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碳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5282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碳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防止燃油蒸发的碳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摩托车已经成了人们代步的工 具,同时摩托车排放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全世界都在实行严格的标准来控制尾 气的排放,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燃油蒸发这种实实在在的大气污染。整个污染物主要是指 HC,占整个污染物的20%,通过计算实行燃油蒸发控制,可以避免22万吨汽油蒸汽直接排 放到大气中,这样即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可以节约能源,所以实行燃油蒸发控制势在 必行。汽车领域中早已实行了燃油蒸发控制,并且技术比较成熟,摩托车领域只有少数几个 国家和地区实行了燃油蒸发控制,我国于2007年7月1日出台了相应的标准。目前,在摩托车中,常常采用活性碳罐的结构对燃油蒸发进行控制。其结构通常如 图1所示,包括碳罐本体1',碳罐本体1'内设置有碳粉容置体2',所述碳粉容置体2' 为气透式设置,碳粉容置体2'内盛装有碳粉;碳粉容置体2'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道3',第 一通道3' —端设置有与油箱相通的吸附口 4',第一通道3'另一端设置有与化油器气道 相通的脱附口 5';碳粉容置体2'下端设置有第二通道6',第二通道6'上设置有与空气 相通的通气口 7'。该结构中,由于活性碳有吸附功能,当汽车运行或熄火时,燃油箱中混合 有少量油箱上层空气的燃油气体通过吸附口进入活性碳罐,并利用碳罐里碳粉把汽油蒸汽 吸附到碳粉上,空气则从活性碳罐下部通气口排到大气中。当发动机启动后,活性碳罐内的 汽油蒸气在负压的作用下被脱附至化油器并进入燃烧室参加燃烧。这种碳罐结构可以比较 有效地避免汽油蒸汽挥发到大气中造成污染,但是,这种结构中,吸附口由于与脱附口相 邻较近,当汽油蒸汽从吸附口进入后,仍然容易直接通过脱附口进入化油器进而通过化油 器的进气管道挥发到大气中,故其避免燃油挥发到大气中的效果并不是很佳,从而使其在 燃油蒸发控制上难以达标。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两种手段,一种设置PCV阀进行控制,但是这种 方法,具有连接结构复杂、造成摩托车管路混乱,以及PCV阀成本昂贵等缺陷。另一种手段 是直接在第一通道中部位置设置一个延伸至碳粉容置体中的挡板,但这种结构同样具有工 艺复杂,成本高,难以脱附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脱附效果好的摩托车碳罐结构,能够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能达到标 准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摩托车碳罐结构,包括碳罐本体,碳罐本体内设置有碳粉容置体,所述碳粉容 置体为气透式设置,碳粉容置体内盛装有碳粉;碳粉容置体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一端设置有与油箱相通的吸附口,第一通道另一端设置有与化油器气道相通的脱附口 ;碳 粉容置体下端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上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通气口 ;其特点在于,所述 吸附口开口处设置有一延伸端,该延伸端形成一延伸的通道并延伸至碳粉容置体内部。具 体地说,所述碳粉容置体可以是采用棉垫等透气性物质在碳罐本体中隔出一可透气的容置 体而得到。本实用新型中,当发动机未工作时,汽油蒸汽从吸附口进入碳罐以后,通过吸附口 延伸端通过碳粉容置体并直接进入碳粉,使汽油蒸汽很好的吸附在碳粉中,而不会直接通 过脱附口进入化油器进而通过化油器的进气管道挥发到大气中;保证燃油排放达标。当摩 托车在运行的时候,由于深入碳粉里面的管路不会对整个碳罐的脱附造成阻力,故脱附效 果良好,不会影响发动机工作。所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能够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能 达到标准要求。作为优化,所述的延伸端形成的延伸通道延伸至碳粉容置体内部Icm左右。此数 值为实验优选数值,可使上述效果达到最优化。作为另一优化,所述碳粉容置体下端第二通道上,靠近罐壁处与通气口并行设置 有排油口。这样,当出现翻车或者车辆颠簸较大造成燃油进入到碳罐本体中后,燃油可以从 排油口处排出,利于碳罐恢复工作。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无需设置昂贵的PVC阀,而只需在吸 附口开口处设置一延伸端,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汽油蒸汽从吸附口延 伸端可直接进入碳粉被吸附,在脱附时延伸端也不影响脱附效果;故还具备对蒸发燃油吸 收效果好的优点。可以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能达到标准要求。

图1是现有的一种摩托车碳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碳罐结构,包括碳罐本体1,碳罐本体1内设 置有碳粉容置体2,所述碳粉容置体2为气透式设置,碳粉容置体2内盛装有碳粉;碳粉容 置体2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道3,第一通道3 —端设置有与油箱相通的吸附口 4,第一通道3 另一端设置有与化油器气道相通的脱附口 5 ;碳粉容置体2下端设置有第二通道6,第二通 道6上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通气口 7 ;所述吸附口 4开口处设置有一延伸端8,该延伸端8 形成一延伸的通道并延伸至碳粉容置体内部Icm左右。所述碳粉容置体2下端第二通道6 上,靠近罐壁处与通气口 7并行设置有排油口 9。具体实施时,所述碳粉容置体2可以是采 用棉垫等透气性物质在碳罐本体中隔出一可透气的容置体而得到。
权利要求一种摩托车碳罐结构,包括碳罐本体,碳罐本体内设置有碳粉容置体,所述碳粉容置体为气透式设置,碳粉容置体内盛装有碳粉;碳粉容置体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一端设置有与油箱相通的吸附口,第一通道另一端设置有与化油器气道相通的脱附口;碳粉容置体下端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上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通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口开口处设置有一延伸端,该延伸端形成一延伸的通道并延伸至碳粉容置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碳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端形成的延伸通道 延伸至碳粉容置体内部1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碳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粉容置体下端第二通 道上,靠近罐壁处与通气口并行设置有排油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碳罐结构,包括碳罐本体,碳罐本体内设置有碳粉容置体,所述碳粉容置体为气透式设置,碳粉容置体内盛装有碳粉;碳粉容置体上端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一端设置有与油箱相通的吸附口,第一通道另一端设置有与化油器气道相通的脱附口;碳粉容置体下端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上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通气口;其特点在于,所述吸附口开口处设置有一延伸端,该延伸端形成一延伸的通道并延伸至碳粉容置体内部。本实用新型由于无需设置昂贵的PVC阀,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在脱附时延伸端也不影响脱附效果;还具备对燃油蒸发污染物吸附效果好的优点。可以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能达到标准要求。
文档编号F02M25/08GK201771633SQ20102020614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叶春华, 吕岩, 曹宇强, 欧宗味 申请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