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式风洞增压风能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802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哑铃式风洞增压风能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哑铃式风洞增压风能发电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发电系统,尤其是采用哑铃状集风式风洞,具有提高风速、控 制气流、增强风压,利用采能叶轮获得大规模风能的风力发电装置。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料。近百年来,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殷切。进入二十一世纪,能源危机正在日益制约 社会经济活动,传统使用的化石能源日益匮乏,价格不断攀升,成为引起世界经济动荡和影 响和平的重要因素。而且,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Co2、So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气候变 暖,生态变迁,危及人类生存环境。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缓解由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长 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巨资寻找开发可再生能源。目前列入重点研究开发的清洁能源 有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风能的开发利用已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 世界各国政府、能源界和环保界的高度重视。地球上风力资源蕴藏量大,清洁无污染,施工 周期短,投资灵活,占地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风能利用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初具规模,欧洲风力发电设备生产也已进入快速增长 时期。德国是发展和利用风能较早的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总共建立了 6600座 风力电站。德国政府计划,今后每年都将以30%的速度增长,每年增长的风力发电量超过 100万千瓦。丹麦靠近北海,是多风之国,也是最早发展风力发电站的国家。20多年来,丹 麦在利用风能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丹麦风力发电 量的增长率均在30%以上。除德国和丹麦外,荷兰、瑞典、法国、挪威、芬兰、意大利和西班牙 等国家也出台了 5年、10年风力发电普及计划。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初步测算,我国陆地10米高度处实 际可开发风能储量为2. 53亿千瓦,海上实际可开发风能储量为7. 5亿千瓦,总计约10亿千 瓦,风能利用潜力巨大。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草原、新疆、内 蒙和甘肃走廊、青藏高原以及东部、东南部的沿海地带及附近岛屿上。且风能资源丰富区每 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小时,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7m/s以上,具有很大的 开发利用价值。风电项目通常要求年利用小时数高过2000小时,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风 电场平均利用小时约2300小时,主要位于“三北”地区(西北、东北和华北)及东南沿海。 我国并网风电建设规模较大的省份为新疆、内蒙古、河北、广东、辽宁、浙江、江苏、宁夏、甘 肃、福建等。目前风力发电的普遍方式是采用架空式三叶风轮。轮轴通过变速装置驱动发电 机。单机发电功率普遍为2MW以下。国际上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为5MW。本发明采用风洞增压原理,使自然界气流在风洞结构装置中加压,聚集能量,经适 当导流后到达采能风轮,获得大规模电能。
