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508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的双 “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越来越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减少能耗或基本不需要有用的能耗就能 产生能量是我们人类现阶段的梦想。虽然人类可能永远不可能制造出传说中的永动机,但 如果我们能把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能量“拣”回来,使人类少一些浪费,那又何乐而不为 呢?象行驶中的机动车辆,如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汽车等在初始充满电量之后,行车的距离 就基本确定了。能不能找到一种途径可使行程增加一些或使用时尽量少充电而节约能源 呢?从目前的资料看,与之相近的电动机发电技术虽然已经在实际中应用了若干年,但是 它从来都是停留在能量转换通过动力转动的形式来切割磁力线来发电的,需要消耗一定的 能源(如柴油,水力和热力等),还是达不到节能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C电磁振动充电 装置的技术方案,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转化为电能为电池供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述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开口的环形软磁铁,开口环 形软磁铁上下两边绕线成双线圈,并形成双“C”结构的带线圈软磁体组件,环形软磁铁内配 合有轴承固定的永磁铁,环形软磁铁组件与永磁铁之间设置有上下双弹簧。所述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通过轴承与环形软磁铁 一起配合安装。所述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软磁铁、轴承组件固定设置在两 侧的支架板上。所述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永磁铁上的轴承孔中心和环形软磁铁 的缺口的中心连线与环形软磁铁从磁回路的原理上把环形软磁铁分成了两个“C”形结构的 上下两部分。本实用新型为绿色能源范围内的节能技术领域,首先它不需要汽油和外部电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处在振动状态下通过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和传递来发 电。成本比较低廉,材料普及取材广,结构简单体积小和易于安装等优点,只要安装到车辆 上接上导线就可以在车辆行驶后自动充电。把车辆等运动载体在运动过程产生的颠簸振动 能量通过弹簧的吸收作用后的能量转换成磁电的转换装置。因此它和普通的发电机的最大 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的能量消耗者,一个是间接的把浪费的能量(如颠簸振动、制动等能 量)重新吸收加以利用的被动式能量转换形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环形软磁铁,2-轴承,3-弹簧,4-永磁铁,5-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如图所示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包括一段 开口的环形软磁铁1,环形软磁铁1的开口端部上绕设双线圈5,形成双“C”结构的带线圈 软磁体,环形软磁铁1内配合有通过轴承2固定的永磁铁4,环形软磁铁1与轴承2配合安 装固定在两侧支架上。永磁铁4上的轴承孔圆心与环形软磁铁1的缺口中心线的连线在磁 回路的原理上相当于把软磁铁1组件分割成上下两个“C”形的结构组件。环形软磁铁1圆 环内周与永磁铁4之间设置上下双弹簧3。采用磁电相互转换的原理,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产生的动势能使中间的永磁铁4 产生相对于外围环形软磁铁1的相对运动,由于环形软磁铁1上缠绕一定圈数的铜线圈5, 所以随着线圈5中的磁强度发生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定律,变化的电磁场在线圈5中会产 生电流的规律,所以会转换成电能。具体的过程为动势能一变化的磁场一线圈中产生交变 的电流。把交变的电流经过外设的电路板整流稳压变成直流,就可以给电池充电了。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装置到车辆上的任何可装的地方(最好振动较强烈一点), 不需要和车轮的转动相联系。车辆充电的前提是车辆进入启动、行驶或制动状态,充电量的 大小和充电装置的功率大小和载体的运动状态有关,适用于任何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功能。 机组化设计,可以采用增加或减少机组单元的数量来调节功率的大小的方法来达到适应不 同动力的电动车辆的功率要求,以达到最经济的和便捷的效果。电磁屏蔽罩的隔离作用和 滤波电路的过滤作用使该类节能产品能够符合EMC的标准要求。本发明专利的优点包括(1)、充电电池的容量方面可充电装置在电池容量一定的条件下使用电设备工作 的时间更长,相当于增加了可充电电池的容量。(2)、项目普及方面可以使电动汽车所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大大缩小,使太 阳能电动汽车的实用化和普及化程度得到了加强,从而为零能摄入和零排放的双零概念车 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基本吸收的是电动车运动时所产生的有害或不能再利用的动势能量(如颠 簸等)而不用汽油和外部电源等的能源,是真正的绿色节能装置。(4)、按照单元化和机组化设计,使用更便捷方便,可根据运动载体的体积和载重 的大小、振动强度和速度等开发出适应于不同种类要求的产品。
权利要求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开口的环形软磁铁(1),开口环形软磁铁(1)上下两边绕线成双线圈(5),并形成双“C”结构的带线圈软磁体组件,环形软磁铁(1)内配合有轴承固定的永磁铁(4),环形软磁铁(1)组件与永磁铁(4)之间设置有上下双弹簧(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5)通过轴 承(2)与环形软磁铁(1) 一起配合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软磁铁(1)、轴承(2)组件固定设置在两侧的支架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永磁铁(4)上的轴承 孔中心和环形软磁铁(1)的缺口的中心连线与环形软磁铁(1)从磁回路的原理上把环形软 磁铁(1)分成了两个“C”形结构的上下两部分。
专利摘要双C电磁振动充电装置,属于充电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一段开口的环形软磁铁,环形软磁铁的开口端部上绕设双线圈,形成双“C”结构的带线圈软磁体,环形软磁铁内配合连接永磁铁,环形软磁铁、圆环内周与永磁铁之间设置弹簧。本实用新型外部不可再生能源,唯一的要求就是处在振动状态下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和传递来发电,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只要安装到车辆上接上导线就可以在车辆行驶后自动充电。把车辆等运动载体在运动过程产生的颠簸振动能量通过弹簧的吸收作用后的能量转换成磁电的转换装置。与普通发电机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的能量消耗者,一个是间接的把浪费的能量重新吸收并加以利用的被动式能量转换形式,提高能源利用率。
文档编号F03G7/08GK201699467SQ20102019062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雷普查 申请人:雷普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