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波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675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波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设置在外壳内的转子的室(力cell)内交替导入进气和排气、利用导入室内的排气的气波进行增压的气波增压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气波增压器具有多个室的转子被自由旋转地设置在外壳内,在各室内交替导入进气和排气,由导入的排气对室内的进气进行加压来进行内燃机的增压。在该气波增压器中,将排气导入外壳内,因此由排气的热使外壳和/或转子伸长。因此,具备热膨胀系数小的陶瓷制的转子的气波增压器已为公众所知(参照专利文献1)。其他,作为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存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594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4-019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气波增压器的转子,已知有如下转子放射状地设置从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外壳的轴部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分隔壁,在轴部的周围形成沿轴线方向贯通的多个空间, 而且通过各个分隔部件将各空间分割成内周侧和外周侧而设置出多个室。在这样的转子中,将排气导入各室,则从内周侧和外周侧的两方对该分隔部件进行加热。因此,该分隔部件,其温度变得比转子的其他部分高,有可能从转子的端面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转子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小,则分隔部件有可能与外壳接触。另一方面,在充分确保转子和外壳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使得受热而膨胀了的分隔部件不会与外壳接触的情况下,在转子和外壳之间泄漏的进气和排气的量增加,因此增压效率有可能降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增压效率的降低并且抑制转子和外壳的接触的气波增压器。本发明的第1气波增压器,具备具有收容室和排气侧壁面的外壳,转子可绕轴线旋转地收容于该收容室,该排气侧壁面在上述收容室被设置成和与上述轴线方向相关的上述转子的一端面相对向、开设有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相通的排气导入口和排气排出口,其中,上述转子具备轴部、多个分隔壁部件和分隔部件,该轴部被可绕上述轴线旋转地支撑在上述外壳,该多个分隔壁部件被设置成从上述轴部沿半径方向延伸、并且从上述转子的上述一端面沿上述轴线方向延伸到另一端面,该分隔部件被设置在相互相邻的分隔壁部件之间的空间、从上述转子的上述一端面延伸到上述另一端面而将上述空间分割成内周侧的内侧室和外周侧的外侧室,在上述排气侧壁面设置有槽部,该槽部形成为从上述轴线方向观察与在上述转子的旋转时上述分隔部件所描绘的轨迹重叠、并且向与上述转子分离的方向凹陷。在本发明的第1气波增压器中,以与在转子的旋转时分隔部件所描绘的轨迹重叠的方式即与分隔部件相对向的方式在排气侧壁面设置有槽部。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槽部的宽度,即使分隔部件由于热膨胀而从转子的一端面突出,也可抑制其突出了的部分与排气侧壁面接触。另外,通过这样设置槽部,可以不用考虑热膨胀时分隔部件从转子突出的长度地设定转子的一端面与排气侧壁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因此,可以减小转子的一壁面和排气侧壁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由此,可以减少在外壳和转子之间泄漏的排气的量,因此可以抑制增压效率降低。因此,根据该第1气波增压器,可以抑制增压效率的降低并且可以抑制转子和外壳的接触。在本发明的第1气波增压器的一方式中,也可以在上述排气侧壁面将上述槽部设置成其宽度为上述分隔部件的与半径方向相关的厚度以上。通过这样设定槽部的宽度,可以更加可靠地抑制分隔部件与排气侧壁面接触。在本发明的第1气波增压器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上述外壳还具有进气侧壁面, 该进气侧壁面在上述收容室被设置成与上述转子的上述另一端面相对向、并且开设有与上述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相通的进气导入口和进气排出口,在上述进气侧壁面设置有进气侧槽部,该进气侧槽部形成为从上述轴线方向观察与在上述转子的旋转时上述分隔部件所描绘的轨迹重叠、并且向与上述转子分离的方向凹陷。