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汽车双泵双回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379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汽车双泵双回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汽车双泵双回路冷却系统,属于矿用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矿用汽车使用的都是带有进气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为 使柴油机正常可靠的工作,必须配有冷却系统。目前的冷却系统结构形式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有一个水泵和一个水散热器,水泵使发动机和水散热器中的冷却液流动起来冷却发 动机机体,空气经涡轮增压后不经冷却直接进入发动机。这种形式由于增压后气体的温度 高,密度小,进气量小,导致发动机功率低而且排放变差。第二,有一个水泵、一个水散热器 和一个空空中冷器,水泵使发动机和水散热器中的冷却液流动起来冷却发动机机体,空气 经涡轮增压后再通过空空中冷器冷却后进入发动机。这种形式结构简单,但当发动机功率 很大时空空中冷器需要做得很大才能满足要求,这就会使成本增高,并且在车辆上安装布 置困难。第三,有一个水泵、一个水散热器和一个水空中冷器,水泵使发动机、水散热器中和 水空中冷器中的冷却液流动起来冷却发动机机体和进气,空气经涡轮增压后再通过水空中 冷器冷却后进入发动机。由于水空中冷器较空空中冷器效率高得多,对于大功率发动机来 说水空中冷器也不用做得很大就能满足散热要求,所以这种结构可适用于大功率发动机。 但这种结构形式由于冷却液要维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所以温度较高,一般在90°C左 右,再通过这种冷却液冷却进气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进气温度(50°C -60°C ),仍然会降低 发动机功率和影响排放。以上三种形式的冷却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系统中只有一个水泵,一 个冷却液流通回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发动机机体和发动机进气达到各自理想 的温度范围的矿用汽车双泵双回路冷却系统。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补偿水箱、第一回路,所述系统包括第二回路,所述 第二回路包括第二水泵、水空中冷器、第二节温器、第二散热器,第二水泵与水空中冷器连 接,水空中冷器与第二节温器连接,第二节温器与第二散热器连接,第二散热器与第二水泵 连接,所述第二水泵通过小循环管路与第二节温器连接,第二节温器与补偿水箱之间设有 通气管路,补偿水箱与第二散热器之间设有通气管路及补偿管路。第一回路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下方设有风扇。本实用新型系统采用有两个水泵,两个散热器和一个水空中冷器,形成两个独立 的冷却液流通回路。通过两个独立的冷却液流通回路能够分别控制发动机进气和发动机机 体的温度,来提高发动机进气效率,增加发动机功率并改善了发动机排放。这种方式结构紧 凑,安装方便,适用于匹配大功率发动机的矿用汽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系统包括补偿水箱,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包括第一水泵1、发动 机2、第一节温器3、第一散热器4,所述第一水泵1通过发动机2与第一节温器3连接,第一 节温器3通过第一散热器4与第一水泵1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通过小循环管路与第一节 温器3连接,第一节温器3与补偿水箱之间设有通气管路5,补偿水箱与第一散热器4之间 设有通气管路6及补偿管路7。本实用新型第一散热器4下方设有风扇。所述系统包括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包括第二水泵8、水空中冷器9第二节温 器10、第二散热器11,第二水泵8与水空中冷器9连接,水空中冷器9与第二节温器10连 接,第二节温器10与第二散热器11连接,第二散热器11与第二水泵8连接,所述第二水泵 8通过小循环管路与第二节温器10连接,第二节温器10与补偿水箱之间设有通气管路12, 补偿水箱与第二散热器11之间设有通气管路13及补偿管路14。本实用新型回路一由第一水泵1将冷却液泵入发动机2,冷却机体本身和发动机 内的机油冷却器,然后经过第一节温器3进入第一散热器4,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器4散发到 大气中,冷却液温度降低回到第一水泵1进入下一循环。回路二 由第二水泵8将冷却液泵 入水空中冷器9,冷却发动机进气,然后经过第二节温器10进入第二散热器11,热量通过第 二散热器11散发到大气中,冷却液温度降低回到第二水泵8进入下一循环。一般第一散热 器4和第二散热器11可放在一起由同一个风扇来吹风或吸风,以增强冷却效果。系统可共 用一个补偿水箱以简化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冷却液被第二水泵1泵入发动机2,冷却发动机2 机体和机油后来到第一节温器3,此时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当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值1时, 第一节温器3完全打开,冷却液通过第一散热器4冷却后回到第一水泵1 ;当冷却液温度低 于设定值2时,第一节温器3关闭,冷却液通过小循环管路直接回到第一水泵1 ;当冷却液 温度在设定值1和设定值2之间时,第一节温器3部分打开,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一散热器 4冷却后回到第一水泵1,其余冷却液通过小循环管路直接回到第一水泵1,这是回路一,即 发动机2机体冷却回路。同时第二回路中的冷却液被第二水泵8泵入水空中冷器9,冷却发 动机2进气后来到第二节温器10,此时同样出现三种情况当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值3时, 第二节温器10完全打开,冷却液通过第二散热器11冷却后回到第二水泵8 ;当冷却液温度 低于设定值4时,第二节温器10关闭,冷却液通过小循环管路直接回到第二水泵8 ;当冷却 液温度在设定值3和设定值4之间时,第二节温器10部分打开,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二散 热器11冷却后回到第二水泵8,其余冷却液通过小循环管路直接回到第二水泵8,这是回路 二,即进气冷却回路。两个回路共用一个补偿水箱补水和充注冷却液。两个节温器和两个 散热器处的高温水蒸气通过通气管路5及通气管路12排到补偿水箱。
权利要求矿用汽车双泵双回路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补偿水箱、第一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包括第二水泵(8)、水空中冷器(9)、第二节温器(10)、第二散热器(11),第二水泵(8)与水空中冷器(9)连接,水空中冷器(9)与第二节温器(10)连接,第二节温器(10)与第二散热器(11)连接,第二散热器(11)与第二水泵(8)连接,所述第二水泵(8)通过小循环管路与第二节温器(10)连接,第二节温器(10)与补偿水箱之间设有通气管路(12),补偿水箱与第二散热器(11)之间设有通气管路(13)及补偿管路(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汽车双泵双回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回路包括 第一散热器(4),第一散热器(4)下方设有风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汽车双泵双回路冷却系统,属于矿用汽车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功率增压式发动机冷却问题,能够使发动机机体和进气达到各自理想的温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水泵、两个节温器、两个散热器及其他附件,形成两个独立的冷却回路。通过这种双泵双回路的方式分别冷却发动机机体和发动机进气。两个回路共用一个冷却风扇和补偿水箱,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提高了发动机功率,改善了发动机尾气排放。本实用新型用于匹配大功率发动机的矿用汽车的冷却。
文档编号F02B29/04GK201747445SQ20102050745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丁浩然, 姚树军, 宋晗, 李显武, 段景飞, 胡巧英, 董志明, 赵新春, 郭海全, 高利军 申请人: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