本发明采用的哑铃状风洞,通过设置渐开形的尾流段,扩大尾流空间,使尾流区的 流场条件处于比来风段低的气压状态,减少湍流干扰,有利于降低风洞内高压气流出口的 气体壅塞。对提高风洞内气体通量起到重要作用。本发明内容有风洞装置、采能叶轮、测速和调速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和安全减灾装 置构成,按以下步骤说明1.风洞装置(1)风洞外形本装置外形为哑铃状对称的喇叭形风洞结构。顺置地面。入风口 朝向来风方向。入风口为喇叭大头端(入口端),出风口为倒置喇叭端(出口端)。风洞总 长度约为入风口周长的0. 25-5倍。(2)风洞分段全程分为入口段、稳定段、收缩段、采能段、尾流段、出口段。入口段为圆形、方形或其它依地形而建造的形状,面积按照拟发电规模需求折算 而得(参考公式s = 0. 495W.L,式中S为入风口面积M2,W为拟发电规模kw,L为当地风 能单位面积蕴藏量kw/M2)。长度为总体长度的1/10。轻微收缩;稳定段的外形为入口段向圆形的过渡。长度为总体长度的1/10。收缩比(入口段 与该段出口的面积比)为10 7,收缩角(入口面垂线与该段联线的外夹角)为15°。此 段安装安全防护网、防冻防雪装置;收缩段的外形为圆锥形。长度为总体长度的3/10。收缩比为5 1,收缩角为 45°。此段安装减压口、导流装置;采能段的外形为圆筒形。长度为总体长度的1/10。此段安装风轮、轮轴和动能输
出装置。尾流段为和入口段对称的导致喇叭形圆筒,长度为总体的3/10。出口段的外形为圆筒形。长度为总体长度的1/10。此段不安装器械。(3)材质风洞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材或其他材料。可以按照不同分段的风压 选取不同材料构建。原则上应采用坚固、耐用、经济的材料。(4)导流装置为更好地控制气流,减少湍流紊流,风洞装置内需要安装导流装 置。该装置由导流板、导流槽或导流管构成,材质为钢材或其他硬质材料。(5)风压调节装置为更好地获得稳定的风能,避免灾害气候对系统设备的损害, 风洞装置需要安装风压调节装置,通过改变气道大小控制气流流量。该设备为多层网栅结 构,横向或竖向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板形材料,通过调节重叠面控制气流量。(6)移动装置为更好地适应风电场的有所变化的风向,最大限度地采集风能,风 洞装置需要安装方向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保证风洞以采能段为轴心,入风口作小幅度 (<90° )的绕轴移动。应在风洞下构建坚固的基础,安装移动动力装置。2.采能叶轮叶轮由轮轴、轮毂、辐条、内外双轮环、叶片、攻角调节装置、制动装置等组成;(1)轮轴为轮毂支持部分。钢材或其他高强度材质构造。横置在风轮支架上。安 装有动力输出齿轮;(2)轮毂为叶轮支持部分,前后两组按轮轴径向排列。钢材或其他高强度材质构造。环形结构,内侧与轮轴啮合。可以调节后轮毂与轮轴的啮合角度。外侧连接辐条;(3)辐条为叶片支持部分,前后两组按轮轴径向排列。钢材、碳钢或其他高强度 材质构造。内端连接轮毂,外端连接轮环。数量满足构建密集风障需要,放射状均勻排列;(4)内外双轮环轮环是叶轮的外周支持和轮毂固定装置,前后两组按轮轴径向 排列。钢材、碳钢或其他高强度材质构造;(5)叶片为内凹形抛物面结构,高度略低于轮环半径,前后长度以5 20米为 宜,应在轴线上充分覆盖后片叶轮。叶片前缘由前辐条固定,后缘开槽,连接后辐条。后辐 条可以沿槽前后滑动,以改变叶片攻角。叶片沿气流方向设置导流槽,深5 10厘米;(6)攻角调节装置是调节叶片迎风面角度的装置,风电机组可以通过调节来风 攻角获得相对稳定的风能。攻角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后轮毂在轮轴上的位置实现。在前轮毂 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后轮毂的相对径向位置改变,叶片的迎风角就发生改变;(7)制动装置叶轮需要制动装置,以便随时需要停止叶轮转动。叶轮制动装置采 用卸载后轮毂载荷、在轮轴上安装制动刹,或在轮环上装备制动刹实现。3.测速和调速装置风电机组要保持相对恒定的输出扭力和转速,就需要安装测 速和调速装置。测速装置安装在叶轮或轮轴上,测定叶轮或轮轴转速,当转速高于设定值 时,调速装置通过调节轮毂啮合角度减小叶片攻角。当转速低于设定值时,调速装置通过调 节轮毂啮合角度增大叶片攻角。4.动力输出装置为动力输出齿轮,安装在轮轴上,位于叶轮后方。连接变速装置 和发电机组。5.安全减灾装置(1)安全网为钢材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防护网,位于风洞的适当位置。防止人、动 物或其他物体被高速气流卷进风洞,伤及生命和叶轮设施;(2)减压装置为适应极端气候条件,避免在飓风吹袭下损坏风洞和风轮等设施, 需要在风洞上设置减压口。