根据该方式,即使由于热膨胀使分隔部件从转子的另一方的壁面突出也可以抑制其突出了的部分与进气侧壁面接触。因此,进而可以抑制转子和外壳的接触。在该方式中,也可以在上述进气侧壁面将上述进气侧槽部设置成其宽度为上述分隔部件的与半径方向相关的厚度以上。通过这样设定槽部的宽度,可以更加可靠地抑制分隔部件与排气侧壁面接触。本发明的第2气波增压器,具备具有收容室和排气侧壁面的外壳,转子可绕轴线旋转地收容于该收容室将,该排气侧壁面在上述收容室被设置成与上述轴线方向相关的上述转子的一端面相对向、开设有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连通的排气导入口和排气排出口,其中,上述转子具备轴部、多个分隔壁部件和分隔部件,该轴部被可绕上述轴线旋转地支撑在上述外壳,该多个分隔壁部件被设置成从上述轴部沿半径方向延伸、并且从上述转子的上述一端面沿上述轴线方向延伸到另一端面,该分隔部件被设置在相互相邻的分隔壁部件之间的空间而将上述空间分割成内周侧的内侧室和外周侧的外侧室,上述分隔部件,在上述转子被设置成上述一端面侧的端被配置在比上述一端面距上述排气侧壁面更远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2气波增压器,分隔部件的一端面侧的端即排气侧的端被配置在比转子的一端面距排气侧壁面更远的位置,因此即使由于热膨胀使分隔部件沿轴线方向伸长,也可以抑制分隔部件从转子的一端面突出。因此,可以抑制分隔部件与排气侧壁面接触。另外,通过适当地设定分隔部件的一端面侧的端的位置,即使由于热膨胀使分隔部件沿轴线方向伸长,也可以防止分隔部件从转子的一端面突出。因此,可以减小转子的一壁面和排气侧壁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由此,可以减少在外壳和转子之间泄漏的排气的量,因此可以抑制增压效率降低。因此,可以抑制增压效率的降低并且可以抑制转子与外壳的接触。在本发明的第2气波增压器的一方式中,也可以上述外壳还具有进气侧壁面,该进气侧壁面在上述收容室被设置成与上述转子的上述另一端面相对向、并且开设有与上述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相通的进气导入口和进气排出口,上述分隔部件被设置成其上述另一端面侧的端被配置在比上述另一端面距上述进气侧壁面更远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由于热膨胀使分隔部件沿轴线方向伸长,也可以抑制分隔部件从转子的另一端面突出。由此,可以抑制分隔部件从转子的另一端面突出。因此,可以进而抑制转子与外壳的接触。


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气波增压器的内燃机的图。图2是放大表示气波增压器的图。图3是表示图2的III-III线的转子的截面的图。图4是表示图2的IV-IV线的气波增压器的截面的图。图5是表示图2的V-V线的气波增压器的截面的图。图6是表示图4的VI-VI线的气波增压器的截面的图。图7是表示发动机满负载运转时的转子的一端面和排气侧壁面的图。图8是表示在无排气侧槽部的气波增压器中发动机满负载运转时的转子的一端面和排气侧壁面的图。图9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气波增压器的一部分的图。图10是表示第2方式所涉及的气波增压器的排气侧壁面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方式)图1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气波增压器的内燃机。该内燃机(以下有时称为发动机)1是作为行驶用动力源被搭载于车辆的装置,具备具有多个(图1中为 4个)气缸2a的内燃机本体2。在各气缸2a分别连接有进气通路3和排气通路4。如该图所示,在进气通路3从进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依次设置有用于过滤进气的空气过滤器5、气波增压器10的进气侧端部10a、用于冷却进气的中间空气冷却器6、和用于调整进气量的节气阀7。在排气通路4,从排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依次设置有气波增压器510的排气侧端部 IOb和用于净化排气的排气净化装置8。图2放大表示气波增压器10。气波增压器10具备外壳11和转子12。在外壳11 的内部设置有沿轴线Ax方向延伸的中空圆筒状的收容室13,转子12可绕轴线Ax旋转地被收容在该收容室13内。外壳11具备转子外壳14、安装在转子外壳14的一端构成进气侧端部IOa的进气侧附件15、和安装在转子外壳14的另一端构成排气侧端部IOb的排气侧附件16。在转子外壳14设置有从其一端沿轴线Ax方向贯通到另一端的中空圆筒状的空间 14a,通过由进气侧附件15和排气侧附件16封闭该空间14a的两端,形成收容室13。