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046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燃机消声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内燃机消声器,包括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外通风管,外通风管 内设有内通风管,内通风管上均布有通孔,气流和声波通过内通风管的通孔向四周排射,其 不足之处在于气流和声波向四周呈直角排射,在后续进来的气流推进作用下,很快就排出 消声器了,由于气流和声波在消声器内停留的时间短,气流和声波的路线短、衰减少,因此 降噪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内燃机消声器,它具 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并且能降低内燃机的油耗,同时还能增大内燃机的输出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燃机消声器,包括两端分别设 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导风件,导风件包括有导风锥体和固定于导风 锥体后端的导风叶片,导风叶片绕导风锥体的圆周方向以相同的倾斜角度均勻分布,进气 管的出口与导风锥体相配合。所述导风件还包括有一与管体内壁紧密贴合的圆盘,导风锥体设置在圆盘中心 处,各导风叶片均设置在圆盘上开设的叶片孔内。所述导风锥体的锥面的倾斜角度大于45度而小于90度,导风叶片相对于圆盘盘 面的倾斜角度大于0度而小于45度。所述导风锥体的锥面的倾斜角度为60度,导风叶片相对于圆盘盘面的倾斜角度 为15度。所述管体内由带通气管的隔板隔成两级以上的风仓,各级风仓内均设置一组导风 件,进气管的出口与初级风仓内的导风锥体相配合,通气管的出口与下一级风仓内的导风 锥体相配合。所述进气管呈转折两次的直角折线状。所述出气管的位置与末级风仓中导风叶片的倾斜方向对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管体内设置具有导风锥体和导风叶片的导风件,气流和声 波经导风锥体均勻的引到导风叶片后,气流和声波顺着导风叶片倾斜的射向管壁,经管壁 的引导在管体内形成螺旋渐进形路线,最后经出气管排出,由于气流和声波在管体内沿螺 旋渐进形路线行进,气流和声波的路线长度加长,于是衰减加大,因此具有良好的降噪效 果。另外,出气管设置在导风叶片倾斜方向侧,使得排气阻力小、排气更顺畅、背压小,内燃 机的油耗也会降低,同时还增大了内燃机的输出功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管体剖开)。图2是本发明导风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10、进气管;20、出气管;30、隔板;40、风仓;50、通气管;60、导风
件;61、圆盘;62、导风锥体;63、叶片孔;64、导风叶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内燃机消声器,包括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10和出气管 20的管体1,管体1内由带通气管50的隔板30隔成两级风仓40,各级风仓40内均设置一 组导风件60。导风件60包括有圆盘61、导风锥体62和导风叶片64,圆盘61的外缘能与管体1 内壁紧密贴合,导风锥体62设置在圆盘61中心处,圆盘61上开设叶片孔63,叶片孔63绕导 风锥体62的圆周方向均勻分布,各导风叶片64均以相同的倾斜角度设置在叶片孔63内。进气管10呈转折两次的直角折线状,其出口正对初级风仓40内的导风锥体62。 通气管50的出口正对下一级风仓40内的导风锥体62。出气管20设置在末级风仓40中 导风叶片64倾斜方向侧,这样使得排气阻力小、排气更顺畅、背压小,内燃机的油耗也会降 低,同时还增大了内燃机的输出功率。导风锥体62的锥面的倾斜角度大于45度而小于90度,优选的倾斜角度为60度。 导风叶片64相对于圆盘61盘面的倾斜角度大于0度而小于45度,导风叶片64的倾斜角 度根据管体1的长度及气流和声波的螺旋渐进形路线长度设置,优选的倾斜角度为15度。在本实施例中,气流和声波经进气管10进入管体1内的初级风仓40,气流和声波 经导风锥体62均勻的引到导风叶片64后,气流和声波顺着导风叶片64倾斜的射向管壁, 经管壁的弓I导在初级风仓40内形成螺旋渐进形路线,而后从通气管50进入下一级风仓40, 在下一级风仓40中,气流和声波的行进过程和路线与上一级风仓40相同;最后,气流和声 波从末级风仓40的出气管20排出。由于气流和声波在管体1内沿螺旋渐进形路线行进, 气流和声波通过消声器的路线长度加长,于是衰减加大,因此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权利要求
内燃机消声器,包括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有导风件,导风件包括有导风锥体和固定于导风锥体后端的导风叶片,导风叶片绕导风锥体的圆周方向以相同的倾斜角度均匀分布,进气管的出口与导风锥体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还包括有一与管体 内壁紧密贴合的圆盘,导风锥体设置在圆盘中心处,各导风叶片均设置在圆盘上开设的叶 片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锥体的锥面的倾斜角 度大于45度而小于90度,导风叶片相对于圆盘盘面的倾斜角度大于0度而小于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锥体的锥面的倾斜角 度为60度,导风叶片相对于圆盘盘面的倾斜角度为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由带 通气管的隔板隔成两级以上的风仓,各级风仓内均设置一组导风件,进气管的出口与初级 风仓内的导风锥体相配合,通气管的出口与下一级风仓内的导风锥体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呈转折两次的直角 折线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位置与末级风仓 中导风叶片的倾斜方向对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消声器,包括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体,管体内设有导风件,导风件包括有导风锥体和导风叶片,导风叶片绕导风锥体的圆周方向以相同的倾斜角度均匀分布,进气管的出口与导风锥体相配合。气流和声波经导风锥体均匀的引到导风叶片后,气流和声波顺着导风叶片倾斜的射向管壁,经管壁的引导在管体内形成螺旋渐进形路线,最后经出气管排出,由于气流和声波在管体内沿螺旋渐进形路线行进,气流和声波的路线长度加长,于是衰减加大,因此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另外,出气管设置在导风叶片倾斜方向侧,使得排气阻力小、排气更顺畅、背压小,内燃机的油耗也会降低,同时还增大了内燃机的输出功率。
文档编号F01N1/08GK101886564SQ20101022872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丁秋明 申请人:丁秋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