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78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动机是不允许进入灰尘的,如果灰尘进入汽车的发动机将会导致发动机 磨损,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空气滤清器来防止灰尘进入发动机,并供给 发动机新鲜空气。 传统的空气滤清器在装入汽车后,一般出气口在上方,进气口在下方,排尘袋在下 壳底部,发动机的位置在下方,发动机进气系统内的空间足以使软管可以顺畅连接出气口 与发动机。但是,由于某些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预留空间狭小,若想将空气滤清器装入发动 机进气系统,则软管需要处于一种折弯的状态,而且长度要比以往长出许多才能连接发动 机和空气滤清器,从而导致进气阻力加大,因此,影响了空气滤清器的性能,减弱了空气滤 清器起到防尘和排尘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在装入空间狭小的发动机进气系
统后,能够更好的起到防尘和排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主滤芯、安全滤芯、支架、排尘袋、卡子部件 和出气口 ,其中,所述上壳体的上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通过所述卡子部件连接,所述上壳 体的下端装配有所述主滤芯、安全滤芯和排尘袋,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出气口为一体 成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特有的设计方案,在空间狭小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将空气滤 清器的出气口设计在上壳体的下端,以使软管可以顺畅的连接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从而 避免了软管需折弯或加长才能起到作用的情况。因此,此种结构使空气滤清器可以更好的 起到防尘和排尘的作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 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 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气滤清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滤清器,其作用是过滤灰尘并供给发动机新鲜 空气,本实用新型是基于筛网原理,采用多孔介质做成滤芯,在含尘气流通过介质时拦截灰 尘,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主滤芯、安全滤芯、支 架、排尘袋、卡子部件和出气口,其中,所述上壳体的上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通过所述卡 子部件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装配有所述主滤芯、安全滤芯和排尘袋,所述上壳体的下端 与所述出气口为一体成形结构。上述空气滤清器的具体实现存在多种方式,下面通过具体 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l和图2,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下壳体1、支架2、上壳体3、主滤芯4、 安全滤芯5、排尘袋6、出气口 7和卡子部件8,其中,上壳体3的上端与下壳体1的下端通过 卡子部件8连接,上壳体3的下端装配有主滤芯4、安全滤芯5和排尘袋6,上壳体3的下端 与出气口 7为一体成形结构。上壳体3与安全滤芯5采用PU发泡径向密封设计,安全滤芯 5的中间是注塑骨架滤材材质无纺布,安全滤芯5的两端为PU发泡。上壳体3的下端大于 1/2部分呈倒V形。 在现有技术中,安装和更换主滤芯时,或在主滤芯偶然损坏时,安全滤芯防止灰尘 进入发动机。当含尘气流通过主滤芯时,主滤芯在保证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起到拦截灰尘的 作用。安全滤芯属于保险用件,非功能用件,在传统结构滤清器中也可不加。在图1和图2 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此款倒置空气滤清器结构特殊,主滤芯4保养时极易产生灰尘脱落, 形成二次污染,所以安全滤芯5在此款空气滤清器中不但起到防护作用,同时也作为主滤 芯4的拆装导向,是结构功能件。安全滤芯5与壳体配合采用PU发泡径向密封,是由注塑 骨架、(滤材材质)无纺布、(两端为)PU发泡组成的。此结构的优点是工艺性好,可以更好 的保证装配密封性,更好的起到防护作用。排尘袋6用于将灰尘排除,上壳体3的下端大于 1/2部分呈倒V形的设计结构可以配合排尘袋6将灰尘更好的排除。此倒V形的设计结构 是借助于进气的旋转气流,灰尘粒子在离心力作用下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后,落到上壳体下 端端面,当接触到倒V形表面后,因重力及离心力作用而继续向外滑落,直至从排尘袋处排 出。出气口7用于向发动机输送新鲜的空气。卡子部件8用于将上壳体3和下壳体1紧密 地连接在一起。支架2用于将空气滤清器与车体连接在一起。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把空气滤清器与车体连接后,使排尘袋6和出气 口 7在上壳体的底部,此结构使软管可以顺畅的连接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不会出现软管 对折而导致进气阻力急剧增大的问题,因此,在发动机进气系统空间狭小的情况下,空气滤 清器同样能起到防尘和排尘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一个优选实施 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实施例,因此不在此处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特有的设计方案,以使空气滤清器在装入空间狭小 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后,软管能够顺畅的连接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并且配合发动机工作,从而满足汽车发动机防尘、排尘的需要。而且,由于安全滤芯采用PU发泡来保证密封的,因此,可以有效满足装配密封性,防止灰尘进入发动机。另外,上壳体的下端大于1/2部分呈倒V形的设计结构可以配合排尘袋将灰尘更好的排除。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主滤芯、安全滤芯、支架、排尘袋、卡子部件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上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通过所述卡子部件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装配有所述主滤芯、安全滤芯和排尘袋,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出气口为一体成形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安全滤芯采用PU发泡径向密封设计,所述安全滤芯的中间是注塑骨架滤材材质无纺布,所述安全滤芯的两端为PU发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下端大于1/2部分呈倒V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属于汽车配件领域的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主滤芯、安全滤芯、支架、排尘袋、卡子部件和出气口,其中,所述上壳体的上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通过所述卡子部件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装配有所述主滤芯、安全滤芯和排尘袋,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与所述出气口为一体成形结构。在空间狭小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将空气滤清器的出气口设计在上壳体的下端,可以使软管能够顺畅的连接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因此,空气滤清器可以装入空间狭小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并且配合发动机工作,从而满足汽车发动机防尘和排尘的需要。
文档编号F02M35/024GK201486698SQ20092016989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9日
发明者王立丽 申请人:长春科德宝·宝翎滤清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