在进气侧附件15设置有进气导入口 17和进气排出口 18。进气导入口 17连接收容室13内和进气通路3中比气波增压器10靠进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区间,进气排出口 18连接收容室 13内和进气通路3中比气波增压器10靠进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区间。在排气侧附件16 设置有排气导入口 19和排气排出口 20。排气导入口 19连接收容室13内和排气通路4中比气波增压器10靠排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区间,排气排出口 20连接收容室13内和排气通路4中比气波增压器10靠排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区间。气波增压器10具备被以可绕轴线Ax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外壳11的轴21。轴21被配置在轴线Ax上。转子12以与轴21 —体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轴21的一端。轴21的另一端与电动马达22的输出轴连接。因此,转子12由电动马达22旋转驱动。
图3表示图2的III-III线的转子12的截面。另外,图4表示图2的IV-IV线的气波增压器10的截面,图5表示图2的V-V线的气波增压器10的截面。如图3所示,转子 12具备与轴21连接的轴部23和成为转子12的外周面的圆筒状的外筒24。轴部23和外筒24被设置成同轴。在轴部23和外筒24之间遍及整个周向设置有从轴部23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分隔壁25。这些多个分隔壁25被设置成在周向以预定的间隔并列。另外,这些多个分隔壁25被设置成从转子12的一端12a沿轴线Ax方向延伸到另一端12b。如该图所示,在相互相邻的分隔壁25之间的空间分别设置有分隔部件26。分隔部件26被设置成将分隔壁25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内周侧的内侧室27和外周侧的外侧室28。分隔部件26也和分隔壁25 —样被设置成从转子12的一端12a沿轴线Ax方向延伸到另一端12b。如该图所示,各分隔部件26被设置成从轴线Ax方向观察转子12时并列在以轴线Ax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即,各分隔部件26被设置成形成以轴线Ax为中心的圆筒。通过这样设置多个分隔壁25和分隔部件26,在转子12上设置沿轴线Ax方向贯通的多个室27、28。如图4所示,排气侧附件16具备与转子12的一端面12a相对向的排气侧壁面16a。 如该图所示,在排气侧壁面16a开设有排气导入口 19和排气排出口 20。另外,在排气侧壁面16a设置有作为向与转子12沿轴线Ax方向分离的方向凹陷的槽部的排气侧槽部29。该排气侧槽部29形成为从轴线Ax方向观察与在转子12的旋转时分隔部件26所描绘的轨迹 Tr重叠。即,排气侧槽部29形成为与分隔部件26相对向。图6表示图4的VI-VI线的气波增压器10的截面。另外,该图表示转子12的各部没有因排气的热而向轴线Ax方向伸长时的气波增压器10。如该图所示,排气侧槽部29被设置成其宽度Wl为分隔部件26的半径方向的厚度t以上。排气侧槽部29的深度dl,根据在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即排气的温度最高时所产生的分隔部件26的轴线Ax方向的热延伸的大小来设定。例如,在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分隔部件26沿轴线Ax方向伸长了 0. 4mm左右的情况下,排气侧槽部29的深度 dl被设定为0. 5mmο如图5所示,进气侧附件15具备与转子12的另一端面相对向的进气侧壁面15a。 如该图所示,在进气侧壁面15a开设有进气导入口 17和进气排出口 18。另外,在进气侧壁面15a也与排气侧壁面16a同样设置有向与转子12沿轴线Ax方向分离的方向凹陷的进气侧槽部30。该排气侧槽部30形成为从轴线Ax方向观察与在转子12的旋转时分隔部件26 所描绘的轨迹Tr重叠。即,进气侧槽部30也与排气侧壁面16a同样形成为与分隔部件26 相对向。该进气侧槽部30的宽度W2被设定成分隔部件26的半径方向的厚度t以上。另外,进气侧槽部30的深度,根据在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产生的分隔部件26的轴线Ax方向的热延伸的大小来设定。如众所周知的那样,气波增压器10,使转子12旋转来从排气通路4将排气导入于各室27、28内,利用该排气的气波对各室27、28内的进气进行加压。而且,通过将加压了的进气送到气缸2a进行发动机1的增压。这样在气波增压器10中将排气导入各室27、28内, 因此轴部23、外筒24、分隔壁25和分隔部件26通过排气被加热。其中,轴23仅外周侧与排气接触,外筒24仅内周侧与排气接触。因此,在这些轴23和外筒24,在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产生温度差,热向温度低的一侧移动。分隔壁25与轴部23和外筒24连接,因此热向轴部23和外筒24移动。因此,这些轴部23、外筒24和分隔壁25分别由于热膨胀沿轴线 Ax方向大致同样地伸长。与它们相对,分隔部件26,其内周侧和外周侧的两侧与排气接触,
