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666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 撑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常见的风力发电装置,如图l所示,其在一发电机本体A的一侧结合 可驱动内部转子的驱动组件B (如螺旋桨或叶片),在所述发电机本体A的 另一侧可使内部结合定子且向外凸伸的中央轴设置于一内部设有轴承的旋转轴 承座C上,并使所述轴承结合于一支撑架F上,而所述发电机本体A的中央轴 可通过一连杆D结合一方向尾翼E,使用时,可通过外部的动力(如风力) 驱动所述驱动组件B,并利用所述驱动组件B带动发电机本体A的转子产生相 对于定子的转动,以达到发电的功效,所述方向尾翼E可随风吹的方向而通过 连杆D连动发电机本体A、驱动组件B在所述旋转轴承座C上枢转,使其正对 风吹的方向,以取得最佳的风力驱动效果;而在上述结构中,大部份的支撑架F 多以一轴杆F2结合于所述旋转轴承座C内的轴承,再使所述轴杆F2插入结合 于一基座Fl上的凹孔内,在所述轴杆F2与所述基座Fl间的定位,有许多现有 的结构可供采用,较简易者,直接以销贯穿所述轴杆F2与所述基座F1,使两者 得以相结合,此种组合方式虽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但由于其缺乏緩冲的完全 刚性组合,因此在所述支撑架F承受风吹方向的剪力时,容易产生前后摇晃的 情形,同时,以销贯穿所述轴杆F2与基座F1的操作,也造成加工上的不便; 另在所述轴杆F2边缘设有至少一平削面(或设成正多边形的形状),且使所述 基座F1的凹孔具有相同断面形状,使所述轴杆F2不但易于伸入所述基座F1的 凹孔内,且在结合后可形成一卡掣结合,以有效避免两者产生相对的转动,但 此种组合方式的结构强度并非极佳,容易因磨损而产生松动情形。
再者, 一般风力发电装置在实际运转时,所述支撑架F除了必须承受风吹 方向的剪力外,也需承受发电机本体A转动时的振动,而上述各种轴杆F2与基座F1间的定位方式,虽可克服风吹的剪力以及轴杆F2相对于基座F1的转动情 形,但却难以吸收整体运转时所产生的振动,致使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运转时不 但会产生极大的噪音,造成环境噪音污染,且其各部组件也容易随之产生松动 和磨损,影响其使用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 其可有效吸收风吹力量所造成的晃动,以及发电机运转时所产生的振动,以降 低各部组件的松动、磨损及噪音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 其整体的组装上极为简便,可有效降低生产及维修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 构,其包括基座,其顶侧凹设一容置空间;衔接管,其一端成型包覆一弹性 緩冲件,所述衔接管以具弹性緩冲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基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 衔接管的另 一 端向外凸伸于所述基座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 具有吸收横向摇摆力量及运转振动的功效。


图1是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外观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情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 Fl-基座;34-弹性緩冲件;ll-容置空间;35-侧孔;12-定位部;4-中央轴;2-摊f接套;41-側贯孔;21-凹孔;42-固定組件;22-外凸缘; A-发电机本体;221、 231-贯孔;B-驱动组件;23-挡止片;C-旋转轴承座;232-定位组件;D-连杆;3-衔接管;E-方向尾翼;31-中央孔;F-支撑架;32-正螺紋; F2-轴杆;33-逆螺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 说明。
请参图2至图5,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基座l、衔接
套2 、衔接管3及中央轴4等部份,其中所述基座l在顶侧凹设一容置空间11,
在所述容置空间11的开口周缘设有复数个定位部12(所述定位部2可为螺孔),
所述衔接套2可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内,其顶侧具有一凹孔21,在所述凹孔
21周缘设有向外扩张的外凸缘22,且在所述外凸缘22上设有分别对应于各定
位部12的复数个贯孔221,所述衔接管3至少在一端凹设有一中央孔31,在所
述中央孔31旁侧设有向外连通的侧孔35,而所述衔接管3的另一端在周缘不同
区段分别设有正螺紋32、逆螺紋33,并在所述正螺紋32、逆螺紋33外侧成型
包覆一体成型的弹性緩冲件34,使所述衔接管3以具弹性緩冲件34的一端伸入
所述衔接套2的凹孔21内形成迫紧,且以一挡止片23套合于所述衔接管3周
缘,并盖合于所述基座1的容置空间11的开口,在所述挡止片23上设有分别
对应于各定位部12的复数个贯孔231,可供复数定位组件232 (可为螺栓)依
序贯穿贯孔231、贯孔221而伸(螺)入各定位部12,除可使所述衔接套2固
定于所述基座1的容置空间11内,还可使所述挡止片23固定于所述衔接套2
