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增力型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79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增力型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特别是一种汽车用的节能增力型消声器。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有害成份,排放时压力和噪音较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 危害;现有对尾气净化及消声的装置也很多,但其大多净化和消声的效果不理想,且不能同 时对尾气减压增力,同时又结构复杂,能耗成本高,不便推广使用,并且在拆卸和清洗时并 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增力型消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增 力型消声器由外壳、夹层、进气管、出气管、A回压室、B回压室、共鸣室、气压平均孔、排水孔 和共鸣空洞组成;外壳中间设有夹层;外壳内部上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穿过A回压室、共 鸣室和B回压室;外壳内部下侧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穿过B回压室、共鸣室和A回压室;外壳
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A回压室、共鸣室和B回压室;在A回压室与共鸣室之间以及在共鸣
室和B回压室之间设有共鸣空洞;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有气压平均孔;外壳左侧和外壳右
侧贯穿设有排水孔。 所述夹层填充物为耐高温消音棉。 所述进气管一端在外壳左侧外部,一端在B回压室内部。 所述出气管一端在外壳右侧外部,一端在A回压室内部。 所述气压平均孔呈长方形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增力型消声器的特点是在外壳内, A回压室和B回压室中间设有一个共鸣室,共鸣室聚集两个回压室的共鸣空洞传来的噪音, 以声音对撞产生互相抵制声音的方法及夹层耐高温消音棉来消除噪音,达到静音效果;排 水孔可以确保室内不会被水蒸气冷却后的水占用回压室空间。且在共鸣室内的进气管和出 气管上设有气压平均孔,利用气体压力自然分流内置回压平均技术原理,在底转的时候能 保持足够的低扭力,高转的时候能快速降低发动机压力从而达到节能、增强动力的效果;本 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可降低发动机压力3% ,增快发动机转速反应速度5% ,功率提升2% ,百 公里93号汽油节油4. 5%、97号汽油节油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l外壳 2夹层 3进气管 4出气管 5A回压室 6B回压室[0014] 7共鸣室 8气压平均孔 9排水孔 IO共鸣空洞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试验机由外壳1、夹层2、进气管3、出气管4、 A 回压室5、B回压室6、共鸣室7、气压平均孔8、排水孔9和共鸣空洞10组成;外壳1中间设 有夹层2 ;外壳1内部上侧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穿过A回压室5、共鸣室7和B回压室6 ; 外壳1内部下侧设有出气管4,出气管4穿过B回压室6、共鸣室7和A回压室5 ;外壳1内 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A回压室5、共鸣室7和B回压室6 ;在A回压室5与共鸣室7之间以 及在共鸣室7和B回压室6之间设有共鸣空洞10 ;进气管3和出气管4上设有气压平均孔 8 ;外壳1左侧和外壳1右侧贯穿设有排水孔9。 所述夹层2填充物为耐高温消音棉。 所述进气管3 —端在外壳1左侧外部,一端在B回压室6内部。 所述出气管4一端在外壳1右侧外部,一端在A回压室5内部。 所述气压平均孔8呈长方形阵列排布。
权利要求一种节能增力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其由外壳(1)、夹层(2)、进气管(3)、出气管(4)、A回压室(5)、B回压室(6)、共鸣室(7)、气压平均孔(8)、排水孔(9)和共鸣空洞(10)组成;外壳(1)中间设有夹层(2);外壳(1)内部上侧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穿过A回压室(5)、共鸣室(7)和B回压室(6);外壳(1)内部下侧设有出气管(4),出气管(4)穿过B回压室(6)、共鸣室(7)和A回压室(5);外壳(1)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A回压室(5)、共鸣室(7)和B回压室(6);在A回压室(5)与共鸣室(7)之间以及在共鸣室(7)和B回压室(6)之间设有共鸣空洞(10);进气管(3)和出气管(4)上设有气压平均孔(8);外壳(1)左侧和外壳(1)右侧贯穿设有排水孔(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力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2)填充物为耐 高温消音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力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 —端在外壳(1)左侧外部,一端在B回压室(6)内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力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 一端在外 壳(1)右侧外部,一端在A回压室(5)内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力型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平均孔(8)呈长 方形阵列排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特别是一种节能增力型消声器。其由外壳、夹层、进气管、出气管、A回压室、B回压室、共鸣室、气压平均孔、排水孔和共鸣空洞组成;外壳中间设有夹层;外壳内部上侧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穿过A回压室、共鸣室和B回压室;外壳内部下侧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穿过B回压室、共鸣室和A回压室;外壳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A回压室、共鸣室和B回压室;在A回压室与共鸣室之间以及在共鸣室和B回压室之间设有共鸣空洞;进气管和出气管上设有气压平均孔;外壳左侧和外壳右侧贯穿设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可降低发动机压力3%,增快发动机转速反应速度5%,功率提升2%,百公里93号汽油节油4.5%,97号汽油节油5%。
文档编号F01N1/06GK201474752SQ20092017042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
发明者吴学凯 申请人:吴学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