6并且仅与分隔壁25连接。因此,与转子12的其他部分相比较,热难以从分隔部件26移动到外部。因此,分隔部件26,其温度变得比转子12的其他部分高,在它们之间产生温度差。 在这种情况下,分隔部件26的轴线Ax方向的热延伸变为得其他部分的轴线Ax方向的热延伸大,分隔部件26从转子12的一端面12a沿轴线Ax方向突出。在第1方式的气波增压器10中,在排气侧壁面16a设置有排气侧槽部29,因此,即使如这样分隔部件26从一端面12a突出,也可抑制该分隔部件26与排气侧壁面16a接触。 另外,在进气侧壁面15a设置有进气侧槽部30,因此,即使这样分隔部件26由于热膨胀而转从子12的另一端面12a(b)突出,也可抑制该分隔部件26与进气侧壁面15a接触。接着,参照图7和图8,对设定转子12的一端面12a和排气侧壁面16a之间的间隙 C的大小的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图7表示在气波增压器10中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的转子12的一端面12a和排气侧壁面16a。图8表示在没有排气侧槽部29的气波增压器中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的转子12的一端面12a和排气侧壁面16a。设定转子12的一端(壁) 面12a和排气侧壁面16a之间的间隙(以下简称为间隙。)C的大小,使得在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转子12不与外壳11接触。因此,如图8所示在没有排气侧槽部29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分隔部件26从转子12的端面12a突出的部分P来设定间隙C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在发动机1以部分负载运转时间隙C进一步变大,因此,外壳11和转子12之间泄漏的排气的量增加,增压效率降低。与此相对,由于第1方式的气波增压器10具备排气侧槽部29,因此如图7所示可以不用考虑突出部分P地设定间隙C的大小。因此,如该图所示,在发动机1的满负载运转时设置间隙C,并且可以设定间隙C的大小使得此时的间隙C为最小。因此,与没有排气侧槽部29的情况相比较,可以减小间隙C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减小在发动机以部分负载运转时的间隙,因此,可以减少在外壳11和转子12之间泄漏的排气的量。因此,可以抑制增压效率的降低。另外,虽然省略说明,但在该气波增压器10中,在进气侧壁面15a 设置有进气侧槽部30,因此,根据同样的理由也可以减小转子12的另一壁面12b和进气侧壁面15a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在该气波增压器10中,如图6中箭头Fl所示,排气通过排气侧槽部29在沿半径方向并列的内侧室27和外侧室29之间移动。但是,被导入于这些沿半径方向并列的室27、 28的排气为从排气通路4在相同时刻被导入的排气。因此,即使排气在这些室27、28之间移动也几乎不会对进气的加压产生影响,增压效率不会降低。即使在进气侧进气也通过进气侧槽部30在这些室27、28之间移动,但根据与排气侧同样的理由,增压效率不会降低。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排气或进气如图3中箭头F2所示那样在周向上相邻的室之间移动。在周向上相邻的室中,导入排气或进气的时刻不同,因此,若排气或进气在它们之间移动,则增压效率会降低。本发明的气波增压器10可以抑制这样的排气的移动,因此可以抑制增压效率的降低。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1方式的气波增压器10,具备排气侧槽部29和进气侧槽部30,因此,可以抑制增压效率的降低并且可以抑制转子12和外壳11的接触。对于排气侧槽部29的宽度Wl和进气侧槽部30的宽度W2,也可考虑转子12的转动时的振动而将其设定为比分隔部件26的厚度t大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转子12振动,也可抑制转子12与外壳11接触。
