发电装置。 图2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的一个优选 实施例。
图3是一个立体图,说明多个扇叶受风力作用而顺应风势产生偏转 时的情形。
图4是一个局部剖面示意图,说明一个套环受所述扇叶连动而压缩
一个复位件的情形。
图5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所述扇叶往逆风的方向产生偏转后的情形。 图6是一个局部剖面示意图,说明该复位件推抵该套环而连动所述
扇叶时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4,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含一根立柱1、 一个发电机单元2、 一个扇叶单元3以及一个传输单元4。
该立柱1具有一个设置于顶端且具有一个穿孔111的回转部11。 该发电机单元2设置于该立柱1顶端且绕该立柱1的轴线转动,并 将风力转换成电力,该发电机单元2包括一个壳体21、 一个穿伸出该壳 体21的转轴22、 一个与该转轴22相连接的发电机23、以及多个设置于 该回转部11且位于该穿孔111内的止推轴承24,该壳体21具有一个穿 设于该穿孔111与所述止推轴承24的凸出部211,以使该壳体21可以随 风向变换而绕该立柱1的轴线转动。
该扇叶单元3包括一个与该发电机单元2的转轴22相连接的叶轮 31、多个枢转地设置于该叶轮31的扇叶32、 一个滑动地套设于该转轴 22的套环33、多个连杆34以及一个套设该转轴22且两端分别和该壳体 21与该套环33相顶抵的复位件35。每一个扇叶32具有一个枢转地与该 叶轮31相连接的基部321、 一个由该基部321延伸的叶片部322,以及 一对由该基部321与该叶片部322同向延伸的枢耳323。每一个连杆34 其中一端位于该对枢耳323间并与该对枢耳323枢接,另一端与该套环 33枢4妄,使每一个扇叶32同步枢转并连动该套环33沿该转轴22的轴向 滑动。该复位件35始终推该套环33远离该壳体21,在本实施例中,该 复位件35是一个弹簧。
该传输单元4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立柱1与该发电4几单元2的壳体21 其中一个的导电环41、 一个电连接该发电机23与该导电环41的第一导 线42,以及一个电连接该导电环41至一个输出端的第二导线43,其中 该输出端可以是工厂或是一般家庭。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环41设置于 该立柱1并具有间隔设置的一个内环部411与一个外环部412,该第一导 线42具有两个滑动地分别与该内环部411与外环部412贴抵的导电端 421,如此,当该发电机单元2的壳体21受风力作用而绕该立柱1的轴 线转动时,该发电4几23所产生的电力仍可以通过该导电环41传导至该 第二导线43。
参阅图3、 4,当风速较大时,作用于该扇叶单元3的所述扇叶32 的风力也相对应的增加,此时,若所述扇叶32受到风力的推动力量大于该复位件35作用于该套环33的作用力时,所述扇叶32将顺应风势产生 偏转使每一个扇叶32的迎风面积降低,并分别通过所述连杆34连动该 套环33往远离该叶l仑31的方向移动而压缩该复位件35,如此,该叶4仑 31将以维持在安全范围内的转速运转。
参阅图5、 6,当风速降低时,若所述扇叶32受到风力的推动力量小 于该复位件35作用于该套环33的作用力时,该复位件35将推动该套环 33往该叶轮31靠拢,并同时通过所述连杆34连动所述扇叶32往逆风的 方向产生偏转而使每一个扇叶32的迎风面积增加,如此,该叶4仑31仍 可以维持在一定转速运转而带动该发电机单元2的发电机23进行发电。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 稳定性佳由于所述扇叶32是枢转地设置于该叶轮31,且通过 所述连杆34分别连接所述扇叶32与该套环33,使得所述扇叶32可以随 风速大小而调整迎风面积,进而使该叶轮31的转速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因而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二、 具有较高效率该壳体21可以随风向变换而绕该立柱1的轴线 转动,因此可以增加所述扇叶32受风力作用的迎风面积而使该叶轮31 保持在一定转速,相较于以往该风扇单元53无法随风向变化的情形,更 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 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根立柱;一个发电机单元,设置于所述立柱顶端,并包括一个壳体以及一个穿伸出所述壳体的转轴;以及一个扇叶单元,包括一个与所述发电机单元的转轴相连接的叶轮、多个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叶轮的扇叶、一个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套环、多个连杆以及一个始终推所述套环远离所述壳体的复位件,每一个连杆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扇叶和套环枢接,使每一个扇叶同步枢转并连动所述套环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滑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单 元的每一个扇叶具有一个枢转地与所述叶轮相连接的基部、 一个由所述 基部延伸的叶片部以及一对由所述基部与所述叶片部同向延伸的枢耳, 所述连杆的其中 一端位于所述对枢耳间且与所述对枢耳枢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 套设于所述发电机单元的转轴且两端分别和所述壳体与所述套环相顶 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 是一个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 单元绕所述立柱的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立柱顶端,并且还包括一个与 所述转轴相连接的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还包含一个传输所述发电 机产生的电力的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立柱与所 述壳体其中 一个的导电环、 一个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导电环的第一 导线、以及一个电连接所述导电环至一个输出端的第二导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环 设置于所述立柱并具有间隔设置的一个内环部与一个外环部,所述第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具 有一个设置于顶端且具有一个穿孔的回转部,所述发电机单元具有多个 设置于所述回转部且与位于所述穿孔内的止推轴承,所述壳体具有一个 穿设于所述穿孔与所述轴承的凸出部。
专利摘要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含一根立柱、一个发电机单元以及一个扇叶单元。该发电机单元包括一个壳体以及一个穿伸出该壳体的转轴。该扇叶单元包括一个与该转轴相连接的叶轮、多个枢转地设置于该叶轮的扇叶、一个滑动地套设于该转轴的套环、多个连杆以及一个始终推该套环远离该壳体的复位件,每一个连杆两端分别与其中一个扇叶和套环枢接,使每一个扇叶同步枢转并连动该套环沿该转轴的轴向滑动,如此,可以使得所述扇叶随风速大小而调整迎风面积,进而使该叶轮的转速维持在安全范围内而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F03D9/00GK201221446SQ20082011647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廖明镇 申请人:六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