减压口设置在收缩段。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每个减压口大 小约5 10平米。减压口设有风压自动测量系统,当局部风压超过设定量值时,减压口可 以自动开启,开启程度大小根据风压调节。(3)防雪防冻装置为电加热网,布置在安全网后方和叶片上。(4)避雷装置安装在风洞上方。[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风能发电系统具有以下应用效果1.提供大规模能源。本发明可以大量聚集自然界风能,形成大功率发电,为人们生 产生活提供大量电能,缓解目前地球上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2.清洁环保。本发明的风能发电系统是完全的环境友好能源,不会给环境带来任 何的污染;3.投资省。依据本发明建造的风能发电机组投资省,每千瓦装机投资额远低于现 行的火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发电和风电等。1.选择风电场
本发明理想的风电场选址应是场地开阔、风力均勻、常年主导风向比较稳定的区 域。2.建造风洞(1)钢筋混凝土结构。(2)尺寸总长度400米;入口段(正方形)边长200米,长度40米;稳定段(渐圆形)半径94米,长度40米;收缩段(圆形)半径36米,长度120米;采能段(圆形)半径36米,长度40米;尾流段(圆形)渐开形喇叭状,长度120米;出口段(圆形)长度40米;风压测量装置数量10台;位置安装在入口段、稳定段、收缩段、采能段;(3)导流管尺寸3X3X10米;材质不锈钢板;数量4个;位置安装在收缩段出口、采能段入口部分;(4)减压口 尺寸3X3米;位置安装在风洞的收缩段上方,均勻排列;数量10个;(6)安全网为4毫米钢筋网;安装在收缩段前端;(7)风压调节装置面积为50X50米。为5层横向板栅。共四组。(8)防冻防雪网为电热网;安装在安全网后;(9)避雷装置安装在风洞上方;3.建造、安装风轮(1)轮轴基座高度100米;材质钢筋混凝土 ;(2)轮轴
尺寸直径3米,长度15米;材质钢材;(3)轮毂尺寸厚度50cm,宽度30cm ;材质铸钢;(4)轮环尺寸半径35. 5米,前后轮距5米;后轮可调角度10° ;材质不锈钢;(5)辐条数量40;材质碳钢;(6)叶片尺寸高度33米,前后长度8米;数量40;材质碳钢板;(7)风轮测速装置为光电结构测速装置,安装在轮环上;4.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齿轮,固定安装在轮轴上,连接变速齿轮;5.发电机组功率500MW。


图1是效果图,图2是正视图,图3是风洞左视图,图4是剖视图。
权利要求
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哑铃式风洞装置的一端朝向来风方向。在采能段安装叶轮。叶轮的转动轴驱动发电机组。
2.权利要求1中的 铃式风洞装置,是指进风段口径逐渐收缩的敞口构件,中间部分 为收缩为狭窄的管状结构,尾流段为和进风段对称的敞口构件。
3.权利要求2中的 铃式风洞装置,是由钢筋混凝土、钢材、塑料、木材或其他材料构 成,形状是方形、圆形、扁形或其它形状,可以根据来风方向移动朝向。
4.权利要求2中的哑铃式风洞装置,可以是任意收缩比和收缩方式。人为分为入口段、 稳定段、收缩段、采能段、尾流段、出口段。
5.权利要求2中的敞口构件上,安装一定数量的减压口。减压口可以人为控制或根据 内部风压自动开启。
6.权利要求1中的风洞装置,内部安装导流系统,是导流片、导流管、导流槽或其他形 式的气体导流装置。用以调节气流方向。
7.权利要求1中的风洞装置,内部安装气道调节装置,调节气道大小。
8.权利要求1中的风洞装置,内部安装安全网、防冻防雪网、避雷装置。
9.权利要求1中的叶轮,是指朝向来风方向、吸收风压、获得风能的装置。由若干叶片 组成。
10.权利要求9中的叶片,是由钢材、塑料、尼龙、碳钢或其他材料构成。可以人为调节 或根据风压自动变动迎风倾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发电系统,尤其是采用哑铃状集风式风洞,通过口径变化对自然风进行收缩加压,具有提高风速、控制气流、增强风压,利用采能叶轮获得大规模风能的风力发电装置。本发明选择适宜的风电场,在迎风方向建造哑铃状风洞,经过稳定段、收缩段,过渡到采能段,后端设置尾流段、出口段。在采能段安装可调谐风轮,驱动发电机组,获得电能。本发明配置测速调速装置、安全装置、减压装置、防冻防雪防雷装置。
文档编号F03D1/04GK101876295SQ20091010710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9日
发明者施建勇 申请人:施建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