另外,在本方式的气波增压器10中,也可没有进气侧槽部30。在转子12的进气侧的部分从进气通路3导入进气,因此,分隔部件沈的进气侧的部分因该进气而被冷却。因此,向进气侧的分隔部件26的热延伸比向排气侧的热延伸小,因此,可以省略进气侧槽部 3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加工进气侧槽部30的作业,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第2方式)接着,参照图9、图10,对本发明第2方式所涉及的气波增压器10进行说明。图9 放大表示本方式所涉及的气波增压器10的一部分。图10表示本方式的气波增压器10的排气侧壁面16a。在该方式下,仅转子12、排气侧壁面16a和进气侧壁面1 与第1方式不同,除此以外的部分与第1方式相同。因此,在该方式中,对与上述的第1方式共用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图9是与第1方式的图6对应的图,放大表示转子12的一端面12a的周围。艮口, 该图表示转子12的各部没有因排气的热沿轴线Ax方向伸长时的气波增压器10。如该图所示,在该方式中,分隔部件26,以其一端面侧的端26a被配置在与一端面1 相比沿轴线Ax 方向远离排气侧壁面16a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转子12。即分隔部件沈的一端侧的端26a 被设置在比一端面1 往内退的位置。该一端面侧的端26a和一端面1 之间的距离L, 根据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所产生的分隔部件26的轴线Ax方向的热延伸的大小来设定。 例如,设定距离L,使得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一端面侧的端26a与一端面1 成为同一平面。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将分隔部件26的另一端面侧的端同样设置在比另一端面 12b距进气侧壁面1 远的位置。而且,该另一端面侧的端和另一端面12b之间的距离也根据分隔部件26的轴线Ax方向的热延伸的大小来设定。另外,在该方式中,如该图和图10所示,在排气侧壁面16a没有设置排气侧槽部四。虽然省略图示,但同样也可在进气侧壁面1 不设置进气侧槽部30。在该方式中,如图9所示,将分隔部件沈的一端面侧的端26a配置在比一端面1 距排气侧壁面16a远的位置,因此可以抑制在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分隔部件沈与排气侧壁面16a接触。同样,也可将分隔部件沈的另一端面侧的端配置在比另一端面12b距进气侧壁面1 远的位置,因此可以抑制在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分隔部件沈与进气侧壁面 15a接触。另外,在本方式中,即便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分隔部件沈的两端也不会从转子12 的端面12a、12b突出,因此,可以减小在发动机1满负载运转时的转子12的各端面12a、12b 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另外,由此,还可以减小在发动机1以部分负载运转时的转子12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因此,分别减少在外壳11和转子12之间泄漏的进气和排气的量。因此,可抑制增压效率的降低。另外,在该方式的气波增压器10中,将分隔部件沈的另一端面侧即进气侧的端设置成在分隔部件沈没有热伸长的状态下与转子12的另一端面1 成为同一平面。如上述那样通过进气冷却分隔部件沈的进气侧的部分,因此向轴线Ax方向的热延伸小。因此,即使这样使分隔部件26的另一端面侧的端和转子12的另一端面1 成为一个平面,也可以抑制转子12与外壳11接触。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方式,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设置在本发明的气波增压器的转子不限于将分隔壁之间分割成2层的转子。例如,也可以是如下转子在分隔壁之间设置2个以上的分隔部件,将分隔壁之间在半径方向上分割为3层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外壳的排气侧壁面,在从轴线方向观察与在转子旋转时各分隔部件所描绘的轨迹重叠的部分,分别设置排气侧槽部。另外,也可以是在相邻的分隔壁之间在半径方向上交替错开的位置设置有分隔部件的转子,也可以是仅在一部分的分隔壁之间设置有分隔部件的转子。在这些情况下也只要在排气侧壁面将排气侧槽部设置成与在转子旋转时各分隔部件所描绘的轨迹重叠即可。就进气侧槽部而言,也只要与那些排气侧槽部同样地设置在进气侧壁面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电动马达旋转驱动转子,但驱动源不限于电动马达。例如,也可利用内燃机的曲轴的旋转来旋转驱动转子。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曲轴和转子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中设置变速机构,由此改变转子的转速。