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54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中用于连 接发电机与齿轮箱的支撑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齿轮箱与发电机之间需要采用联轴器连接,而大部 分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齿轮箱与发电机分别与机舱底部的机舱底盘直接连接(即刚性 连接),因此,在齿轮箱与发电机的制造及其安装过程中对中精度要求极高,不然会造成齿 轮箱轴与发电机轴连接不准确;另外,在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齿轮箱和发电机会产生较大 的振动,由于齿轮箱与发电机是分别与机舱底盘连接,因此齿轮箱与发电机产生的振动频 率不一致,导致在联轴器部位产生疲劳应力,缩短了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现 有的齿轮箱及发电机与机舱底盘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齿轮箱轴与发电机轴准确 连接、且能消除联轴器的疲劳应力并增加联轴器使用寿命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用于连接风力发电机组的齿 轮箱及发电机,齿轮箱与发电机之间由联轴器连接传动,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包括有 支撑筒及设于支撑筒底端的多数个弹性支座,支撑筒一端与风力发电机组内的齿轮箱的法 兰固定连接,支撑筒的另一端与风力发电机组内的发电机固定连接,联轴器位于支撑筒内, 支撑筒与齿轮箱及发电机为一个整体结构,弹性支座连接支撑筒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底 部的机舱底盘。支撑筒的一端向外延伸有延展部,支撑筒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有固定端,该固定端 向下延伸有两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顶端各设有一个固定孔,支撑筒的中部向下延伸有两 个支撑架,该每个支撑架顶端各设有一个固定孔,支撑筒一端的延展部与齿轮箱的法兰贴 合在一起并固定连接,支撑筒另一端的固定端与发电机固定连接在一起。弹性支座为四个,每个弹性支座具有两个座体、穿过两个座体的横杆及嵌合于座 体内并供横杆穿过的两个弹性元件,支撑筒固定端的支撑架的固定孔及支撑筒中部的支撑 架的固定孔穿设于相应的横杆,支撑架夹置在相应的两个座体之间。座体由上座体与下座体组成,且该上座体与下座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座 体两侧还设有使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牢固连接的盖体。横杆与弹性元件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圈。弹性元件的材质为橡胶。支撑筒底部设有供工作人员进入支撑筒的通孔。借由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可以使支撑筒与齿轮箱及发电机构成为一个整体,使齿轮箱与发电机在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具有同步的振动频率,可以有效 的克服机组振动时产生的联轴器的疲劳应力问题,提高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本实 用新型中的橡胶材质的弹性元件,可以吸收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产生的振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立体分解示 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组装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组装后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支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支座部分组装示意图及图6为沿图5中A-A线的剖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就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及达到的功效做如下详细描 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可连接风力发电机组 的机舱内的齿轮箱1与发电机2,使三者成为一个整体结构,且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结构柔 性传动系统与机舱底部的机舱底盘5固定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包括有支撑筒3及设 于支撑筒3底端的多数个弹性支座4,支撑筒3呈圆筒形结构,支撑筒3的一端向外延伸有 延展部30,支撑筒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有固定端31,该固定端31向下延伸有两个呈一定角 度的支撑架32 (图中只示出其中一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32顶端各设有一个固定孔320, 支撑筒3的中部同样向下延伸有两个呈一定角度的支撑架33,每个支撑架33顶端同样各设 有一个固定孔330 ;支撑筒3 —端的延展部30与齿轮箱1的法兰10贴合在一起并固定连 接,支撑筒3另一端的固定端31与发电机2固定连接在一起,齿轮箱1与发电机2之间采 用联轴器12连接传动,即联轴器12位于所述支撑筒3内,因此使得发电机2、齿轮箱1与 支撑筒3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如图2与图3所示),由于支撑筒3起到齿轮箱1与发电机2 之间的定位作用,因此,齿轮箱1与发电机2之间连接的高精度要求得到解决,即不会造成 发电机轴与齿轮箱轴连接不准确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支座4为四组,设于支撑筒3的底部,弹性支座4连接支撑筒 3与机舱底部的机舱底盘5,如图4与图5所示,每组弹性支座4包括有两个座体40、穿过该 两个座体40的横杆41及嵌合于座体40内并供横杆41穿过的两个弹性元件42。座体40 由上座体400与下座体401组成,且该上座体400与下座体401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座体 40两侧还设有使上座体400和下座体401之间更加牢固连接的盖体43,横杆41与弹性元 件42之间可设有一层金属圈412。支撑筒3固定端31的支撑架32的固定孔320及支撑筒 3中部的支撑架33的固定孔330穿设于相应的横杆41,因此各支撑架32、33均被夹置在两 个座体40之间(如图3所示),弹性支座4与机舱底部的机舱底盘5固定连接;由于本实 用新型中具有四组弹性支座4,且在座体40与横杆41之间设有弹性元件42,因此发电机组运行时在任何方向产生的振动均可以由弹性元件42有效地吸收,减小振动对齿轮箱1与发 电机2造成的损害,同时又由于齿轮箱1与发电机2都固定在支撑筒3上,两者产生的振动 频率保持一致,可以有效地克服发电机组振动所产生的联轴器12疲劳应力的问题。本实用 新型中的弹性元件42的材质可为橡胶。在支撑筒3底部还设有供工作人员进入支撑筒3的通孔34,以方便对支撑筒3内 部的维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用于连接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及发电机,所述齿轮箱与所述发电机之间由联轴器连接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包括有支撑筒及设于所述支撑筒底部的多数个弹性支座,所述支撑筒一端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内的齿轮箱的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内的发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与所述齿轮箱及所述发电机为一个整体结构,所述弹性支座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底部的机舱底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的一端向 外延伸有延展部,所述支撑筒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有固定端,该固定端向下延伸有两个支撑 架,所述每个支撑架顶端各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支撑筒的中部向下延伸有两个支撑架,该 每个支撑架顶端各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支撑筒一端的延展部与所述齿轮箱的法兰贴合在 一起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另一端的固定端与所述发电机固定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座为四组, 所述每组弹性支座具有两个座体、穿过所述两个座体的横杆及嵌合于所述座体内并供所述 横杆穿过的两个弹性元件,所述支撑筒固定端的支撑架的固定孔及所述支撑筒中部的支撑 架的固定孔穿设于相应的所述横杆,所述支撑架夹置在相应的所述两个座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由上座体与 下座体组成,且该上座体与下座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座体两侧还设有使所述上座 体与所述下座体之间牢固连接的盖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与所述弹性 元件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材质 为橡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底部设有 供工作人员进入所述支撑筒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其用于连接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及发电机,齿轮箱与发电机之间由联轴器连接传动,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包括有支撑筒及设于支撑筒底部的多数个弹性支座,支撑筒一端与风力发电机组内的齿轮箱的法兰固定连接,支撑筒的另一端与风力发电机组内的发电机固定连接,联轴器位于支撑筒内,支撑筒与齿轮箱及发电机为一个整体结构,弹性支座连接支撑筒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底部的机舱底盘。借由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结构柔性传动系统,可以克服齿轮箱与发电机之间联轴器的疲劳应力的问题,以提高联轴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3D9/00GK201650599SQ20102000560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
发明者侯铁信, 刘建华, 吴畏, 张汉运, 徐智, 王明辉, 白龙 申请人:武汉国测诺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