的凹孔21周缘,以防止所述弹性緩冲件34向外滑脱,而所述衔接管3具中央
孔31的一端可向外凸伸于基座1上方,所述中央轴4在一端周缘设有分别对应
于所述衔接管3的侧孔35的复数个侧贯孔41,并可伸入所述衔接管3的中央孔
31后,可以复数个固定组件42横向伸入所述側孔35并贯穿所述侧贯孔41,可
使所述中央轴4与所述衔接管3稳固结合,以使所述中央轴4可另结合外部的
发电才几本体A和其它相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结构中,其利用所述弹性緩冲件34吸收所述衔接管3、 中央轴4所传递的驱动组件B(螺旋桨或叶片)以及发电机本体A的运转作用 力,可有效消除大部份的侧向摇摆、晃动,以及各种振动情形,同时,所述衔 接管3利用正螺紋32、逆螺紋33与所述弹性緩冲件34结合,更可增加结合的强度,以有效避免相关组件的松脱,而所述基座1利用可拆卸的衔接套2与所
述衔接管3组合的结构,更可简化组装及拆卸的程序,以进一步降低生产及维 修成本。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确实具有吸 收横向摇摆力量及运转振动的功效。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 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基座,其顶侧凹设一容置空间;衔接管,其一端成型包覆一弹性缓冲件,所述衔接管以具弹性缓冲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基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衔接管的另一端向外凸伸于所述基座上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衔接管的包覆弹性緩冲件的 一端的外周缘设有凹凸紋。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凹凸紋是在所述衔接管的包覆弹性緩冲件的一端的外周缘的不同区段上设置 的正螺紋、逆螺紋。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间的开口周缘盖合有一挡止片。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基座在容置空间的开口周缘设有复数个定位部,所述挡止片设有对应于各定 位部的复数个贯孔;复数个定位组件贯穿各个所述贯孔并伸入各个所述定位部, 使所述挡止片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间的开口周缘。
6.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容置空间内部与所述衔接管的弹性緩冲件外周缘 之间设有一衔接套,所述衔接套具有一凹孔,所述凹孔套合并迫紧所述弹性緩 冲件外周缘。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衔接套的凹孔的周缘设有向外扩张的外凸缘,所述外凸缘延伸于所述挡止片 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周缘之间,且在所述外凸缘上设有分别对应于各定位部 的复数个贯孔。
8.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在中央设有一轴向延伸的中央孔,所述中央孔容 置结合一中央轴,所述中央轴结合外部的发电机本体。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衔接管在中央设有一轴向延伸的中央孔,所述中央孔容置结合一中央轴,所 述中央轴结合外部的发电机本体。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接管在中央设有一轴向延伸的中央孔,所述中央孔容置结合一中央轴, 所述中央轴结合外部的发电机本体。
11.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 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以至少一固定组件横向伸入并贯穿所述中央轴。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接管以至少 一 固定组件横向伸入并贯穿所述中央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其至少包括基座,其顶侧凹设一容置空间;衔接管,其一端成型包覆一弹性缓冲件,所述衔接管以具弹性缓冲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基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衔接管的另一端向外凸伸于所述基座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式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改良结构,具有吸收横向摇摆力量及运转振动的功效。
文档编号F03D9/00GK201228610SQ200820116468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6日
发明者蔡信雄 申请人:蔡信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