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波增压器,其具备具有收容室和排气侧壁面的外壳,转子可绕轴线旋转地收容于该收容室,该排气侧壁面在所述收容室被设置成和与所述轴线方向相关的所述转子的一端面相对向,并开设有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相通的排气导入口和排气排出口,其中,所述转子具备轴部、多个分隔壁部件和分隔部件,该轴部被可绕所述轴线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外壳,该多个分隔壁部件被设置成从所述轴部沿半径方向延伸、并且从所述转子的所述一端面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到另一端面,该分隔部件被设置在相互相邻的分隔壁部件之间的空间、从所述转子的所述一端面延伸到所述另一端面而将所述空间分割成内周侧的内侧室和外周侧的外侧室;在所述排气侧壁面设置有槽部,该槽部形成为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与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时所述分隔部件所描绘的轨迹重叠、并且向与所述转子分离的方向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波增压器,其中,所述槽部,在所述排气侧壁面被设置成其宽度为所述分隔部件的与半径方向相关的厚度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波增压器,其中,所述外壳还具有进气侧壁面,该进气侧壁面在所述收容室被设置成与所述转子的所述另一端面相对向、并且开设有与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相通的进气导入口和进气排出口 ;在所述进气侧壁面设置有进气侧槽部,该进气侧槽部形成为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与在所述转子的旋转时所述分隔部件所描绘的轨迹重叠、并且向与所述转子分离的方向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波增压器,其中,所述进气侧槽部,在所述进气侧壁面被设置成其宽度为所述分隔部件的与半径方向相关的厚度以上。
5.一种气波增压器,其具备具有收容室和排气侧壁面的外壳,转子可绕轴线旋转地收容于该收容室,该排气侧壁面在所述收容室被设置成和与所述轴线方向相关的所述转子的一端面相对向,并开设有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相通的排气导入口和排气排出口,其中,所述转子具备轴部、多个分隔壁部件和分隔部件,该轴部被可绕所述轴线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外壳,该多个分隔壁部件被设置成从所述轴部沿半径方向延伸、并且从所述转子的所述一端面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到另一端面,该分隔部件被设置在相互相邻的分隔壁部件之间的空间而将所述空间分割成内周侧的内侧室和外周侧的外侧室;所述分隔部件,在所述转子被设置成所述一端面侧的端被配置在比所述一端面距所述排气侧壁面更远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波增压器,其中,所述外壳还具有进气侧壁面,该进气侧壁面在所述收容室被设置成与所述转子的所述另一端面相对向,并且开设有与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通路相通的进气导入口和进气排出口,所述分隔部件被设置成所述另一端面侧的端被配置在比所述另一端面距所述进气侧壁面更远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气波增压器(10),其具备具有收容室(13)和排气侧壁面(16a)的外壳(11),该收容室(13)将转子(12)收容成可绕轴线(Ax)旋转,该排气侧壁面(16a)在收容室(13)被设置成与转子(12)的一端面(12a)对向,开设有排气导入口(19)和排气排出口(20),其中,转子(12)具备轴部(23)、多个分隔壁(25)和分隔部件(26),该轴部(23)被可绕轴线旋转地支撑在外壳(11),该多个分隔壁(25)从轴部(23)沿半径方向延伸,并且被设置成从转子(12)的一端面(12a)沿轴线方向延伸到另一端面(12b),该分隔部件(26)被设置在相互相邻的分隔壁(25)之间的空间,从转子(12)的一端面(12a)延伸到另一端面(12b),将该空间分割成内侧室(27)和外侧室(28);在排气侧壁面(16a)设置有排气侧槽部(29),该排气侧槽部(29)形成为从轴线方向观察与在转子(12)的旋转时分隔部件(26)描绘的轨迹重叠,并且向从转子(12)离开的方向凹陷。
文档编号F02B33/42GK102439270SQ20108000236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0日
发明者高宫二三郎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